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
2022-03-15朱文艳邓勇王骁龚清林
朱文艳 邓勇 王骁 龚清林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路径;激励机制
一、产教融合背景与现状
产教融合最早在2013年出现在国家教育部文件上,文件提出改革办学体制,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产”为产业,“教”指的是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指的是教学改革和产业升级的融合。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国家层面上提出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人才资源与技术协调推进、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衔接配套的指导方针。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的改革基本要领,其中坚持不懈地走产教融合的道路是第一要素。同时要把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最终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相匹配,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标。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提出“到2022年,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最近几年,国务院及教育部从国家政策出发,陆续发布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实施路径和一系列重要举措。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产教融合虽然受到高职院校广泛认同,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各主体责任与分工不明确;其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不明晰,具体培养过程缺乏产教融合举措,流于形式;最后,产教融合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缺乏,由于缺少政策的扶持等原因,部分学校、企业、教师认为在职业教育上的投资得不到正比例收益,导致产教融合建设驱动力不足和建设效果缓慢。
二、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
本文以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建设为出发点,根据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近十年的办学经验,对产教融合的多主体育人机制、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剖析。我院是由大型国有企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举办的高职院校。重庆交开投公司拥有公交集团、轨道集团、枢纽集团、铁路集团四家市属国有骨干子企业,以及控股、参股子企业80余家。因此,学院在招生、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方面与地方经济联系很紧密,对产教融合的期待和依赖更高,在产教融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办学以来,学院坚持与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发教材等;企业派出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同时也接纳学校教师到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在产教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三个主体中,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是桥梁和主管者,企业是主要参与者,高职学院是具体实施者。要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必须依靠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努力,否则产教融合没办法落地生根。
首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发挥其桥梁和管理作用。为了有效推动产教融合,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牵头搭建产教融合运行平台,构建校企之間的沟通机制和纽带;同时,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并出台合理的产教融合政策,推进校企共同参与产教融合,为国育人,为社会育才;另外也要尽到监督和管理职责,对校企之间产教融合的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有具体的奖惩措施。
其次,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沟通联络机制,应派遣技术能手主动参与学校教学,开放适合现场实践的生产场地,供学生参观和实习,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技术改革。企业方应积极为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专家或技术能手提供时间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对表现良好并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应予以奖励或表彰。企业可将生产一线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时提供给校企合作方,以方便企业专家和学校老师共同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层面,要主动对接产业企业,可进行两个层次的产教融合实施路径。一方面建立全校性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定期组织校企专家研讨人才培养和相关方案、标准的制定。另外,可通过订单班、学徒制、卓越班等形式进行深度产教融合。校方要在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教学灵活实施、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在学历证书发放和学分认定方面,总结“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育经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过程,严格学分认定、学习考核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学校要共同调研协商,建立有质量保障、科学可行的学历认证机制。
(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考虑到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学生之间在成绩上、技能水平上、人生规划上等各方面的差异性,深度产教融合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此,产教融合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对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在课程设置上、在实习实训任务安排等方面进行浅层次的产教融合。在这个维度不要求企业有过多深入的参与,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参考意见,给出合理的建议,以便培养人才能够更好地支撑企业需求,适应社会需要;另一个维度是在浅层次产教融合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即不仅需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等前期工作,同时,要求企业直接参与后期的人才培养过程,甚至为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提供直接的支持。深度产教融合在培养路径上,可采取订单班、学徒制、卓越班等特殊形式进行订制化培养,这也是深度产教融合落地实施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人才培训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上,要做到三对接: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对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提供符合生产实际的岗位标准,同时,要以企业岗位的制度要求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要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现场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开放校内外的对应的实习实践基地,配置足够数量的实训设备和工器具。同时,在教学过程所使用的元器件和设备,应符合当下企业普遍的使用的型号和要求;在教学实施上,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可根据需要实时转换教学场地,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打牢基础,一方面夯实技能。学校主管教学的部门应在相关教学管理上提供支持;在教学评价上,以素养和技能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为基本方式,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品行道德、奉献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三)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利益驱动是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要打造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兼顾利益共同体的各方需求,从而在根本上驱动产教融合良性循环。
1.学校激励
学校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最大利益则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就业保障、扩大社会服务规模等,从而树立学校办学的品牌效应。如果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可由政府挂牌认定产教融合先进职业学校,在财政上予以更多支持。
2.企业激励
企業的最大利益是通过产教融合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保障、技术支持、政策扶持等外部资源和信息服务、产品推广、企业形象展示等,最终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可由政府挂牌认定产教融合性企业,在政策扶持、税收、政府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
3.教师激励
教师最大的欣慰是培养出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赢得学生和同事的尊重,从而得到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对于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的个人,可授予产教融合先进个人,给予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
4.学生激励
学生最大的激励是收获更多的职业技能,获得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和开放的学历提升通道。对于优秀学子,学校应在就业推荐、生活补贴、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水平认定、学历提升等各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
(四)产教融合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各主体作用发挥如何,是否履行了应尽的责任义务,需要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通过监督与评价查找问题和不足,以利于寻求改进办法和提升路径,要根据产教融合的实际,与各相关主体建立系统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1.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体系
各职业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内部质量诊断体系。可以从产教融合制度建立、领导履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合作教科研项目、合作交流成果、技术技能改革、毕业生社会声誉等方面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并形成年度产教融合质量报告和总结,定期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布。
2.企业产教融合自评体系
各参与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产教融合联络机制和自评体系。可以从企业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团队组织、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技能培训、人才培养交流、校企合作教科研项目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并形成年度产教融合质量报告和总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布。
3.行业组织第三方评价
为确保产教融合运行情况的客观、公正评价,各行业组织应建立系统的产教融合第三方评价机制和体系,从院校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4.教育行政监督机制
政府或教育部门除了建立有效的产教融合联络机制,还应制定具体标准,定期开展产教融合督查,并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对于深度产教融合实施效果较好的行业组织、企业、院校及个人,可设立产教融合先进单位及组织、先进个人荣誉,对违反产教融合相关法律、规定、政策的行业组织、企业、院校及个人要予以处以罚款或纪律处分。
结语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以大型国企办学为背景,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道路,从建校开始,就和中铁成都局、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成立轨道订单班、铁路订单班。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产教融合,尤其是将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请进校园,直接指导学生,为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2017年开始,每年成立卓越班,把卓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基本方向,以技能竞赛和实际项目为载体,不局限于教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灵活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培养的学生连续几年在重庆市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机制在教育学中指教育活动中各参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产教融合机制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一种机制是绝对正确和可靠的,它是一个螺旋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由教育主体及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