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构树生态养殖是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2022-03-14黎祖交
黎祖交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这个重要文件,相关专家也在对这个文件进行认真解读。鉴于在这个文件发布前,笔者曾有幸随同相关专家前往全国部分实施构树扶贫工程试点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专项评估,对构树扶贫工程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通过中央1号文件的学习,又对如何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将构树扶贫工程的成功经验正确运用于接续推进的乡村振兴做了一点思考,形成和确立了一些观点,因此也想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机会,就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全国构树扶贫工程主要集中在发展以杂交构树为饲料原料来源的生态养殖产业。正是这个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在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初步破解了长期以来严重制约我国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饲料供应紧张(尤其是蛋白饲料奇缺,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食品安全堪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经营风险大、“与粮争地”矛盾突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脱节等诸多难题。正是这些难题的初步破解,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这个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也让笔者在认真学习领会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同时,结合自己此前随同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和专项评估的所见所闻,形成和确立了一个期盼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等相关读者认可的观点,即: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我之所以形成和确立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构树扶贫工程对我国养殖产业初步实现的以下六个方面的新突破。
新突破之一:杂交构树作为一种高蛋白且营養均衡的优质木本植物,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养殖业饲料,尤其是粗蛋白饲料奇缺问题提供了理想的原料来源。
资料显示,杂交构树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沈世华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艰苦努力,在广泛搜集我国南北方400多种野生构树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杂交选育和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成功培育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蛋白优良树种。
多地种植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构树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耐刈割,种植当年即可采收鲜茎叶 3-5 茬,一次栽种可连续收获 15 至 20 年。同样地块上种植杂交构树,亩产鲜茎叶可达8 吨左右(热带地区可达 10 多吨),相当于种植苜蓿的 2-3 倍。
经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评价,青贮杂交构树的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分别占干物质的 21.14%、4.9%、1.74%和 0.36%,而青贮苜蓿只有 18.02%、3.53%、1.4%和 0.29%;杂交构树每亩年产净蛋白 400 多公斤,是大豆每亩年产净蛋白的7 倍、苜蓿每亩年产净蛋白的 4 倍左右。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杂交构树饲用价值的分析评价报告认为:全株杂交构树可作为蛋白质饲料的来源,饲用价值优于苜蓿。
正是基于杂交构树的优良特性及其在多地种植对比试验的良好体现,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经过严格科学论证,于2014年12月将以杂交构树为饲料来源、以推动养殖业发展助力扶贫攻坚为主旨的构树扶贫工程正式列入国家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
2015年2月25日和2018年7月11日,原国务院扶贫办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构树扶贫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至2020年12月,全国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区域由首批10个省(区、市)的35个县扩大到28个省(区、市)的200多个县。
据原国务院扶贫办等权威机构统计,截止 2019 年底,杂交构树在全国试点县累计种植 102 万亩,所产饲料分别用于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养殖和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参与杂交构树种植和饲料养殖的企业或合作社达600多家,带动20多万人脱贫;先后建立杂交构树组培育苗基地15个,形成年产组培苗5亿株的生产能力。
