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2022-03-14梁超
梁 超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距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已有六年。六年来,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笔耕不辍取得了累累硕果。2020 年,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确定,10家单位为研究基地,5 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2],一批国家级研究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又上新台阶。伴随着“十四五”规划蓝图的展开,2035 年远景目标激励着我们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有必要对过去六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作一个全面、客观的总结,开创学术研究“新征程”,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新征程。
一、文献数据来源及分布规律
(一)文献数据来源
为保证文献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在检索条件栏输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篇名”,检索方式设置为“精确”,在期刊来源类别中勾选了核心期刊和 CSSCI 数据库,共检索到230 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来源数据。检索发现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早的文献刊发时间是2015 年5 月10 日,是在2014 年9 月25 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提出以后,因此,本研究以2015—2020 年为文献数据分析年段。
(二)文献分布规律
1.年度发表总趋势
检索发现,核心期刊和CSSCI 数据库中230篇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为:2015 年2 篇、2016 年1 篇,这两年时间总体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主题主要为培养、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2017—2020 年,文献数量增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研究主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涉及的主题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本质属性、演进;同时也发生了从“培养”“培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从中华文化的视角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两者的关系;铸牢大中小学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等等。出现多元研究态势的原因与2017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了党章有重要关系。应党和国家的政治号召,从2017 年到2020 年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文献发表数量的增幅逐渐增大,平均每年增长40 篇左右。其中,2017 年10 篇,2018 年37 篇,2019 年75 篇,2020 年(预测值)105 篇。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量总体趋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文献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且较为稳定,未来仍有较大的拓展上升空间,如图1 所示。
图1 文献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期刊分布
通过分类整理发现,230 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献分布在30 种期刊中,平均每种期刊有7—8 篇载文量。但是统计发现,有的期刊载文量是平均载文量的两倍,如《黑龙江民族论丛》刊载15 篇;有的期刊载文量不到平均载文量的1/3,例如《甘肃社会科学》刊载2 篇,如图2 所示。因此,可以推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在核心期刊中分布不均衡性,主要集中于民族学类的期刊中。
图2 期刊分布
3.作者分布
在文献作者分布中,共有78 篇文献。此处只统计第一作者,其他作者暂时忽略不计,结果显示共29 位第一作者,平均每位作者发文量约为2.7 篇,其中发文量为7 篇的有1 人,6 篇的1 人,5 篇 的2 人,3 篇 的2 人;2 篇 的22 人,如图2 所示。本研究根据普赖斯定理来确定核心作者的候选人,计算核心作者的发文量的公式为false(nmax 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篇数)。结果所示发文最多的作者是严庆,发文7 篇。将7 带入公式得到的核心作者发文篇数N ≈1.98,取整数值为2,因此本研究将发文量为2 篇及以上的作者视为核心作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作者为30 位,发文量为78篇,占总文献量的33.9%(共230 篇)。普莱斯定理认为核心作者发文量应占该研究总文献量的50.0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核心作者发文量并没有达到50.00%,这说明虽然相关文献数量较为可观,但大部分研究者的发文量为2 篇,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核心期刊和作者的分布不够集中。同时说明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还是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吸引优秀研究者的注意,对此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4.研究机构分布
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机构分布来说,中央民族大学发文最多,为33 篇;其次为中南民族大学15 篇,南开大学、云南大学发文量分别为8 篇、7 篇;广西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发文量为6 篇。由图3 可以看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构主要集中于高校,而且大多是民族高校、师范院校或者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综合性高校。相比较而言,其他类型的高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较少,还未开展较多的研究。此外,笔者发现,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5 所高校位列其中,第一批研究基地共10 家单位,占比为50%,这说明研究基地凭借其功能和价值正在该研究领域“发光发热”,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创新视角,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间、校内外其他研究机构单位之间的通力合作,发挥更大的智库拓展效应和影响。
图3 研究机构分布
5.学科分类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分布,主要涉及15 类学科,呈现出多元学科研究的趋势。但是,其中民族学和公共管理学占比最多,分别为38.76%、38.28%,排名第三的教育学占比未超过10%,其余学科占比不超过5%,如表1 所示。从学科分布图可以看出学科分布不均衡,占比悬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联系密切的核心学科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尚未在核心期刊和CSSCI 数据库中有较多体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学科融合发展研究也尚不明显,学科分布不均衡,核心学科研究不深,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本研究的发展创新。
表1 学科类型分布
6.关键词分布
文献的关键词是作者表达论文中心思想的重要词汇,通过关键词,可以大致了解文献的主题、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等。[4]在关键词分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的频次最高,包含这一关键词的文献为131 篇。其次,“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以及“共同体意识”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多,分别为37、34、23 篇,如表2 所示。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占比分析,可以发现六年时间里,围绕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此,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这些关键词之间的紧密关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表2 关键词分布
二、文献研究现状
总地来看,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越来越受到国家、地方、高校、研究基地的重视,成果不断增加、视角也在不断开拓创新,已然成为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梳理分析核心期刊和CSSCI 数据库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230 篇文献,可以发现该研究现状大致是从五个方面展开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内在属性及外在实践。
