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022-03-14周辰
周 辰
近些年,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公立医院开始关注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问题。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固定资产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医院固定资产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投资与管理风险。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运营行为,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决定了医疗行为的效率与质量。所以,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对医院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一)政策法规的要求
2021年2月1日,李克强总理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过程中的行为都做了全面完善的规定,要求公立医院按照此标准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管理。同时,作为医疗专业机构,医院的专用固定资产不同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通用设备,具有专业性强,管理难度更大,管理要求更高等特点,所以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与地方要求,制定了各地医疗卫生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以更加专业规范来指导医疗卫生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
(二)医院内部管理的要求
医院资产具有专业性强、金额大、数量多的特点,医院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行为的质量,决定了医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效率效果。对在资产预算采购管理至运行,到最终处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全面专业技术知识的支撑才能完成流程操作。而医院资产管理部门有着行政化的特点,此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资产管理受到制约。所以,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将行政化与专业性相结合,管理部门深入临床一线,业管融合,只有这样,医院才能抓住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三)市场化洪流的推动要求
现阶段随着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的推动,市场化的洪流已经不可阻挡的冲击开了公立医院的大门。医院管理必须将行政化与市场化向结合,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不是一个行政指令要求,而是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必须关注的特点。现阶段部分地区资产从采购、维修维护,最终报废都公开引入各个合规的企业来进行公平竞争,行政管理除了规范合法合规方面,已不再过多涉入。所以,市场化的推动要求公立医院在合理合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将资产为医院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重视程度不足
总体来说,思想观念是最致命且无形的阻碍。公立医院中的固定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大多数领导与工作人员没有紧迫的危机感意识,认为资产管理是单位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的意识薄弱,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及比较高的要求,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有一个足够的认识。这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是脱钩的,也导致了医院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与经济效益的降低。
(二)预算计划规划性弱
1.缺乏购置预算过程中的可行性论证。资产预算是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如何合理规划资产,为医院创造最大的效益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重点之一。但是各相关科室在管理过程中,都有着争取资源的心理,以“别的科室有我就要有,别的医院有我就要有”作为预算规划中的思想指导,认为预算采购中为本科室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就能为科室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没有从而没有考虑到科室的负荷能力、技术水平、配套配置是否能跟上,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考虑患者的需求量与承受范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缺乏采购过程中独立专业性分析论证。资产管理部门的大多数属于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化职能大于专业性技术化职能,大多数专用设备的采购只能依赖于采购科室临床专家的论证与要求,意见建议的独立性不强,没有一个独立专业且公允的技术团队进行评估,导致固定资产的采购没有完全独立公允的论证材料支持。更有甚者,部分固定资产采购入院后,因为前期对专业技术的限制要求与行政法规没有做深入研究与评估,导致资产无法合理合规的投入使用,只能闲置于仓库,造成资产的浪费。同时,大部分医院的设备科与总务科作为行政管理科室,全局性与调度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对全院资产没有统下一盘棋,无法顺畅的调动全院资产,如果必要的资产可以全院规划调度使用,就能节约资源,否则重复采购就会降低资产使用效率而造成浪费。
(三)使用过程缺乏管理
1.日常使用缺乏规范流程。医院管理,归根结底是流程化的管理,只有日常工作有规范的流程做指导,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尤其是医院固定资产,有着单价金额大、使用员工多、业性强等特点,更加需要科室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使用,而大多数医院没有在使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引起真正的重视,使用流程模糊,工作人员认为固定资产是单位的资产,与自己无关,所以在使用时没有按照规范来使用操作,没有按照要求来保管,导致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甚至造成非正常报废,大大浪费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2.中期考核缺乏准确抓手。医院固定资产因为没有准确规范的流程管理,所以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对于医院采购以后固定资产常规维护支出的上限,每期产出的标准,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必然造成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效率效益没有进行规范化严格考核,使得部分固定资产在采购完成后没有发挥预期效率。更有甚者,资产采购到位后数年没有拆箱,大大浪费了医院的资源,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3.管理权责分工不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常归属于不同职能部门,例如专用设备归属设备科管理,通用设备归属总务科管理,电子设备归属信息科管理。多部门的管理就会造成权责不明,部分灰色地带无法明确归类的资产就无管理部门,例如医用救护车,救护车主体属于车辆设备归属总务科管理,车辆上的医用设备属于专用设备归属设备科管理,抢救设备与车辆衔接问题就属于灰色地带。如果两个归口管理科室配合不到位,就会造成使用科室出现使用问题后而无法找到对接科室,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会计处理模式陈旧