各地情况表明,通常情况下,一亩杂交构树可年产嫩枝嫩叶6吨(南北方平均值),加工成全价料后至少可饲养1头奶牛或2头肉牛或6头猪或10只羊左右。该饲料因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好,各种养殖动物都爱吃,而且消化降解率高、免疫率强、有利动物健康和养殖产品品质提升,加之杂交构树易种植、饲料成本低、比较效益明显,深受种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欢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杂交构树作为养殖业饲料原料的新来源在构树扶贫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得到业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认为,杂交构树经过十几年选育试种,并在畜禽养殖中试点饲养,获得较完整基础数据,适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具备作为粗饲料蛋白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有效途径,建议有关部门推广种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说,杂交构树喜水喜热,还适合在东南亚和非洲种植并制成饲料干粉运回国内,加上运费成本也低于国内生产成本。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饲草体系专家杨富裕表示,杂交构树作为一种可提供粗饲料蛋白的树种,通过对比试验的数据表明,在猪、牛、羊及鸡、鸭等畜禽饲养中呈现“一升两降三增加”:提升肉类品质;降低饲养成本、降低抗生素使用;增加蛋白含量、增加免疫力、增加养殖收益。杂交构树不仅在精准扶贫上显成效,作为一种新型粗蛋白饲料,在解决中国人“吃好”问题上将有大作为,市场潜力巨大,值得广泛推广种植。
与此同时,杂交构树作为生态养殖业饲料原料的新来源还得到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
2018年4月27日,杂交构树茎叶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国家《饲料原料目录》,杂交构树作为饲料原料在政策法规上得到可靠保障,杂交构树饲料取得生产、销售的合法身份。
2019年2月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杂交构树作为木本饲料列入推动经济林提质增效的示范基地建设予以支持。
2019 年 10 月 3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杂交构树联合收获机械”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品,给予相应政策补贴,为杂交构树作为饲料来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9 年 1 月 29 日和2020 年 5 月 6 日,国家标准委分两批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Home/Standard)公布了杂交构树饲料加工及饲喂猪、奶牛、肉牛、羊、驴、兔、鸡、鸭、鹅、鱼等的团体标准,为相关生产单位和使用客户提供了实际操作的蓝本,为推动杂交构树饲料加工和饲喂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9年11月8日,原國务院扶贫办、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补充通知》,对构树扶贫工程种植品种和范围、技术研发、跟踪监管等作出进一步规定,同时明确了杂交构树的用地政策,强调了所用杂交构树品种是组培苗,禁止使用扦插苗和野生构树苗。
2020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把开发利用杂交构树新饲草资源列入“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把杂交构树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为蛋白饲料安全的国家战略。
2021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产业规划》,杂交构树被纳入千亿级饲草产业特色品种,成为加快我国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是杂交构树作为饲料来源的优良生物特性及权威机构对其相关生化成分的监测结果,还是杂交构树饲料在构树扶贫工程的成功应用及业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抑或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机构出台的政策举措,都充分表明:杂交构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养殖饲料原料的新来源;以杂交构树的嫩枝嫩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木本蛋白饲料完全可以作为一种优质蛋白饲料在我国养殖行业全面推广应用。这对于长期以来苦苦寻找饲料原料新来源的我国养殖业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大好事。
此外,还要看到杂交构树作为饲料原料的新来源在我国养殖业实现的上述新突破,从人类养殖业发展史的角度看,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从目前的草本饲料(包括“谷饲”和“草饲”)拓展到木本饲料(“树饲”)的一种新的标志性突破。这对于国际养殖业界也不失为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展开。
新突破之二:以杂交构树为饲料来源的养殖产品作为生态有机食品所特有的安全、保健、营养价值高的品质优势,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构树扶贫工程试点中使用杂交构树饲料的生态养殖产业,包括畜禽养殖(含猪、牛、羊、鸡、鸭、鹅等)和水产养殖(含淡水鱼、虾、蟹、小龙虾等),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优点,是其肉、蛋、奶、鱼、虾、蟹等养殖产品作为生态有机食品相较于现有养殖产品所特有的安全、保健、营养价值高的品质优势。
