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3-12周森叶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周森叶

作为人体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桡骨远端骨折属于发生在桡骨下段2~3 cm 处易骨质疏松区域。在临床治疗中桡骨远端骨折占据全身骨折的1/10,近几年中老年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几率逐渐提升。桡骨远端关节不但影响着人体腕关节生物结果,还影响着力学功能,在桡骨远端关节出现骨折后,不但会导致患者腕部关节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关节无法正常活动。而人体前臂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较多的工作量,这不但使其骨折的风险攀升,还会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3]。在骨折治疗结束后,需及时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临床评价和诊断,保证患者完全康复。传统临床治疗主要以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等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却无法始终保证骨折处于正常位置,还容易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骨折后桡骨长度及关节面得到有效修复,加速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收治的50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 例。参照组男12 例,平均年龄(56.27±3.10)岁,女13例,平均年龄(58.92±4.62)岁,伸直型骨折11 例,屈曲型骨折9 例,关节面骨折5 例;实验组男15 例,平均年龄(59.74±3.96)岁,女10 例,平均年龄(57.02±3.43)岁,伸直型骨折13 例,屈曲型骨折6 例,关节面骨折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需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腕部明显肿胀,疼痛,经临床 诊断和X 射线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出现位移与畸形等症状。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开放性骨折、严重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有陈旧性骨折的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取仰卧位,若患者出现极度疼痛的状况可以为其注射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缓解。将患者前臂维持在旋前位,分别握住患者远折端远侧和近折端近侧,实施对抗牵引,随后采取推挤,背伸,掌屈等方式实施复位。在确认复位完成后可以将患者患处悬吊与胸前,用石膏外固定。

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将患肢朝外部伸展,使其余身体保持直角状态,这时医师则需要借助右手对其大拇指进行固定,而医师的左手则应该将患者患肢其余手指握住,并对其采取纵向牵引,将手臂牵引至远端。随后医师需握住患者肘前方,对其进行反方向牵引。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手部的重叠畸形,在重叠畸形有所改善之后,需要医师握住患者的患肢腕部,并将患者骨折远端固定按压朝着远处推挤。医师应利用其余手指握住患者骨折近处,随后纠正患者掌部内侧角与桡侧移位对尺片,牵引力度逐渐放松。可以通过抚摸患者手臂桡骨背侧观察患者复位是否平坦。若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可以再次对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直至患者固执恢复平坦。在复位完毕后可以将四块夹板固定在桡骨骨折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取Gartland-Werley 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痊愈、基本痊愈、未痊愈3 个方面。完全痊愈:骨折线消失,且患者受伤部位对齐,连续活动患者未觉痛感,无明显畸形情况,不存在压痛,活动及功能障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基本痊愈:骨折对位还不够整齐,患者出现局部压痛,轻度愈合畸形,关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活动受限;未痊愈:患者骨折线仍存在一定的愈合畸形情况,且患者还存在一定痛感,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总有效率=完全痊愈率+基本痊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Gartland-Werley 评分比较 研究组弯屈、伸展、桡偏、尺偏、旋前、旋后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Gartland-Werley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Gartland-Werley 评分比较(,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参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3 讨论

临床治疗常见的骨折类型中桡骨远端骨折属于其中的一种。目前桡骨远端骨折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属于人体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 以内的骨折现象,主要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关节面骨折等。在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会引发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包括神经损伤,拇指指尖断裂骨折处骨质无法完全愈合等,因此在患者产生柔骨远端骨折的过程中,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当下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方法,而保守治疗方法属于临床中的首选治疗方法[4-6]。

保守治疗方法中可以分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和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方法,本次研究中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方法对于绕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着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能提升安全性,且患者接受程度和配合意愿较高[7-9]。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方式,主要使患者已经移位的骨质重新结合对齐,保证患者骨折线吻合,恢复患者正常人体骨质位置。另外,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及患者手臂粗细可以选择合适的夹板,保证夹板的位置处于患者前壁上部分1/3,而夹板远端需超出腕关节4 cm左右,这样固定可以更好的保证骨折部位不会移动,借助绷带将其缠绕紧。桡骨远端骨折断端固定应使夹板,绷带与棉花共同作用,患者需将前臂挂于胸前2 个月,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痛感,使患者骨质愈合良好[10-14]。分析本次研究所的数据可以得知,研究组弯屈、伸展、桡偏、尺偏、旋前、旋后评分分别 为(54.07±12.34)、(53.71±13.09)、(22.37±4.49)、(42.06±6.23)、(75.64±10.34)、(81.64±11.27)分,均高于参照组的(40.63±3.01)、(44.53±4.09)、(19.53±2.34)、(29.53±3.38)、(43.64±2.05)、(44.64±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参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过程中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能够加速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同时还可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配电箱专用接地线的研发与应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