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视域下人文纪录片的声画表达分析
——以《但是还有书籍2》为例

2022-03-14齐齐哈尔大学石贤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3期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情感

齐齐哈尔大学:石贤洁

1.“声”——人文情怀的传递美

1.1 配音语言

1.1.1 人文关怀

随着电视纪录片人文化、平民化、社会化特点的不断显著,为符合纪录片意欲传达的人文关怀,配音员需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青年演员胡歌身上独具的文艺气质,符合纪录片的整体调性,其个人的阅历以及和善的性情,与纪录片风格相得益彰,不造作、不浮夸,没有一些播音员的固定腔调,朴实平稳的声线,加以娓娓道来叙述,充分尊重受众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于文化自主选择的权利,构建了新的纪录片话语样式。人文纪录片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众生百态的缩影,这也就要求配音员在配音过程中,要以平视角代替俯视角,不需要高屋建瓴的说教,而是通过温柔、轻松但有力量的声音,与观众进行分享,实现平等交流。比如,在介绍漫画家匡扶的时候,胡歌的配音给人一种“吃瓜群众”的即视感,语速上稍快,语气上也加入了一些个人情感色彩,“嗯……好吧”更是充满了无奈,仿佛和观众站在的同一“战线”,以朋友的姿态向大家介绍这位幽默风趣的漫画家,而大量的弹幕和评论,是对这一方式合理性的最佳证明。因此,时代在变化,人文纪录片的配音样态也应该与时俱进,配音的内容和情感需要更多的关注“人”本身,才能使得纪录片不再成为束之高阁的小众文化。

1.1.2 情感得体

情感,本质上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是对自己感受的一种反应,人在表达过程中是无法避免传递情感的。纪录片配音并非不需要个人情感,而重点在于,情感否合理,是否是站在客观事实和观众立场的基础上,以及如何适当的使用情感,从而为纪录片中注入更多的人文价值。因此,情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事生情,但要在“情理之中”。在专题《词语摆渡人》中,介绍到青年译者包慧怡在翻译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遗作《爱丽尔》时,与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这一片段的配音中,不难听出配音员的情感变化——从包慧怡无意发现《爱丽尔》并进行翻译的惊喜,配音节奏较轻快爽朗,再到包慧怡朗诵《爱丽尔》片段时,带有共情力量的配音。正是配音员传递的情感,一步步带领观众渐入佳境,就像包慧怡在翻译中的自在状态:忘我而无用的状态,而这种“心流”状态,同样由配音员的缓缓语流带给了观众。让声音包裹着观众,配音中的情感也要恰到好处,要把更多情感泛滥的空间让位给观众,使其更好的带入纪录片想要呈现的人文意境中,融情于声,配音员因此成为观众情感共鸣路上的摆渡人。

1.1.3 共性与个性

所谓“共性”,就是配音应在符合纪录片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原因在于纪录片配音有别于其他配音的表达方式,以及人们会对其内容的可信度有更高要求。比如,纪录片配音考虑到题材和受众,应采用普通话配音,同时要避免个人情感泛滥而导致的主观色彩过浓。

所谓“个性”,配音员的声音条件要符合配音作品,人文类纪录片会更偏爱质朴有力的声音,所以胡歌就音色而言与该纪录片的适配度很高,但不失自身的特色。很多观众因熟悉胡歌的音色,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会有种胡歌本人在给大家“讲故事”的感觉,而这也给纪录片观看带来了新颖的体验。同时,胡歌对自身音色的美化和处理,再加之个人魅力,没有了传统配音的字正腔圆,以及没有刻意去调节咬字器官的发声模式带来的机械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消解了部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带来的压迫感。该片中也有很多“刻意”的口语和幽默的用词,让原本人们印象里“机器人式”的纪录片配音有了真情实感。比如“噢”“缺德”“交际花”等字眼,配以胡歌略带调侃和无奈语气的表达出来,使得原本人们眼里权威不可挑战的纪录片语言,充斥着无与伦比的亲切感。

1.2 人物话语

1.2.1 反差:打破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特定事物形成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以及概括性的看法。人文纪录片通过对人物的拍摄,记录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和状态,用声画结合的形态呈现给观众,往往会达到刻板教化以外的良好效果。

