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以大庆师范学院行知教育书院为例
2022-03-13刘大鹏张晓梅
刘大鹏 张晓梅
(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强调“课程思政”要突出“学科育人”的价值[2]。与此同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意见”的实施和“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师范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对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标要求,地方师范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无法支撑卓越教师的培养,大庆师范学院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行知教育书院。书院紧紧围绕“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统一,采取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专业知识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力图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夯实书院学子实践能力的基石,培养具有“赤子心、书卷气、端正范、活泼劲、体质健”精神气质的基础教育师资。那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么进行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怎么挖?怎么融?这些问题的抓手和切入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不但充分体现了体育育人的价值,还能够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说,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大学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灵魂。
1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现状
1.1 发展情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实现“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3]。当前,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着力于解决“课程内涵是什么”“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重要课题。自2014年课程思政被提出以来,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呈现以下四大发展趋势:首先,课程思政的内涵从实体向理念转向;其次,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由课程向学科拓展;再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从嵌入向融入发展;最后,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从单一向协同延伸。总之,国内学者对于高校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能力,还应该在授业过程中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生成机制、核心内涵和重要意义阐述得较为透彻,对具体课程的改革也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并开始关注改革中课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4]。同时学者对于协同育人也有较为广泛的研究,认为协同应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使每一位教师承担起育人的职责。
1.2 存在问题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育人、教书育人等概念的厘清和关系的梳理不足;二是对具体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大部分还是以论述为主,而研究成果具有推广性和指导意义,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机制及具体操作性的研究还不多;三是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研究还很少。
2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挖掘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的过程,实际就是辨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的根源,也是该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基础。季浏教授指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所以大学生公共体育课教学也要围绕培养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来进行”[5]。通过与国际比较,把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5]。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并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浸润每一名学生。笔者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大学生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关系的理解是二者同向同行,相得益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大学生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是显性与隐性、动与静、表与里的结合;可以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育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属性之一。
3 大学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路径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实际就是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体育课程建设中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实践,是解决“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途径。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元素找到了挖掘方向还不够,还要看融入的效果好不好,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遵循书院“通识+专业”“共性+个性”课程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中。
3.1 融入教学目标中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6];倡导“书院制”,将体育核心素养有机融入公共体育课堂,践行OBE理念,并在实践教学中持续改进。
3.1.1 运动参与目标
学生上课参与度是教案设计成败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前充分掌握学情,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学习需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既不能把教学内容安排得过难,也不能安排得过易,造成吃不饱或吃不消的现象,否则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来设计一堂课,即使整个班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大,也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
3.1.2 运动技能目标
在教案设计里每一节课都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技能的习得只有通过一定运动负荷的刺激,才能由不协调到慢慢熟练,由泛化,分化到巩固,自动化,进而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的教,主要是靠学生的练[5]。
3.1.3 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进而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即把学生培养成体重适宜、体态优美、体格强健、体力充沛的当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1.4 心理健康目标
通过创设师生和谐互动、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课,进而内生学习动机,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理解运动的乐趣与价值,疏导、缓解、消除消极情绪,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逐渐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并终身受益。
3.1.5 社会适应目标
对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通过参与课上体育课程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组织赛事活动,提供运动参与机会,形成教会、勤练、常赛的格局。不断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升运动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团结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最终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以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需求。
