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与反思
——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

2022-03-13苗雪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小游戏自学教学模式

苗雪萍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0 前言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教育行业步入“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各种基于移动端的学习工具投入应用,让人们获取专业知识更为便利,对教学改革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高校,更是需要对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展开全面研究,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改革。

1 构建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1 设计教学模式

笔者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对于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研究,认为在学前教育中,以“123”教学模式可以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最大效果。“1”主线串联:将核心任务作为教学主线,串联其他小节,让学生通过已学习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知识,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类教学问题,以达到知识学以致用的目标;“2”主体合作。想要让混合式教学发挥最大效果,就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角色,教师需要从单方向知识传授,改变为双向引导,学生也要从原本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学习移动端,向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学生则以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能力,以此整合教师“教”和学生“学”;“3”环节递进。混合教学本质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融入在线教学模式,在教学结构上并没有太大变化。本人认为,将每节课划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达到环环相扣效果,可以发挥混合式教学的最大效果[1]。

1.2 实施教学模式

1.2.1 课前展开自主学习

在课前,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所需的微课视频、阅读材料等,上传到例如学习通等移动端平台,并向学生发布任务清单,明确自学任务。学生在查看任务清单后,自行展开自学学习,比如通过小组合作,为儿童设计训练观察力的小游戏等。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在学习通上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评论。如果学生自学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学习通向教师提问,教师向学生解答疑问。在班级学生全部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需要根据测验题完成度、学生展示自学成果、线上提问等,分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自学容易遇到哪些问题,从而及时调整课上教学细节。

1.2.2 课中完成探究学习

教师在课中教学时,需要先和学生一同回顾自学内容,针对学生提问多、测验题错误率高的共性化问题,进行细致讲解,协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再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和注意力培养”中,教师可以提供“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再使用学习通向学生发布讨论话题,通过学习小组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设置幼儿注意分散的教学情境,通过实训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法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解决方法进行点评、总结。教师还需要让小组在班级内展示在课前自学时设计的小游戏,由设计人员简述设计思路、如何操作,其他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并通过投票方式评选最佳小游戏,教师在点评小游戏时,也需要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小游戏[2]。

1.2.3 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方式,让学生巩固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将拓展学习任务设置为三个档次,分别为基础、巩固、提升,通过学习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真实学习能力,选择相应档次作业完成。教师还需要发布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理论知识,并向其他学生分享学习心得。通过在线交流,及时处理学生的学习疑问。教师也需要通过学习通,向学生推送和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视频,比如心理治疗小游戏,或是电子书,比如《读懂孩子》,让学生通过观察课外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延伸学习条件,从而达到拓展知识领域的效果。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幼儿园进行课后实践,利用学生设计的小游戏,引导幼儿活动,并邀请幼儿园教师对学生的小游戏进行点评,学生整理幼儿园教师建议、活动体验,继续改进活动方案,并将最终活动方案、实践材料上传到学习通,分享到班级内,让其他学生参考,促进班级学生的集体成长。

2 对于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反思

2.1 教师展开混合式教学的动力不足

混合式教学是高校开展学前教育的有效工具,现在已经成为各类高校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本人在实地走访多所高校后,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相应的工作态度,也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许多教师对于混合式教学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情绪,接受新鲜事物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甚至会对混合式教学表现出抵触。引导教师积极展开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就是全面展开混合式教学的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尽管高校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拥有较高的接受度,可是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拥有高自觉性、强自学能力,这意味着学生要用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可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能力,自觉性也有所不足,导致混合式教学效果偏低。例如流于形式,线上学习效果补救,或是学习任务没有及时完成,对以后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依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会被视频、游戏所吸引,影响自主学习效果。

3 促进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

高校想要为社会提供更多学前教学专业人才,就需要详细研究混合式教学,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克服面对混合式教学产生的畏难情绪,通过主动学习,吸收混合式教学理论内容,从而达到终身学习效果。教师群体也可以通过建立教研合作团队,通过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共同研究混合式教学。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混合式教学的心得体会,将其分享给校内其他教师,通过吸收其他人的心得体会,及时调整当前教学模式,真正吸收混合式教学理论内容[3]。也可以和其他院校的教师展开合作,通过线下学习、线上讨论等模式,吸收更多教师混合式教学经验,并从中提炼一些更富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实践、应用,达到“集百家之长”的效果,稳定提高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能力。

3.2 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混合式教学中,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及时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合适方式优化学习体验,以此引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课中学习态度、课后学习资料阅读情况展开数据分析,通过学生个人特点、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个性化辅导,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逐渐适应混合式教学节奏,避免学生在自学中产生消极情绪。同时,教师也需要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效果,可以适当提升各个教学环节承接性,让线上自学成为线下学习的准备工具,线下学习成为线上学习延伸内容,让学生理解线上学习的价值,引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关注,以此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提高包括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内的学前教育学习能力[4-5]。教师还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让其和混合式教学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成长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 结论

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相互融合,将会对教育行业当前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变革,为高校教师带来职业生涯的挑战。本文设计的基于移动端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实操价值,但是并不建议直接照搬套用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课程教学进度等,合理吸收本文描述的理论内容,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新方向,引导更多学生成长为拥有高专业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小游戏自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