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3-14宋欢
宋 欢
高校为了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需要大量购买资产去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许多高校资产只是停留在量的增长上,利用效率低,损毁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这都对高校的资产管理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应对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增加资产使用效益是资产管理者避无可避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新时期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加强质量保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了提升办学质量,高校国有资产的种类、数量增长迅速,使得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愈发明显,集中体现在无法有效结合人、财、物等资源,无法发挥国有资产的自身价值,由此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高校有必要全员参与其中,对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转变思路,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创新和完善管理的理念、体制和制度,以适应新时代的管理需要,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高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二)推动高校科教事业发展
高校的国有资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是确保教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近年来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购进了大量先进仪器。如何避免大型仪器的重复购置,提高仪器的使用率,以及后期仪器的维护保养等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科教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至关重要。
(三)促进高校服务社会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机构,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高校资产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尤为重要。高校需要强化资产管理,向社会提供活动场所,为社会出人、出智,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资产的独特价值,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使命。高校的资产管理水平能体现其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
二、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入账与否区分不明确
高校无形资产包括土地、软件、专利权、著作权等等。购买的软件应该费用化却计入固定资产,例如购买的一年使用权后续需要续费的软件,此类软件应该费用化,不应计入固定资产。此外根据《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分类,计算机软件在通用设备中与无形资产中都含有此类,相应购置的软件属于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界定不准确。
(二)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帐帐不相符
一是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个别资产分类不一样,资产系统中分类更详细,致使资产部门与财务部门资产大类价值不一样。二是部分高校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相互连通,且部门不同,一直以来都是资产部门重视实物管理,财务部门重视账务管理,一般一年对账一次,致使有些资产财务部门未见资产部门的入账单就进行报销,还有部分资产部门已入账,财务部门报销单未计入固定资产,进而造成两个部门的国有资产价值账账不相符。三是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记录入账设置不够详细,有的财务部门在登记固定资产时只是记录固定资产总值,没有反映固定资产详细信息,导致财务账面价值无法反映资产构成及数量,导致实物脱离账面价值的控制。四是财务会计信息变更不及时,如对固定资产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有的甚至不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调账,造成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资产价值不同。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资产管理系统中账目与实物对不上,致使学校固定资产实际存量不明确。由于管理疏漏,使部分固定资产卡片帐与实物不符。具体表现:第一,资产丢失或损毁;第二,实物与资产系统中登记记录的规格型号不一致;第三,当外单位、企业或个人对学捐赠的实物资产,没有及时办理入账登记手续;第四,对于已经申请审批通过的需要报废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四)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
第一,高校各院系经济独立,都有权根据自己部门需要购置资产。在购置仪器时,没有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考虑,缺乏对购置计划的可行性研究,针对计划购置资产的使用频率、参数指标等需求不清晰,缺乏统一规划,盲目购置资产;第二,个别部门垄断资产使用权,使通用的且使用频率不是非常高的资产无法在部门间进行调剂,造成个别资产用完后便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第三校内没有统一全校资产明细平台,部门之间资产调配使用困难,导致有些设备多次购买,使得个别设备整体利用率不高。
(五)各院系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首先各系部虽设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但基本上是“谁使用谁保管”,保管人员众多,当固定资产使用人、使用地点等信息发生变更时,资产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资产标签张贴不到位,导致资产账与实物对应不上;其次,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管不重视,很多固定资产因为管理不善造成资产使用年限大大缩短甚至报废,对于部门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不能做到心中有数,造成资产管理的不规范。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求账实相符。这就需要每年定期通过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使用人、存放地点、规格型号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但是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人员配置原因及各使用单位配合重视程度不同,资产清查只是形式化,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六)资产管理人员欠缺专业能力
资产管理人员欠缺相应的财务知识,大多数只停留在利用资产软件进行登记入账、变更信息、查询资产等基本功能,没有充分利用资产管理软件的图表功能与财务软件自动对账功能等,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不足,无法为资产配置使用、资产运行与维修,业绩考核等提供强有力支撑,使资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七)资产管理系统与财政系统没有准确对接
目前高校都会使用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日常资产管理,例如日常资产调拨、变更、入账、查询等工作,资产管理系统与财政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财政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未能实现互联互通,或者就是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信息变化时财政系统也需进行相同的重复操作,这就使工作效率低下;或者就是只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日常管理操作,财政系统只是年终进行报表上报工作,这就使得资产系统中资产进行调整时财政系统中存量资产信息尚未调整;再者,资产系统与财政系统中个别大类对应不上,导致个别大类资产总值对应不上,相应的两个系统中的折旧金额不一致,两个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准确对接,难以达到财政系统对各单位日常使用资产管理系统的监管。
三、引发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没有可以依据的管理制度,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办法,学校人员在进行部门调动的时候没有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导致最后账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而且缺乏从资产购置到下账整个生命过程的监督,没有将相应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资产出现账实不一致、损毁或丢失时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得高校资产管理相对混乱。
