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对话过程,促进深度理解
2022-03-14殷作轩
殷作轩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浅层问答,通过点拨、引导,引发学生互动交流,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章主要从营造和谐氛围、引入数学问题、构建对话情境、提出挑战问题这四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有效对话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对话 深度理解
一、营造和谐氛围,提升对话意识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平等对话,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有研究学情,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法,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不挖苦、不讽刺,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互动氛围。因此,教师要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1)——圆柱的侧面积”一课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实物的商标纸,并指导他们沿圆柱体的高剪开,在观察后,说说圆柱形包装纸展开后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与原来的圆柱体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发现这个包装纸是长方形的,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教师要对学生的细心观察、大胆表达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探求圆柱体的侧面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协作、探究等方式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对话交流,思考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直”一课内容时,笔者与学生交流:“你们喜欢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下‘×’的符号吗?今天,我们一起重点学习相互交叉着的两条直线。我们可以说两条直线是相交的,相交的这个点叫作交点。你们知道生活中有相交的现象吗?”笔者呈现图片,并让学生说说从中看到了哪些相交的直线,观察几组相交的直线有没有共同之处,是如何判断它们相交成直角的。教师借助作业批改的符号,自然地引入“相交”的現象,再通过呈现图片,让学生感受垂直、认识垂直。在对话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促进他们有意义的建构。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通过激励、肯定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一些学生因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够自信,缺乏表达的勇气,期待获得他人的肯定与支持。这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满足学生被认可的心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表达热情。在学生表达错误时,教师也要委婉地指出错误,在分析中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二、引入数学问题,激发对话兴趣
教师呈现问题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用文字呈现,也可以用图片、图表、画图等方式呈现,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其中的数量关系,深化数学问题的理解。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内容时,笔者借助“分西瓜”的故事创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吃一个西瓜,每人可分得 ,可八戒比较贪吃,觉得 太少,于是请求悟空道:“我要多分一点,给我 吧。”笔者提出问题:“是不是 比 大?”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更加浓厚,思维更加活跃,能深入分数大小比较的讨论。
又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概念时,笔者为学生呈现小马过河的故事情境:河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2米”,小马高1.4米,不会游泳的小马能否安全过河?学生意见不一,有的学生说小马能过河,因为小马的身高已经超过了平均水深,也有的学生认为小马不能过河,因为平均水深是1.2米,而有的地方可能只有1米,有的甚至会超过2米,因而小马不能安全地过河。教师以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促进他们对“平均数”的深入理解。
教师要引入现实生活的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让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发学生探求解决、参与计算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深入思考。教师借助生活化这一载体,为学生搭建了深度理解的“支架”,帮助他们顺利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他们积累活动经验。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内容时,笔者与学生玩“说相反”的游戏,笔者说:“上前三步。”学生就说:“退后三步。”,笔者还可以分别说出上车4人、盈利1000元、电梯上升6层、加8分、零上10℃等,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是相反关系。笔者提出问题:“我刚才说了一个零上10℃,你们答了零下10℃,它们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并在笔者的引导下,采用统一的方法记录,从而感受到用符号“+”“-”表示这两种相反的关系,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易于接受与理解。
教师要构建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促进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在畅所欲言中促进观点的交汇,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内容时,笔者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猜一猜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若干直角梯形、一般梯形,有的梯形是完全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学生选择学具开展探究,并将自己的探究结果记录下来。笔者以“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存在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他们通过剪、拼等方式将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弹性的探究空间,不要替代学生的操作,也不要限制学生的表达,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设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尝试中获得失败、成功的体验,并能主动地发现梯形公式,提升推理能力。
三、构建对话情境,引发探讨交流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的疑问点、趣味点、难点,并依此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好奇,让他们产生疑问。为此,教师可以构建对话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热情,全身心地融入问题探究。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内容时,笔者创设情境如下:王警长接到市民举报,在城市中心花园发现犯罪分子,警长立即建立指挥中心,并分区域派出侦查员,让他们汇报准确位置。如果你是侦查员,你会如何报告准确位置。教师将问题融入有趣的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引发他们探讨交流的欲望。
为了调动学生的对话意愿,让他们围绕主题内容展开深度的探讨与交流,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让他们有疑而问,能从不同的角度质疑解惑,对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一课内容时,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提出问题:“什么是圆的周长?请指一指、说一说。”笔者提出问题:“圆的周长该如何计算呢?它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你是如何知道的?”学生在小组探究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思考,有的学生指出圆的周长肯定大于直径的两倍,因为半圆的长度大于直径长。笔者追问:“圆的周长会小于直径的几倍?”在学生面露难色时,笔者在圆的外部画一个外切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外圈”与“内圈”,从而体会到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即直径的4倍。
教师不仅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要将对话的内容与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舞台,在对话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一课内容时,笔者向学生呈现我国小学生平均身高情况统计图,让学生从中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并提出问题:“这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什么?说说从标题和图例中可以看出这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有什么好处。”笔者引导学生比一比每一年男女生的身高,从中感受其发展趋势,并通过探讨交流,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四、提出挑战问题,促进知识建构
教师是课堂对话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要想提升学生的对话意识,便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师问生答式的浅层对话,而要立足于学生的立场,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充分调动他们的对话本能,感受深层次的对话交流,表达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思想、解题的步骤。
没有问题,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也会令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探究,完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内容时,笔者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它与圆的半径r,以及π存在一定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它是不是也与r、π有关呢?”笔者以图片呈现圆的外切正方形、内接正方形,学生能直观地得到它的面积介于2r²、4r²之间,并大胆地猜想圆的面积。有的学生猜想是3r²,有的学生联想到与之相接近的πr²。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以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大胆猜想,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对话要具有开放性,所以教师应构建有趣、多样的对话,引发学生互动交流,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数学辩论、角色游戏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避免对话陷于固态化、浅显化的现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并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建构,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在教师提问、小组对话中,简单的问题可以先由学困生回答,再由一般生补充、完善。这样一来,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并在对话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应对学优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引领他们从多角度进行深度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通过恰当的引导、点拨,提出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善香.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对话管理模式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5(5).
[2]王俊英,孟庆男.基于师生对话活动的课堂教学[J].民主教学,2012(12).
[3]姚庆兰.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
38925005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