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留守儿童人际交往恐惧感调查与分析
2022-03-14杜学元
陈 蔓,杜学元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大量劳动力进城工作,导致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工作,时间长达半年以上,而其子女继续留在原户籍地生活和学习,且年龄在16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有研究显示,因父母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有更高的内向性、敏感性和自卑感,更多的抑郁、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2]。人际交往恐惧感是指留守儿童对人际交往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必要交往时出现紧张、担心、恐惧、心跳加快、难以控制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反应[3]。文章以南充市蓬安县G 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儿童监护的实际情况,将儿童类型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监护型儿童、隔辈监护型儿童、同辈监护型儿童和上辈监护型儿童(叔婶、姑父),以监护类型为维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的交往对象、交往内容和交往地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恐惧感状况。
一、研究方法
笔者于2020 年12 月对南充市蓬安县G 小学五、六年级的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其恐惧感状况。本文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父母工作地点、监护类型、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留守时间、与父母交流的频次、与父母交流时经常聊什么话题等。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40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剩余822 份,有效率为97.8%。其中,非留守儿童166 名、单亲监护型儿童134 名、隔辈监护性儿童356 名、上辈监护型儿童112 名、同辈监护型儿童54 名,隔辈监护型儿童最多。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交往对象恐惧感的比较分析
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小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监护人以及老师在此阶段往往注重学业而对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关注度不高,使小学生与监护人、同学、老师和父母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感[4]。笔者根据问卷结果,如表1 所示,在交往过程中,非留守儿童对交往对象的恐惧感程度低于留守儿童。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害怕谁,选择最多的是老师,其次是父母,这点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无明显差异。从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上看存在明显差异,单亲监护型儿童最害怕父母和老师、上辈监护型儿童最害怕监护人和老师、隔辈监护型和同辈监护型儿童最害怕父母和老师,少数留守儿童会对同学朋友产生恐惧感。
表1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害怕对象的调查结果
笔者认为非留守儿童在交往对象上的恐惧感程度低于留守儿童的原因在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有父母的陪伴和参与、在生活中能得到父母的指导和教育、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能够更自信和大胆,因此与留守儿童相比恐惧感程度较低。对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能给予他们正确教导的只有老师。但现实情况中,老师要面对班上五六十个学生,为了维持班上纪律,老师往往不得不“严”,而这种“严”容易让学生感到恐惧,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其次,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的频次较少,在这较少的交流中,父母主要关心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往往烦恼焦虑,不知所措,时常认为通过打骂就可以使孩子成绩提高,这直接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更加疏远,不敢交流。少数留守儿童因性格内向,或是家庭原因造成性格懦弱,会恐惧与同伴交往。从监护维度上分析,大多数留守儿童平常跟着年迈的老人生活,这些监护人没有接受过教育,少数有小学文凭,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他们在教育孩子上重养轻教,其思想和生活习惯与时代不符,很多观念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孩子不愿与他们交流甚至厌烦他们的观点。此外,加上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管束,只有在学校里才会听老师的管教。少数留守儿童跟着哥哥姐姐生活,虽然他们的教育水平高,年纪轻,无代沟,但因自己工作繁忙,在教育上采取放任态度,只有在学校接受老师严格的管教,因此最害怕老师。部分单亲监护型儿童的父母平时管教较为严格,注重成绩,考差容易被打骂,因此害怕自己的父母。部分孩子被寄养在亲戚家中,难以产生归属感,害怕在亲戚家表现不好,因此畏惧监护人。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交往内容恐惧感的比较分析
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常讨论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内心脆弱、敏感的话题是他们不愿交流的。留守儿童由于处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很多内容是他们极力逃避,不愿与人提及的。问卷结果显示,不愿被提及的话题最多的是成绩,这点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无明显差异,而对于留守儿童,主要害怕谈论学习和家庭状态。
表2 儿童害怕大人谈论成绩的调查结果
1.对于交流学习的恐惧
根据调查结果,当提到是否害怕大人们谈论你的成绩时,大都回答“是”,其中非留守儿童占53.14%,留守儿童占64.33%,两者无明显差异。从留守儿童监护维度上分析,隔辈监护型儿童恐惧感程度最高,占84.83%。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所以在孩子上学期间,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特别重视。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示与父母通话时,询问最多的是自己的学习成绩,当学习成绩不佳时,就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教育,这使孩子非常恐惧与父母交流学习成绩。笔者认为隔辈监护型儿童之所以在害怕谈论成绩时恐惧感程度最高,是因为父母双方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加上爷爷奶奶认为自己也有责任督促孩子的学业,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恐惧感程度加重。另一方面,学生担心因学习成绩下滑而受到老师的责备,甚至询问家长,这使他们对学习的交谈非常恐惧。
2.对于交流家庭的恐惧
当问到是否愿意与同伴谈论家里事时,如表3 所示,58.23%的留守儿童不愿意提及,非留守儿童仅占7.83%。从留守儿童监护维度上分析,单亲监护型和上辈监护型儿童占比最高,分别为71.64%、82.14%。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方面,留守儿童父母没在身边,觉得父母不太关心自己,内心有所排斥;另一方面,有些父母离异,有些寄养在亲戚家,不愿意说出口。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不仅没有父母的陪伴,更没有完整的家庭,内心比较抗拒提及自己的家庭。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留守儿童回到家,吃不上妈妈亲手做的饭,感受不到来自父亲的关爱,心里自然有些失落。当听到同学们谈论家庭生活时,他们内心十分抵触。此外,笔者通过接触到的留守儿童观察发现,当别人谈及父母和家庭生活时,他们都表现的比较冷漠,尤其是对于父母已经离异的儿童,最怕大家讨论。
表3 儿童不喜欢谈论家里事的调查结果
(三)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交往地点恐惧感的比较分析
人在陌生的环境当中,容易紧张、忐忑不安,面对他人时常不知道该如何交流[4]。问卷显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在不同地点产生恐惧感。如表4 所示,当问到喜欢待在家里还是学校,留守儿童喜欢待在家里的占47.87%,喜欢待在学校的占52.13%,非留守儿童喜欢待家里的占37.95%,喜欢待在学校占62.05%,两者无明显差别。从留守儿童监护维度上分析,隔辈监护型和上辈监护型儿童更喜欢待在学校,单亲监护型和同辈监护型儿童更喜欢待在家里。同时了解到留守儿童对于学校的恐惧地点主要在老师的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共场地。
表4 儿童喜欢待在家里或学校的调查结果
