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世龟鉴》的治国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2022-03-13颜培建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治国百姓

颜培建

(济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

我国古代有很多整理总结治世方略的史书,元代名臣苏天爵编撰的《治世龟鉴》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据《元史》本传记载,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元代中后期颇有影响的汉族文人。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和经验积累,他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国事民生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政思想,《治世龟鉴》就集中体现了苏天爵的经国治世理念。龟鉴即是鉴戒史观,意为以历史经验为借鉴,苏天爵“采经史百氏书采其切于治道政要者,辑为一编,曰《治世龟鉴》”[1]治世龟鉴卷首序。

目前,学术界对《治世龟鉴》一书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多。相比苏天爵的其它几部著述来说,此书缺乏应有的重视,可以说留有很大的研究空白。基于书中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拟就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作初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可资参考。

一、治国之道智慧

对于治国之道,古人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理念。其中,他们认为执政者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苏天爵承继儒家学派的德治思想,明确了自己的治国之道,阐述了为政之要的基本原则。

首先,治国之道重在为政以德。在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很早就产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提倡德治的治国之道。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1又曰:“志于道,据于德。”[2]67在《礼记·大学》中,儒家提出了“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800的思想。儒家认为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齐家为前提,而修身齐家就是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因此,德治思想是儒家治国的基本政治主张。它对个人思想道德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国家政权稳固、天下治理得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因此,以德治国是对为政者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

在卷题“治体”中,苏天爵主要阐述了治理国家的纲领要旨。他从德治出发对执政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人君居天之位,其可易而为之哉,分而言之,则三合而言之一:德而已”,“德者,合敬、仁、诚之称也。有是德则治,无是德则乱”,“盖治因时制宜,或损或益,事未必同而道则同也”[4]。也就是说,为政者自身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官方政令能否施行天下。国君治理天下,讲求德治,国家就会兴盛;不讲求德治,“货色游牧作威杀戮”[4],国家就会衰亡。可以看出,德治思想重在讲“德”。通常,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主要就看其道德品质如何。道德高尚的人,即使能力并不很突出,也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反之,道德有问题的人,即使有再强大的能力,也不会受人欢迎。因此,普通人要讲“德”,为政者更应讲“德”。

苏天爵引述北宋理学家程颐《答人示奏稿书》中“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后世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民者为迂。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4]的话语,意谓君主想要民众拥护得到天下,需要有仁爱之心。德治的实质就是仁爱,这也符合儒家治国理念的初衷。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12也就是说,君主用道德礼制感化百姓,那他们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会服从管理。苏天爵主张,德治是用人、守令、爱民、为政和止盗的前提条件。

其实,普通人之间交往要重视德行,国家治理同样要重视德治。这种思想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自身道德建设,干部的选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6]。

其次,治国之道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执政者与百姓的关系。在卷题“为政”中,苏天爵认为,当政者想真心为民需懂得养民之道。“为民立君,所以养之也。养民之道在爱其力,民力足则生养遂生养,则教化行而风俗美,故为政以民力为重也”,“理财以养民为先,官多则民扰”,“天下事不可轻易改。更兴一利必有一害,今日之有益于民者,他时或有损于民,是故法不至甚弊守之可也”[4]。也就是说,养民之道的关键在于爱惜民力。为政者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以民为本,积极做好有益于百姓的各种事情。他以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柴荣为例说明这一点。周世宗在即位之初,便“留心农事,常刻木为农夫、蚕妇置之殿庭,欲均天下租税,先以元稹《均田图》赐诸道。于是诏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田租。又诏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又诸品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4]。通过“为农夫、蚕妇刻木”“均天下租税”等举措,周世宗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成为一代有为明君。同时,苏天爵引述唐朝名相张九龄语“书生贵游,不谙民事,轻于献计,不知一旦施行,片纸之出兆姓蒙害”[4],从反面论证了不善于处理百姓事务、脱离生活实际所带来的后果。这些做法与其说是养民之道,不如说是从政之道。

在国君与百姓的关系方面,国君应清楚君是为民而设。国君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民做主,为民服务。如此,你就有资格享有君位。反之,如果利用职权侵害百姓利益,没有尽到体恤百姓的义务,你就一定会失去民心,甚至招致杀身之祸。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129意思是说,为官从政就要公正行事,不偏袒任何一方。小到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管理者只有坚持一个“正”字,才能服众。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大家追求越来越高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纷繁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对为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水平。他在引用墨子所言“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促进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而“各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一次排查起底,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要践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7]。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倡导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这是对“政者,正也”的最佳诠释。