1.折旧方法不符合当前医疗实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一经确定以后,不得随意变更。虽说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单位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但是公立医院为了会计数据的稳定性与工作的便利性,通常使用简便易行的年限平均法,第一年与最后一年摊销的折旧金额一样。但是实际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中医疗设备的实际损耗及磨损情况,对于一些使用频繁、磨损严重的大型仪器设备的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使用效率会远远低于前期,如果在这个时候仍然使用年限平均进行分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易的发展,医疗专业设备更新换代极快,使用年限平均法也无法公允的反应设备的效率效果,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2.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功能未投入使用。在2006年财政部新发布的《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就提出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可回收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的原则进行减值计提。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个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检查的方法,医院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快,容易造成资产减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更新,限制了某些专用设备的使用范围,导致其发生减值;二是新的医疗技术及新设备的出现使得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大大降低,发生了减值;三是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不到位,造成资产效率低下,维修维护成本增高,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但是,由于医院往往没有一个合理公允第三方来评估市场可回收价值,同时管理部门没有专业能力进行减值评估,所以医院资产通常不进行减值测试。
(五)报废报损规范性弱
1.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随着这几年人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部分设备虽然没有到报废年限,但是已经无法满足临床一线的要求,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所以只能处于闲置状态。少数科室会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有自身过度的追求,市场上出现了操作更加方便的机器,就想淘汰自己原有的机器,而不考虑是否达到使用年限,引起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2.报废的考核性弱。因为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仍不完善,同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所以在遇到非正常报废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客观技术原因导致报废还是主观故意使用不当造成的,无法准确客观的对临床提出的报废申请进行审核,使得临床提出报废申请时带有主观随意性。
3.报废申请过程冗长。医院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部门审核,例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卫健委、财政局,审批过程时间长,准备材料涉及面广。另外,处理固定资产需要有专业公司来承担,如果没有专业公司来承担,医院不允许自行处理固定资产,所以不得不保存并等待符合条件的专业公司来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固定资产存储会占用医院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还存在安全隐患。
三、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意识,转变观念
医院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全院上下一条心,真正将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起来,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让全院员工对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加强宣传,加强引导,让固定资产管理的最新管理与最优理论深入人心。
(二)统一管理,专职专管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建议设立资产管理办公室,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度,明确分工,将全院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从资产采购的论证,到使用过程的管理,最终的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一方面能减少运营流程中空白无归口管理的地带,将科室协作中隔空断层的情况消灭到最少,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使医院的政策方针能统一最快的执行落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不必要的管理流程,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节约资源,使得资产运营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三)业管融合,专业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专业性极强,单纯依靠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管控,会造成行政化控制于专业化的行为,不利于医院的资产管理与运营。建议医院组建资产管理专家组,在资产采购预算时,就引入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测评,专业化考量临床需求。在平时使用管理中,定期的专家委员会会议可以对临床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专业精准的为临床解决使用中的痛点及难点。在报废过程中,可以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估,客观专业的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状态进行评估,真正做到专业化团队化。
(四)制度支撑,明确流程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资产管理制度必须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上级部门规范管理要求,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化管理,想要全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高重视,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强有力的抓手。无论是定期资产的效益效能分析考核,还是资产报损考评,都需要有考核制度做抓手,明确每个阶段需要达到的效果目标,对于目标的执行程度进行考核,与科室绩效挂钩。只有这样,科室才能真正重视资产,管理资产。
(五)系统支持,全面精准
现代医院的发展,已经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可以说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发展进度,固定资产的现代化管理,更加离不开强有力的系统支持。医院固定资产的现代化管理,单纯依靠人工管理工作量大,难度高,且无法发到预期要求,因此医院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从资产的出入库系统,到资产清查的电子化扫码核对,最后到资产的效益分析,有专业系统化的支持。同时系统数据需要对相关科室进行资源共享,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将相关科室引入资产管理区域中,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漏洞。只有这样,才能将资产管理充分的系统化全面化。
(六)与时俱进,规范管理
规范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在固定资产入账时对资产的年限、折旧方法进行详细的评估,引入加速折旧法,根据医院及资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式。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固定资产的预计可回收金额进行测评分析,如果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通过符合条件的渠道报批,计提固定资产的减值,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公允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不高估资产。
四、结语
现代医院的发展,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也需要重视经济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化工程,对于促进医院自身的发展与国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只有从预算起始,以内控制度为武器,以绩效考核为指挥棒,以信息化为工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采购方案,并严格按照采购方案进行采购,科学合理地使用,规范地维修处置等。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优化医院资产的资源配置结构,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医疗改革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