一辈子从事古籍研究工作的沈燮元已是99岁高龄,于2020年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士礼居题跋》,是目前最全、最好、最重要的黄跋集。沈燮元对待文字锱铢必较,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精益求精,谈到专业的内容,总能游刃有余,侃侃而谈。这样的行业巨擘,又常年从事着枯燥的文字工作,人们难免会带有刻板印象,不自觉地为老先生打上“古板无趣”的标签,但生活中的沈燮元却是真实的可爱。面对拍摄不禁调侃,“你这个老是拍拍拍,除了上厕所不拍”;面对好友带点骄傲,“倒啦,倒完算了,没有一点点,我酒量还是可以哦”。这样一个童心未泯的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通过人物话语真实呈现,打破人们对权威的固有印象,形成反差的魅力,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而这就是人物语言的魅力所在。

1.2.2 专业:构建话语力量

节目从书籍背后的人物出发,拍摄了作家、编辑、译者、出版人、漫画家等,意在从不同的纬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书籍和文化形成的背后不在场的故事产生兴趣。而最重要的是,作为行业内的“意见领袖”,这些专业人士发挥着扩散与传播、支配与引导的功能。节目通过把话筒递给最权威的声音,以实现话语影响范围的扩大和话语力量的构建,使得对观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正向影响。在这个人文精神不断消解的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内心唱响“古登堡挽歌”,因此,人文纪录片承担着人文价值的追寻和人文精神的觉醒的责任,通过这些优秀书籍背后的人物话语,唤醒人们心中对知识和书籍的向往,引领着民族文化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迈进。

1.3 音乐音响

目前,国内的纪录片大多仍采用格里尔逊模式——即“画面+解说+音乐”。随着人们对音乐和音响使用的愈发成熟,纪录片中的音乐种类更加多元化,与画面和情感实现高度融合而不显突兀,该纪录片的音乐围绕着叙事视角、空间转换、人物心理和情节设置,引人入胜,以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实现声音的软着陆。

例如,在对漫画家匡扶进行人物介绍时,本片采用了实拍和漫画穿插的叙事方式,用“匡扶的正确打开方式”配上节奏明快的音乐,伴随着叙述的层层递进,音乐也逐步进入高潮,配以恰合时宜的自然、环境、动作、机械和特殊音响,显得相得益彰。当提到匡扶经常在漫画里恶搞朋友的事时,背景音里插入了他KTV里的“纵情歌声”,与其本人的幽默形象完美融合,尽展其“有趣的灵魂”。因此,音乐和音响在纪录片叙事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本片通过对其巧妙运用,为观众呈现了别样的纪录片声音样态。

2.“画”——虚实相生的和谐美

2.1 虚实结合

美国媒介和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跨媒介叙事是创造世界的艺术,其故事世界丰富的如同一本百科全书”。跨媒介叙事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其最终目的应该是服务于文化转型与传播,通过多媒介组合叙事的方式,消弭不同媒介间的差异,实现文本内容的持续性发展,使得本片内容信息充实完整,同时又保证了呈现形式的新颖有趣,对传统人文纪录片模式进行解构。

在介绍现象级漫画巨作《镖人》时,采用了手绘漫画定格形式,对漫画中的人物——刀马、阿育娅、知世郎、杨广、谛听等进行直观的角色形象呈现。本片中很多画面也是用漫画代替,比如对漫画家匡扶的介绍,就是用了大量的漫画形式,对人物形象精准拿捏。作家梁鸿对于《出梁庄记》的介绍,以及吕德安纽约街头的卖画经历,都是用照片形式表现的,照片的历史感赋予纪录片时间的厚度。清代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是被太监苏培盛送入宫廷的,甚至借用了《甄嬛传》的片段来了一波梦幻联动。本片利用多种媒介形式,一方面规避了情节、内容中的精英文化令人费解的风险,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不同媒介对观众进行强烈的感官刺激,避免长期单一的画面给观众带来的审美疲劳。