二、选人用人智慧

自古至今,人才都是兴国安邦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财富。君主用什么样的人治国安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治乱。我国历来有选拔优秀人才为我所用的优良传统。先贤有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8]306,“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9]144。苏天爵明确了国家知人选人的原则,同时对“守令”即地方长官的选任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国家应提拔任用有才能的贤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卷题“用人”中,苏天爵格外重视人才在安民过程中的作用。他引述元代学者胡炳文语“为治须用尽天下人才,用不尽则事便有阙”[4]。对此,苏天爵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人才者,国家之基本。乏则养之,有则用之”,“小人虽小,过当力排而绝之后,乃无患君子。不幸而有诖误,当保持爱惜以成就其德”,“岂唯君子自完其已而已乎?亦使小人得不陷于非义,是以顺道相保,御止其恶也。又曰:‘防小人之道正己为先’”,“人主能辨小人,远之,然后君子道长而天下治。若俱收并用,则小人必得志。小人得志,则君子必被其祸”,“道能全身,远害于乱世,斯亦贤已”[4]。也就是说,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于人才是否得到提拔任用。千百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凡是任人唯贤、提拔人才的政权,都能获得事业上的胜利;而任人唯亲的政权,都以事业的失败而告终。

在苏天爵看来,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人才的才智。而选用人才,需要注意区别君子与小人。只有亲近君子而远离小人,人民才会信服。他又引司马光语:“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4]也就是说,君主应该选忠臣辅佐自己。若臣子不忠,即使有过人的才识和谋略,也不可予以重用。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3月29日,他在大连考察时强调:“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10]今天,人才被提升为一种战略资源,这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治国经验的历史总结,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下去。

其次,国家也要选任尽忠职守的守令,发挥好他们治理地方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中央和地方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央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国家最高统治者派遣官吏管理地方,实行对中央负责的制度。《诗经》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11]254文中“父母”一词是指某一地方的行政官员。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地方长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安抚百姓。国君以百姓为本,就会选拔贤良担任长官。清廉正直的地方官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定会遭到当地百姓的唾弃。

在卷题“守令”中,苏天爵指出:“欲治之本,莫若重守令。守令既重,则能者可行。”[4]也就是说,选择守令是朝廷的主要事务,而守令的品性贤否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朝廷奖励功勋卓著的守令,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国家必定兴旺发达。对此,他援引刘安礼与老师程颢关于如何治理百姓的对话予以论证。程子曰:“使民各得输其情。”刘又问御史,程子曰:“正己以格物。”又曰:“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4]程颢认为,百姓能够真实流露情感。御史的职责是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心中长存善念,恭敬懂得谦让。苏天爵又引朱熹之语“四海之利病,系于民生之休戚;民生之休戚,系于守令之贤否,而本原之地在乎朝廷择监司以察州县”[4]。也就是说,四海之“利病”、百姓之“休戚”,关键在于地方官员的贤能与否,这是考核评价他们的标准。

苏天爵任职地方期间,经常不辞劳苦地体察民情,深得百姓的称颂。他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指出“天生烝民,为国之本;地生百谷,为民之财。国非民罔聚”[12]卷26,乞免饥民夏税,442,故“国家建官,本以为民”[12]卷6,送韩伯敬赴杜浦巡检序,82,即国家要每时每刻为百姓着想。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他复任监察御史。在职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劾五人,皆权要。所举百有九人,则世臣耆德与一时之名流,而于外官下吏草泽之士有弗遗也”[13]卷22,读苏御史奏稿。苏天爵所呈章疏多达四十五件,“自人君至于朝廷政令、稽古礼文、闾阎幽隐,其关乎大体、系乎得失者,知无不言”[14]卷183,苏天爵传,4225。

用今天的话来说,地方长官类似于基层干部。他们身处工作一线,直接同老百姓打交道,距离人民群众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就看基层干部。基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包括基层干部在内的各级干部的能力,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如何,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15]378为此,我们要逐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地方干部队伍。

三、以民为本智慧

自古以来,百姓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是历代王朝统治者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民本意即以民为本、顺应民心、关注百姓的日常所需。处于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从来把民特别是从事主体农业生产的农民,当作国之根本。苏天爵在地方主政多年,体恤民间百姓疾苦,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认为,朝廷应该行仁政,服务爱护百姓,从而获得民心。唯有如此,朝廷才能“止盗”,天下之民归之矣。

首先,为政的关键在于行仁政,体恤百姓之劳。在卷题“爱民”中,苏天爵总结历史,考察现实,在此基础上提升了百姓的地位与作用。他引述孔子、朱熹等先儒言论: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子曰:“道治也。千乘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者也。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于民也。时谓农隙之时,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程子曰:“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4]

