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策略探索
2022-03-11梁晓高峰
梁晓 高峰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在高校思政课中巧用新媒体技术,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思路拓展,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成长动力和知识期待。基于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理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实现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应用,这是当下推进高校思政教学的必然路径。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进而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以期探索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政课 主流意识形态 河北传媒学院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冲击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给思政课的技术应用带来了变革。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学不仅要站在新媒体时代的前沿,还要将思政课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到极致。作为一所传媒艺术院校,河北传媒学院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新媒体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
新媒体技术环境的蓬勃发展,不仅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生活便利,而且也为其带来了鱼龙混杂的信息。尤其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既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也是历史赋予的难得机遇。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有勇于面对这些挑战,积极有效把握好机遇,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作用。
一个事物的发展,既没有绝对的好更没有绝对的坏,因此,事物总是具有其两面性,既对立又统一。从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来讲,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就挑战而言,新媒体的即时性与开放性作为其典型特征,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随着新媒体主体数量和客体数量的自由激增,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充斥于互联网媒体,不仅严重扰乱了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坚持,更不利于正确“三观”的培养。为此,思政课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已是高校亟需关注的问题。当然,新媒体的数字化与互动性优势,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学习内容和生动形象的学习形式,使其更具吸引力。相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当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新媒体对思政知识的传授。可以说,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形态。高校思政课教学如果仍然固守传统的课堂思维,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堂期待和成长需要。所以面对上述挑战和冲击,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应做出变革,将新媒体技术优势融入思政课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多受益。
从机遇来讲,由于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授课,不仅可以将各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而且还能够把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时政信息及时融入相关教学,提高讲授内容信息量,丰富思政课堂的内涵。同时,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与学习中,不但可以实现对相关内容的多元了解,而且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关注点,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外,由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多样教学平台,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拓展了高校思政课堂的广度和长度,从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
由此可见,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將来,融入新媒体的思政课教学,不仅会成为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一种模式,还能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课堂。因此,若要实现当下高校思政课质的飞跃,就需要把握好机遇,将新媒体的优势融入教学,既契合学生对思政课授课模式的期望,又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课在改革中的有效推进。
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必须树立融合理念。要探索高校思政课与新媒体的融合理念,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大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就要塑造好思政课的教学主体,设计好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高校要塑造思政课教学主体,就要促使思政课教师积极学习新媒体知识,了解新媒体特性。思政课教师唯有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才能将新媒体优势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传媒类高校可以依托本校传媒专业优势,非传媒类高校可以引入校外传媒资源,通过逐级培训,逐步将高校思政课教师打造成“新媒体人”。首先,学校要把思政课教师掌握新媒体技术作为“新媒体人”的核心要素。利用本校的新媒体专业教学团队或者校外新媒体运营组织,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新媒体实操培训。为确保应用效果,培训结束之后,受训教师还要通过学校组织的新媒体教学考评,才能正式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也能使思政课教师逐渐摒弃“教师只研究本专业知识”的狭隘思想,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其次,学校要出台教育保障机制,为思政课教师成为“新媒体人”提供制度保障。无论是传媒类高校或者非传媒类高校,都应不断建立健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保障机制,除需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新媒体技术的相关培训,还需对新媒体教学需要的平台建设给予人力、财力上的全面支持,将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进行制度化建设并形成相应的奖惩机制。
从辩证的角度讲,矛盾具有对立统一性,教学内容的设计亦是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应该重视内容设计又要精于传授形式。因为,内容与形式相互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好的教学内容如果离开了缺乏吸引力的讲授形式,仍然提高不了学生的“抬头率”。基于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在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在内容上还可将互联网信息中的相关案例引进思政课堂,以教学知识为出发点和着力点,运用故事化、可视化、H5交互、动画短视频等新媒体表达方式,对思政课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下接受知识熏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愉快完成思政课的学习任务。从互联网信息中筛选用于思政课课堂的案例,应注意两个原则,即教学案例需要具有“热点性”和“关联性”。所谓“热点性”是指选用的案例为最新发生且受人关注的;所谓“关联性”是指选用的案例与教学基本知识点有关。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建立信息共享与筛选机制,所有思政课教师都应担负起 “热点性”素材的收集责任。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将收集的“热点性”素材根据教学基本知识点,考察其“关联性”,选取与之相关的案例运用到授课之中,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实现育人目的。只有处理好这两个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才能够真实有效地联通新媒体信息。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创新。在此发展需求的引导之下,各高校纷纷投身于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创新的教学实践当中,许多高校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河北传媒学院在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的探索过程中,积极发挥本校的传媒类院校的专业优势,通过将新媒体技术、传媒类专业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实现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对进一步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突破思政课教学瓶颈。传统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往往具有“教室局限”和“教材局限”等劣势,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利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高频率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实现思政教学的延伸和突破,能够有效扭转这些劣势。针对这一问题,河北传媒学院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校级官方平台主要突破“教材局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主要突破“教室局限”的问题。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能够为思政课教师发布教学理论信息和教学案例信息提供平台,以扩大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政治话语的影响力,进而突破“教材局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微信小程序辅助思政课教学,实现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思政课从教室扩展至线上空间,进而突破“教室局限”的问题。通过学校与二级学院两级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双向延伸,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瓶颈,从而达到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目标。
2.以新媒体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夯实思政课教学基础。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并不能仅依靠个别思政课教师的“一己之力”,打造一支综合性型的教师团队才是重点。该团队中必然要包括思政课专职教师,也应包括部分党务工作人员以及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在新媒体教学团队中,思政课教师是核心力量,党务工作人员是政治保证,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则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首先,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也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因此,高校党组织需要担负起对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的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把关、监督、指导责任,党务工作人员作为高校党组织行使上述职责的工作者,应将其纳入新媒体教学团队。其次,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要避免传统思政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弊端,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新媒体教学内容呈现形式,让课程设计更为学生所喜爱。具有新闻与传播专业背景的人员在新媒体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专业技术优势,因此,也应将其纳入思政课新媒体教学团队。例如,河北传媒学院就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部、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打造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又具新媒体实践教学能力的新媒体思政教学团队。这样既可以督促思政课专职教师积极学习新媒体知识,掌握新媒体技术,达到塑造思政课教学主体的目的,也能发挥党务工作人员与新闻传播专业人员的专业作用,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实现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目标。
3.以新媒体技术应用为抓手,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从教学主体和对象的角度划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分为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教”和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学”。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以及传播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媒体技术体验教学内容,以及通过新媒体平台自主获取教学信息。新媒体时代为人们所赋予的自由使用媒介的权利,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媒体的主角,成为生活的主角。在现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中,借助新媒体开展的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提供了可能性,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新媒体教学方式。河北传媒学院的部分思政课教学就借助了学校的虚拟演播室,并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开展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进行有专业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设计,要求其完成红色剧本的撰写、舞台表演、视频制作等课程作品,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完成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体验。学生不仅体验于案例情境中,也体验于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对话中,更体验于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中,通过切身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如此,运用新媒体技术设计好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运用新媒体讲活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理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借助新媒体开发的新的教学方式,让高校思政课更加具有了时代感、亲和力和针对性,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不断探索的育人使命。
作者单位 梁晓 河北传媒学院
高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號:19VSZ078)、2021年度河北传媒学院教务处教学改革课题“高校思政课的新媒体运用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jw2021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雪振,宋春江.善用“大思政课”[N].解放军报,2021-03-29.
[2]周红梅.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计与实施[J].智库时代,2019(18).
[3]林凌.新媒体普法传播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传播,2018(05).
[4]王卫国.“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2).
【编辑:钱尔赫】
358050033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