作为全国首批实施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养殖企业之一的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敬利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在他看来,杂交构树养殖最大的好处,也是其产品能卖上好价钱、取得好效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杂交构树饲料具有普通饲料所没有的免疫功能,可以不用抗生素等添加剂。其养殖产品是真正的生态有机食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食用安全,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据他介绍,该公司基地的猪场每年万头规模的出栏量,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从未发生猪瘟现象,更无一例死亡。
该公司提供的资料还显示,杂交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没有添加任何抗生素和违禁添加剂,长期使用这种饲料极大增强了动物内分泌系统,强化了抗病能力。同时,大量有益微生物通过饲料日复一日地散发,在养殖场区及周边地表和空中形成有益微生物生态屏障,降低传染病源通过地表和空中传播的几率,减少养殖动物发病率,因此从饲料源头杜绝了抗生素、违禁添加剂的使用。加之粮食原料中少量有害有毒物质通过生物发酵被充分降解无害化,使其不通过动物饲养传导,真正实现了无抗、生态、健康养殖,确保了食品安全。
2019年11月,该公司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谱尼测试公司对其主营的大别山构香猪肉和大别山构香鸡蛋等畜禽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产品均未检出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安全、保健、营养价值都远远优于一般同类产品。(如图表)
广西然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2017-2019年度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中心对该公司使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然泉黑猪肉检测报告显示,然泉黑猪肉不仅没有检出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而且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比普通猪肉氨基酸含量普遍偏高,总氨基酸的含量高近1倍(见下表)。
正因为如此,加之该公司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黑猪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口味独特,市场口碑极佳,市场零售价格曾经达到过100元/斤以上。
安徽省霍邱县杂交构树发酵饲料稻田养小龙虾的试验还表明: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小龙虾,在不使用抗生素和动物源性蛋白质的情况下,小龙虾的免疫力、成活率、增重速度和虾肉品质均显著提高,试验虾稻田的小龙虾不仅从未发病,亩均产量还提高50-60公斤,而且成虾个体饱满均匀,视觉效果和食用口感都很好。这种小龙虾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青睐。
山东省菏泽市中植构树公司总经理张彦坤特别强调:我最看好杂交构树饲料的地方,就是它具有的抗菌消炎作用和免疫功能。杂交构树不仅种植过程中不用打任何农药,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也不用打抗生素。尤其是对于奶牛行业,乳腺发炎等现象很常见,需要用很大剂量的抗生素才能防治,但是杂交构树饲料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其它饲料所不具备的。他还特别谈到,2017年该公司所在地牡丹区下大雨造成杂交构树饲料试养肉牛基地泡水半月之久,牛在泥水中浸泡,却未得皮肤病。2019年非洲猪瘟大规模爆发的时候,附近村庄不少养殖户出现猪瘟感染,坐落在那里的一个饲喂杂交构树饲料的养殖基地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正因为如此,由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畜禽产品作为生态有机食品的各项指标都经得起检验,并得到消费者和体验者的一致好评。
原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司司长、农业专家海波认为,杂交构树中富含的类黄酮和生理活性物质,对提高动物免疫力有一定效果,饲养实践证明可减少对动物抗生素的使用。杂交构树饲料一旦经过权威部门认定为非转基因高蛋白减抗饲料,对破解养殖业过量使用抗生素的世界性难题有重要价值,使杂交构树身价倍增。
专家分析,杂交构树饲料养殖产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生态有机食品,相较于现有畜禽产品具有特有的安全、保健、营养价值高的品质优势,主要源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杂交构树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均衡,而且氨基酸总量高、种类齐全,可从根本上保障其产品品质的大大提升,其富含的風味氨基酸和人畜必须氨基酸,还可使畜禽产品的风味更好;二是杂交构树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生长过程不用打农药,可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养殖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三是杂交构树为药食同源植物,其叶片富含类黄酮等生理活性保健物质,能提高禽畜免疫能力,因而在饲料加工时可以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等添加剂,有效解决了抗生素等药物超标问题。