孔子所谓的“敬事而信”“节用爱人”和“使民以时”三个方面,都是针对国家治理而言的。对于国君来说,认真处理政务并言行一致、勤俭节约并怜爱他人、按照农时役使百姓都需要做好。他意在强调,当政者虽事务繁多,但若能专心致志地解决问题,治理好一个国家应不在话下。为官者身处高高的庙堂,不能对百姓不闻不问,而应体恤民众,关心百姓疾苦,适时给予恩泽,“恤黎民者所以固邦家之本”[12]卷26,建白时政五事,431。苏天爵在《滋溪文稿》中指出:

惟望朝廷明示六部、百司,凡山东军兵征行之苦,站赤走迎之劳,食盐办课之重,和雇和买之烦,土木不急之工役,食用无益之贡献,但是可以动众扰民者,皆当一一简其号令之出,量其科派之数,节其缓急之用,优其输送之期。俾民普受其实惠,皆不至为虚文。庶几生灵得以休息于田里,官吏不能大肆其奸贪。大抵安民之术,不夺其时,不伤其财,能禁其为非而去其为害,则民皆按堵矣。[12]卷27,山东建言三事,454

苏天爵又引宋儒言论:“范祖禹曰:‘有国者,不忧百姓之贫,而疑其财之有余,取之不已。不恤百姓之劳,而疑其力之有余,使之不已。此二者亡之道也。人主曷不反诸己,已欲富而恶贫欲逸,而恶劳则富而逸者,民之所欲也,与其所欲去其所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这些无不是对国君的诚恳劝告。国家、政权兴亡的关键就是施予百姓所需要,除去百姓所厌恶,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治国安邦之策重在经世济民。他希望,统治者坚持修明的内政,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吃饱穿暖。

苏天爵引述朱熹语“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矣,省刑罚薄税敛二者”[4]。那么,何谓行仁政呢?简单来讲,行仁政就是施行关心爱护百姓的举措,为百姓的利益着想。儒家提出省刑罚和薄稅敛的主张,也就是要省略刑罚、减轻赋税。著名学者蔡仁厚在《孔孟荀哲学》中指出:“在儒家的政治思想里,‘民’是政治的中心,君与社稷,皆为‘民’而存在。而为政之道,爱民安民而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政治之首要在民生。”[16]313无论何时何地,为政者都应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要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显著的标志。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中,党和国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7]

其次,执政者需赢得民心,这样他们才不会犯上作乱。历史一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卷题“止盗”中,苏天爵阐述了如何防止产生贼盗。这里的“贼盗”实际上指的是元朝末年连续不断的农民起义。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爆发绝不是偶然,它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地主阶级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垄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财富和土地,而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阶级却只有很少的生产生活资料,受到来自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这种剥削和压榨到了每个王朝的末期变得尤为严重,农民才忍无可忍走上反抗的道路。苏天爵引北宋官员谢良佐语“民之散也,以使之无道。教之无素,故其犯法也。非迫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也,故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4],指出了民心离散的根由,若非迫不得已百姓也不会以身试法。

《治世龟鉴》成书时已经到了元朝末期。这时的朝廷已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国家政治黑暗,吏治腐败不堪,官员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阶级矛盾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底层民众不得已成为“贼盗”,反抗元朝统治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对于这样的社会状况,苏天爵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他曾有细致的描述:“然则后世民之为盗者,岂非饥寒之故欤!兹者山东田亩不加于前,户口日倍于昔,年谷既已不收,衣食至甚不足。初则典田卖屋,急则鬻子弃妻。朝廷虽尝赈恤,一家能得几何。兼以去秋大水,今春疾疫,无牛者不克耕耨,下种者不克耘锄,致使田亩荒芜,蒿莱满野。即目秋成,民已无食,不知来春,又将若何。欲民之不为盗,难矣。”[12]卷27,山东建言三事,454诚如苏天爵所说,农民阶级的大规模反抗斗争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苏天爵还以唐朝末期爆发的农民起义为例进行了解析,“唐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至蜂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经过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后,百姓怨恨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以贩卖私盐为业的王仙芝率众揭竿而起,加速了唐朝政权的衰败,“唐之季世,政出阉尹。不惟赋敛割剥复,贩鬻百物尽夺民利,故有私盐之盗,使民无衣食之资,欲不亡其可得乎!”[4]无数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严重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每当这个时候,统治者往往都会采取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苏天爵指出:“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政教使之有农桑之业,知廉耻之道,虽赏之不窃矣”“自古贼盗之起,国家之败未有不由暴敛而民之先职者众也。”[4]也就是说,止盗的方法,在于统治者不以刑法约束百姓、不要与民争夺好处,而要使他们有种植农桑的事业、施以教化使民众懂得礼义廉耻。

