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固有思维

2022-03-11徐晨晨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推车玩玩小车

从案例中,我看到了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反思意识的教师。然而正所谓“当局者迷”,我觉得案例中教师之所以如此纠结,可能是因为在决策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在此,我想做一些分析。

一、孩子每种小车都玩一下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吗?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觉得孩子玩小车时“这种玩玩、那种玩玩,玩不到几分钟就换品种”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于是,出于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考虑,教师制定了“从四种小车中选两种玩”的规则。教师的出发点是不错的,但教师关于“孩子缺乏专注力”的判断一定对吗?教师是否问过孩子为什么“这种玩玩、那种玩玩”?是否仔细观察和分析过孩子为什么“这种玩玩、那种玩玩”?事实上,孩子“这种玩玩、那种玩玩”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会不会是因为孩子们平时玩小车的机会不够多,所以一有机会就想每种都玩一玩?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尚在探索中,若不每种都试一试,又怎能发现哪些是自己喜欢玩的或想挑战的呢?会不会是因为他们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情节中,所以一会儿要推着小车去“运货物”,一会儿要骑着车去“送快递”,一会儿又坐上了可四人同乘的“公共汽车”?如果是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们就不能判定孩子缺乏专注力。况且,案例中的孩子尚处于小班年龄段,即便孩子真如教师所述,只是将每种小车都玩一下,浅尝辄止,教师也不必如此紧张。首先,这正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点。其次,推车与骑车锻炼的是不同的动作技能,一人独骑与多人共骑也会带给孩子不同的体验,发展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与品质。幼儿园里配备不同种类的小车,不就是为了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吗?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可以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很多环节中,教师又何必在这个活动中如此纠结于孩子可玩的小车种类多了会不会令孩子不专注呢?

二、定好的规则就一定不能打破吗?

在案例中,教师认为“玩哪两种小车是刚才大家一起决定的,定好的规则不能为了小洲个人的意愿而打破”“如果允许小洲去玩小推车,就破坏了大家一起定下的规则”。

我们来反思一下,案例中的规则真的是大家一起定下的吗?这一规则其实包含两个层次:首先,必须从四种小车中选出两种来玩;其次,选出哪两种来玩由集体投票决定。显然,这条规则中最核心的部分即“四选二”的原则是教师定的,孩子们只不过在此基础上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这其实也是教师定的)确定了选哪两种或者说排除哪两种。可以说,这条规则主要是教师制定的。况且,前文已分析过,教师恐怕没有必要如此纠结于通过限制孩子可玩的小车种类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见,这条规则合理与否值得商榷。这样一条由教师制定的并不见得合理的规则,怎么就一定不能打破呢?

教师在案例中纠结的是“当班里多数孩子的需求与少数孩子的愿望产生冲突时,我该如何应对”。其实,就玩小车这个活动来说,并不存在多数孩子的需求与少数孩子的愿望相冲突的情况。从案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几种小车都在同一块活动场地上,数量也是充足的,而且当时班级有两位教师在现场,可以分工指导不同的孩子以及确保孩子的安全,因此,小洲玩小推车的愿望与其他孩子骑小车的愿望完全可以兼顾。可以想象小洲当时内心有多委屈:明明小推车就在眼前,我玩小推车也并不影响大家骑车,可是为什么我的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得到满足呢?

教师若能跳出固有的思维,重新审视自己做出教育决策的过程及依据,也许就能豁然开朗,发现问题所在。

(浙江杭州市申花路幼儿园 徐晨晨)

3577500338248

猜你喜欢

小推车玩玩小车
追车
一种运送蓝宝石方砖小推车的设计及使用
玩玩
积木小车
游乐园
你腿脚好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棉花糖
去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