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探索实践

2022-03-11苑成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幼语言表达亲子

苑成花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从故事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其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粗略感知是非,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故事是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深深吸引着孩子,使其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行动。学生成长需要故事,最好的教育应该从故事出发。

一、当下幼儿阅读兴趣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阅读材料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幼儿阅读?”多数老师的回答是:生动有趣、情节精彩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等。通过调查幼儿园读书角和教材,我发现大都以童话故事书、看图说话的读本为主。这些阅读材料的文字较多、句子较长,且有些图片不够清晰或者缺乏童趣,不适合幼儿阅读。

实践证明,绘本是幼儿最喜欢的图书。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书,即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优秀的绘本对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用绘本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是最好的。

2.亲子共读普遍缺乏

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我认为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而言都是很大的损失。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密切幼儿与父母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幼儿有情绪情感的体验。其次,要注意和亲子阅读的方法。亲子阅读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和孩子共同欣赏阅读材料。

3.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对幼儿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阅读指导,这对是否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指导仅仅是停留在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里图片所表达的内容,一般来说教師可以以引导幼儿敏锐地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和创设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作为切入点,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4.选择适合的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一定要先选好故事,不同年龄的幼儿需要不同的故事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3到4岁的幼儿爱听动物的故事,5岁以上的幼儿爱听童话故事。无论讲什么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准确把握讲故事方法与契机

1.活动参与法。幼儿生性好动,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明显。因而故事教学不应仅仅是静态的,还必须与幼儿的身体活动、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有关词汇和句子,也可以使他们进一步熟悉作品,体验思想情感和巩固记忆。

2.难点前置法。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所不能及的。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

3.扩充讲述法。有些故事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充性的讲述,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一则师幼合编的新故事就诞生了。

4.情景激励法。故事教学活动往往需要参与者有极大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感情色彩、能引起幼儿情绪激动的情境和环境,使之亲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大胆表述自己的意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5.师幼对讲法。有些故事,上下句或者是上下段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逻辑推理关系,这时,不必把整则故事全部讲出来,可巧妙地采取留下一半给孩子,启发、鼓励幼儿积极思维,讲述出故事的另一半,通过师幼对讲的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模仿续编法。幼儿可以学习仿编故事,仿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迁移作品经验的过程。课前教师可准备(或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些实物、图片并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这些实物、图片或相关经验应能围绕故事主题诱发幼儿联想。

故事育人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教师且行且探究,对故事的选择、讲述的每个环节做到最优化,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上埋下有能量的种子。

3363501908218

猜你喜欢

师幼语言表达亲子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师幼互动那些事
小小主持人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