由此表明,上述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成功案例,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客观规律使然。而这正是我们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殖食品安全问题充满希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新突破之三: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可以就地变废为宝,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创新了有效的实现路径。
毋庸讳言,我国现有养殖业已经成了环境污染的一大重点行业,尤其是规模化养殖,不仅造成养殖基地周边严重的空气污染,还因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以及秸秆等废弃物无法回田使用,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相关政府部门也曾出台一些防范措施,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如河流两岸各500米内)限制甚至禁止畜禽养殖的所谓“限(禁)养令”,但其结果却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在一定时段加剧了肉蛋奶供应紧张。
与此不同的是,在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地区,随着以杂交构树为饲料原料来源的新型生态养殖业的逐步发展,人们看到的却是全产业链“资源化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另外一番景象:
首先,作为优质饲料作物的杂交构树抗逆性和免疫力强,其种植过程不用打农药,不仅杜绝了农药喷洒对土地和空气造成的污染,还从源头上杜绝了饲料原料的农残问题。
其次,作为养殖饲料主要成分的杂交构树的叶片富含类黄酮、生物碱、果胶、生理活性物质,大大提高了家畜的免疫能力,因而在畜禽养殖中大大减少了(甚至完全不用)抗生素等对养殖动物和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第三,作为饲料原料来源的杂交构树幼树消化降解率高,其叶片、细枝条、全株嫩苗粗蛋白在48小时后消化降解率可达95%左右,与豆粕粗蛋白降解率(98.37%)相当,其茎杆粗蛋白48小时降解率为83.76%,与苜蓿草粉粗蛋白降解率(85.12%)相当,均远远高于玉米秸秆粗蛋白降解率(34.85%)。
第四,凡是使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各种动物均体质健康,其排泄物没有重金属残留,就连其呼出的恶臭气体的总量和浓度也比通常养殖动物大幅度下降。
第五,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畜禽的粪便不仅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还被直接加工成有机肥还田,或通过沼气发电、供热,基本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安徽省霍邱县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据该公司董事长王敬利介绍,该公司养殖的畜禽吃了杂交构树生物发酵饲料之后,产生的养殖粪污仅有极轻微的异味,经过简单厌氧发酵处理即可成为生物有机肥,重新用于杂交构树种植。而杂交构树强大的固氮、固磷、增肥能力又能够使其以较少的耕地面积获得更多的粪污消纳能力,再通过消纳粪污生长的构树原料加工的饲料返用于畜禽养殖,实现种养结合、周而复始的全闭合生态循环链,也就是以杂交构树为基础的闭环式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在这个生态循环系统中,粪污不以消纳为重心,而以资源化高效利用为中心,以获取低成本饲用蛋白质资源为目的,并且在生态系统中粪污以减量化消耗方式循环。由此,粪污不外排即可就地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从而也就在源头上彻底解决了养殖业环境污染难题。
该公司的实验研究还表明,每亩杂交构树年产量可满足30头育肥猪饲料需要量,30头育肥猪约产生污水35吨,日均为每亩杂交构树提供污水生物有机肥99公斤,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有机循环。现场观察进一步显示,该公司基地运用巨大的密封存储包收集养猪场粪污,添加一定生物菌剂,经过一定时间后,粪水作为有机水质排入旁边的水塘进行沉淀净化,猪粪干物质进行发酵堆放后即作为有机肥还田。笔者在专供粪水沉淀净化的水塘走过时还发现,该水塘不仅水面无异味,而且有一定能见度。
在河北省魏县,铭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庞爱民介绍,该公司杂交构树饲料养殖项目建设产生的粪便采用无害化有机处理,利用猪粪与秸秆生产有机肥料,特别是使用沼渣生产无公害肥料还田利用,也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重庆市云阳县,东水蓝公司董事长陈艳介绍,杂交构树喜肥、耐肥,消纳粪污能力强,公司建立种养结合模式,对养殖粪污进行吸收消纳,既解决了养殖面源污染,也为杂交构树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同时,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还可以将目前人们未能直接利用的秸秆、饼粕、麦麸等副产品,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转化增值,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循环有效利用。
新突破之四: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具有良好、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为从根本上化解养殖风险、增加养殖主体收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多年来,由于饲料蛋白进口依存度过大,易受国际饲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加之各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动物瘟疫的波及,我国养殖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一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产经营风险,经济效益堪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从事养殖产业的积极性和我国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仅以饲料蛋白进口为例。据海关统计, 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10033万吨、苜蓿128万吨,进口额3238亿元人民币。对此,国家饲草体系专家杨富裕曾十分担忧地说,动物“口粮”饲料蛋白进口依赖率 80%,国际市场和政治环境的变化,都会冲击我国畜牧业,引起市场连锁反应,这是当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通过实施构树扶贫工程逐步发展起来的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却以其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我国养殖行业带来了久违的惊喜。
