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文化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2022-03-12

华东纸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变通齐鲁创新型

樊 驰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顺应着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战略。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又面临着学生思维灵活性不足、融汇变通能力的欠缺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都重点表明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近来,有学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功能。但这些研究多是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不足。本文从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促进和制约两个角度分析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进而探讨齐鲁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融合。

1 齐鲁文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创新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的动力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以为国育才为目的。齐鲁文化中所蕴含的刚健自强、包容、勤劳、变通等精神可以激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1 刚健自强精神——创新之基

齐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刚健自强精神。纵观齐鲁文化的演进和发展,其历程便是一部自强史。齐鲁文化源自东夷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东夷人为了生存发展,凭借自强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制造出精美的石器、骨器、陶器,发明了骨刻文,谱写出波澜壮阔的画卷。

西周建立后,周公旦被封于鲁,以拱卫周室;姜太公被封于齐,以治理夷人。这标志着东夷文化向齐鲁文化演进。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两国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两国文化开始碰撞、交融,涌现出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等“诸子百家”,形成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被称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是齐鲁诸子中自强精神的代表。管仲上任之初国库空虚,邻国之间战乱不断,国家内外部形势严峻。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正是因为这种刚健的自强精神,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自强精神同样也是孔子、孟子留给后世的精神瑰宝。孔子认为,人要自重自强,一个人不可被剥夺的意志是难得可贵的,指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生活于国家长期分裂、动乱的战国中期。这个时代,战争连年,人民流离失所,孟子以天下为己任,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的自强精神,既体现了他对孔子自强思想的继承,也体现了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刚健自强的精神在其他齐鲁诸子身上同样有所体现,这一思想也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中华民族的自强、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新,不论是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需要自强不息才能实现。自强是创新的基石,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同样是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刚健自强精神,能够克服创新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可以利用齐鲁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精神,培养其品格。只有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刚健自强的精神才能拥有创新的动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完成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

1.2 包容汇通精神——创新之要

齐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包容精神。齐鲁文化本身便是是由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文化融合形成。齐文化又是在当地东夷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周文化形成并加以发展。鲁文化则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齐文化讲革新、尚功利;鲁文化崇尚礼制、尊重传统。春秋时期齐国争霸和鲁国礼乐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战国时期,孟子二度前往齐国游学,在传播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了齐国文化之长,齐鲁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早在田齐桓公时期,齐国便建立了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稷下学宫以包容的态度容纳了当时各个学派,所以在其兴盛时期,汇集包括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等诸家学派学者近千人。稷下学宫的学者,不论派别、观点,都可以“不治而议论”。在此期间,稷下学士们在学宫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学术著作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传世的托名为管仲所作的《管子》,一般被认为是部分稷下学者的论文集,书中体现出的包容精神正是稷下学术的特点。“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正是这种包容汇总的精神,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所在。

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会“抬头看路”,要有开阔的眼界,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以取长补短。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其开阔的胸怀,面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法,不能排斥,而是要能够客观审视,发掘他人长处和优势,才能取长补短。不同思想的对撞交叉可以产生思想的火法,激发创新的思维。

1.3 勤劳奋斗精神——创新之本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众多名士荟萃,这种勤奋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得以体现。齐国政治家管仲,自幼勤奋好学,通《诗》《书》,懂《礼》,学识渊博,辅佐齐桓公后变法改革,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恒公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认可的中原霸主。《管子·形势解》里说:“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提倡勤奋和节俭。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为之不厌”,“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韦编三绝的故事也广为传颂。孔子的弟子同样继承这一精神,孔子的弟子子路曾说过:“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孔子及其弟子的勤奋睿智对儒家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同样影响着齐鲁文化。这一精神在军事家孙子、木匠鼻祖鲁班等人身上同样得以体现。

叶培大曾说过:“培养创新能力,一定要勤奋刻苦,锲而不舍。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谈不上创新。”齐鲁文化之所以数千年绵延不绝、圣贤倍出,靠的便是世代子孙的勤劳和奋斗,齐鲁儿女以勤劳著称,勤劳则聪明技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培养其勤劳奋斗精神。