1.害怕进入老师办公室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从时间分配上看,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如表5 所示,当问到是否害怕进老师办公室,从回答“是”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占比52.9%,非留守儿童占27.11%,从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上分析无明显差异。学生表示害怕进老师的办公室是觉得自己会被老师批评和教育,怕老师的提问。有同学写道:“我会害怕去办公室的原因主要是认为老师有不好的事情才会叫我去办公室,平时对我都是不理不睬的,导致每次有老师叫我去办公室都很害怕被老师批评。”还有的同学写道:“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会想老师叫我去干什么?是因为我没有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吗?是因为我上课走神被老师发现了吗?走进办公室,抬头撞上老师的目光时,手心会出汗,腿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表5 儿童害怕进入老师办公室的调查结果
笔者认为学生会对老师办公室产生恐惧感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办公室里有很多其他老师,感觉这些老师都关注着自己,很紧张和害怕。其次,学生要独自面对老师,没有同学能帮助自己,会更加忐忑,局促不安,这种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会伴随整个讲话过程。
2.害怕进入公共场合
公共场合包括分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儿童在公共场合,时常焦虑不安,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害怕自己说话时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被人反驳。如表6 所示,当问到是否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从回答“是”的情况来看,非留守儿童占83.15%,留守儿童仅占45.58%。从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上看无明显差异。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自己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宁愿做一名倾听者也不愿意发言,害怕说错话而被嘲笑。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起立回答问题时,会表现地忐忑、紧张、发言小声、结巴、眼睛不敢正视老师等情况。在活动中,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性腼腆。问卷中有一名留守儿童提到,他很害怕在公众场合,在活动中,他总是听别人发言,不敢举手,如果被点名发言会立即脸红、紧张;在生活中,不敢出门,不敢主动与人交谈,见人多的地方就紧张等。
表6 儿童参加公共活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在公共场合更容易感觉到恐惧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留守儿童接触的事物有限,长期与父母缺乏心灵沟通,内心的压抑和烦恼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导致留守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合群也不喜欢热闹,变得孤僻、自卑。再者,留守儿童在狭小的范围内与同学交往,往往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特别自卑,总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因此在公共场合会产生恐惧感。留守儿童长时间封闭自己,不与人接触,使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交际能力,这种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自然越得不到锻炼。
3.害怕回家
家是一种归属,是我们身心的港湾,它能给任何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上辈监护型儿童和隔辈监护型儿童最害怕回家。有学生写道:“我不喜欢回家,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特别唠叨,爱批评我,做错事就打我,我不想跟她说话。”还有的同学写道:“我喜欢学校,学校里可以和同学们欢声笑语,不喜欢回家是因为我住舅舅家里,舅舅对我表哥很好,对我很严厉,有事情都让我去做,表哥还经常欺负我,每次我哭得很伤心却没人帮助我。”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这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之前一直都生活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甚至大多数由于贫困没有念过书,他们多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常通过打骂来使孩子听话,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儿童感受不到监护人的爱,甚至会使他们更加疏远。被寄养在亲戚家中的儿童,他们的监护人虽然在教育上更有优势,但没有像爷爷奶奶一样有天然的亲情归属感,没有亲情上的依靠,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留守儿童受到委屈时不敢反抗,有的留守儿童还要通过做家务来获得监护人的满意,导致留守儿童的情绪失控,心理伤害加重。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研究表明,婴儿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16]。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而被迫与父母分开,使他们不仅有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缺乏父母的关爱。在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长期缺乏沟通,导致家庭关系冷漠,多数留守儿童由此产生了自闭、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逐渐与父母疏远,导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人际交往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往往容易产生焦虑、苦闷、恐慌等情绪。
2.学校教育缺乏交往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发现,当前学校教育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不能弥补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这将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当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出现时,它也跟“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研究调查发现,班主任、校长等领导对留守儿童的评价都很低,对留守儿童形成了消极的固定印象,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很大,难以管教,政府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老师们对待这些留守儿童也就变得怠慢了,而这种放任态度实际上是对留守儿童的隐形伤害。
3.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人们对事物不正确的判断,造成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情况[15]。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自我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过于自卑与自负。自卑心理往往否定自己,极度缺乏自信,也很难接受不好的评价;自负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孤傲自大,对别人的说法视而不见。而对他人的认知,会受到许多心理学效应的影响,例如: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给人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会在今后的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首因效应会使人际认知具有表面性,容易造成交往困难。再如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交往获取的信息占主导地位,掩盖了以往对他人的印象,这会导致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产生变化。认知偏差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自我判断,会对师生、生生互动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导致交往困难。
(二)思考