2.2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并非是纯粹的请嘉宾面对镜头的“演”,而是一种“搬演”,是再现而非表现,二者的主观程度不同。正如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一般,本片亦采用了格里尔逊式的纪录片拍摄方式,企图达到一种对于真实世界的艺术再现,其最终目的是超越时空限制,还原客观,记录真实,保留纪录片真实性这一基本属性。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情景再现是为了剖析人物的不在场的故事,以在场的方式,让观众得以对人物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例如,在主题《从纸上到路上》,为考证聂璜的海洋生物图谱《海错图》,“热门生物鉴定大师”张辰亮实地考察了珊瑚保育馆,在这一过程中,节目组就采用了“搬演”的方式,拍摄了张辰亮的考察工作的进展过程,体现了他对海洋生物考察的执着;“古墓派摄影师”塔可计划寻觅《诗经》中的“峱”地,节目组拍摄了大量的山川实景,营造了景象消逝的破碎感,塔可身处景中感慨时间流变的无奈,而这些正是过往他在摄影过程中的时常遭遇。所谓情景再现,更多是纪录片希望给予观众的一种“参与感”,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那些不在场过程中的“亲历者”。

3.“情声画”结合——情景再现的真实美

3.1 沉浸:集体无意识

通过“情声画”结合,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在纪录片中,配音演员利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内心情感运动,结合画面,为观众提供遐想空间,每一位观众通过自己的理解,开始在脑海中进行想象和建构,实现沉浸式享受。长期处于中华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在观看同一纪录片的过程中,实现群体性共鸣,在B站的弹幕中观众发着相似的言论,沉浸于纪录片带来的文化愉悦,形成对书籍和文学的集体无意识。就文学和书籍本身而言,人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沉浸体验,例如在专题《词语摆渡人》中,复旦大学教授英文文学的包慧怡,用翻译来逃避生活中更崩溃的事情,所以翻译的计划大都是完成了,正是在翻译过程中的所谓“心流”状态,给包慧怡带来了强大的专注力。该片中,包慧怡朗读了自己翻译的《爱丽尔》的片段,充满感性力量;翻译家杨武能《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朗诵,是与敏感诗意的维特酣畅淋漓的共鸣。无论是观看纪录片本身,还是体味书籍和文学带来的人文精神,都建立在人们共有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信仰之上,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沉浸式体验。

3.2 愉悦:形而上的意趣

大众文化拥有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而人文纪录片正在由小众化向大众化、平民化转型,同时其自带的知识性和文化性,也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双重满足。该片以现实视角,向人们展示着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而非停留在对于故事的简单回顾,这种“亲临感”,给隔着屏幕的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意趣。

片中记录了那些可敬可爱、对书籍抱有热爱的人物,不乏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知识层面的内容,仍是纪录片的“主心骨”,而知识层面以外的娱乐性的内容,更像是纪录片的“羽翼”。在对《读库》的出版人张立宪的介绍中,明明是很沉重甚至于惨痛的经历,却用了大量诙谐的人物语言;“三年六次搬迁可能因为我叫老六吧,命中注定要搬六次家”,像是苦难中的调味剂,配以趣味横生的动漫画面和轻快的音乐动效,让观众“苦中作乐”的享用片中内容。片尾的花絮部分,更是一种对权威的消解,记录了这些大拿们的拍摄趣事,满足了观众对抗式解码的需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该片充分尊重并激发了观众自身的积极作用,想你所想,说你所想,为观众提供了形而上的愉悦和满足,在一次次的思考和共鸣中形成了精神高潮。

4.结语

《但是还有书籍2》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次破壁结合,为全民阅读的推广提供了新路径,符合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满足了人们心中对阅读的渴求,是人们从对阅读的蠢蠢欲动到付诸实践的推手。纪录片由胡歌配音,作为优秀的青年演员,没有所谓明星“高高在上”的架子,一直保持着观众心中国民演员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并努力利用自身影响力为文化、为书籍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高了观众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纪录片短小精悍的形式,适用于当今碎片化、信息化时代,也符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作品在保证信息大量传递的同时,并不影响其制作的精良,反而较短的时长可以保证观看的专注度。该片使得文化性和娱乐性通过“情声画”结合的方式得以实现,虽然形式丰富、叙事手法多样,但往往是真诚最打动人心,它试图为人们解决一个大问题——正如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提到的:一端是城市的“丰富多彩”,一端是人精神的凋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富足的时代,人们对道德、理想、人格、精神该何处寻觅,书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猜你喜欢

纪录片人文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纪录片之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