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规模恢弘、史论结合的劳动经济史力作
2022-03-13石子印
石子印
《中国劳动经济史(1949—2012)》是聊城大学宋士云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劳动经济史”(批准号:12BJL017)的研究成果,2020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以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为背景,以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为主线,系统研究了1949—2012年中国劳动经济的发展变化,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分析了隐含于其中的变迁原因,阐释了劳动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劳动经济演变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劳动经济的发展建议。
与其他作品相比,该书有三个突出的学术贡献。
其一,规模恢弘,系统全面。劳动经济本身涉及范围非常宽广,包含丰富内容。如果再加之以时间维度对各阶段进行比较,展示其发展演变,内容将更加繁杂。从而,系统全面研究劳动经济史的难度可想而知。基于此,目前分析大多是着眼于某个方面和某个时段,或是关注城市劳动经济,或是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或是劳动力供求和工资,或是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但是,这种研究由此产生的成果零星而分散,不能从中窥其全貌,难以对劳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恰当判断,也不足以为中国劳动经济制度的优化改进提出有效的政策借鉴。与之不同,该书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经济的发展历史,包含了城市和农村,按照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就业与流动、劳动力培训、工资与收入分配、劳动者保障、劳动关系等六大问题展开,时间、区域、内容都极为庞大。不过,在规模恢弘的背后,都贯穿以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变革为核心线索,实现了内容丰富而主线统一。由此,该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同领域极为少见,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从历史实践层面为中国劳动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经济制度完善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借鉴。
其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研究历史,一方面,需要展示史料,还原历史细节,这是历史学的再现功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系统发掘和探究这些历史图景,揭示历史逻辑,得出事实所蕴含的规律,这是历史学的反思功能。从而,历史学的研究需要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否则,只有资料的堆砌和罗列,而没有基于历史环境下对问题成因和后果的探究,那只是一本具有综述性质的教科书。从这点出发,该书揭示了历史逻辑和未来指向,较好地做到了史论结合。比如,该书依据不同时期的实质内容和主要特点,将1949—2012年中国劳动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各有主题,这已是科学的工作,是系统化知识的产生。又如,论述劳动关系转型的起步时,在展示劳动关系转型的史料之后,进一步分析了该阶段的特点,并随之阐释了其产生原因在于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的摩擦和互动。再如,论述工资制度的初步改革及工资水平变化时,在运用史料显示实际平均工资低速增长之后,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当时的工资只是准市场化模式,尚不能成为体现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均衡的调节机制。还如,在论述各阶段的劳动经济发展之后,作者提出,新中国劳动经济史,是一部从改革开放前“生存”到改革开放后“生活”的蜕变史。所有这些,都表明该书在展现史料的同时也揭示了历史逻辑,实现了历史学的再现和反思功能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三,突破学科,多元融合。历史轨迹是多维的,对历史的展现应该是多方面的,即使经济史,也并非只拘泥于经济层面。因此,该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试图突破学科局限,以多元融合展现历史场景。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方面,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也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劳动经济制度的变迁进行研究和阐释。在采用历史学方法方面,该书用史学方法挖掘、考证史料,并按历史发展逻辑分析劳动经济制度演变的轨迹。同时,该书采用了动态的或进化的研究方法,把劳动经济的发展变化放在了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观察和把握。另外,该书也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劳动经济制度的考察,分析其各时期的变化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绩效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而且,该书还采用了个案与整体分析方法,在关注研究范围的全国性和整体性的同时,适当注意了各地区、各省份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以此作为佐证和支持材料。这种突破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运用,避免了将历史人为地分割成不同侧面,增强了劳动经济史研究的整体性。
总之,该书对1949—2012年的中国劳动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以新颖的视角,沿着特有主线,用史论结合、述评并举的方法,揭示了新中国劳动经济发展的规律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