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性选修课《城市昆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2022-03-13丁天波
丁天波,臧 萌,张 彬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城市昆虫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昆虫学下的分支学科,是由美国California大学的Walter Ebeling在1975年首先提出的,我国昆虫学会在1987年成立城市昆虫学专业委员会[1]。虽然城市昆虫学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在19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设立了专业城市害虫治理公司,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2]。我国城市昆虫学研究的起步较晚,1987年中国昆虫学会成立了城市昆虫学专业委员会,1992年邓望喜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城市昆虫学》教材。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成立了“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和“城市昆虫研究中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到城市里,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城市昆虫在未来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所以城市昆虫学的设立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3-4]。
我校《城市昆虫学》早在10年前便设立了全校选修课,选课人数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丰富,本课程也积极探索这门专业性较强的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改革。本课程团队在2020年申报的“融媒体网络时代下全校性选修课《城市昆虫学》案例式教学改革研究”获得学校重点教改项目立项。2021年本课程又入选学校第二批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系列。特别是在2021年本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有利形势下,学科和学院也在积极鼓励《城市昆虫学》课程团队进行大胆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获得了经验和感悟,现在与大家分享,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一定会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城市昆虫学》作为一门全校选修的文化素质课,共有24个学时,尝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延伸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课程选修的获得感。虽然有些同学对于选修课程存在应付和凑学分的目的,但是大多数同学还是本着对课程内容有期待的心态来选修的,所以全校选修课要特别注意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而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正好弥补了这一点。二是单纯线下课堂讲授形式单调,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城市昆虫学》虽然是一门文化素质课,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仅仅依靠线下课堂教授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将专业性知识的获取投放到线上,再结合线下案例式教学有针对性的对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引导,既可以避免课堂专业知识讲授枯燥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解决课程饱满度、趣味性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三是对于全校性选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尚少,如何将线上线下的优势和资源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起来,提高学生对城市昆虫学课程的关注度和获得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同时,在农业高校中有很多像《城市昆虫学》一样专业性较强的全校选修课程,本次实践可以为此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与内容
2.1 结合线上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更新
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更新,将原有相对专业性的按照章节讲解的模式改为科普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按照对象(案例)讲解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2.2 结合线上教学资源,线下设立专题讨论小组,尝试“线上自学+全程讨论+线下点评”式教学模式
(1)选择中国农业大学的《普通昆虫学》作为本次课程的线上资源,旨在延伸拓展同学们的昆虫学知识范畴,筛选一些与城市昆虫学相关的章节作为线上6次课(12学时)的学习内容。同时推荐各类专业的昆虫学习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如“人呆手户”等,拓宽同学们的学习渠道,增长他们的知识面。
(2)线下6次课的课时设置,第一次课进行《城市昆虫学》课程介绍及概论,线上6次课结束后,接下来的5线下课每次课选取一个(类)常见的代表性的城市昆虫作为介绍对象,如蚊子、苍蝇、白蚁、天牛、蚜虫等,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形式介绍其识别特征、生物学习性、危害规律及防治方法等,同时将一些昆虫学基本知识点融入对象介绍当中。
(3)将学生分成10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按照布置每个小组将准备15分钟左右的PPT讲解,每次线下课开始之前,由其中的2~3个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讲解与本次线下课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并进行讨论,时长大概1个学时。剩下的1个学时就由任课老师结合同学们讲的内容进行点评式的讲授,每次线下课都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如:举例日本731部队利用跳蚤制造肮脏的生化武器,揭露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丑陋本质。
2.3 利用融媒体网络手段搭建第二课堂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设计搭建互动式自媒体网络公共课业余学习平台。首先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初步拟设置三个栏目:“微课大讲堂”“城市里的昆虫王国”和“你问我答”。“微课大讲堂”:邀请校内外昆虫学专家就某一个知识点录制5~8分钟的微课视频,并上传至栏目内;“城市里的昆虫王国”:以原创和转发的形式推送一些与城市昆虫相关的一些文章;“你问我答”:在这个栏目里可以接受同学们关于课程的一些提问,形成课下积极互动,教学互促相长的氛围。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充分借助“学习通”等线上互动软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同学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并及时作出改进。采用新的考核方式,从课程论文+考勤的传统考核方式改革成课程论文(30%)+线下小组讨论(30%)+线上作业(30%)+考勤(10%)的相对全面的考核方式,考勤和线上作业通过学习通进行布置和评价,线下小组讨论成绩主要依据5次线下课的小组间互评成绩,课程论文由任课老师进行评价。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与创新之处
