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仕女像造型在现代玉雕中的运用

2022-03-14常旭阳

西部皮革 2022年2期
关键词:簪花仕女图仕女画

常旭阳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00)

绪论

梦回唐朝,千年萦绕。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羡慕的黄金时代。回望一千多年前屹立于东亚大地上强大繁荣的唐帝国,苍凉之情,油然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品也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不变的是中国玉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髓,传统与创新不存在矛盾,而是紧密联系。玉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优秀的作品都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造就了许多流传于世的经典。创新不是猎奇,创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赋予时代特点,时代审美所创造的作品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一味地停滞不前,那便会被时代所淘汰,遗忘[1]。

中国当代玉雕发展20 年余年来,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玉石价格从高到低。在文化领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优劣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玉雕艺术。玉雕是一个传统艺术领域,现如今不少受过西方美术理论教育的人才也进入玉雕行业,这也是一个好现象。这些人才将西方艺术理念引入玉雕,创作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与行业的思考[2]。在艺术创作时不能崇洋媚外,东西方文化中都有非常经典的雕塑作品,只不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形式背后真正有内涵的是审美和文化。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二者背后追求的是一致的终极审美,所谓殊途同归。

1 唐代仕女的造型特点

唐代陶俑和仕女画像是唐代世俗生活的写照,唐代的仕女俑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唐代仕女所独有的雍容雅致,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自由。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自信给予了当时艺术形象生命,当然唐代仕女画和仕女俑的造型特点与风格都来源于现实,与唐代社会文化互通相容。

1.1 形象特征

形象特征简单地说是一个人物的外貌,形体,神情等。丰腴造型的唐仕女俑,独具艺术特色的仕女形象,反映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唐俑有着独特的造型特点,与唐代仕女画造型又有着相通的风格特点,以形写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盛唐时期历史与文化的神韵和气质。

唐代仕女画,选取《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步辇图》为代表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整理唐代仕女的造型特征。《捣练图》中仕女身形丰满但不显臃肿,整体形态轮廓呈长弧线状,白描线条顺畅有弹性,使身形轮廓更饱满,人物发髻有鹅髻和双髻两种,鹅蛋脸,长眉细目,眉目间贴花钿,小嘴,五官紧致小巧。《簪花仕女图》中,整体造型丰厚肥体,轮廓呈“八”字状长弧线,整体形象优雅,在丰韵之中又平添了窈窕婀娜之态,发髻则梳以高耸的云髻,脸形圆润,桂叶眉,眼睛细长,小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唐代上层贵族的闲逸生活。《步辇图》中则与前两幅仕女图略微不同,瘦脸细腰,身体瘦削,与之前丰厚肥体不同,脸部稍圆,长眉细目,樱桃小嘴,高鼻梁,高耸云髻,虽然身体消瘦,但脸部圆润,眉目间的形态还是唐代仕女的韵味。总结下来,唐仕女画特征:体态丰满,脸形圆润,长眉细目,樱桃小嘴,多梳高髻。

1.2 服饰表现语言

服饰的研究方面以《簪花仕女图》为例,这幅画中的仕女服饰更加贴近此次创作形象,唐代开放自由的社会风尚,一个辉煌浩瀚的朝代。美来源于生活,两者有共通性,唐代服饰,尤其是女性服饰,服饰就如当时开放自由的社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在样式上,色彩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时代语言。一个朝代的出世,对于前朝的文化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唐代在服饰上同样继承了周的严谨,战国的奔放,魏晋的飘逸,但又赋予了富贵华丽,浪漫多姿的特点,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不受以往君权神授的封建影响,而是以写实的图案描绘,花,草,鱼,虫,贴近现实的生活素材融入到服饰纹样中,使唐代服饰设计风格趋于丰满,浪漫,自由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型,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簪花仕女图》中清晰地勾画出体态与服饰相贴合的协调,展现唐代仕女温婉柔美,浓丽丰肥的美感。内着袒胸长裙,至胸以系,系唐结则是两边各一条飘带,透明纱制的长袖外罩由肩及地,拉长了人物比例,浓丽的设色,头发的勾染,面部淡淡的晕色,都极尽工巧之能事,形象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品的纹饰。

