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2-03-13陆菁,鄢云
陆 菁,鄢 云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十四五”时期,中国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攻目标的绿色发展战略,有效预测、合理评估环境政策的经济效应是构建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世界各国发展历程,无论是正处于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都曾经或正在普遍运用环境政策,各国实践与研究表明,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存在着正负效应并存的实施困境[1-3]。这一困境凸显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历来是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取决于投入产出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也取决于生产要素在不同经济单元间的配置(即资源配置效率)[4-5]。因此,准确理解并度量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是充分评估其经济效应的重要方面[6],有助于拓展和丰富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也能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背景下制定精准有效的环境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梳理现有的关于环境政策经济效应的研究,从宏观视角看,有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传导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只有部分文献结合新古典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最优环境政策的选择问题[7-8]。从微观视角看,已有文献主要围绕“遵循成本效应”与“波特假说”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一类文献隐含了环境政策对受管制企业的影响是对称的这一既定假设。实际上,现实微观数据揭示了经济主体间普遍存在异质性,如生产率异质性[9-10]、能源效率异质性[11-12]、规模异质性[13-14]等,而环境政策对异质性企业的差异性影响是引起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或资源错配的前提条件[15]。基于异质性企业假设的资源再配置(错配)理论兴起为环境政策经济效应评估开拓了暂新视角,也为研究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与逻辑范式。
1 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脉络
现有文献主要是从资源再配置与资源错配两条路径探讨资源配置问题,不同研究路径下基准理论模型框架的设定形式与适用范围差异为评估环境政策效应提供了多元化分析视角。
1.1 理论发展脉络
第一支文献是关于资源再配置的研究,侧重于从异质性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入手研究资源配置变化对行业平均生产率的影响。Melitz[16]在动态产业模型[17-19]基础上,沿用Krugman[20]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及规模报酬递增假设,刻画了行业内异质性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过程。此后,大量文献在其基础上不断放松相关假设、纳入新的异质性因素对模型进行扩展,如:Melitz等[21]通过内生化价格加成率引入市场竞争效应、Bernard等[22]将单产品企业假设拓展为多产品企业假设等;而企业异质性的来源则逐渐由生产率差异拓展到产品质量差异、加成率差异、固定成本差异以及多产品生产能力差异等[23]。异质性企业模型强调以生产率为基础的资源再配置过程,微观层面资源再配置的表现形式为:①扩展边际下企业进入退出,集约边际下在位企业间市场份额与利润的重新分配[16];②价格加成率变动,即市场竞争效应可改变企业的需求弹性、市场定价与企业间价格加成率分布的离散度[21],进而改变资源配置效率;③多产品企业产品种类范围调整[22]。总体而言,基于这一类异质性企业模型,能够较好揭示外生政策(扭曲)的资源重置功能,但无法直接考察外生政策(扭曲)影响资源错配的渠道及其经济(福利)效应,换言之,这类模型并未考虑现实经济中可能存在的资源错配情形。
第二支文献是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侧重于在市场(政策)扭曲情形下构建异质性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资源错配影响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资源错配理论关于“摩擦性市场”的假定突破了以往在“瓦尔拉斯”范式下的研究[24],打破了传统增长理论关于资源总是能按等边际原则进行配置的先验假设。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主要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和多部门宏观模型两种理论框架展开。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研究资源错配问题的文献始于Restuccia等[25],在其基础上,Hsieh等[26]研究发现集约边际下市场(政策)扭曲导致均衡时异质性企业间要素不满足等边际产品收益原则,造成资源错配,并基于企业层面数据测度不同类型市场摩擦引致的资源错配程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损失。Bartelsman等[27]则在更严格的假设条件与相对更完整的模型结构下,研究发现市场(政策)扭曲不仅导致在位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同时还与企业生产率共同决定企业进入退出市场的决策,从而导致在位企业、进入与退出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基于多部门宏观模型,则主要是以产业结构[28]、经济投入-产出关系[29]、生产网络视角[30]为切入点分析部门间资源的结构性错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2 资源再配置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审视
现有文献中资源再配置与资源错配两个概念经常交替使用,其中不乏一些文献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文章从概念内涵和核算方法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厘清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相关议题奠定基础。