四、智慧成因解析

历史上,有关苏天爵的流传史料虽然不是很多,但从其生平事迹及学识修养方面可以看出他的为官之道。他出身于名门世家望族,从小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先世皆是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家庭严格的管教使他自幼便熟读儒家典籍。在家族良好家风的教育和引导下,苏天爵受到了儒家正统价值观的熏陶,“平日论治道,必本三代,所谓明道术、正人心、育贤才、兴教化,盖拳拳焉”[18]卷2,送江浙参政苏公赴大都路总管序。他形成了自己的治国为政智慧,达到了比较高的文化水准,而且自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报效朝廷、造福百姓的远大志向。

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苏天爵参加了官方主持的国子学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名列榜首,正式开始步入仕途。他升调京师重要部门担任官职,屡次获得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元文宗至顺二年(1325)十一月,他被提拔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掌纠察地方吏治,处理监察事务。赵汸称赞道:“公为御史,知无不言;持宪节,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参议政府,屹然不阿;两典大藩,皆勤于庶事。”[1]治世龟鉴卷首序从此以后,他四处辛苦奔波,多次在地方上担任官职,深切地倾听了解真实的民间苦难声音,“事无巨细,必尽心焉”[13]卷15,苏御史治狱记。至顺三年(1332),苏天爵到湖北审判案件,不顾两地之间险山峻岭、道路崎岖,仍然奋然前往。任职期间,他赏罚分明,公正无私,深得百姓叹服。由于治理政绩卓异有美名,他历任淮东道肃政廉访使、陕西行台治书侍史、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山东道肃政廉访使。苏天爵心系民间百姓疾苦,全力察办奸诈邪恶的官员,经常因得罪权贵势力而无故遭受陷害,后来被免官放回乡里。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顺帝为他洗刷冤屈,重新启用,授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其后,他又任大都路都总管、两浙都转运使和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要职。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自淮右迅速蔓延至江左,统治者感到惊恐不安。在强敌压境的危急状况下,苏天爵亲自率军队进行顽强抵抗。他长年累月过度劳累,最终积劳成疾,于军中溘然而逝。

不难看出,苏天爵多年辗转各处为官,品格操守为时人所称道。他不仅长于吏治,而且学问广博,“天爵为学,博而知要,长于纪载”[14]卷183,苏天爵传,4226。苏天爵一生勤于文章写作,喜欢整理奇文佳句,自己独立著述或辑录他人文字颇多。因此,在作为朝廷能臣的同时,他兼有文人学者的特质。双重身份的结合,使他能够在做官的闲暇从事著述研究。虽然苏天爵撰写《治世龟鉴》的目的,是为了当朝统治者以历史为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措施来缓和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但书中所述的各种思想精华能够为当下治国理政提供借鉴,至今仍值得学习汲取。

据《治世龟鉴提要》所述:“此书前有林兴祖、赵汸二序,皆标至正十二年(1352)壬辰正月,则作于在任之日。是时妖寇自淮右延及江东,诏天爵总兵饶、信,克复一路六县,正干戈俶扰之际。此书所采皆宋以前善政嘉言,而大止归于培养元气。”[1]可知,本书写作完成时间不会晚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正月。这时苏天爵正在前线与农民起义军作战,已步入人生最后的时光。他把自己在为官生涯中总结的从政经验记录下来,遂成《治世龟鉴》。

从结构层次来看,《治世龟鉴》主要由治体、用人、守令、爱民、为政和止盗六部分内容组成。每个部分通过对我国古代治国安邦思想的梳理,列举了相关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探求科学有效的为政治国方法,表明作者的经国治世理念。苏天爵希望通过总结前贤的治世理念,寻找到一条能使国家运转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道路,“若夫上下古今,博观约取以贻当世,而示来哲”[1]治世龟鉴卷首序。我们能感受到,凡是对百姓有利,他便尽可能身体力行。苏天爵亲自实践儒家的立身处世思想,切实做到了知行统一。

如何才能更好地治国理政,是古代每个政权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最高统治者围绕怎样治理国家进行顶层设计,而且文武百官也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因此,我国古代累积了无穷的治国理政智慧。虽然其中很多糟粕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些优秀内容仍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治世龟鉴》的内容涉及执政为民之道和经世济国方略,阐述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充满了哲学智慧,充分体现了苏天爵的良苦用心。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维护国家安宁和社会稳定、使之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治国理政的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他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19],“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20]。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于当下国家和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学习到有用的解决方法。《治世龟鉴》是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史学政论著作,是先贤留给后人的深度思考,其中很多原则对当代治国理政实践仍有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苏天爵所论及的民本思想是相通的。

通过他的从政经历,苏天爵积淀了丰富的宝贵人生经验。《治世龟鉴》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当代参考价值。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为实现高效的国家治理,我们有必要从中挖掘和利用有益内容为当代所用。

猜你喜欢

治国百姓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百姓在心中
走进百姓
百姓看家“风”
治国理政要把握“四个全面”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