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的体现方式研究

2022-03-11韩笑

科教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生

韩笑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对思政教育问题的重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课程思政逐渐流行起来,即思政教育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目前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体现方式未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育人育才、对母语和第二外语存在混淆。思政教育功能体现方式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也影响着思政教育功能的体现方式。完善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体现方式,要完善思政教育政策,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政教育意识,发挥思政教育的正面功能,给予师生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促进老师思政教育意识的提高和学生个体思政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方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3.022

1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

1.1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1.2课程思政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其本质是一种课程观念,不是指增加课程或活动,而是将在课堂教学和改革的环节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使其体现在各个方面,实现教书育人耳濡目染,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课程德育的升级,是课程德育在政治上的提升,是保证高校办学正确方向,也是掌握中国共产党对高校思政工作主导权的重要路径。[2]

1.3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功能体现的困境

没有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新中国成立70多年,各学科在教育方面迅速发展,思政教育在融入学科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有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些思政教育只是停留在表层,而没有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层面,这无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考,警示我们在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同时,应将其提升到民族国家层面。[3]

对二者的不同和各自的特点认识不够。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各具特色,二者截然不同,相互配合。思政课和专业课在思政教育功能上存在分裂,现行的课程思政对二者的区分还不够彻底,存在一些弊端。英语学科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思政教育隐性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课上又忽视了学科教学,二者被割裂开。

对育人育才的混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它体现了育人和育才两方面的功能。所谓育人就是强调对人在道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对人的品质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等。而育才更强调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强调对专业课的学习和掌握。[4]此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造成育人和育才在育人功能上的分裂。

对母语与第二外语的混淆。在英语教学中,母语和第二外语之间存在相似与差别。不同语言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汉语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英语反映的是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以个人利益为重。现我国在语言教学中对二者的差异认知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语言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的欠缺。新时代信息网络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越是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越需要思政方面的规整。通过提高自己的政治和思想道德素养来合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现阶段的专业课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缺失”现象,力度不够,意识不强。

2英语教学中需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因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方式的历史、传统局限

在传统的英语教學中,思政教育功能往往被忽视,英语教学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思政教育功能、隐性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客观上,相关政策不到位,当时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对思政教育的强调不够。主观上,教育者自身意识不足。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体现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二者没有很好的融合,合力作用未充分发挥,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2.2思政教育功能体现的目的分析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引导功能是指运用启迪、带动、培养、监察和议论的方式,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正确方向的社会发展要求,又可称导引功能,比如对经济进行引导、对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方面进行引导、对信仰抱负的引导和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实践与意识之间有辩证关系,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行为需要相应思想的引导,我们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凝集功能。凝集功能是指把迥然相异的个体凝集在一起,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形成一种有力的合力,不懈努力,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发挥思政教育育人树德的功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用人才,为国家繁荣发展建设出力。时间和空间是物体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唯物的。唯物性是事物的唯一属性。像物体凝聚之后才具有形态一样,人也需要凝聚,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我们公民要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做贡献。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功能。调整功能是指通过民众易接受的、劝说性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人的情绪调控、对人的心理和人际关系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组建新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属于每一个人。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目的在于调适人的情绪和心理,调整人际关系,使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2.3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方式的现实阻碍

政治经济制度相關政策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思政教育需要有相关政策的指引,我国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有偏差。一些学校思政教育仍未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仍把思政教育和英语学科教学分裂来看。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思政教育片面强调政治化而忽视了思想。政策在实施的前、中、后都很重要。从目前来看,这些方面还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漠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人数多,这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思政工作需要多方面协同完成: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够到位,存在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低下还有教育者所说与所做不一致等问题;父母是学生的第一教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学生自我规范意识不足,在实践中存在偏差。各要素配合不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被忽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思政教育的误区,是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接受思政教育只是通过上思政课来实现,这种认知错误使得思政教育落实不到位或错位,属于操作失误。不良社会风气,学校道德教育本身力度不够,大学生的叛逆心理等阻碍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思政教育的负面功能。思政教育属于德育的一种,德育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思政教育也如是,其负向功能是影响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阻碍。它会削弱其教育效果,师生之间、教育者多种冲突、教育者思政教育意识不强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负面功能。反思德育功能,存在整体夸大德育功能的问题,在社会方面过于功利化,在个人方面过于工具化,在教育方面过于强调智力。从德育功能的本身进行反思,[5]思政教育也可能存在此类问题,我们要防微杜渐,避免不好的行为倾向。

3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体现方式启示

3.1完善思政教育政策,加强宏观决策

国家应出台的相关政策来构建合理的思政教育体系,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具体的英语学科教学之中,政策是保障,起着方向舵的作用。

要更深入地观察政策的具体内容,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启示我们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要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发挥好思政教育的宏观政策作用,提供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

3.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其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出台,只能算作是理论的方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方面是不可行的。我们要将理论联系实际,思想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地实现思政教育的落实。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提高思政教育意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它,才能够在行动上给予相应的指导;其次要严格按照政策的指导去进行,实事求是;另外,我们要回头观望,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可操作性。

3.3提高思政教育意识,多方形成合力

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6]在学校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要的施教主体,我们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完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把握好教材和课堂,丰富教育内容,提高针对性,减少重复部分;针对英语教学的相关特点,全面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加思政相关词汇、思政相关文章及语篇进行学科教学,培养用英语合理表达我国思想文化的高素质人才。英语教学的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实现课堂主渠道功能的最大化。加快高校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完善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课堂的教学,坚持、改进和加强思政理论课,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其他课程也要坚守这一准则和规定,使其他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社会来看,社会各方应积极配合思政教育的落实,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在个人方面,要提高接受思政教育意识,意识到提高思政素质的必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

3.4发挥思政教育的正面功能

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区分,思政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余秀兰认为,德育会产生正面的效应,也会产生负面的效应。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避免思政教育的负面功能,减少零效应低效应现象。我们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规避不良的社会风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规避其逆反心理;提升教育者思想政治意识水平,丰富德育正向的内容。在践行课程思政[8]这一思想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身体力行地配合课程思政的实施,从而带动整个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9]让课程思政得到真正的践行落实。

参考文献

[1]左伟尘.高校思政课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132-137.

[2]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3]郭英剑.新中国英语专业教育70年——历史考察与反思[J].语言教育,2019,7(04):2-18.

[4]石国亮,胡忠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新视野——兼论育人与育才的统一[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6):63-72.

[5]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01):73-77.

[6]陈建保,侯丹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0(06):179-181.

[7]梁成晨,米微.英语专业语言技能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融合教学探索性研究[J].语言教育,2018,6(02):9-14.

[8]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9]陈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大学生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