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优质高产栽培与管理
2022-03-12郑学明
郑学明
(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芜湖 241100)
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具有生产周期短、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广大农户致富增收的短平快作物。近年来,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而大棚具有良好的自然保温效果,可以通过与外界有效隔离来防止病虫害,实施精细管理,将大自然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因此,推行大棚草莓优质栽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1 育苗前准备
育苗是草莓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培育优质草莓起到关键作用。而要培育出适龄、无病、健壮的草莓苗,就不能忽视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1 优选品种
本地草莓品种主要有:丰香、甜查理、红颜、章姬(奶油)以及宁玉等,每年草莓果主要集中在2月至5月份大量上市,也有早熟品种,但比较少,以满足市场上不同顾客的需求。
1.2 选好地块
应选择光线充足、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近两年未种过茄果、瓜类等作物,一般前茬以小麦、豆类和大蒜地为宜。
1.3 施足肥料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1 500 kg/667 m2、复合肥5~15 kg/667 m2,结合耕翻施入50%辛硫磷0.5 kg/667 m2或90%晶体敌百虫拌细土撒匀,以防治地下害虫,再耕翻耙平,按宽1.2~1.5 m、高0.25~0.3 m作畦平整。
1.4 筛选母株
草莓苗母株质量直接影响所繁殖子苗的质量和数量,应选择品种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作为母株,最好有4~5片真叶,1个芯,苗龄在45~70 d为佳,根状茎要粗壮,叶片颜色浓绿,不要徒长苗。
2 苗期管理
草莓苗期的生长状况,对开花结果质量起到基础性作用,基础打不好,花果质量以及栽培效益必然会受影响。因此,如何育好苗、培育壮苗就涉及到草莓苗期管理技术问题。
2.1 育苗时间
草莓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育苗,育苗时让母苗带土移栽,有利于缓苗,提高成活率,多发健壮的匍匐茎。种植600~800株/667 m2,种植株距一般为0.6 m,每畦单行种植。母株种植成活后,给母株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赤霉素,喷洒用量60~90 mg/kg,以促进母株多长子苗。
2.2 合理密植
把握好栽苗深度,栽植深度应掌握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栽得过深,苗心被埋,易烂心和死苗;栽得过浅,根茎露在外面,易引起苗干枯死亡。栽植密度应依据品种、发生匍匐茎的多少而定,对于长势好的品种,可适当稀植,长势弱的品种可栽得密一些。
2.3 浇定根水
种苗移栽后压根水要浇足浇透,有利于土壤下沉,便于草莓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利于后期的生根与缓苗,如果用滴灌对漏水田可以浇3 h,但是如果沙砾土只要浇1 h即可,以后如果是阴天并且温度不高,每天下午或傍晚浇一次薄水,大概半小时。总的原则是:坚持前促后控,即前期5—6月份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追肥,促发匍匐茎,后期7—8月份适当控制水肥,控制苗高,促进花芽分化。
2.4 控制温湿度
夏秋两季,炎热且多雨,一旦遇上特殊的高温和干旱,草莓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发育不良、根腐枯萎,甚至大面积死亡,因此夏、秋季对草莓幼苗的水温管理尤其重要。首先,浇水最好在傍晚或10:00时之前浇,中午不要浇水,否则,中午灌水地温剧烈下降,会造成根系吸水能力减弱,出现炸根现象,导致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枯死;其次,浇水量不能过大,连续晴天、长期不下雨的情况下,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一般每3~5 d浇1次水,有条件的可采取夜灌,灌水要求灌至畦面的三分之二,不能淹没畦面,待水渗透苗地后,停灌并排除沟水;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可在早晚泼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最后,注意降温,此时一般育苗田的发苗达到垄面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苗间显得格外拥挤,要及时将底部的叶片或者搭在地面的老黄叶剔除,以利通风透光,利于植株生长。
