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容忽视

2022-03-11

妇女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女儿

特邀主持人 刘律廷

循序渐进让孩子了解、认识死亡

(周女士,30岁,工程师)

6岁的时候,有一天我被父母从寄宿幼儿园接回家,因为缠绵病榻多日的爷爷去世了,他们让我见爷爷最后一面。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爷爷去世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

上大学时,我读到教育学博士张淑美一篇有关死亡的论文,题为《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她在文章中写道:“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而我的经历似乎就是在印证这一观点,所以我非常认同。因此当我有了孩子,我给女儿读相关主题的绘本,让她早早地明白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的。女儿四五岁时,我带她看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逝去的纪录片,讲述长辈的故事,让她知道死亡不代表遗忘。

我的婆婆在中风后被查出患有淋巴癌,已是晚期。医生说她还有三个月时间。我如实告诉女儿:“奶奶可能要去世了,或许某次见面之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女儿不知道什么是“去世”,恰好我家里有棵巴西木根烂了,我想了好多办法都没能救活,便对女儿说:“这棵树因为浇水太多,根已经腐烂,就像人患了绝症,救不活了。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死亡。当人死亡了,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去世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了以后终有一天都会去世,会离开你。但到时候你会有自己的宝宝,自己的家庭,就算我们离开了,你还有其他亲人朋友,并不孤单。现在,你奶奶可能很快就要离开你了,但是爸爸妈妈还能陪你很多年。”

女儿终于知道,奶奶快要死了,将会离开她,忍不住大哭起来。我抱着她安慰了一会儿,等她平静了,我们一起把那棵巴西木送往垃圾站。路上我告诉女儿:“这棵树虽然死了,但它腐烂之后会变成土,然后给其他树木花草提供营养,相当于它又活过来了,变成了其他植物。”女儿说:“那我以后可以在哪里看到它呢?”我说:“在公园里或者马路边,可能有一棵树就是这棵树变的。”

女儿先体验了一次失去一棵巴西木的感觉,也算是一种心理成长。因此,几周后奶奶去世时,女儿虽然伤心,但平静地接受了现实。

葬礼上她哭得很伤心,嘴上却说:“我没有哭,是眼泪自己跑出来的。”我听着心疼。

那段时间,我允许她把奶奶的遗照放在自己的书包里,并告诉她:“奶奶一直希望你快快乐乐的,不要让奶奶失望。”于是她反过来常常安慰我:“我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不会让奶奶失望。”

我觉得,给孩子最好的生命教育,是让孩子知道并记住逝去的亲人,并珍爱自己的人生。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被爱着、信任着;不管他遇到什么事,家庭都是他避风的港湾,家人都是他坚强的后盾。

一定告诉孩子:跳楼不是游戏,人死不能复生

(周先生,29岁,程序员)

一个周日,我带5岁的儿子去公园。他带着一群孩子从一块大石头上往下跳。虽说石头不高,跳到下面的草坪上也不危险,但孩子们落地后却纷纷做出各种惨死的样子,有个孩子甚至躺在地上扮尸体,让其他孩子用松针埋葬他。

有的家长觉得晦气,赶紧把孩子带走了。剩下的孩子越玩越疯,边玩边喊:“我从8层楼跳下来。”“我从100层楼跳下来。”“我从东方明珠塔跳下来。”“我从月亮上跳下来。”……他们的行为让我联想到新闻里未成年人跳楼的报道。我想,也许是孩子对死亡太陌生,出于好奇把死亡当成了游戏。

当天从公园回家后,我在写程序时遇到电脑死机。儿子凑过来问:“爸爸,电脑死了吗?你可以让它复活吗?”

我说:“可以。但是,如果人死了,就活不过来了。”

儿子激动地反驳:“骗人,我们经常跳楼,人死了还能活过来。”

见他不理解,我拿起一只玻璃杯从离地面几厘米的地方丢下去,杯子完好无损;我又把杯子從离地面1米的地方丢下去,结果杯子摔碎了。我告诉儿子:“如果一个人真从高楼上跳下去,会变得跟玻璃杯一样粉身碎骨,当场死掉,再也不可能活过来。所以,跳楼游戏是个危险的游戏,小朋友不能玩。”