从概念内涵比较看,关于资源错配,Hsieh等[26]关注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错配,将其定义为生产技术为凸的企业的边际产品收益在截面上不相等;Banerjee等[31]认为排除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错配后,若经济中存在生产技术非凸的企业、或生产率比在位企业更高的潜在进入企业,通过要素重新分配,全要素生产率与总产出仍存在提升空间,则存在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错配。关于资源再配置,目前没有严谨的概念界定。但通过审视资源再配置与资源错配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时序不同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其中,资源再配置强调动态过程,资源错配则更强调错配结果,且更强调对最终错配状态的描述。
从核算方法比较看,关于资源再配置,目前主流的核算方法是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中的统计分解方法;关于资源错配,目前主流的核算方法是源自Hsieh等[26]的结构分解方法,即基于模型的可识别假设直接测算资源错配程度。统计分解方法和结构分解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也可相互验证[32],具体表现为:①核算的落脚点相同,最终都是测度要素资源在企业(行业)间的配置对总量生产率的影响。②在技术处理上有区别。相比统计分解方法,结构分解方法的测算结果取决于参照系的选择,不同的文献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系,结论往往缺乏可比性[33]。③测算范围不同。结构分解方法主要是针对集约边际下的静态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统计分解方法则可测算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下的跨期资源配置效率变化。
2 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
综上,关于资源配置问题,基于不同路径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从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考察环境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提供了基准分析框架。目前关于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文献:一类文献是探讨环境政策引致异质性企业间资源再配置的微观机制及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第二类文献是考察环境政策是否以及引起资源错配的作用机制,并量化分析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第三类文献在扭曲情形下探讨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1 环境政策与资源再配置
基于已有文献,文章大致总结出环境政策影响资源再配置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在固定价格加成率分析框架下[16],环境政策可能改变企业进入退出条件与市场出清条件,扩展边际下由于要素市场竞争导致的选择效应促进企业进入退出的动态调整,进而引起产品市场集约边际下的资源再配置[34-35]。②在可变价格加成率分析框架下[21],环境政策还可能通过选择效应抑制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而影响行业平均生产率与平均价格加成率[36-37]。③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下,环境政策还可能通过改变产品组合,使得多产品企业舍弃边缘产品,将资源再配置到核心产品,最终提高行业平均生产率[38]。④在开放经济情形下,非对称的单边环境政策一方面通过选择效应促进本国内企业的平均生产率上升,但另一方面贸易开放引起本国劳动要素重新配置削弱了单边环境政策的减排效应[39]。
2.1.1 企业进入退出决策
企业进入退出是实现资源再配置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早期有大量文献论证环境政策对企业进入退出决策的扭曲影响[40-45],也不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经验事实支撑[46-48],但上述研究大多基于同质化企业假设,且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设定也使模型无法识别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49],因此无法明确揭示环境政策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潜在作用机制。
异质性企业模型[16]纳入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固定(进入)成本等因素,能够刻画环境政策对企业的差异性影响,而选择效应的存在则拓展了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Li等[34]基于Melitz[16]构造含异质性企业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环境税与排放强度管制政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及对总量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仅考虑集约边际,环境税不影响行业平均生产率,原因是CES效用函数假定下,污染部门内所有企业的价格加成率固定且相等,因此统一环境税率下企业边际生产成本以相同幅度上升,对静态均衡下的生产率分布不产生影响。但排放强度管制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下降,且管制越严格,行业平均生产率越低。②同时考虑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相比环境税,排放强度管制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更显著,主要表现为生产率临界值上升,生产率较低企业被迫退出,在位企业数量下降,企业规模扩张。③基于加拿大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模拟结果表明二元边际视角下,排放强度管制政策优于环境税,且该结论不受生产率离差、市场势力或减排技术效率等参数变化影响。Najjar等[6]构建简单一般均衡模型,分解得出空气质量管制政策降低行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包括:集约边际下的资源再配置(受管制企业产出下降);扩展边际下的选择效应(企业进入退出);生产过程效应(在位企业污染强度下降)。以加拿大颗粒物和臭氧排放标准(CWS)为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法识别CWS与企业排放强度、生产选择、进入退出决策的因果关系,并对上述作用机制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发现CWS对加拿大制造业PM2.5下降的贡献度约为38%,其中,选择效应的贡献度约为6.84%;资源再配置效应的贡献度约为24.7%。
