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遗进校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2-03-13顾莉
顾莉
(苏州职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104)
党的二十大指出,应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阵地、文化传承的高地,应着力引导和努力培养青年学子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体现了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与审美理念,传承了民族精神的精华,促进了人类文明、和谐、健康的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明确体育非遗进校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深远影响,寻求体育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能够为树立体育强国理念埋下坚实的种子,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提供创新的途径。
1 体育非遗的概述
1.1 体育非遗的内涵
体育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构成内容,是经过历史不断选择与重组后,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精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宝库,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抵御了时间带来的销蚀。体育非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更新换代中形成的独特体育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以及其蕴含的思想哲理、伦理道德、人文素养,具备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教育性、活态性等特点,能解除学生的思想困境,并为其价值取向进行指导和引领。
1.2 体育非遗的价值
体育非遗具有健康促进、文化交流、教育教化的作用,因而对于促进个人及其所属群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1.2.1 健身价值
体育非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健身经验和健身理念,健身健心价值是其体育价值的最直观体现。比如,进行太极拳、八段锦、龙舟、武术等非遗项目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体育非遗锻炼是对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一种推动,是对国民健康幸福生活的一种促进。
1.2.2 文化价值
体育非遗是在特定的时代、区域和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体育文化和形态,它展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也成就了不同的人文行为。以江南为例,丰富的水资源诞生了竞渡、手搏、拔河、船拳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体育非遗项目,独树一帜,享誉一方。这些项目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兼容并蓄,饱含了江南传统文化的内核以及刚柔相济、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江南精神和中国精神。通过体育非遗释放其物质载体的更大效能,铸就更多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弘扬文化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界。
1.2.3 教育价值
体育非遗中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更好地引导其深入认识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体育非遗在建立民族自尊,增强民族自信,重建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就有关于纪念孝女曹娥、爱国诗人屈原、吴国重臣伍子胥的众多传说,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学习体育非遗独特技艺技能的过程中,塑造勤学苦练、不屈不挠、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等精神价值,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运动健儿在比赛场上顽强拼搏,克敌制胜的表现,以及公允、诚实、诚虚、礼貌的道德作风,更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美的体现。
2 体育非遗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
体育非遗的“化人”与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相统一。体育非遗文化属于“活”的文化,是通过文化内涵价值的继承与传扬,对族群成员产生持续性影响,具备化人功能[1]。体育非遗项目从器具制作、技艺演练,到民俗活动、表演比赛等,无不表现出匠心匠道,勤学苦练、团结协作、锤炼意志、拼搏无畏的品质。这些品质的磨炼和提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观念引导、政治观点强化、道德规范约束的活动,其开展的目的是育人。主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体育非遗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是通过特定的精神文化,来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从而引导其形成健全的价值体系。
3 体育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体育非遗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的民族底色,能提升人民在国家建设事业中强大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以及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体育非遗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完善的重要源泉。体育非遗进高校有助于让青年更多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突显高等教育的特色,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方向不偏离,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1 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载体
体育非遗进校园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灵活生动。高校选择开展有地域特色的体育非遗项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我创造力。学校应鼓励学生从中汲取优秀的理论道德知识,学习和塑造体育精神,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广大师生通过参与学术讲座、体育非遗课堂、体育非遗社团、赛事活动等方式,学习非遗文化,了解非遗底蕴,有效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活力与生机。
3.2 激发思政教育的学习热情
学生通过对体育非遗项目的亲身实践和体验,锻炼身心,塑造人格,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培养吃苦耐劳、坚韧顽强、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真真切切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建立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在知识技能、价值取向、人格心理、政治成长等方面全面成长。
3.3 驱动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地域特色体育非遗,能以“乡音”激发“乡情”,以时代精神涵养家国情怀,从地域优秀的历史文化中继承道德价值,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思政教育理论的拓展、教育方法的创新及教育情境的改良,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驱动思政实践的开展[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体育非遗”文化,将价值、知识、社会有机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启发深化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4 体育非遗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体育非遗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实质是二者在价值链上的延伸与重组。探寻体育非遗融入高校教学发展的新理念、新办法和新途径,是推进我国体育事业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举,能推动体育非遗的纵深发展,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切实要求[3]。