通过本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实践,本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特别是线下课结合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同学们都能参与其中。二是案例式教学和点评式讲授使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显著增强。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案例式教学的引入使原来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易懂,点评式讲授的实施使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全面的考核方式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更加科学。相比较于之前“考勤+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考勤+小组讨论+线上作业+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评价均由体现,保护了真正爱好这门课程,想学好这门课程的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热情。
本次针对《城市昆虫学》进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总结如下:
(1)虽然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素质课,但是课程内容专业性相对较强,本课程通过突破课程专业内容的限制,将原来相对枯燥刻板的专业知识融入几种日常城市昆虫对象的认识中,将抽象繁杂的内容变成更加生动立体的昆虫形象。同时,努力为同学构建丰富的线上资源库,拓展同学们获取昆虫知识的渠道,避免了课时较短、内容获取不够全面的弊端,增强选课同学的获得感,特别是满足了对本门课程真正感兴趣的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认为“通过本门课程获得了丰富的相关知识”占到了91.23%,“课程趣味性较强”占到了86.26%,“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占到了89.89%。
(2)线下课堂讲授尝试了“自学+讨论+点评”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照课程内容布置给同学们自学题目,以讨论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由每个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宣讲,宣讲完毕后通过答辩的形式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讲解和互动的效果由10个小组组成的评委会进行打分,汇总后作为每个小组的小组讨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每次线下课进行2~3个小组,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授课老师结合知识点进行统一点评。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了一些对昆虫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而且其中有几位同学对昆虫的兴趣是从小就有的。
(3)考核采用了更为科学全面的“考勤+小组讨论+线上作业+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降低课程论文在课程考核当中的比重,突出同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小组讨论部分的成绩完全交给学生互评,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认为“新的考核方式能够反映自己对课程选修的真实效果”的占到了90.11%。
(4)注重了第二课堂的延伸,通过建设课程专属的以“城市昆虫”为名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原创、摘录以及名家访谈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课堂知识体系,将“少学时、小课堂”拓展为“多元化、大文库”,帮助和引导同学们在业余时间学到更多知识,引起更大兴趣。这种形式还需要继续完善,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的更新上面,除了提高更新频率之外,还要加强与课程的联系,特别是鼓励同学们提交原创作品,分享他们对昆虫的认识和感悟等。
(5)讨论小组用昆虫相关的创意名称进行命名,如仪表螳螳、蜓蜓玉立、月神蛾和小旌蛉等,既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灵感,有增进了不同专业之间同学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6)线上作业的布置主要以主观题为主,并不是以知识点考查为主,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认识昆虫,了解昆虫。
总之,针对《城市昆虫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要继续深入下去,特别是在针对前期实践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线上学习的效果评价尚缺少有效的评价模式,二是第二课堂的建设尚显缓慢和滞后,需要进一步设计、优化和实践。今后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优化案例式教学资料。目前虽然将专业知识融入了具体的昆虫对象当中了,但是在讲解时依然还是采用面面俱到的讲授方式,比如讲形态特征、讲生物学习性,讲种群生态等,这无疑会降低课程的生动性和科普性。今后我们将尝试采用故事性线索的方式来讲述一种昆虫,采用拟人化的方式来包装昆虫对象,每堂课的课堂题目也尽量用一个故事性的题目来命名,不断增强本门课程的科普性和趣味性。
二是不断完善“自学+讨论+点评”教学模式在文化素质课中的运用。利用线下课程进行分享及讨论,虽然形式上比较新颖,但是对于有限的课时安排仍然压力很大,特别是在选课人数较多的时候,这种矛盾尤其突出。接下来我们会尝试采取,先通过网上互评,选拔出最优秀的几件讨论作品,然后将这些优秀作品在线下讨论环节展示。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提高讨论作品的制作水平,又可以节约紧张的线下授课时间,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是加快建设第二课堂平台,持续丰富课程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目前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仍然不太完善,最大的短板在于对没有很好地将网上的资源分门别类后服务于课程,网上资源太多太杂与课程的紧密度不是太高。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城市昆虫”这一微信公众号平台,在保证更新频率的前提下,不断丰富与城市昆虫相关的知识内容,持续提高原创内容的比例,特别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分享同学们课程选修期间的优秀作品与感悟,增强学生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最终将“城市昆虫”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成为领域内较为知名的科普教学平台,推动这门全校性选修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