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864《毛巾》新旧标准差异分析
2022-03-14唐思思魏伟伟
唐思思,魏伟伟,杨 杨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00)
毛巾类产品是指以纺织纤维为原料,表面起毛圈或毛圈经割绒,用于日常生活中洗擦、保暖装饰等用途的织物。此类织物一般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地经、毛经)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地经与纬纱构成底布,从而成为毛圈附着的基础。毛巾类产品主要包括枕巾、浴巾、面巾、地巾、方巾、毛巾被等,要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软性,不易褪色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毛巾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毛巾的种类和使用场景不断变化,故对毛巾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B/T 22864—2020[1]《毛巾》已于2020 年9 月1 日开始生效,新标准在适用范围、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
1 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差异
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强调其不适用于超细纤维毛巾和一次性使用的毛巾。在引用标准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新增3 项标准:GB/T 27754—2011[2]《家用纺织品 毛巾中水萃取物限定》、GB 31701—2015[3]《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6529—2008[4]《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修改了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按GB/T 2910—2009[5]、FZ/T 01057—2007[6]规定执行。耐皂洗色牢度、脱毛率、吸水性试验方法引用文件明确采用2019版的方法标准。
2 内在质量要求变化
2.1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除了应符合GB 18401—2003[7]的规定外,新增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应符合GB 31701的规定。
2.2 内在质量指标
新标准主要对以下内在质量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整:质量偏差率试验方法由烘干后干燥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更改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调湿质量;新增尺寸较小的毛巾不考核断裂强力;吸水性试验方法标准更改为GB/T 22799—2019[8],并提出取样部位应避开涂料、缎裆、刺绣的要求;脱毛率不再区分非割绒和割绒产品;合格品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根据部位分为3 级和2~3 级;新增优等品检测项目水萃取物,具体差异见表1。
表1 内在质量指标差异
3 外观质量要求差异
新标准在缝制质量中新增1 项对四边缝边线头的要求,并对方巾、面巾、浴巾、毛巾被等产品的合格品外观质量中线状疵点、条状疵点、块状疵点指标有所提高,具体差异见表2。
表2 外观质量指标变更情况
4 其他变化
使用说明新增GB 31701—2015 标准要求,提出如果产品需洗涤后使用,应在产品的明显位置标注“需洗涤后使用”字样。新标准还对产品的运输及储存条件提出了要求。另外,标准附录A 由规范性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
5 结语
GB/T 22864—2020《毛巾》标准的发布实施,无论对产品外观质量还是内在质量的要求都有提高,一方面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品质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检验检测机构以及行业监督部门也提供了更加合理可靠的检验依据,该标准的实施将对促进整个毛巾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