2.5 中耕除草
在大雨或灌水后,要及时排干沟水,为防止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松土,一方面对萌发的大量杂草进行清除,另一方面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墒情,以提高根系的活力和引根下扎。
2.6 适量施肥
气温升高后,不宜施用过多氮肥,否则会导致子苗旺长花芽分化少,延迟上市。一般可叶面喷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钙镁硼肥,既可以平衡草莓植株内的养分,又可促进花芽分化,对生长不良的苗地,可用一些生根肥如腐殖酸类等进行浇灌,促进子苗的健壮。
2.7 防治病虫害
苗期主要以虫害为主。像蛴螬等地下害虫,对苗体直接咬断,造成缺苗,防治的方法,一般育苗时带点杀虫剂撒施到土壤中。蚜虫,一定要防早、防小、防了,喷药要彻底,及时清除干净。螨虫和红蜘蛛,选用的农药要精准,喷药时要仔细到位,不能漏喷。诱杀地下害虫时,可以采用50%的辛硫磷或者是90%的晶体敌百虫拌菜饼,每周使用一次杀菌剂,可以交替采用使百克、多菌灵、托布津、炭疽福美以及农用链霉素等。病害主要以根腐病和炭疽病为主。根腐病危害以根部为主,注意事前预防,可以选用不带病的种苗,前期对土壤进行消杀处理,在苗期管理中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炭疽病是高温高湿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中后阶段,可以危害叶、茎和柄各个部位。一旦发现有病感的植株,一定要立即将其铲除,并妥善处理,可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3 移栽期管理
3.1 施肥整地
施肥原则上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施腐熟的人畜粪200~250 kg/667 m2,施饼肥可以施70~140 kg/667 m2,如果施三元素复合肥用25~35 kg/667 m2为宜。同时,配合用一些微生物菌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 cm深,耙平后起垄。垄面宽60~70 cm,沟宽30 cm,垄高25~30 cm,垄面做成龟背型,垄的走向以南北为佳。
3.2 铺设滴灌设施
滴灌装置用于草莓种植具有省时、省工、省力的优点。垄起好后,选择间距15 cm、厚度在0.2 cm、长度不要超过25 m的双孔滴灌带铺设。铺设时,滴灌带从垄头用三通接口进入;如果垄长超过50 m,滴灌设备采用四通接口从中央进入,铺设在2行草莓之间,口朝上,同时向2行草莓供水,这样水分向四周均匀分布,避免口朝下造成根腐烂或死亡,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3.3 定植
一般8月上中旬整地,8月底至9月初移栽大田,一般双行栽植,密度为5 000~8 000株/667 m2,株距15~20 cm,行距20~25 cm。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幼苗的弓背朝向沟渠一侧,使花序保持同向生长,栽植数量为一孔一株。栽植时栽根不栽心,掌握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栽植后浇透定根水,以利于缓苗。栽苗成活后要适当晾苗,但新成活的幼苗不耐旱,应给予适当浇水促进生长。
3.4 扣大棚膜
进入10月份,随着气温下降就要考虑扣棚膜,扣膜前7~10 d,如果土壤较干或苗势较弱的,应该选择灌一次透水,灌水之后不能立即盖膜,防止影响地温的提高;前1~2 d,去除掉病叶和残叶,并防治一次病虫害。扣棚时间应掌握在顶花芽分化之后,并且第一个叶芽已经分化,即将进入休眠时更适宜。一般是夜间气温降到5~8 ℃,芜湖地区大都在10月底至11月初。
3.5 盖地膜
一般在搭建大棚数十天后覆盖地膜,最好是黑色地膜。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滋生,降低棚内的空气温度,隔离草莓果子与地面的接触,减少疾病,保持果实色泽明亮、外表干净。一般选择在早上、傍晚或者没有太阳时进行,覆盖前将枯叶和老叶摘除,整平垄面,在草莓苗破膜时将上方开一个小孔,把苗根部用土压紧压实。
4 大田期管理
棚内温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草莓生长,为此,应加强对棚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并根据草莓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适时调节。
4.1 温度管理
草莓是一种不耐热的水果,适合其生长的温度在17~18 ℃,高于25 ℃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长时间低于2 ℃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夜温控制在7 ℃,促花还不易旺长;白天在25~28 ℃,最高不超过30 ℃,壮秧也壮花,上了大棚膜的一定要利用好风口,及时开关,不要让温度过高,过高会旺长,影响花芽分化,减少第一茬的产量。现蕾前温度维持在白天26~28 ℃,夜间15~18 ℃;现蕾至开花期维持在白天25~28 ℃,夜间8~12 ℃;开花到果实膨大期维持在白天20~25 ℃,夜间8~10 ℃;成熟采收期温度维持在白天20~25 ℃,夜间8 ℃。