披帛,是古代女子服饰上的一种配饰,轻薄的布料丝织品。隋代壁画中便有出现,在唐代广泛流行,多用银花或金银粉绘画的薄纱罗制成,穿戴时缠绕在双臂,两侧悬垂下来,披帛的装饰显得女子更加飘逸柔美。内裙,外衫,披帛,三个色块搭配,而搭配的披帛色彩对比强烈,飘垂在后面的弧形披帛使人物更加轻柔,尤其在《簪花仕女图》中,披帛的点缀在整体服饰中体现得恰到好处[3]。

1.3 头面装扮之美

张萱,周昉,唐代仕女画的代表,画中贵族妇女各种发型和妆面表现的都是典型的“唐妆”。唐代仕女画大多是描绘上层社会的女性形象,精致的妆容搭配华丽的发髻发饰,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奢华的生活。

从头面装饰,发饰发型来分析,唐代仕女发型样式繁多,从样式上大致可分为高髻和垂髻两种,在这里,以《簪花仕女图》为例来分析,创作的人物发型面容原型就来源于此。其中五位贵妇皆梳以小山一样的高髻,而《簪花仕女图》描绘的就是晚唐时期,高髻也流行于晚唐时期,高耸华丽的发髻便是这奢华之风的“产物”。高大的发髻是真假发相结合梳成,发髻旁插双直金钗,髻前则是花枝串珠步摇,金制的鸟雀妆簪头,嘴中衔着花枝串珠,摇曳动人。发髻头饰细节精巧之处清晰可见,精致至极。

簪花,原本是将盛开的鲜花插于发间。盛行于初唐,多以牡丹花,荷花居多,在《簪花仕女图》中出现的则是牡丹花,象征着华丽富贵,由于鲜花并不耐用,在后期便出现了绢花,绒花,通草花等,这些花经久耐用,花的种类也应有尽有,由之前的花簪演变出了花冠,深受上层社会妇女的喜爱。簪花对后世也产生了悠远的影响,宋朝时便出现了男子戴花,《宋史》中记载称之为“簪戴”,一朵小小的簪花,竟成为了上层社会身份的标识,等级的象征,印证了诗人杨万里的戏作“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面妆:花钿,现代词解,用金属片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装饰物。在唐代,花钿是女子装饰在眉间或眼角的装饰物,是材质轻薄,色彩艳丽的装饰,多用金箔,珍珠,鲥鳞等一些贵重材质。额黄,也称“鹅黄”,装饰位置,大小同花钿一样,也是点缀在额间的装饰。状靥,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装饰,在颊边画新月样或钱样,或在嘴酒窝间加两点胭脂。花钿,额黄,妆靥都是唐代妆面重要的装饰,统称花靥。在《簪花仕女图》中,额间就有花钿的装饰,修饰额头的同时给人物增添了一份娇媚。

“莫画上眉画短眉”,那便是蛾翅眉,蛾翅眉形状短圆,远观如飞蛾,盛行于初唐和盛唐时期,在《簪花仕女图》仕女的眉便是黛画的蛾翅眉。短圆的蛾翅眉,细长的双目,造型小巧的红唇,在圆润的脸庞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唐代女子对面部的装饰精心别致,将美发挥到了极致。唐代仕女画中较为统一样式的造型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唐代社会审美风尚的影响,进而成为了中国东方古典美的独到体现[4]。

2 仕女造型在现代玉雕中创作中的应用

在玉雕创作作品《又见大唐》(见图1)中,以刻画唐代仕女人物为主加以创新,增添现代审美的特点,以成群的牡丹花作为人物的衬托,后面隐约可见大唐盛景的建筑。设计饱满,设计元素相辅相成,传达明确的设计思想:跨越千年的盛世回眸——又见大唐。灿若烟霞的大唐王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治武功,这个时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贞观盛世,永徽之治,开元之治,万邦来朝,声名远播。仕女人物原型是杨贵妃,灿烂的牡丹花映射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若隐若现的唐代建筑,人物好似穿越而来,俯瞰祖国现代的大好河山,“又见”主要是赞美祖国现在的繁荣昌盛,繁荣富强,幸福安康,人民安居乐业,如同大唐盛世时,又见祖国繁荣。

