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2-03-12叶慧琼

华东纸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选课程目标

叶慧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SPOC是针对小规模人群开展的校本化课程,将网络学习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它比MOOC更加具有针对性,能有效针对特定学生群众体设置教学内容,它既有在线的自主学习,又有面对面的交流、反思,教师能根据教学效果不断的调整学习内容和方式,检测教学效果。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将其应用于古代汉语课程,既能更高效的实现“因材施教”,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前利用网络平台如超星学习通完成部分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的内容更加深入,课后作业、答疑指导更加灵活和高效,打破时间和空间教学壁垒,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大大丰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更加深入,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1 课前准备

1.1研读课程目标,进行学情分析。

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教学能力,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做好准备。

师范院校六年制师范生的学生从地方初中生择优而来,定向培养,毕业后回当地教学,他们先接受两年中职师范教育,对口高考后再读四年制本科,所以他们初中基础和学习习惯例较好,进入中职师范后,教师技能如唱、跳、画、写、说等进步很大,但语文学习时间比四年制高招师范生短,语文素养比四年制高招生差,古书阅读能力较弱,而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比例越来越高,对老师的古诗文功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他们的古代汉语只上一个学期十八周,一周三学时,学时远远不够,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古文素养,为以后教授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积极探索基于SPOC的混合式古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古代汉语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课程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2选择合适平台,丰富课程资源。

目前可选择的SPOC教学平台较丰富,我们选用的是超星“学习通”,上传相关的课程资源,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视频、课后习题、阶段测试题、参考书目文献等,再利用其它平台的一些优秀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里有一些古汉语精品课程,其中武汉大学王统尚、王玥雯等老师讲授的《古代汉语》是国家精品课程,讲解生动,内容丰富却通俗易懂,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拍摄一些讲解相关知识点的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既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点教学的能力,又能丰富课程的资源。

1.3优化课程设计,调整自学任务。

在开课之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好课程流程,设制各阶段性学习目档,课前自学的小目标,为实现这个小目标而准备相应的视频,检测习题,设置思考题,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进教师对以前课程设计进行优化,提前发布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布置自学任务。比如在讲汉字的形体演变的时候,提前让学生先看甲骨文、金文、篆书有关的视频,让他们了解对甲骨文、金文、篆书的概念和产生的时代,上课时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演变的基本规律,后面发现如果适当缩短视频时长,让学生再临摹几个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在写的过程感受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更加有利于后面讨论的深入。不断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计,调整自学任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讲解文选的时候,先让学生完成背景知识的学习,对文选有一定的了解。

2 课中活动

2.1讲授重点难点,组织课堂活动。

因为学生在课前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大多数时间偏重于答疑解惑,总结归纳重难点,比如在讲解繁简字时,因为学生在上课前自主学习中,已经对繁简字的概念和来源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讲解繁简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区分古代一些字义完全不同,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这些字的简化字形体一样,比如“谷”和“穀”在现代汉语中都用“谷”表示,但它们在古代汉语中意义完全不一样,“谷”意为“山谷”,“穀”意为“百谷总名”,“后”和“後”在现代汉语中都用“后”表示,但“后”在古汉中表示“帝后、皇后”,“後”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后面,前后。”学生讨论生活中为了追求某种效果,将简体字一键繁化,从而出现一些错误,比如“海水不可鬥量”中的“鬥”是“斗”的错误写法,“斗”本义是舀酒勺,引申为量器,用于漏斗,一斗米等,“鬥”本义是争斗,“鬥”和“斗”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字。

线下课堂进行深度互动,包括小组作品展示、学生分析文选、讨论疑难问题,让学生选一个感兴趣的知识点,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拍摄教学视频,时长不能超过五分钟,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比如一个小组拍摄四分钟的小视频《中国汉字-夫、走、吹》,学生入镜表演,配音,书写古文字流畅工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夫、走、吹等字的本义和它们字形的演变,老师课后点评,同学们对视频非常感兴趣,又获得了新的知识。讨论文选中的重点词句,比如《季氏将伐颛臾》中”无乃尔是过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大部分同学经过线上学习后仍对它们的结构和意义感到疑惑,经过讨论后能正确理解。

2.2梳理知识体系,布置拓展作业。

古代汉语学习内容有通论和文选,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音韵,通论和文选交叉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视频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完成一个小目标,线下对这些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摸底,更重要的是梳理知识体系,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包涵了词汇、语法等知识点,课堂上进行汇总,把古今词义有差异的词语找出来,找出其中有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等的句子。

比如在线下古代汉语《绪论》后布置了一个讨论作业:“谈谈生活中跟古代汉语有关的现象和例子”,有湖南学生留言,南方自已的方言中保留了不少中古音,比如“街”字,在南方方言里念“gai”,去逛街叫做“逛gai”,“鞋子”,南方方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孩子”其实是“鞋子”。

3 课后提升反思

3.1作业巩固检测,拓展阅读。

古代汉语的内容离我们平时生活比较远,对古文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练习和阅读,课堂时间有限,布置学生线上做课后习题、线上自我检测、课后阅读背诵,比如讲完“六书”后,让学生课后阅读《说文解字》相关章节,线上做习题检测,分析一些古文字的结构和功能,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学者写的相关论文,进一步加深对“六书”的理解,提升古汉语的研究能力。讲完《郑伯克段于鄢》后,学生课后背诵该课文,并阅读《左传》和参考文献;对于一些知识点,学生自分组拍小视频讲解,比如《弈秋学射》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课文,其中“惟弈秋之为听”是宾语前置,学生拍小视频讲解,从这个故事拓展到古汉语中的四种宾语前置,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加强了对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提高学生古文教学能力。

3.2完善评价机制,总结反思。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方便的了解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及时的做出反馈和调整自已的教学计划,比如文字阶段性测试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一些古文字的“六书”归属还有疑惑,所以在后面的文选讲解中,增加一些字的“六书”分析。完善评价机制还包括线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

4 结语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利用线上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将来更能适应语文文言文的教学。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文选课程目标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画与理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画与理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画与理
画与理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