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程示意图”的修订研究与建议
2022-03-11孙永辉周国军龚仁宗张晶夏芷玲
孙永辉 周国军 龚仁宗 张晶 夏芷玲
摘要:以2004年版、2007年版和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研究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程示意图”的主要修订内容,提出并论证了拆分“洗涤再转移”步骤、调整“摇动”步骤位置和修改部分图符的必要性。认为修订后的插图满足高标准和严要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能让学生更接近科学、严谨、真实的溶液配制过程。
关键词:教材插图;溶液配制;修订研究;修订建议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2-0090-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2.020
*本文系江苏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2019JK13-ZB04)“基于高中化学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及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之一。
一、插图价值
教材插图是指插附在教材中的图片,它是辅助文字叙述,帮助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材插图的必然要求,即插图应以直观、准确、形象、生动、感性的特性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对其中一些定义、公式、观点和理论的论述,通过图形和图注并举的形式加以诠释、补充和升华,以最简洁、明确、清晰的途径将学习内容传递给学习者,让学习者通过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准确地认识、理解和领悟教材所阐述的事物形态和变化规律[1]。
二、修订研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2],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做的第一个定量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定量研究思维的重要实验。2019年版三套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以不同形式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进行了要求,相关编写内容比较如表1所示。
人教版教材既有实验步骤陈述,又有涵盖实验关键操作的过程示意图,对实验过程展示极为细致。2004年以来,人教版教材[3,6,7]先后对该插图进行了2次修订,主要修订变化如表2所示(不考虑容量瓶形状、仪器相对大小等的微调)。
结合实验步骤陈述,教材以插图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的关键操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实验的基本原理、关键步骤和操作规范,做到了插图与文字描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示意图”的每次修订,都是一次对实验的规范与细化、优化与升华。
三、再版建议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关键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再转移、摇动、定容、摇匀、取用或备用(装瓶、贴标签)等步骤。其中,“计算”步骤主要用纸笔进行,无需在插图中呈现;称取固体应使用分析天平、量取浓溶液更多是使用移液管,考虑到中学实验室并未普及使用分析天平和移液管,可不在插图中呈现“称量”步骤。另外,配制所得溶液如被立即“取用”或用于“备用(装瓶、贴标签)”,也可不在插图中呈现。
2019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过程示意图”展示的关键操作如图1所示(a~g是为方便本文讨论而添加)。
结合实际操作、研习大学教材,对比中学教材,认为上述插图能够继续优化。
图1(a)所示为“溶解”操作。图中固体在称量纸上、蒸馏水在量筒内,两个弯箭头分别表示将固体和蒸馏水转移到烧杯中。可见,本图中烧杯应该是空的,即烧杯中溶液和固体物质对应的图符应删除。
图1(e)所示为“洗涤与再转移”操作。用一个弯箭头表示将试剂瓶中的蒸馏水加入到正在进行“转移”操作的烧杯中,感觉“洗涤”与“再转移”两个操作在同时进行,而事实上这两个操作无法同时进行。建议将“洗涤”与“再转移”操作拆分,在“洗涤”操作之后,展示“再转移”操作。
图1(d)所示为“摇动”操作(还有“摇晃”“旋摇”等不同说法)。该操作应在“再转移”操作之后进行,且容量瓶内溶液对应的图符应增加到容量瓶容积的2/ 3,相关证据如表3所示。
图1(f)所示为“定容”操作。该图中带圆圈的细节放大图是要强调:眼睛平视刻度,当溶液弯月面最低点和标线相切时,定容完成。可见,此时容量瓶中的溶液已“加满”,即容量瓶瓶颈中要添加溶液对应的图符至容量瓶刻度线。
图1(g)所示为“摇匀”操作。容量瓶标线以上瓶颈部分的体积很小,容量瓶倒立时,瓶底部的“气泡”也很小(经过100 mL、250 mL、500 mL等不同规格容量瓶实际测试)。因此,本图倒立容量瓶中溶液对应的图符应增加至合理位置。
另外,还要注意按照操作进行的顺序,示意图容量瓶中溶液体积应逐渐增多;还可用底对齐方式排列,以示在桌面或近桌面操作。建议修订后的插图如图2所示。
插图是对教材内容的形象诠释和直观概括,它不仅可以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更能传递文字无法实现的信息与功能,承担着解释知识与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教材插图必须要求做到高標准和严要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1]。上述修订后的插图能满足教材对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的要求,做到了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的统一,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过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有助于逐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晓丹.教材插图绘制要点初探[J].中国编辑,2016(4):62-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4-56.
[4]王祖浩.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38-41.
[5]王磊.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5-27.
[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16.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17.
[8]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普通化学实验教学组.普通化学实验(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2-13.
[9]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3-64.
[10]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大学化学实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0-51.
[11]扬州大学等.新编大学化学实验(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49-50.
36035003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