为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重庆东水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建成杂交构树炼苗大棚9个共3000平方米,营养袋制作与炼苗操作间260平方米,年炼苗能力200万株,当年5月开始炼苗,连续炼苗2年,成品苗除自用外,还销往重庆万州、涪陵、巫溪和云南楚雄等地,纯收入达100多万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开荒整地先后种植杂交构树300亩,全部采用人工采收,当年采收4茬,第二年采收5茬。为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采取“送苗包收”方式,鼓励贫困户种植杂交构树,种苗不花钱,无投入,每亩年产杂交构树鲜枝叶6吨以上,公司按600元/吨价格收购,种植农户收入至少可达3600元/亩年,远高于当地种植玉米或红薯(900元/亩年左右)的收入。该公司则将收购的杂交构树鲜枝叶加工成发酵饲料,按市场价1200元/吨,6吨/亩年计算,每亩年实现饲料产值即高达7200元。
该公司提供的资料还显示,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杂交构树饲料猪肉因经多地多次权威部门品质检测表明18种氨基酸是市面上普通猪肉的两倍以上,特别有益于人体健康,其售价比普通饲料同类猪肉高50%以上。从当地云阳县黑猪生猪销售行情也可以看出,该公司用杂交构树喂养的黑猪相比当地(云阳)普通饲料喂养的黑猪,至少每头多赚1200元-3000元/头(见下表),而且供不应求。
据此,该公司还算了一笔总账:300亩杂交构树至少可养3000头黑猪,每头按保守价6000元计算,可创造价值1800万元,除去所有成本(按3000元/头计),可实现养殖利润900万元。
值得指出的是,类似情况在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地区并非个例。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顺和镇的华好奶牛场,是全国最早使用杂交构树饲料规范化喂养奶牛的一家企业。该场自种二年生杂交构树鲜枝每亩年产量4.5吨,杂交构树湿饲料转换干饲料比例为3:1,每亩年可产生干饲料1.5吨。根据2021年市场行情,西班牙进口苜蓿进价为每吨5800元,该公司每年亩杂交构树创造的市场价值为8700元。第一年种植成本不算,此后每亩杂交构树创造的市场价值扣除2500元维护成本和地租成本820元,其创造的市场价值净利润约为每年5280元,相比公司种植的青贮玉米(2吨/亩年,650元/吨,总收益1300元,減去种养维护成本400元/亩年、地租820元/亩年,亩年净收益仅为80元),每亩年净收益多了5200元。
据华好奶牛场负责人介绍,该场主要用杂交构树鲜枝及发酵饲料作为奶牛及小牛饲养蛋白饲料来源,替代原有饲料中的豆粕和紫花苜蓿。为了加强饲料研发,他们与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合作,成立了杂交构树研究院,设立课题,建立饲料营养数据库,选择精准配方,解决枝条木质化、粉碎水分过大等问题。通过杂交构树青贮料进行奶牛饲喂,最高可以配到25%的杂交构树饲料,一头奶牛每天可以增加15斤-20斤产奶量,而且奶品中含菌量下降,牛体免疫力增强。2020年,国家农业部将华好奶牛场生产的牛奶认证为优质奶,200克一袋牛奶市场售价4.9元,可比同规格普通牛奶多卖1.8元。
2017年,在中科院科发局科技扶贫专项支持下,中科院植物所项目组选择广西环江喀斯特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村——下南乡古周村、东谈屯,开展了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产业扶贫示范工程。两年后,他们专门就在这里的撂荒地种植杂交构树算了一笔经济账:70亩杂交构树种植园两年共投入25.4416万元。其中,种苗、底肥、种植费10.1416万元,为一次性投入,按一次种植15年连年收获计算,每年每亩为96.58元。截止2019年底,两年时间已经生产杂交构树青贮饲料775吨,年亩产5.535吨,年亩产值为:5.535吨×600元/吨=3321元/亩.年。扣除种植管护成本(每年每亩平均投入),包括租地150元+种苗79.92元+底肥10.66元+种植费6元+管护费500元,共746.58元/亩.年,每亩年净收入为:3321元/亩.年-746.58元/亩.年=2574.42元/亩.年。而之前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种植玉米和红薯,每年亩产量玉米250千克至300千克,红薯约800千克,产值只有900元至1000元,除去种子、化肥、人工等,已经所剩无几。
河南省太康县三叶农牧公司养殖杂交构树猪1.2万头,同时生产杂交构树鸡、杂交构树鱼等产品,均品质好、价格好。该公司在北京、郑州、周口等大型超市设立48个经营网点,销售火爆。在目前猪肉市场很不稳定、其他养殖场的白猪肉价格降到8元/斤以下的情况下,该公司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黑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仍然保持在30-40元/斤;当地同类鱼市场价不到10元/斤,该公司用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鱼却可达12元/斤以上。其拥有的银牧香杂交构树黑猪肉、楮木香冷鲜肉,还在北京、郑州大型超市设立专柜,在京东网注册楮木香官方旗舰店线上销售,并与中粮集团产销联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太康县老冢镇新里村村民李天林是一名“穷怕了”的贫困户,面对女儿要上大学、儿子还要喂奶粉、50多岁的老伴身体不好的困境,家里只有二亩玉米地,怎样折腾也维持不了这个家,于是通过“借羊还羊”的方式,向太康众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借了45只羊,用杂交构树饲料养殖,每年下来至少挣到七、八万元。2021年,他自己独立拥有的羊数已经超过200只,少说也挣十几万元。他高兴地说,这几年真是发了羊财,不仅儿子顺利上了小学,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郑州工作,他还给女儿准备了在郑州购房的首付款。