3.2 融入教学内容中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战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下足功夫,更加注重个人与集体、成就与挫折、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2.1 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体育课程在集体主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体育课组织开展团体运动项目,逐步培养学生大局观念和善于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体与集体间的关系,形成强烈的道德感、义务感、使命感和责任感[7]。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能做到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也要清醒地感悟到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时,不是伤害了个人的利益,而是获得了更多、更强、更高的集体利益。体育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式教学的形式展开,也可以在课程内容上讲述我国体育健儿团队的故事及精神,如我国女排团队、体操团队、乒乓球团队、羽毛球团队、接力跑团队等,让学生更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让学生在团队比赛中增加对队友的相互信任,取长补短、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学生在团队中,既能展示自我,又能团结协作,激发集体荣誉感。
3.2.2 成就与挫折相结合
运动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付出的汗水息息相关,不经历一次次失败和挫折,就很难体会获得成功的艰辛与喜悦。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上具有直观、显著的优势,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经常会面临成就与挫折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既要沉着冷静地面对对手,还要客观地看待比赛结果,逐步养成宠辱不惊、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7]。
3.2.3 竞争与合作相结合
“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体育中每名运动员追求的目标,也是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努力的方向,竞争与合作伴随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协作意识的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应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设计上强化教育主体的合作意识,树立榜样和模范;二是组建团队,增加合作意识,可以从性别、专业、班级、学院等不同角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组织游戏或竞赛活动,快速发挥团队凝聚力;三是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通过课课练和课课考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明晰任务达成程度,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3.3 融入教学方法中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分享几种将课程思政元素渗入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3.3.1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方法的提出,主要是出于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的考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只有在尊重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教师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分解难度、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尽力跳一跳,摘到“桃子”。
3.3.2 游戏教学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集体活动,一般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运用。这里值得关注的是体育游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等思政元素,要在体育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无形地将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3.3.3 比赛教学
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也是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在某项运动技术习得较熟练阶段,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最重要的是课堂上通过比赛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能够更好地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之中,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以赛促评”的效果。
式中:假设6B型燃气轮机、LM2 500型天然气内燃机和J920型天然气内燃机计划建设台数分别为x、y和z,x、y、z均为非负整数;单台机组造价分别为A、B和C(万元/台);单机容量分别为I、J和K(MW);岛内电厂供电能力和“十三五”内新增气电容量之和为L(MW);远景最大负荷为P(MW);岛内备用容量为R(MW)。
3.3.4 案例教学
在体育课堂上通过讲述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如讲述身边励志故事、奥运冠军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强敌、勇担重任、为国争光的精神,进而将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里,达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感人”的效果。
3.4 融入教学评价中
3.4.1 教学过程评价
对大学体育课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首先,要明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配课程思政评分权重,检查教学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其次,指标评价体系应体现学生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教等。再次,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8]。
3.4.2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素养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来说,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是最基本的专业素养[8],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必须将教学和育人紧密结合,明确价值引领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核心地位。
3.4.3 学习效果评价
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评价应回归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即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区别地进行学情分析、学生考核。
3.4.4 协同合作评价
高校各部门、各要素之间建立课程思政良好的交流、协同机制体系,在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中,众多变量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促进其余各变量的开放发展[8]。
4 建议
4.1 遵循书院“通识+专业”“共性+个性”课程设计思路,优化课程结构
基于行知教育书院总体课程结构设计思路,突出学生中心思想,构建公共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体系。
4.2 基于行知教育书院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倡导“书院制”,将体育核心素养有机融入公共体育课堂,践行OBE理念,并在实践教学中持续改进。
4.3 开展强化个性化培养的书院特色活动,重构教学内容
采用模块化教学。大一开设必修课,强调基础体能储备,适应大学生体质测试需求,大二开设选修课,教学内容对接中小学、幼儿园对体育工作的需求,要求学生掌握1~2 项体育技能;根据专业课特点组织开展体育达人赛事、体育系列专题讲座、民俗传统体育游戏等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养成良好的组织协作能力、行为习惯和从业能力;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人文素养;融入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拓展训练项目,增强团队凝聚力。大学体育课程育人体系还应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育人功能之中。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是地方高校在实施“立德树人”工作中有血有肉的有效载体,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抗联精神等。
4.4 以师范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
由传统的以讲授、示范为主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向案例式、研讨式、任务驱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转变;合理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公共体育课程实施中。
4.5 采用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改革教学评价
在评分标准上强化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学习态度;制定考核内容时,与课程目标对应,保障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采用教考分离制度,有效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突出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有效结合,助推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自我调控与相互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