1.4 变通精神——创新之魂

齐鲁文化,特别是齐文化是一种崇尚改革、崇尚变通的文化。《管子·内业》说:“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认为智慧的人应能参与事物的存在与变化。《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认为解悟出事物变化的趋势,才能达到得一的做事境界。《管子·正世》提到“随时而变,因俗而动”认为明君的做法不一定相同,而是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变化,依据人们风气而行动的。“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认为需针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更法”“变礼”。这种变通变革精神也表现在齐国历史上姜太公、管仲、邹忌的所进行的三次变革运动。历史证明,齐国从一个小国逐步成为大国、强国离不开追求变革、追求变通的精神。变通精神大到可以给一个国家的发展注入活力,小到可以给一个创意提供灵机。

变通精神在儒家同样有所体现,由孔子的后学所著的《易传》便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指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创新要打破常规思维,学会变通。人们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在于思维的固化。由于观念的局限性,要想创新就必须要突破思维的障碍,打破常规,寻求新的途径。这就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培养其变通的精神。

2 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阻力分析

齐鲁文化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但也有阻碍创新,不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元素。高校不仅要挖掘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利因素,也要明确齐鲁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分析其原因,摒弃不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元素,以寻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1 中庸之道,缺乏竞争意识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提倡不偏不倚、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庸之道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虽然对社会的稳定和团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同样也减弱了创新的动力。在遇到不同观点或者冲突的时候容易为了和谐而放弃自己独特的想法,不利于创新,特别是不利于激进式创新。早在“李约瑟之谜”提出之后,就有学者将中庸归结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既要吸取“中庸之道”中积极的一面,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又要避免其消极的一面对创新的影响。

2.2 “群体本位”,不利于个性化的培养

“群体本位”思想是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这种思想强调以群体和群体利益为中心,强调个人对所属群体的依存。这种思想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形成集体的凝聚力,但同样这种思想也制约了个性化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只有其思维能力得到独立发展,才能能够产生新的想法,新的创造。“群体本位”的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如果标新立异,会“枪打出头鸟”,甚至会受到群体的孤立排挤。因此在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平衡个体和群体二者的关系,既要传承齐鲁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又不能忽视个性化的发展,如果二者不平衡,齐鲁文化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3 基于优秀齐鲁文化视角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及高校教师应承担起为国育才之重任,探索利用齐鲁文化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齐鲁文化传承两大使命水乳交融、互为促进。此举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山东省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乃至为中华民族繁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1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论语·阳货篇》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习性的差别主要是后天养成的,习性的养成主要受环境因素制约。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精神缺失等问题。这种普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教育环境缺乏创新的氛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创新品格的培养。

所以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环境中融入齐鲁文化中的创新元素,营造刚健自强、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将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创新的动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在校园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讲座、竞赛、学生社团活动、习惯养成教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当今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现如今各大高校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认识不足。所以在今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的作用。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将齐鲁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起来,运用齐鲁文化中蕴含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仅仅肩负着传播知识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齐鲁文化的元素,还要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传统文化素养。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融入齐鲁文化的优秀元素,用齐鲁文化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深刻感受齐鲁文化的创新魅力,传承前人的创新智慧,潜移默化中树立创新意识。除了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要融入齐鲁文化元素,在专业课程中也可以融入齐鲁文化的创新元素,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融汇贯通、创新,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对齐鲁文化进行理性审视,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齐鲁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需要保留的精华和需要摒弃的糟粕,其对人才培养和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的素质,能够从齐鲁文化中挑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齐鲁文化的融合中,不能囫囵吞枣,要正确审视。对教学内容予以优化和创新,要对齐鲁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齐鲁文化中的自强、勤奋、包容等有利于创新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中,重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减弱齐鲁文化中的去个性化、中庸思想对人才培养中的不利影响,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正确利用齐鲁文化对创新型人格合理塑造,使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4 结语

总而言之,继承和发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生产生积极效应,值得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加以利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齐鲁文化的融合中,要对齐鲁文化去芜存菁,将齐鲁文化中的自强精神、包容精神、勤奋精神、变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减弱其群体本位思想、中庸思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利影响。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老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致力于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彰显齐鲁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变通齐鲁创新型
齐鲁声音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齐鲁声音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