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厂商进入退出决策的差异化反应,进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Konishi等[35]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例,分析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的差异化规则对行业内资源再配置的影响,发现扭曲企业进入退出条件与市场出清条件是两个重要作用机制。假定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不变,文章对比分析发现:①采用拍卖方式不改变企业进入退出条件,但通过改变企业的成本函数影响市场出清条件,相比无排放权交易情形,在位企业规模分布与在位企业数量下降。②采用“祖父法+关停条款”分配规则,关停条款同时影响企业进入退出条件与市场出清条件,相比拍卖方式,在位企业规模分布与在位企业数量发生变化,但变化方向与幅度取决于模型参数设定。③以企业产出份额为基准的分配规则,不改变企业进入退出条件,但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出决策影响市场出清条件,相比拍卖方式,在位企业规模分布不变,但在位企业数量、新进入企业数量增加。Anouliès[50]构建含异质性企业与垄断竞争市场假设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在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变化、“拍卖+免费”的混合分配方式两种情形下考察排放权交易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研究发现:①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下降,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但对在位企业收益、进入退出决策、在位企业数量以及行业结构不产生影响。②采用“拍卖+免费”的混合分配方式,若初始分配中免费配额占比上升,对环境质量不产生影响,但引致资源向生产率更高的企业重新配置,且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随生产率分布离散度与企业策略性行为递增。
2.1.2 市场竞争效应
Melitz[16]异质性企业模型假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以及CES需求结构,这意味着企业价格加成率为常数,无法揭示产品市场竞争效应的影响。Melitz等[21](以下简称MO模型)则采用拟线性偏好函数内生化可变价格加成,潜在的竞争效应可改变企业面临的需求弹性,进而改变市场价格和企业平均价格加成,从而拓展了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
Sadeghzadeh[36]在MO模型基础上,内生化价格加成率,考察环境税与排放强度管制两类政策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程度、进而影响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研究发现:①从企业层面看,企业生产率由生产活动的生产率与清洁减排技术水平共同决定,环境税一方面激励企业提升减排技术水平,企业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导致企业的边际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因此促进生产率较低企业退出,同时也抑制了潜在企业进入。②从行业层面看,留存企业的生产率相对更高,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上升;同时,在位企业数量下降,行业集中度提高,意味着在位企业的市场实力提高,继而提高价格加成率,表明间接地抑制竞争效应提高了平均价格加成率。总体而言,环境税提高行业平均生产率,抑制了市场竞争程度,平均价格加成率上升,在位企业利润上升。Qiu等[37]同样基于MO模型,从行业一般均衡视角分析了环境税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环境税上升,企业遵循成本上升,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在位企业数量下降,残差市场需求上升,市场竞争程度下降;另一方面,留存下来的企业生产率相对更高,价格加成率较低,行业总体价格指数下降。总体而言,在位企业数量下降产生的效应超过了行业总体价格指数下降的效应,环境税导致剩余市场需求上升,即市场竞争程度下降。文章还发现,只有成本抵偿效应与抑制市场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环境税才能促进在位企业利润上升。
2.1.3 产品组合转换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突破异质性企业理论关于单一产品企业假设的局限性,转向研究多产品企业,相应地,关于资源再配置的研究视角也从行业间、企业间深入到产品层面。少数文献开始探讨环境政策对企业内产品再配置的影响。Lipscomb等[38]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下构建三阶段古诺竞争模型,研究发现在垄断竞争情形下,企业生产率与环境政策引起的企业层面固定生产成本变化是决定企业产品范围、产量的主要因素。Elrod等[51]以美国造纸业1997年CR条例(Cluster Rule)为自然实验,从二元边际视角实证检验了环境政策对企业内产品再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条例促进造纸业企业生产过程从污染密集型向清洁型转移,部分企业放弃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2.1.4 贸易开放
上述研究均是在封闭经济情形下展开。Egger等[39]则在开放经济视角下分析一国单边环境政策的减排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以及产生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在异质性企业框架下,本国与外国进行中间品贸易,中间品产生污染排放,两国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本国单边提高国内生产中间品的环境税。劳动要素的均衡工资率由模型内生决定。研究发现:①本国单边环境税上升导致国内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临界生产率上升,本国市场内企业的平均生产率上升,同时本国出口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临界生产率下降。总体而言,本国总体平均生产率上升。产生上述效应的主要机制取决于双边贸易与非对称的环境政策变化导致的选择效应,反之在封闭情形或各国采取对称的环境政策情形下,不会产生上述结论。②从本国污染排放看,贸易开放削弱了本国单边环境税上升的污染减排效应;但从全球污染排放看,由于本国单边环境税上升引起负向的跨国排放泄露,贸易开放增强了本国单边环境税上升的污染减排效应。
2.2 环境政策与资源错配