(一)时间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六年,但其形成与演进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不断得到发展与巩固。这方面的代表性学者有严庆[5]、刘再营[6]、段超[7]、杨力源[8]等。有的学者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过程。例如,严庆、平维彬认为,“从中国古代的‘华夷一统观’,到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观’,再到当下予以弘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一以贯之着‘大一统’的脉动[5]。此外,还有学者分别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研究。例如,俞祖华研究民国时期[9];哈正利、张福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10];马亚辉研究清代[11];张淑娟回溯了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12]等。从时间维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演进与培育,学者们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一条贯穿始终的明线,也正是这条“明线”从根本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空间维度:不同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除了从时间维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学者们还从空间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研究和剖析。代表性学者如方晓玲[13]、左岫仙[14]、张志强[15]、赵英[16]、张娇[17]等,他们分别从西藏地区、青海藏区、回族地区、新疆地区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等边疆、西部民族地区对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研究。此外,有的学者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例如,马亚辉分析了“清代西南边疆的民族政策”[11],以此来探讨当时当地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蕴涵着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统一性,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更加立体饱满。历朝历代,从边疆到沿海,各地区各民族同胞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边疆政策、民族政策等,实则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对于今天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三)主体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研究
从主体维度来研究如何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发现学者们在探讨“铸牢”时主要聚焦于56个民族及同胞,在探讨“培育”时主要聚焦学校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这方面的代表性学者有周平[18]、方晓玲[13]、杨胜才[19]、冉春桃[20]等。例如,周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国民意识双重路径来推进”[18];方晓玲等提出,“在互联共建、民心凝聚、思想引领尊重差异”等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具体路径铸牢西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3]。杨胜才认为,高等学校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19];冉春桃提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价值,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方面提出了实践路径”[20]。主体维度的突破性研究体现在孔亭[21]和张淑娟[22]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她们在内涵研究中提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拓延,涵盖港澳台侨同胞等,但是对于如何铸牢港澳台侨同胞、培育铸牢普通高校尤其是侨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并不多见。
(四)内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蕴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蕴研究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研究、内涵研究以及价值意义研究三大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有学者在其研究中对这三种理论来源均有解读,如卢成观[23]、闫丽娟[24]等。也有学者分别抓住单方面的理论来源进行剖析,例如,代洪宝以“马克思交往理论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交往性’”[25];邓磊、罗欣梳理了“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26];丁凌、王成认为,“作为传统文化重要代表性元素的‘和’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悟价值”[2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孔亭[21]、高承海[28]、青觉[29]、詹进伟[30]、赵刚[31]、张淑娟[22]等。其中,高承海从心理过程和意识、民族观、国家(集体)认同三重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进行分析[28]。其他学者还分别针对这三重维度中的某一维度进行了研究:针对意识和心理过程这层内涵,孔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实体或客观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这种客观存在所产生的思想层面的意识”[21];针对民族观这层内涵,詹进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统一多民族的中国民族观”[30];针对国家(集体)认同这层内涵,虎有泽、云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表现形式”[32]。此外,赵刚、王丽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进行了解读[31];张淑娟提出了“历史基因浸润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国家框架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重意涵,并从统一战线出发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象既包括了少数民族同胞,也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内外华侨华人等[22]。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义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有代洪宝[33]、王延中[34]、扎西[35]等。代洪宝认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层面,“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在理论价值意义层面,包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生发了多维度的认同意识”和“彰显了契合时代的价值引领”[33]。王延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34]。
(五)外在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代表性学者有:高承海[28]、赵刚[36]、扎西[35]、陈玲[37]等。高承海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28]。还有学者分别针对某一方面展开研究,例如扎西等在经济层面提出了“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35]的建议;在文化层面,研究涉及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在教育层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维度联系密切,包括学校如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来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类。例如,赵刚、宋鹏提出,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中国国情与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公民与法制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6];陈玲提出,善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来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7]。总地来看,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取得研究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便是实践路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问题意识最为显著,学者们普遍带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落脚到如何解决问题上的思路。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在对文献分布规律和文献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研究主题狭隘化、知识创新力不足
