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发展
——对陕西省4市12县(区)的调查
2022-03-12张旭锋庹书炜
张旭锋 庹书炜 张 凤 黄 浩 康 宁
为深入了解掌握全省各地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的具体做法和困难不足,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健康发展,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安排,调研组历时3个多月,对位于关中、陕北、陕南的咸阳、渭南、榆林、汉中4个农业大市的12个县(区)开展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等方式,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负责人和小农户广泛交流,共走访38个乡镇50多个村、18家合作社、21个家庭农场和11家农业企业。
全省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情况
近几年,陕西省政府部门规范推进、财政项目加大支持、服务主体积极主动、农户农场热情高涨,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单环节、关键综合环节和全环节托管,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初步形成。2020年陕西省共有各类服务主体2.62万个,托管面积4570.2万亩次,覆盖小麦、玉米、水稻、苹果、猕猴桃、花椒、中药材等产业,其中粮食托管3610.54万亩次,惠及小农户222.7万个。
一是多层次搭建政策体系。陕西省出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意见,高位推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财政等部门下发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通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示范县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全力抓好落实。
二是多元化培育服务主体。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基地、签订单开展全产业链托管。每年近8000多万元支持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贮销等服务。鼓励村集体购置机械,或入股、融资给合作社服务农户。深化“政银”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定制优惠政策30多类110多种。
三是多举措推进项目实施。陕西省累计确定托管示范县91个,安排项目资金4.51亿元。合作社发展项目向示范县倾斜、叠加扶持。
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形成的主要模式
一是以农业企业为引领,构建“3+1+1”服务站模式。以中化现代农业(陕西)公司为代表,在一个乡镇由中化MAP技术中心紧密联系最少3家种植合作社,1家农机合作社,1家从事经销、贮藏、加工的粮食经营主体主体构建成“3+1+1”的乡村星级服务站,把良种良药、先进技术、MAP数字农业和金融保险等成套应用于托管服务中。大荔县挂牌服务站30家,服务11个镇120个村15万亩土地,帮助3500余户农户增收超过2400万元。
二是以合作社为主体,形成“1+N”专业化服务模式。以国家级示范社长丰农机合作社为代表,遴选种田能手、土专家、农机手和村干部为“托管员”,推行1个合作社+N个“托管员”服务机制,已形成80多人托管员团队。2019年开始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托管员”,签订“保底分红”合同,生产环节“九统一”托管,为6个乡镇120个村6000余户农户全托管3万亩土地。
三是以村集体为主导,推进“1+1+N”整村托管模式。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代表,通过“区乡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农户参与”,形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全村农户”的“1+1+N”整村全域托管模式。其中补浪河乡整乡托管玉米5.5万亩,服务农户4580户,托管土地亩均收入较流转高600多元。
四是以托管协会为依托,建立县镇村三级托管服务网络的果园托管模式。以白水县果园托管协会为代表,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形成“协会组织、主体服务、农户受益”的服务机制。已组织35家企业和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全托管、半托管和果品入股等服务。全县托管果园4.8万亩,惠及7132户,亩均增收1500元。
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是托管规模偏小。全国有6个省托管面积超1亿亩次,河北、安徽超2亿亩次,而陕西省还不到5000万亩次,综合托管及全程托管比重较低。
二是主体实力不强。90%的服务主体装备单一,人才缺乏,能力有限。指导服务主要是县级农经站唱独角戏,人力不足,合力不够。
三是土地集中困难。许多村集体组织还在观望,乾县、三原县等地的坟墓在耕地正中位置,大型机械无法操作。农田基建、水利设施等配套支持不够,汉台区褒河水库对农户灌水按年收费,不能保证按农时供水,服务主体不敢轻易扩大稻田托管面积。
四是基层重视不够。项目补助资金下达和兑付较晚,错过农时,服务主体有垫资风险。大多数贫困县托管资金被整合,个别县区财政部门要求服务主体招标,要求提供税票,导致服务成本增加。多数乡镇无农经人员,县级农经站无工作经费,工作推进成为基层负担。
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建议
一是以奖代补,“组合拳”推进。省市县各级财政每年至少安排专项资金,实现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托管全覆盖。将生产托管与合作社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农田基建、耕地深松等项目叠加扶持,产业政策等由补主体、补装备、补作业逐步转向补服务,以奖代补直接到服务主体。对服务主体授信,推行“托管贷”,同步跟进“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发展互助保险,共同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
二是以“点”示范,整县乡推进。开展托管示范县区、示范乡镇建设,实施托管全覆盖“111”三年行动,即全省确定10个以上省级示范县区、每市确定10个以上市级示范乡镇、每县区确定10个以上县级示范村组,开展整县区、整乡镇、整村组托管服务,打造一批托管全覆盖示范典型。
三是以“社”为主,多主体推进。发挥农民合作社服务农户优势,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发挥村经济合作社居间服务和“统”的优势,整村组推进。支持金融、邮政、农垦、供销社、国有农场、龙头企业等联合合作,融合推动。
四是以粮为“纲”,果畜菜推进。聚焦粮油生产托管,围绕“3+X”工程和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强镇建设,推动托管服务范围从粮油等大宗农作物向果畜菜茶菌药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推进。
五是以“产”为主,全产业链推进。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服务主体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及金融保险等服务延伸,提升储加销服务的溢出效应。支持中化现代农业、省粮农集团、省农垦集团整合资源,统筹联合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开展全产业链托管,提高托管服务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