4.1 改革体育课程,深挖非遗内涵,彰显文化魅力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大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的关键期,要让学生掌握伴随一生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成长为具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就要立足“跳出体育看体育、用好体育抓思政”,深挖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统筹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进取精神、意志品质等,既要推动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合,又要深化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全校体育教师应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高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认识,对容易在校园推广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筛选、改编、整合,加以宣传与开发,结合学校特点和区域特色开设合适的体育非遗课程;深挖非遗项目文化内涵,研究并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和细化主旨任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入手,不仅要将非遗技能传承好,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魅力,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精神相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将思政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载体”进行考量,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道德礼仪融入课堂,充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同时,鼓励一线体育教师联合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共同编著一套系统、全面、科学的教材,突出非遗文化特色与体育精髓。
4.2 突出地域人文,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文化品质
大力倡导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非遗充分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立足德育教育,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品质,正确引导、激励文化素养和体育品格。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思想独立,个性张扬,追求突出个人特色的话语表达,要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就要充分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如何满足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自我进步,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关键[5]。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实现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帮助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同时也助力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加强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建设,大力开展课外体育非遗文化宣传、知识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形式各异的展演竞赛。发挥非遗传承人在思政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品味“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体育的乐趣与文化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体育非遗的热情。定期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大师讲堂”,为新生开设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策划和组织弘扬体育精神的“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利用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开设宣传平台,传播非遗文化与体育精神,举办线上技能展示与PK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4.3 培养综合师资,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体育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思政教育文化素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应注重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建设,强化教师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进取心,加强思政教育的学习,注重品德建设,帮助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亲和力,吸引更多学生效仿学习。要打造“双师型”体育非遗师资队伍,地方政府应与高校合作,共同组建体育非遗保护与研究基地,定期对授课教师统一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从而提高其非遗理论知识与非遗技能。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小组研讨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分享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供其他老师效仿、再创新;与学校思政专业教师加强交流、携手探索、深入研究,逐渐培养出一支专业的体育非遗课程教师团队。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微视频、微课、慕课等,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课后拓展,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体育非遗文化,通过对非遗印记的探寻,去亲历、见证、体悟,并以摄影作品、微视频作品、征文等方式检验教育效果。
4.4 科技创新驱动,结合智慧治理,促进融合发展
体育非遗与高校融合的过程需要有强大的平台支撑。首先,高校应着力建设好图书馆数据库、校园传承基地、校园环境等平台。其次,应依靠现代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实现多政府部门高速联运、衔接密切、融合管理的协作,实现“多重市场主体共治”的数字化网络关系结构,以推动政府部门、高等教育、社会各界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6]。通过高性能云计算和5G 高速通信等网络信息技术更迭,利用大数据引擎分析、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等,调研、采集学生的意识形态。在后台进行信息整合,精准捕捉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精准设计教育内容。用科技创新对蕴含思政教育内容的体育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数字化叙事,讲好非遗故事,更好地传递体育非遗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通过体育非遗项目线上传播、数字化交互体验、文化众创,实现体育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目的。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利用短视频平台等微媒,传播体育非遗内容,有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推进体育非遗文化融入大学教育资源中,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加强体育非遗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实现智能管理,从而激活将体育非遗融入高等教育的生命力。
5 结语
体育非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在学生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高校应渗透文化传承、素质教育,完善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家国情怀,坚定顽强意志。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外来文化冲击力度较强,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陷入困境。体育非遗进校园能够增强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明确体育非遗进校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深度挖掘体育非遗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去,改革体育课程,用好体育抓思政。同时,培养综合型师资,生动实践“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优秀的体育非遗传统文化、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运用科技创新、数字化传播、智慧治理,推动教育管理平台的智能化、服务化,促进体育非遗与高校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