(二)管理队伍业务素质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所需统计上报的报表及数字越来越详细,报表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有的高校国成立资产管理处,但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资产管理处人员短缺,而且40以上员工居多,无法深入挖掘财政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务软件等相互连接贯通,使得资产管理主要依靠人力,常规的资产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应对资产管理中越来越复杂多样的问题,且针对资产管理方向的业务培训力度不够,资产管理学习平台不完善,使得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彻底。
(三)资产配置不合理
随着近年高校资产增长迅速,各院系盲目购买仪器,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购买回来的资产尤其是大型资产共享率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无共享意识,普遍存在谁买谁用的思想,由于存在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等等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设备共享积极性不高。第二,缺乏共享平台,尤其是学校与外界之间的共享。由于高校与外界间的共享涉及到预约、时间安排、费用等问题的制约,极大限制了资源共享。第三,缺乏沟通渠道,高校内部资产种类多样,部门与部门之间互通的渠道少也严重制约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缺乏相应的考核方法
许多高校重采购轻管理,资产从购置到退出需要进行维修与保养、资产变动、出租出借、报废下账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管理评价指标,管的好没有奖励措施,管的差无处罚措施,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使得高校整体资产管理混乱、利用率低。
(五)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未进行有效衔接
许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孤立管理,两个部门沟通不够,对同一政策的理解不同,账账核对不及时,账务处理有先有后,导致相同口径的不同报表填报的数据不一致。
(六)信息化建设技术落后,不能满足管理需求
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无法实现对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追踪监管。从资产购入、使用到处置整个过程中,资产的利用率、资产配置率、资产使用年限等情况无法进行自动统计,需要一个一个按资产编号分门别类挑拣出来,无法高效快速生成符合条件的报废资产,系统无法根据单位人数提示资产配置数量是否已经超标,且系统可能随时出现崩溃导致数据丢失,需要随时做好系统数据备份。
四、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资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资产管理职责
健全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是有效使用资产的先决条件。确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政策。首先,在学校党政领导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依法规开展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其次,按资产的不同形态和种类,理顺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比如资产处复责行政设备及房产管理,财务负责资产价值核算,后勤负责生活设施、土地及建筑物的管理,从而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真空管理状态。第三,实行国有资产委员会、资产管理处、资产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方针,逐级落实资产管理岗位职责。最后,委任各级管理的负责人和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
(二)建章立制,资产管理精细化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各高校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文件的前提下,要结合本校发展情况,建立与学校固定资产体系匹配的规章制度,细化完善资产的采购、验收、维护、清查、报废等环节的制度,保证资产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以采购大型设备为例,必须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国有资产管理处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教授做好设备采购可行性分析工作,站在学校角度合理安排仪器设备采购计划,避免相同用途设备重复购买,造成资源浪费。采购部门做好招标工作,选出性价比最优的仪器设备,保障高校的经济利益。再比如建立完善的清查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要定期清查,确保账物一致。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查工作方案,每年至少一次实地盘点,发现账实不符的,查明原因并及时整改,通过清查,总结资产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三)优化管理队伍,强化管理考评
首先,将那些了解财务知识、擅长管理的人才引进到资产管理部门中,这是切实提高资产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第二,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使其具有相应的岗位能力。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熟知新准则,比如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折旧方式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披露;并能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资产数据分析,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来说,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样有利于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数据更新工作。对于二级单位设备管理员来说,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承担起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防控工作。第三,推进资产绩效管理,奖优罚劣;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适当的职称评聘优先权,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高管理效率。
(四)搭建信息化平台,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更加高效,搭建起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将各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做到采购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高校国有资产数据化,对资产从采购、验收、入账、调拨、维护、清查、报废等资产状态进行动态监管和及时追溯,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信息化平台将学校现有资产设备分布、使用状况进行信息公开,并及时更新,实现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监管人员之间资源共享互通。教职员工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大型实验仪器预约和实验测试,实现物资共享、物尽其用;还可以将闲置资产或待报废资产调拨,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再利用价值,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购置。依托国有资产信息化平台,可以对学校资产购置及使用效益定期进行数据化分析,为设备购置经费预算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具科学性和时效性。
五、结语
高校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是高校顺利完成教学工作、搭建科研平台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高校领导必须予以重视资产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监管力度。采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提高资产利用率,各部门齐心协力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