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对策

2022-03-14单建军

文理导航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单建军

【摘  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对于较抽象的数字计算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寻找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将生活问题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便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所探索的方向,这一教学方式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着这种教学方式应用范围的扩大,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伪生活化”的现象。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伪生活化;策略

由于科技的日益更新,教师应当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改良数学教学模式,尝试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有一部分生活化数学教学并不能真正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而是一种“伪生活化”数学教学,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的理解能力,还可能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难理解数学,也有可能使學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更不利于培养数学人才。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需要教师真正理解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分析“伪生活化”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生活化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更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价值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便是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但是数学不止于生活,让小学生以生活为源头感受数学的魅力,密切联系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让学生更切实地明白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国外教育家杜威先生主张“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在教育方面应该呈现现实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的生活,而且,杜威先生认为,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经验需要和生活有着一致性、完整性。国内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生活中融入教育,再通过生活将教育呈现出来。结合以上观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便是将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贴合,让学生在教育中生活,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在于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解释数学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将小学数学贴合生活进行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方面能够减轻他们学习数学的精神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有利于他们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不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是不愿主动去学习,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学习效率会高于被动学习。

二、小学数学“伪生活化”现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更加详细地解释数学知识,而小学数学“伪生活化”教学表面上是紧密联系数学与现实生活,其

实没有真正达到生活化教学。其一是教学场景不够真实,没有紧密贴合实际的生活情况;其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成年人思考的方式教授小学生,教师在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相联系时,对二者的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将二者融合到一起。由以上情况造成了小学数学“伪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若小学数学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不符合数学教学,学生则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种生活情境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帮助不是很明显,而且这种不适宜的教学情境也有可能误导学生,使其产生错误的学习思路。小学时期是学生各种能力形成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而且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伪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解题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应对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应对小学数学的“伪生活化”现象,免不了要对教学过程做出改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学生的情况,选择的例题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总是出现各种场景,都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先了解特定的场景,然后才能顺利开展后续学习,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改良教材习题,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例如,一年级的数学练习册中有可能有“小明折了9只纸飞机,比小军少折3只,小军折了几只纸飞机?”这样的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有可能思考不出来小军折了多少纸飞机,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找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小明和小军,用物品代替纸飞机,让学生数“小军”折了多少“纸飞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这种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小学生可以很容易得出“9+3=12”的算式,从而得到这道题的正确解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可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思维,教师应当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运算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直观的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突出学生特点,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想要高效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充分了解学生平常所接触的场景,而且需要教师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这样才可以充分使数学情境与现实生活情境有效连接在一起。改良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当下的学习特点,不能一味地根据教师自身的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当下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很好地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必须考虑多种情况,从而避免出现“伪生活化”教学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直接根据学生日常所接触的生活场景进行创造整合,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社会中大多都是浅显易懂的数字电子表,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用到钟表,比如考场上用的便是没有声音的走针钟表。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画一个表盘,然后教师指定时间,如教师指定2:00:13,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表盘上画出相应的时间点,即学生应把时针画到2处,分钟画到12处,秒针画到2与3中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学习钟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面的钟表整点时刻和半点时刻时针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总结出“半点时刻时针会在两个相邻数字的正中间”的结论。通过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丰富学生体验,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最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就是应当置身于生活当中,通过生活当中的事例来发现数学学习的本质,从而进行数学学习。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实施单向的知识灌输,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形式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加强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进行数学学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不应再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而是应当以课本为基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教学,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收获体验。

例如,教学“圆周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角钱、五角钱及一元钱这几个硬币,通过让学生测量这几个硬币的直径和周长,然后让学生根据圆周率等于周长除以直径得到圆周率这一方式,让学生计算圆周率。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能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四)创设合适情境,落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当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帮助其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合理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将数学与生活二者有效结合,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中的“理”。教师还应准确把握生活化教學中的“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教学的核心,教师妥善处理好生活化情境的两个核心——“理”“度”,就能很好地将生活化情境引用到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应用题:草坪长10米,宽3米,求其所覆盖的面积是多少?当教师问到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够理解这一问题的核心,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使学生发现这一应用题的核心,进而将面积这一概念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来表示这个草坪的面积。教师合理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境,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接受难度,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改良数学教材,让生活经验不多的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改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所以教师在将生活实际带入数学课堂时,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不能盲目地引进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生活化实践活动,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真正的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雨阳.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8(7):162.

[2]杨雪梅.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9,16(31):246.

[3]肖池朗.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0):132.

[4]崔治雄.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8):163+165.

[5]苏彩丽.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4):140.

324750033826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