作为研究环境政策与资源错配关系的开创性文献,Tombe等[15]构建了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错配的基本研究框架,总体思路是:首先构建静态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假定环境政策通过“遵循成本效应”扭曲要素的价格(即企业面临的要素使用价格同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楔子),对异质性企业边际生产成本产生非对称影响;选取最优要素配置(假定不存在环境政策时使加总生产率最大化的要素配置)作为参照系,若任何一个要素的均衡配置偏离最优配置,加总生产率都会偏离最优水平,表明存在资源错配;最后采用微观企业数据测算出环境政策引起的加总生产率损失或总产出损失。运用上述思路对比分析环境税与排放强度管制对资源错配程度及加总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情形下,企业(行业)的均衡要素配置即为最优配置,行业或加总生产率均能达到最优水平;排放强度管制情形下,行业或加总生产率偏离最优水平。进一步基于美国企业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发现相同减排目标下,实施排放强度管制导致的生产率损失更大。
2.3 扭曲情形下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
以上文献大多先验地假设初始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现实中普遍存在各种内生性扭曲和政策引致型扭曲[52]会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最优配置状态。根据次优理论,扭曲的存在意味着一国经济始于次优均衡,政策的实施效应取决于经济的初始状态[53]。鉴于此,部分研究者开始尝试研究初始扭曲如何影响环境政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以及环境政策是否能够减缓初始存在的扭曲造成的资源错配,现有研究分别从规模依赖型政策扭曲、环境污染负外部性、要素搜寻摩擦等视角进行了论证。
关于规模依赖型政策扭曲。规模依赖型政策最早由Guner等[54]提出,这一类政策产生的扭曲程度关于企业规模递增,Restuccia等[25]将其扩展为关于企业规模(或生产率、资本、就业、产出)递增的政策型扭曲。Qi等[55]构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了初始存在的规模依赖型政策扭曲对中国水污染治理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假定初始存在关于企业生产率递增的税收扭曲,政府对污染企业收取罚金。采用中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校准模型,通过反事实分析对比消除初始税收扭曲与提高污染罚金两种情形下的结论。研究发现:①若消除初始税收扭曲,集约边际下,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到高生产率企业;扩展边际下,环境政策的市场选择效应与劳动工资上升的一般均衡效应共同促进了较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总体而言,消除初始扭曲后,采用污染罚金能改善二元边际视角下的资源配置效率。②若初始税收扭曲不变,提高污染罚金,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从而改善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但恶化了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表现为中等规模的企业生产以大规模企业的生产减少为代价。③模拟测算结果显示,若能完全消除规模依赖型扭曲,污染罚金能促进污染排放下降20%,且总产出提高30%。
关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Bovenberg等[56-57]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环境税产生的经济效应大小取决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与环境税对经济活动的扭曲程度两个因素。Holland[58]证明若同时考虑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污染外部性,次优的排放强度管制工具优于次优的环境税。Andersen[59]构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在代表性消费者福利函数中引入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研究发现,考虑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时,按“各行业边际减排成本等于代表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决定次优的污染排放总量,次优的污染排放总量大于最优污染排放总量,次优的污染税率小于最优污染税率,但次优的行业污染排放占比变动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污染负外部性的次优情形下,环境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明确。
关于要素搜寻摩擦。Hafstead等[60]基于工作搜寻和匹配模型进行拓展,构建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环境政策是否能够消除或减缓初始劳动市场的搜寻摩擦。为引入环境政策,该文在基准模型中引入环境税,假定代表性企业需要招聘劳动力投入到减排活动中,企业动态最优化问题是决定投入到减排活动中的最优劳动量以及最优招聘比例。这一假设将环境政策下企业面临的最优要素投入决策与匹配函数联系起来。数据模拟分析表明,“碳税+一次性税收转移”的组合型环境政策、排放强度管制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但以上环境政策都未能缓解摩擦性失业。
3 其他相关研究
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企业间资源再配置的微观基础,也是理解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切入点。部分文献从要素层面更为细致地探讨了环境政策实施对具体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拓展了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传导机制研究。
3.1 环境政策与劳动力再配置
劳动力再配置方面,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环境政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包括对劳动力产业(行业)结构、技能结构,以及地域结构的影响。
关于环境政策对劳动力产业(行业)结构的影响。Daitoh[61]基于Harris-Tadaro模型从供给视角分析环境税引致的相对价格变化效应如何影响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间的再配置。Hille等[62]基于27个OECD国家33个行业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能源价格上升引起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就业溢出效应。