4.2 湿度管理
掌握土壤墒情。草莓大棚盖好后,草莓已经开始开花,棚内水分大会导致湿度增加,影响授粉,对还没开花或者花芽还不是很好的品种,影响也很大,水分多了会影响花芽分化。同时,刺激灰霉病菌大量繁殖。一般大棚垄里面水分控制在30%左右。
及时通风换气。由于草莓需水较多,棚内湿度相对会较大,所以应注意通风,降低棚内的湿度。棚内要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室温的高低可以通过打开通风口的大小来调节。冬季气温较低,要防范冷风直吹,导致气温时高时低,影响草莓生长。即使晴天,大棚草莓也不宜太早通风透气,先利用阳光进行自然降湿,然后再进行通风换气。遇有阴雨天,不能为了提升棚内温度,而一直紧闭大棚,影响草莓生长。在此期间,可以采取间歇方式通风,若不能通风,则尽量控制浇水。若植株感染病害,则先放风降湿,再关风口进行升温,抑制草莓病菌的活性,降低草莓病害的发生率,做到少打或者不打农药,保证草莓的安全和品质。
注重浇水细节。浇水是草莓种植必须重视的管理之一,因为涉及到的浇水问题太多,比如,浇水太多容易使根系受涝,影响根系在土壤中的呼吸作用,也可能使处在膨大期的草莓出现大量裂果,引发病害和虫害。第一,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第二,不浇明水浇暗水,明水是指膜外浇水。暗水指滴灌浇水。尽量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不建议使用水淋浇灌。尽量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浇水,以免因浇水降低棚内温度、增加湿度,造成病害的发生;第三,气温不正常不浇水。冬天连续阴雨天气或出现突然降温天气,不要浇水。
4.3 施肥管理
追肥可结合灌水进行,一般在铺地膜前施肥1次,用硫酸钾4~5 kg/667 m2。到了果实膨大期、初收期、果实采收高峰之后的叶片发育期各施1次,早春腋花芽期再施2~3次。地膜覆盖前的追肥可用氮磷钾复合肥撒4~5 kg/667 m2于垄面,并结合松土浇水。之后利用灌水配合尿素或复合肥冲稀施用,本着勤施少施的原则,防止产生肥料损害;并根据情况,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给予根外追肥。
4.4 花期放蜂
在大棚中利用蜜蜂辅助授粉是一个重要栽培措施,可明显减少畸形果发生,增产10%~20%。一般在开花前5~6 d至3月中下旬放置蜜蜂,放蜂量为2箱/667 m2。
4.5 人工补光
草莓喜光,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由于冬春季节天气多阴雨,加上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和膜体上尘土等因素影响,棚内光照严重不足,可选择光源50 W或100 W的LED白炽灯照射,及时进行人工补光。在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适宜12~15 h的长日照。因此,补光时间选择在扣棚后草莓开花与结果初期,晴天每天17:00-22:00时,下雨天和阴天则需全天补光。
4.6 整枝疏果
随着草莓的生长,草莓的叶子在不断更新,对下部变黄的老叶及病叶要及时摘掉,一般每隔30~40 d摘一次,保留新叶在4~6片;去除草莓多余的葡匐茎,以便于通风透光,减少营养消耗并促进花芽分化;草莓一般每个枝条上挂3~5个果实,疏去4、5级花蕾。后开的花由于营养不良,很难坐果,果实个头比较小,还会产生一些畸形果,影响品质和销售,需要疏果,把不好的劣质果实去掉,留下品质、口感、着色好的精品果。
5 病虫害防治
5.1 物理防治
选用抗、耐病的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做好田间雨排水系统,及时摘除老黄病叶并烧毁,注意保持株间的透光性和通风性。
5.2 化学防治
蚜虫、红蜘蛛可采用溴氰菊酯乳油喷施在叶子的正反两面。白粉病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 000倍液喷洒防治,灰霉病可采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治疗,叶斑病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洒,炭疽病可以使用百菌清600倍液或者敌菌丹8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可以使用权炭特灵、使百克、炭疽福美等药物交替进行喷洒防治。
6 适时采收
大棚草莓采摘时间根据不同地区和品种稍有差异,从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都可采摘,一般开花后30 d左右基本成熟,采收期25~30 d。进入挂果盛期后,需要每天或者隔日收获一次。通常情况下,新鲜的草莓在八成熟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不宜熟透采收。每次采收时需要全部采摘干净,避免由于延迟导致草莓过熟而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