图1 玉雕《又见大唐》

作品整体造型是大唐仕女形象,细看所到之处又颇有探究。唐代仕女形象的造型特点恰与我的创作有共同之处,形象上依然丰满圆润,宽额圆脸,举止优雅,符合唐代贵族仕女的经典形象。精神层面:以大唐盛世映射当今祖国的繁荣昌盛;历史层面:加入历史底蕴,歌颂大唐盛世,作品有根可寻;艺术层面: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灵感来源于《簪花仕女图》但在处理上略有不同之处,将人物整体的比例拉长,人物体现修长柔美的气质,整体比例形态符合现代视觉审美的简洁。脸形基本不变,窄小圆润的肩膀,颈和肩,躯干和手臂被流畅的线条勾勒,整体协调。衣裙下摆自然垂下拖地,整体人物重心平稳。在唐代仕女画中仕女的形态端庄,站姿没有过大的动势,整体生动的形象又透露着些许拘束,好似只是为了完成画家笔下作品的定格。在创作中人物整体的状态更加生动,微微的回眸,身体的扭动,轻抬的脚尖,带动每一丝衣纹波动,同样的在人物周身设计了披帛,营造了人物的女性化形象特征和柔美的气质。作品整体无不透露出两个时代审美的碰撞与结合。

玉器雕琢一个集设计,构思,创造于一体的艺术加工过程,玉器雕琢要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所以所有的设计都要根据所选的玉料来完善,玉雕首先要根据玉料大小颜色、质地、纹理进行构思和设计。玉石有千般颜色、万种玉质,玉雕设计必须因材施艺才能最大限度表现玉的美质。单色料更要借助天然玉料的色调,起到烘托,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在选料时,玉料为一块通透色净的岫玉,设计一个身形饱满的仕女,背景陪衬以浮雕形式呈现,最大程度保留玉料,做到因材施艺。素材选择了仕女,虽然是指题材内容和造型特征,但已成为一门技法。玉雕仕女是雕刻古代少女形象的一种技法。刻画艺术形象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循序渐进,深入刻画。构图时,强调构图严谨,强调主次关系。雕刻时,要先确定大的形体结构,确定人物体型,动态后,再深入刻画发型,面妆,手势,表情等细节,依次深入,疏密有度,对于人物情绪的表达婉转含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端庄内敛,追求内在外在的统一。姿势能充分体现仕女的仪容风采和内心意向,是塑造仕女形象的重要艺术语言。所以在选择仕女题材时要充分强调内外协调,注意体姿,意向,动势的融合统一,身体的扭动,头部的顾盼呼应,带动了整体作品要表达的韵律情感。

结论

现代玉雕产业发展迅猛,玉雕设计不断创新,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现实意义的体现上。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在审美上依旧延续了中国传统仕女人物的审美特征,在本次塑造的仕女形象中多少加入了一些现代审美,在设计图稿时,站在现代审美上去研究发现唐代仕女的造型特征特点,发现玉雕制作中女子人物造型与之共同之处,唐代仕女像的造型特点影响深远,可以说得上是经典了,加入了一些主观设计元素,这些元素也是受当代社会文化影响,自信自强,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的注入,整体人物由内而外透露着自信,柔美,而现代玉雕除了继承精良的传统工艺之外,更加强调“设计元素”。即着力于艺术的创造,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设定了两个时代的关联,对现实美好社会的展望。

在创作实践中,尊重玉料本质和特色的重要性,玉雕应该秉承着“自然,简单,合理,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学习之初,就是学习琢玉,熟练地掌握工具,了解基本的玉雕历史与知识,达到一定境界后,会从技术上的高度娴熟逐步上升到艺术上的探究,作品的完成需要制作者和观赏者共同完成,观赏者欣赏,赞同,认可作品创作时,感同身受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这个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这些创造者们,就是赋予作品生命的人,是创作者自身的修炼,艺术修养的提升,这些都是保证好的创作的前提。

猜你喜欢

簪花仕女图仕女画
云鬓簪花入画来
(传)唐 周昉 挥扇仕女图卷
清代仕女图轴选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挥扇仕女图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簪花仕女图
近卅年来唐代仕女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