关于环境政策对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Dissou等[63]从异质性劳动力视角出发,在静态CGE模型中引入异质性劳动(高技能型劳动与低技能型劳动),分别考察了四种碳许可证收益循环利用机制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就业效应。模拟结论表明不同收益循环利用机制的就业效应有差异。当收益仅用于降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税时,对于提高就业水平最有利。Marin等[64]以法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能源价格上升存在技术偏向,促进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关于环境政策对劳动力地域结构的影响。Greenstone[1]采用倍差法检验了美国《清洁空气法》中基于特定污染物非达标地区限期达标制度的影响,发现更严格的环境监管导致非达标地区相比较达标地区减少了约59万个工作岗位。Walker[65]实证检验也发现美国《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导致非达标城市的就业下降了15%。
3.2 环境政策与资本再配置
相比劳动力再配置,关于环境政策对资本再配置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数据缺失,尤其是资本退役、经济折旧、资产变卖等数据缺失。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环境政策对企业层面生产性投资决策与资产配置结构的影响。
关于环境政策对生产性投资的影响。环境政策刺激企业增加污染减排设备投资[66],但关于环境政策是否挤出企业生产性投资并没有明确的结论。Nelson等[67]实证检验发现环境政策抑制了企业的新增投资,导致美国电力设施的总体资本存量下降。Heutel[68]证明环境政策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充当了进入壁垒或阻碍企业新增投资。但Kneller等[69]研究发现环境政策对企业资本存量的影响并不确定。
关于环境政策对资产配置结构的影响。污染密集型行业一般也是资本密集型行业[70-71],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需要配置多种属性不同的资产(如有形与无形资产、轻重工业资产等),因此环境政策会对污染企业的资产结构产生影响。融资约束本身可以作为一种金融信贷手段约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生产行为,Andersen[72]构建局部均衡模型,纳入外部融资、并内生化资产配置结构,分析融资约束如何通过资产再配置机制影响企业的污染排放,研究发现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配置比例是关于融资约束的增函数,融资约束扭曲了最优的资产配置比,导致企业过度投资于有形资产,有形资产的迅速扩张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
4 总结与述评
4.1 研究缺陷
现有文献为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但总体而言,研究思路方面还存在以下缺陷:①研究视角方面,已有的文献大多是分析环境政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关于环境政策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基本停留在起步阶段。因此,基于资源错配基准模型,论证特定环境政策的资源错配效应,并厘清内在的作用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理论研究给予回应。②研究方法方面,主要基于一般(行业)均衡模型进行静态比较分析,对转移动态关注不够,无法刻画环境政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引起的转型路径及动态的持续影响。③研究情景方面,已有的关于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特征事实在稳态经济状态展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结论是否具有政策指导意义还值得商榷,譬如:处于发展与转型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Ramsey模型的鞍点路径上,还远未达到稳态经济状态等特征[73];环境政策作用于企业层面,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相对复杂,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要素错配的难题,可能与环境政策引致的扭曲相互影响、共同演化。
除上述问题外,由于资源配置理论在核心假设、技术性分析以及现实拟合性方面均存在不足,导致关于环境政策资源配置效应的研究结论通常取决于模型的相关假设条件与研究情景,不同基准模型框架下的理论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譬如:①关于环境政策与资源再配置的研究,偏好形式的不同设定(CES效用函数与拟线性效用函数)决定了模型中环境税是否具有选择效应;固定生产成本与进入成本的不同设定也会影响相应的结论;资源再配置能在瞬间完成的假定,忽略了经济体中初始存在的政策性壁垒和市场扭曲可能阻碍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74],若在模型中考虑经济初始存在扭曲的情形,任何扭曲因素都可能逆转利润率、生产率与企业规模间的正向关系,导致无效率的资源分配[75]。②关于环境政策与资源错配的研究,Tombe等[15]基于Hsieh等[26]构建模型,忽略了摊销成本,无法直接分析扩展边际下企业进入退出调整造成的资源错配;忽略了测量误差、要素的调整成本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参数估计方法上采用校准方法直接设定模型的参数,对现实经济中资源配置信息的利用较粗略,若适当放松模型假定并采用结构模型估计替代弹性、要素产出弹性与企业生产率分布,可增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和估计的准确性。
4.2 理论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总结和述评发现,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厘清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理论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如何将环境政策分析与资源配置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进行结合,仍是有待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化拓展。
4.2.1 深植微观基础