没过几天,我爱人因儿子使用手机时间太长批评了他,他竟然赌气道:“我跳楼算了!”等他情绪稳定后,我严肃地告诉他:“跳楼不是儿戏,无论多么生气都不能以此为要挟。有的小孩子总爱说‘我去跳楼’‘我去死’,结果可能真的会那么做,就真的死掉了,因为孩子不像大人有足够的自控力。因此当你生气的时候,最好直接说‘我很生气’,切不可把‘跳楼’‘死’这样的词挂在嘴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不止一次跟儿子讨论这样的问题:白衣天使为什么要去救人?结论是他们要挽救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生命对他自己和他的家人来说都十分宝贵。如果我们不能战胜新冠病毒,无数的人就会失去生命。白衣天使们不顾自身安危,冲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因此他们特别伟大,值得大家尊敬。

儿子明白了生命的珍贵,懂得了救死扶伤的伟大,立志将来做一名医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要死要活要跳楼了。

我相信,只要孩子真正明白了死亡意味着什么,知道人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很多青少年跳楼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要尊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不同认知

(王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生命教育也称死亡教育,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若家长不教,孩子们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得对死亡的认知,这种认知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畸形的。如果家长对死亡的话题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幼儿有可能把死亡跟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更深的恐惧。相反,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被允许表达痛失所爱的负面情绪,那么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就能从容面对,而不是走向极端。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对死亡的认知是分年龄阶段的。

第一阶段:孩子认为死亡是一种离去,是可逆的,暫时的,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第二阶段:孩子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有些人是不会死的,比如英雄、幸运的人、特殊的人、有超能力的人等。第三阶段:孩子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同孩子谈论生死的时候,要遵循孩子的认知顺序与发展水平,按着以下的时间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婴儿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家长应尽量减少亲子分离,不要经常给孩子换保姆,换环境,换主带人。

当两三岁的孩子第一次发出对死亡的疑问时,家长可以用简明的语言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准确信息,不要使用“睡着了”“旅行去了”“走了”等委婉说法,这些话可能导致孩子害怕入睡、分离或旅行。家长不妨借助自然和生活现象引导孩子:“宝宝,叶子和花朵春天长出来,秋冬枯萎死去,这是自然的变化。”“小鸟、小狗死去后身体就不会动了,就像你的玩具没电了一样,但它们不能换电池。”

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出现差异。有些孩子比较早熟,会提前对死亡产生深深的恐惧。家长要对孩子怕黑、总把“死”字挂在嘴边等反常情况表现出理解与接纳。对幼儿来说,家长的态度比语言更能传递真实的信息,如果家长听到跟死有关的问题就烦躁厌恶,孩子的焦虑就会随之增加。

有些孩子比较晚熟,在学龄前都不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与普遍性,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跟影视作品中的超人、英雄、仙女、巫师一样是不会死的。他们认为某些魔法或游戏可以让人复活。他们理解的死亡就像是手机没电一样简单。当孩子童言无忌时,家长要接纳孩子幼稚的认知,再帮助孩子理解死亡是什么。具体方法可就地取材,多种多样。比如:一起为小动物举办正式的葬礼。陪伴小动物走完由生到死的旅程后,孩子会对生命的脆弱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采取读绘本或讲故事的方式,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像《爷爷变成了幽灵》《奶奶的宝宝》《我永远爱你》等绘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家长可以提问孩子:“对小主人公来说,奶奶死了,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如何安慰失去亲人的小主人公呢?”再比如通过新闻来教育孩子死亡的不可逆性。就像案例中的周先生引导孩子了解因疫情而死去的人不会再回来,孩子因而更爱惜生命,并由此树立了做医生的理想,发自内心地理解了死亡不是游戏。

上小学之后,孩子们对死亡会产生更成熟的认识。在遇到公共安全事件或参加葬礼等活动时,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悲伤和恐惧,给予适当的安慰与指导。在清明节、中元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对故去亲人的纪念。利用这个过程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有一个这样的节日。带孩子看老照片、讲家族先辈的生平趣事,温习好的家风传统,也都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

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要让孩子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比如高寿老人驾鹤西去,是白喜事;姥姥把做菜的秘方传给了妈妈,姥姥的饭菜香味仍然陪伴着我们;爸爸经常翻看的笔记本是爷爷留下来的,等孩子长大了,也可以通过笔记本跟年轻时的爷爷对话。这样做能向孩子展现永恒的家人关系,给孩子的内心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孩子珍视生命,正确理解生死,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

【编辑:冯士军】

3085500338258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女儿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冬爷爷
站着吃
奶奶驾到
爷爷说
和女儿的日常
我家也有奶奶等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