安徽六安市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在公司董事长王敬利看来,该公司杂交构树养殖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杂交构树饲料养殖的畜、禽、水产品真正做到了生态有机,营养价值高,能卖好价钱。这是市场上现有同类产品绝对无法比拟的。二是杂交构树饲料养殖综合成本低,利润空间大。杂交构树饲料不仅比普通饲料价格低、可降低饲料成本10%,而且具有普通饲料所没有的免疫蛋白,饲喂后其绝对优势微生物可代替抗生素防止畜禽生疫病,可减少畜禽保健治疗费用70%。此外,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畜禽粪污资源可以就地还田、高效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环保支出80%;其产品品质优良,消费者实际体验效果好、市场口碑好,还可增强产品竞争力,大幅减少广告宣传费用。 三是非常适合打造生态农产品地标品牌。目前,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注册了“大别山构香”商标,正致力于打造“大别山构香猪”“大别山构香鸡”等大别山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认知,王敬利对于宝楮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下一步宝楮公司将借助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契机,把六安市通过杂交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改善并提高的优质农畜产品推向长三角,走向全中国。
新突破之五:作为饲料来源的杂交构树适生范围广、土壤改良性能好,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畜争地”矛盾、扩大耕地面积拓宽了可观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养殖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3,耕地问题也因此成为关乎国家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根本问题。为了满足 14 亿多人口的粮食、蔬菜供应和畜禽养殖的饲料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存在“人畜争地”现象。与此同时,却有大量荒地、瘠地、旱地、沙地、河滩地等边际土地因没有适宜种植的农作物而闲置,更有面积巨大的盐碱地没有得到适应性改造利用。如何将这些闲置的边际土地尽可能地利用起来,成为长期以来横亘在人们心目中的一道难题。
然而,在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地区,人们却从作为生态养殖饲料来源的杂交构树身上看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新的希望。
首先,是杂交构树生命力强、适生范围广,可以为边际土地的合理利用发挥重要作用。各地构树扶贫工程的实践证明,自然状态下,杂交构树在北纬40C°以南地区,年极端低温—20 C°以内、年降水300mm以上、土壤盐分6‰以下、PH值8以下的不同环境中均可原土种植、正常生长。而且,杂交构树当年侧根可伸展2米以上,交错形成网状结构,能够很好地锁住水分、固土固沙,种植和收割过程不会翻动土层,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并具有较强的抗旱节水、耐热、耐寒、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因而,不仅可以在低产田、撂荒地和边际土地上进行正常种植,还可在跑水、跑土、跑肥严重的荒漠化、石漠化区域和低盐碱区域进行适应性种植。由此表明,雜交构树在作为生态养殖优质饲料来源的同时,恰好又为我们逐步扩大耕地面积、有效缓解“人畜争地”矛盾拓展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实施构树扶贫工程的许多地方,一些沉睡多年的边际土地、撂荒地、低产田、荒山荒地,也随着杂交构树种植进程的逐步推进被人们唤醒,作为可用耕地的新成员和低产耕地的升级版,得到有效合理利用。
重庆市云阳县属于我国比较典型的山多地少地区,耕地资源稀缺。原本的耕地大多处于荒山荒坡,由于多年无人种植,处于荒废闲置状态,失去耕作价值。该县东水蓝公司创始人陈艳从中科院专家处了解到,作为畜禽优质饲料重要来源的杂交构树一次种植连续收割15-20年,不像一年生作物那样年年翻耕,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杂交构树根系发达,在表土层网络状分布,可以防沙固土,防止坍塌滑坡,正适于在该地区种植。于是,便将其中坡大陡峭的地方做成梯田,将坡度小的地方找平做成顺坡。通过3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荒山面貌的大变迁:种植前的荒山荒坡,土层薄,土壤结块、贫瘠,杂草丛生,水土流失严重,一片荒芜景象;种植后的梯田绿地,已经成为良田沃土,土壤团粒结构好,壤性增加,肥力明显提高,构树生长旺盛,绿意盎然。据此,陈艳特别指出,现在国家再三强调保护18亿亩耕地,如果能将适于种植杂交构树的荒山荒地和石漠化土地都尽可能利用起来,其扩大的耕地面积将十分可观。
有关资料还显示, 2012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天津大港油区盐碱地设置多个试验点,通过对杂交构树和白蜡的对比种植试验发现,杂交构树的株高生长量是白蜡的3.5倍,茎粗生长量是白蜡的1.7倍。研究结果还表明,杂交构树属速生树种,在水肥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年生长量很大,相比其他盐碱地绿化树种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适于杂交构树生长的低度盐碱地区适度种植杂交构树,既可以加速盐碱地绿化和土壤改良进程,也可以为我国养殖业提供一定数量的饲料原料,不失为有效拓展耕地面积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边际土地的适应性合理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还算过一笔账:目前全国共有各类适宜杂交构树种植的边际土地3000多万公顷,按60%的平均垦殖指数计算,可垦得净耕地1800多万公顷,如果全部用于种植杂交构树,每年至少可生产10亿吨以上杂交构树饲料,节约1.5亿亩以上耕地资源。