基于对230 篇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主要围绕如何铸牢少数民族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范围聚焦中国境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价值意义的分析也主要围绕这一主题和范围展开,学者们虽然尝试不同的切入点,如民族体育、心理教育、双语教育等,但在最后提出结论和路径时也会落脚到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同胞对象上,范围、对象都没有实现新的拓展。知识创新不足,对于重要的论述,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重要关系等把握不足。但是,也有学者实现了突破,如孔亭、张淑娟分别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脉络、统一战线角度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性扩展。但是这只是她们研究中的一小部分,研究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研究视角过于宏观,还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研究学科单一化、学科结构逻辑不清
通过对图2 期刊分布、图3 研究机构分布、表1 学科分布、表2 关键词分布规律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涉及民族学、公共管理两大类学科,占比居多。综合性学科、协同性研究并不多,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视角的扩展、研究的创新发展。通过分析230 篇文献,可以发现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知识、思维导图、所属学科的逻辑框架等无一体现,从最基础的“是什么”这一层就没有得到明确的阐明,学科结构没有很稳固地搭建起来。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但是学科逻辑结构不够清晰,例如公共管理这类学科逻辑不够清晰,甚至难以分辨学科类型,这也就无法为多学科协同创新创造基本的条件,因此,学科逻辑结构亟需重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所研究的主题和视角是不尽相同的,如东南大学聚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四川大学聚焦藏学、暨南大学聚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基地如何抓住当前跨学科的契机,围绕自己的研究视角、依托单位特色致力于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系统性发展,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咨询、为科研创新做出更多贡献,是10 所研究基地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3.缺少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局限化
通过对230 篇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文献大多运用政策解读、理论阐释、逻辑演绎推理等规范分析方法等,问题意识最多体现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上,但是实践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缺乏实证研究。这就会造成研究成果与解决实际问题脱钩、理论解释社会事实无力等现象,研究方法局限化、模板化。已有研究成果中还缺乏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实证研究法、统计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大数据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客观性,造成研究信用不高、影响学术质量。
4.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及学术合作团队
根据作者分布,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者发文量为2 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研究领域进行纵深研究的作者较少,这也意味着这一领域缺少优秀科研人才,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这一研究的发展进步。此外,学术合作团队尚未形成,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协作创新关系,限制了跨学科研究。
(二)未来展望
六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如何在总结借鉴过去的基础上突破固定的研究模式,使研究更加贴近服务于时代之需、民族之需、人民之需,是学界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1.在拓宽视野中选准研究切入点与创新点
准确完整解读国家政策,选准研究切入点与创新点,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与时偕行,为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打破固定模式、打开思路、开拓视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等闪耀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光芒,值得反复研究和推敲,需要从中汲取更多养分运用到现实研究中来,选准切入点、创新点,运用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服务于相关研究的发展、致力于政策有效落实。
2.在充分挖掘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主体范围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重大价值意义,用理论去解释社会事实,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善于挖掘社会热点,促进知识生产能力创新。处在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期,需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让宏伟目标在全体中华儿女手中共同实现。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更为明确,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对象从少数民族调整为包括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族群、国族各类社会群体;从中国境内研究,扩大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要在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演变、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研究铸牢包括56 个民族同胞、港澳台同胞、海内外华侨华人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领域,将研究如何培育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扩展到如何培育铸牢包括全体中华儿女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高超智慧,更是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力量的整体谋略,这也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起了学术共鸣和现实相契的桥梁。
3.在厘清学科结构逻辑的基础上实现跨学科研究
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跨学科、多学科研究需要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涉及的学科结构逻辑,搭建起相关理论知识的逻辑框架。创新的前提是扎实的理论功底。笔者认为,需将共同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知识梳理清楚,才能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蕴、构建起行之有效方法路径提供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涉及的学科很多、范围很广,包括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如何在前人曾探索的学科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如何实现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场域,夯实理论功底、厘清学科逻辑与脉络至关重要。
4.在扎实细致的实证调查中奏响协同创新的研究旋律
当前,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国内外时局形势,更需要审时度势,把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实证调查中,只有这样才能为多学科、多机构、多领域的协同创新性研究创造最基本的条件。通过实证调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多元素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多典型田野案例,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借助大数据平台、先进的统计调查技术,善于运用多样研究方法,在实践调研中获取翔实的数据,用数据和事实来讲社会现实,捕捉和阐释社会热点,在“行万里路”中提高理论知识在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锤炼学术创新能力,锻造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搭建的学术平台打造实践创新研究基地,构建学者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桥梁,实现学科、机构、领域之间的通力合作,吸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优秀研究人才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队伍中来,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在协作中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和研究者队伍。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横向发展的过程中持续纵深发展,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掉队,不与社会和人民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