①关于多维度企业异质性的探索。现有文献一般将企业生产率定义为企业异质性的唯一来源,事实上,企业异质性还可能体现为产品质量、企业市场势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多维度的企业异质性纳入研究框架,能在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的分析中充分利用更多微观层面信息。相比单一产品企业模型,多产品企业模型在推动环境政策影响资源再配置的理论研究从关注企业间资源配置拓展到企业内产品层面资源再配置的同时,还能揭示产品质量、成本加成及产品种类范围等更多维度的企业异质性来源。②关于环境政策资源配置效应的定量测算。微观层面数据的逐渐普及,使得异质性企业模型利用微观数据对核心参数和机制进行识别成为可能。基于Hsieh等[26]测算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可考虑将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生产率估计等微观文献与之结合,放松基准模型中关于替代弹性、要素产出弹性、企业生产率等方面的假定,基于现实微观数据直接估计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等“深层”参数、并考虑要素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为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分析建立一个相对更微观、更可靠的结构估计框架。
4.2.2 拓展研究维度
现有研究往往关注水平竞争市场结构下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一般假定经济中各行业的投入要素和各行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确定分开的,忽略了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关联,实际上各种扭曲能通过经济投入-产出结构扩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29]。生产网络结构“轴心-外围”的非对称特征及连通性结构可能增强环境政策的传导力度、扩大环境政策的传播广度。Liu[76]、Baqaee等[30]基于生产网络框架分析扭曲与资源配置效率,为基于生产网络视角分析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提供了基准理论框架。基于以上研究,King等[77]将碳税引入生产网络框架,分别从传导强度、传导方向以及影响规模三方面讨论了碳税对行业产品价格、均衡工资、劳动需求、中间投入品数量以及消费水平的影响。
4.2.3 内生化企业创新决策
分析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的基准模型一般假定企业生产技术不变,忽略了环境政策的“创新补偿效应”。实际上,集约边际下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扩展边际下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企业层面的技术选择三个渠道机制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32],因此将环境政策的“创新补偿效应”纳入到资源配置分析框架中是未来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借鉴的文献包括:Ranasinghe[78]内生化企业创新决策,企业创新通过Markov转移过程影响生产率分布变动,进而验证了外生政策冲击导致的异质性扭曲不仅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还影响企业改进生产率的积极性。Peters[79]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刻画动态情形下破坏性创新引起的资源再配置(新旧企业的更替)如何通过影响价格加成率分布离散度进而影响总量生产率增长与均衡要素价格。
5 中国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研究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本面、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等方面有诸多共性。以中国为典型样本,从中国的经验事实中研究、概括和提炼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关系的内在逻辑,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更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5.1 中国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经验研究
准确理解并度量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错配及其经济影响,是开展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关系研究的起点。刘锡良等[80]研究发现信贷资源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倾斜是导致金融错配的重要因素之一。陈诗一等[81]研究发现能源要素扭曲逐渐超越资本要素扭曲,成为中国资源配置扭曲的首要贡献者,高能耗部门与低能耗部门间的扭曲对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的贡献度达到48.4%。环境政策能否通过调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发展达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正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由于主流经济增长模型假定单一部门经济,并未将产业结构变迁纳入分析框架[82],因此忽略了环境政策引致的要素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动态配置及对总量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境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断地被相关经验研究揭示出来[83-85]。原毅军等[83]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检验发现正式环境规制能有效驱动产业结构调整,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正相关,且正式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以及空间异质性。李虹等[84]以中国2005—2016年282个城市(包括115个资源型城市与167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资源禀赋影响城市产业转型的门槛特征,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余泳泽等[85]采用倍差法和工具变量法从城市和企业两个维度有效识别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