其次,是杂交构树水土保持性能好,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河南省太康县在实施构树扶贫工程中,曾在一般耕地上先后种植杂交构树共3500多亩。现场观察可见,杂交构树根部土壤湿润、松软,土层厚实,三年生杂交构树主根入土深度在20cm左右,根系呈团状横向生长,全株枝叶旺盛,都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该县林业局局长许兵强说,杂交构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和改良作用明显优于一般农作物,全县3000多亩杂交构树从来不打农药,也从来没有使用任何杀虫剂和除草剂,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病虫害,更没有造成对土地的污染和肥力的降低。相反,杂交构树的种植对土壤还存在很好的改良作用,特别是其固氮、增肥的作用明显。
河北省魏县铭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杂交构树饲料养殖产生的猪粪与秸秆生产的有机肥料,特别是使用沼渣生产的无公害肥料还田再利用,也有效改良了土壤,促进了庄稼生长和农业丰收。该公司经过使用对比表明,使用过沼液的小麦比没使用沼液的小麦每亩产量最少多增收200余斤。
多地因用地争议、规划调整等原因导致杂交构树种植土地复耕的情况也表明,复耕后的土地均比种植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譬如: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实施构树扶贫工程时种植的杂交构树长了四年,退耕后用挖掘机直接挖根清除发现,杂交构树根系主要是侧生平铺,纵向生长不深,对土壤层无破坏,对地力无影响,甚至对后续作物肥力有增加功效。2020年复耕后在复耕地种植的玉米等作物生长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周边没有种植过杂交构树的土地。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在2020-2021年复耕杂交构树种植土地近1800亩,复耕后主要种植桑树、甘蔗和果树,均长势良好。
河北魏县对实施构树扶贫工程时在耕地上种植的杂交构树进行还田复耕的情况也表明,耕地还田复耕没有任何难度,对耕作层无破坏,杂交构树不但对土壤肥力没有影响,还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笔者在复耕现场观察时同样发现,种植过杂交构树地块农作物的长势明显好于其他地块的农作物。
第三,是杂交构树蛋白含量高,可以“以树代粮”,缓解“人畜争粮”矛盾。
我国40%以上的粮食是饲料粮,饲料原料种植面积在我国耕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蛋白饲料原料奇缺,进口依赖率达80%左右。如果将这些进口饲料全部改为自己生产,将需要7亿多亩耕地,占用约40%的良田,少产2亿多吨粮食,“人畜争粮”的矛盾还将更加突出。
构树扶贫工程的实践表明:杂交构树作为优质非粮蛋白质饲草料,猪饲料可添加20%左右(干物质),牛羊饲草可添加50%左右,可以“以树代粮”替代部分豆粕、玉米和苜蓿,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如果结合“粮改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大量边际土地、低产田和闲置农地等种植杂交构树,则可以规模化生产蛋白原料。如果在丰产地区种植杂交构树,则亩产可达8吨以上,折合成净粗蛋白相当于7亩左右的大豆、5亩左右的紫花苜蓿。相关资料还显示,推广1000万亩杂交构树种植可以缓解8%的蛋白饲料进口量。另据中国农科院卢昌艾研究员测算,全国适宜种植杂交构树且合乎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的面积约为1.2亿亩,分布在黄河滩区、长江中下游、西南喀斯特地区等六类地区。如果能得到适度合理利用,其前景将十分可观。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在条件适宜地区大规模种植杂交构树做饲料,同时通过科学论证在原本种植大豆和紫花苜蓿的部分耕地种植杂交构树,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饲料原料紧缺,尤其是蛋白饲料对外依存度过高问题,还可以将替换出来的原本种植大豆和紫花苜蓿的部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等作物,为增加粮食产量做出更大贡献。
进一步说,如果能够基于杂交构树适生范围广、土壤改良性能好、净粗蛋白产量高等优势,在国家层面实施以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促进土地改良、扩大耕地面积的“沃土增地”战略,通过作为饲料来源的杂交构树的常规性种植、适应性种植和置换性种植等途径,使大批边际土地和低产田、闲置农地成为饲料用地,使低度盐碱地得到适宜性合理利用,使部分大豆和苜蓿用地变身为粮食用地,我国耕地问题的解决必将出现一个十分可喜的局面。
新突破之六:作为饲料来源的杂交构树还具有防风固沙、抗干旱、释氧固碳等多重生态功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保护生态与发展养殖业脱节问题、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国部分生态环境相对恶化地区实施构树扶贫工程的实践还表明,在当地适于杂交构树种植的非耕地上科学有序地种植杂交构树,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养殖产业的饲料需求,还可发挥杂交构树抗干旱、抗风沙、保持水土、释氧固碳、吸附二氧化硫等多重生态功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加快生态治理步伐,为中西部地区的生态脱贫、永续发展和遭受破坏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西南、西北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大都土地贫瘠、干旱缺水,自然基础薄弱,有的还属于严重荒漠化、石漠化和盐渍化区域。