1.教师应有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应该倾注对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同学的友情,从而弥补家庭温暖的缺失,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爱,在爱中成长。留守儿童小小年纪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因此他们对爱的需求很大。教师的关爱会在留守儿童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象,当留守儿童犯错需要批评时,教师要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打动人心,以理使人明白。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敞开心扉接受批评,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就也会降低。其次,作为班主任,要随时注意留守儿童心态的变化,多鼓励肯定他们,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解开他们的心结。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庞大,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同住,一些留守儿童因长期失去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学习和身心都受到了不良影响,导致性格倾向于孤僻、自闭、抑郁等。教师可通过家访关注着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身体状况,留意学生点滴的进步,做到及时鼓励和表扬,用爱去感染留守儿童,使他们从老师那里感受到更多的爱,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在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2.开设丰富的公共活动
学校是留守儿童心灵的一片栖息地,在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公共活动,如“感恩父母教育”活动、“线上亲子互动”活动、“手拉手交流”活动、“趣味学习”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并受到教育,通过活动打消儿童的自卑心理。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给留守儿童,让他们为同学们服务,从而增强他们自身的责任感,增强与同学间的亲和感。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和点评,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反馈,并在班里表扬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孩子,鼓励他们下次有更出彩的表现。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特长,强化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从而加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
3.社会干预
一方面,工作者通过访谈或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收集有关留守儿童的资料,包括留守儿童的经历、家庭关系、内心想法等。其次,运用霍利斯提出的病源诊断理论了解留守儿童目前的心理状态,分析出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恐惧感的原因,以及造成恐惧感的心理机制。最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活动,缓解留守儿童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通过引导留守儿童重新认知与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增强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保持身心平衡。另一方面,工作者要从社会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干预。首先,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和生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专业人员的奉献。现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创新方法,比如在社区创办“家庭港湾”、“成长乐园”等,聘请专门人员照顾留守儿童放学后的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号召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增强留守儿童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学习的动力。最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依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在留守儿童所在地区投资设厂,鼓励有为青年到农村创业并进行相关政策补助,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父母和孩子的真正团圆!
4.明确留守儿童父母的第一责任
父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负有第一责任。作为父母理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父母虽然不能给孩子足够陪伴的时间保障,但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他们表达时,父母要耐心倾听,切勿打断,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其次,尽量回家与孩子团聚,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留守儿童父母应意识到,切勿以工作繁忙为由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再次,父母应该明白,即使孩子的成绩欠佳,也要保持冷静,切勿沮丧、狂躁,多鼓励、包容,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有继续学习的信念。最后,父母应多与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身心等发展状况,若亲子间出现沟通障碍,及时设法消除,增加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和自卑。
5.做好监护人的教育工作
目前,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学历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对心理及教育的认知匮乏。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是缺失的,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感受不到监护人的爱,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自然不愿意回家。针对这一现状,首先,父母应选择具有一定文化且认真负责的监护人,务必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时与监护人沟通,注意孩子的教育环境。其次,父母、监护人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生活环境,消除孩子对监护人的恐惧,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再抵触回家。再次,家长要灵活调整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家庭的教养方式大部分是专制型,当孩子做错事时,经常侮辱责骂孩子,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应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方式,这种教养方式是努力说服而不是强迫命令,做到通情达理,协商沟通,保持平等的关系。最后,国家、社会及学校应进一步强化监护人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
6.加强自身调节
作为留守儿童,要正确看待父母外出,正确看待留守生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解并体谅父母,父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才不得已外出。要学会独立,学会照顾自己,理性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当遇到烦恼时,学会暗示自己“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做到自立自强。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逐渐打开自己的内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交往对象、交往内容和交往地点等方面恐惧感更强。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等产生了负面影响。为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紧密配合起来。“养而不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必须强化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尽量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贯穿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中,让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让留守儿童心中充满爱,逐渐消除留守儿童心中的恐惧,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