随着微观企业数据日益丰富,部分学者开始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环境政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如:王杰等[86]较早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机理。徐彦坤等[87]以环保重点城市限期达标制度为自然实验研究发现,重污染行业中企业进入率下降、退出率上升,但并没有带来产业层面重构和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王勇等[88]实证检验得出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是环境规制影响行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张彩云等[89]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总量控制目标对企业劳动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以及选址的影响。也有学者关注环境政策对行业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如:韩超等[90]、李蕾蕾等[91]分别以约束性污染控制目标、地方环境立法作为自然实验来识别不同类型环境政策与制造业资源错配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还有学者分析环境政策对企业产品再配置的影响,如:杜威剑等[92]基于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构建多产品古诺竞争模型,利用微观企业产品数据研究发现环境政策通过提高固定成本缩小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同时增加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此外,环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清洁企业的竞争,减少了清洁企业出口产品类别,并使其出口分布向非核心产品偏移。韩超等[93]发现“两控区”政策能显著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转换率。但对于生产率较高、规模较大、存续时间较长或国有资本较高的出口企业来说,产品转换率相对较低。
5.2 基于中国情景的研究展望
上述研究意味着国内学者已经关注到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之间存在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关联,然而,这仅仅是关于环境政策与资源配置研究的开端。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制度性特征差异、环境政策在覆盖范围和实施方式等方面仍在不断变迁中,未来可进一步从如下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5.2.1 环境政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探寻环境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顺应现阶段寻求增长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产业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包括供给侧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以及需求侧偏好变化的影响。在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环境政策,构建符合中国产业转型特征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环境政策如何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渠道影响产业结构转型,探寻环境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拓展相关研究视角。
5.2.2 环境政策与资源空间错配的相关研究
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将促使污染企业进行转移,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空间结构调整[94],当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在速度或结构方面存在不匹配,很可能导致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出现部分地区资源过剩、而部分地区资源不足,引发“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经济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要素资源空间匹配的视角,分析环境政策对资源空间错配形态和程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定量测算因此造成的经济效率损失,揭示环境政策、资源空间错配与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现象的内在逻辑。
5.2.3 环境政策引致资源再配置的转移动态分析
资源再配置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可能的“摩擦”,类似“摩擦”在处于新旧阶段转换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因此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不可能瞬时完成。正如Abel等[95]指出,考虑“扭曲”经济中的动态效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转移动态(Transition Dynamics)对于福利分析和政策评估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刻画外部冲击或政策的持续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静态比较分析和转移动态结合的方法考察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通过静态比较分析,重点考察环境政策对各稳态变量的影响,研究环境政策影响资源配置的具体机制;通过转移动态的方法分析经济从没有环境政策向有环境政策的动态转换过程,以模拟环境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动态影响。
5.2.4 由单一政策工具评估转向政策工具组合评估
已有研究缺乏对不同环境政策工具的对比分析,不同政策工具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孰优孰劣,仍需进一步辨别。因此,有必要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评估综合利用各类环境政策工具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最大化环境政策工具组合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提升。此外,关于政策工具组合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核算,落脚点不应止于全要素生产率,可进一步拓展为就业、污染排放总量等其他重要经济变量,对比政策工具组合引致的资源再配置对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污染减排的贡献,有助于深入探寻政策工具组合的实施规律、合理评估政策工具组合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