在这些地区种植杂交构树,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业无疑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此,中科院方精云院士就在实地调研后表明,杂交构树对抵制地表径流、治理水土流失及阻止土地沙化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保障生态安全。此外,由于不少矿区长期无序开采、重利润轻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方式,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都投入了巨大人力和物力,通过大范围种植园林绿化植物对矿区进行改造和生态修复。但是,由于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后期不断增加的养护成本,常用的园林植物,如银杏、白蜡、刺槐等乔木在矿区难以适应,许多地区的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中科院专家在唐山迁西县和迁安市的矿场内进行的杂交构树原土定植实验表明,作为一种速生、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杂交构树完全可广泛用于矿区的生态治理。
二是可以优化国土绿化的树种配置,为提高乡村绿化美化的质量和效益做出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国土绿化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树种比较单一。杂交构树因其易于种植、速生、树形美观、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等优良的生物特性,已被实践证明为国土绿化特别是城市园林绿化及屋顶绿化的理想树种,恰好可以有效补上这一短板。
三是可以拓宽环境污染防治的途径,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一定作用。杂交构树具有极强的释氧固碳能力、吸附二氧化硫与氯气等有毒气体能力和滞留烟尘的作用,可减少雾霾和酸雨的生成和腐蚀,并对多种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转移能力,在气体交换等方面也有良好表现。实验研究表明,一棵杂交构树一年吸收二氧化硫3.1克、滞尘150克。按每亩600棵种植量,一亩杂交构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 860克、滞尘90千克,其对于减少酸雨的生成和腐蚀,改善空气质量可望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树种无法替代的。由此表明,在条件适宜地区,尤其是污染防治任务重的地区科学有序种植杂交构树,正是通过生物措施有效拓宽环境污染防治的一条新的路径。
综上所述,伴随着构树扶贫工程的实施逐步发展起来的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不仅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还在提供理想饲料来源、确保食品安全、防治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拓展耕地面积、助力生态治理等诸多方面为促进我国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新的突破。笔者认为,这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中央1号文件强调的“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科學推进国土绿化”等诸多方面的部署和要求,都可以从上述诸多“新突破”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得到相应的启发和借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毕竟构树扶贫工程自2015年在全国部分市县试点以来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期间还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土地利用争议、个别地区规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伴随着构树扶贫工程逐步发展起来的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在实现上述新突破的同时,也反映出需要认真面对、切实解决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影响它为推动我国生态养殖产业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的重大作用。更何况,有包括今年中央1号文件在内的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部署和重要精神的指引,有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业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扶持,有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包括以后还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我国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一定会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是基于构树扶贫工程对我国养殖产业的新突破的上述思考,我认为,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完全有条件、有理由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如果本文能为提高相关部门和农村干部群众对杂交构树生态养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发挥一定的作用,进而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那正是笔者的心愿。
3522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