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陆广东北上路径热带气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022-03-10龚月婷程正泉杨诗琪

广东气象 2022年1期
关键词:粤西粤东强降水

龚月婷,程正泉,杨诗琪

(广东省气象台,广东广州 510640)

登陆热带气旋(TC)暴雨是广东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TC导致的连续性暴雨会引发内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登陆我国的TC降水特征已有不少研究,程正泉等[1]统计发现TC降水量以及暴雨日数自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迅速减小,华南地区是出现TC降水量最大区域之一;翁向宇等[2]对登陆粤西的TC降水特征统计分析表明暴雨量级的降水常分布于TC路径右侧,而大暴雨、特大暴雨落在路径左侧的可能性更大;王捷纯等[3]对登陆华南的TC降水进行分型统计,并探讨了强降水产生机制。目前,TC暴雨尤其是连续性暴雨的预报仍有相当难度,近几年登陆广 东 北 上TC,如 尤 特(1311)[4]、艾 云 尼(1804)[5]均带来大范围连续性暴雨并引发严重自然灾害,值得继续关注。本研究主要针对此类登陆北上的TC进行统计,揭示其活动情况及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1 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使用1981—2018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1981—2018年广东、广西、海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省共62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主要包括08:00—次日08:00(北京时,下同)、20:00—次日20:00 24 h累计降水量。

统计强度为热带风暴(TS)、强热带风暴(STS)、台风(TY)、强台风(STY)和超强台风(SuperTY)。登陆北上路径TC用以下标准选取:从登陆时刻开始到登陆后48 h(不足48 h则计算到最后定位时刻),每6 h计算一次TC路径的偏折角度,得到算术平均值同正北方向经线夹角在45°以内的TC作为统计对象。本研究中强降水均为24 h TC累计降水量达到暴雨及以上(≥50 mm)量级的降水。通过常规探测资料分析天气形势,结合雷达、卫星等资料主观判断是否属于TC降水,保留TC外围降水、残留云团及与周围天气系统有明显相互作用的降水。

降水统计时段为登陆前后共72 h,如登陆时刻在当天08:00—20:00之间,则取当天08:00—次日08:00为登陆时24 h降水;如登陆时间在当天20:00—次日08:00,则取当天20:00—次日20:00为登陆时24 h降水,以此进一步得到登陆前和登陆后24 h降水。

统计此时段内陆地出现的TC强降水站点数并计算该站点到对应24 h时段内TC移动路径的垂直距离,若两者相距50 km内定义该站点为中间型,若在TC路径右侧(左侧)50 km以外则定义该站点为右侧(左侧)型。当某类站点数占总强降水站点数50%以上,定义该TC的24 h是右侧型、左侧型或中间型降水路径,如果每一类站点均未达到50%则定义为均匀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TC概况

统计可知,1981—2018年共有36个的登陆TC为北上路径(图1),登陆时间主要集中在6到9月,8月最多,与登陆我国TC的多年平均状况相似[6]。

图1 1981—2018年登陆广东北上TC路径分布

TC活动概况如表1所示,在南海生成的最多共16个(44%),登陆时强度为STS的最多共15个(42%)。在太平洋上生成的TC登陆广东时强度大都为STS及以上(95%),而在南海生成的TC有部分为TS级别(43%),可以看出TC生成位置越偏东,越有利于TC西移过程中强度加强。北上TC登陆粤东(汕尾-潮州沿海地区)最多,共17个(47%),登陆粤西(阳江-湛江沿海地区)有11个(31%),粤中(江门-惠州沿海地区)有8个(22%),这同多年登陆广东TC略有差别:粤西最多,其次是粤中和粤东[7]。其中TC登陆粤东后存活时间相对较长,有约76%在登陆后继续存活了24 h以上,而其他地区登陆的北上TC约50%在登陆后24 h内减弱消失。

表1 登陆广东北上TC概况

2.2 TC强降水概况

36个TC登陆前后72 h共累计出现2 916次24 h强降水记录,平均每个TC出现81次,最少有8次,最多有161次。在强降水最多的前25%(9个)TC中,分别在粤东登陆5个、粤西登陆4个;在强降水最少的前25%的TC中,粤东登陆有4个、粤西登陆有3个、珠三角登陆有2个。图2为北上TC产生的强降水站点频次分布,由图2可以看出,强降水频次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小;在沿海地区从西到东逐渐减少,珠三角及其以东至粤闽交界的区域是强降水产生相对高频的地区(大于16次),而珠三角以西的区域相对较少;结合TC登陆位置和数量来看,在粤东登陆的TC较多对应的强降水频次也较多,相对而言在粤西登陆的TC比在粤中登陆的略多,但是强降水出现的频次却相对较少。

图2 1981—2018年登陆TC北上产生的强降水站点频次分布

图3显示TC登陆前后72 h强降水站点数随时间演变特征,随着TC登陆,强降水站数激增,登陆时和登陆后24 h陆地强降水均较多;从大暴雨站数的分布来看,登陆时24 h陆地出现大暴雨站点最多。将TC登陆后维持时间分为登陆6 h内消失、登陆后持续6到24 h和大于24 h 3个等级,登陆后维持24 h以上的TC平均出现强降水站数最多平均有100个;维持6~24 h的TC平均出现85个;登陆后在6 h之内消失的TC平均出现强降水站数最少为62个。可见,平均而言登陆后维持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也有TC(如9318)在6 h之内减弱消失但仍出现多地强降水,说明TC停编后的残留云团、随TC北抬的热带系统、或与周围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也有利于TC强降水产生。

图3 TC登陆前、登陆时和登陆后24 h强降水站点数

2.3 TC强降水空间分布

不同TC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不尽相同,有的降水分布均匀,有的非对称型很强,有的分布范围广泛,有的相对较小,这为业务预报TC降水带来很大挑战。通过计算强降水站点相对TC路径的垂直距离和位置,分析登陆时和登陆后24 h强降水分特征,将TC降水分为右侧型、左侧型、中间型或均匀型,得到不同类型强降水距TC路径分布图(图4),同时针对每一种降水类型进一步计算其中左侧、中间和右侧型站点的平均距离和所占比例(表2)。可以看出右侧型降水最多占51%,前人的统计结果也有一致结论[8-10];其次为均匀型,左侧型和中间型降水相对较少。在强降水最多的9个TC中有7个都是右侧型降水,2个为均匀型降水。在强降水偏少的9个TC中,各类型分布均匀。虽然选取的统计半径对定量结果有一定影响,不过整体上来看右侧型降水路径偏多,中间型和左侧型降水路径偏少。对于强降水明显偏右的TC(右侧型占比达到70%以上)共有10个,其中有6个在粤东登陆,对于强降水明显偏左的TC(左侧型站点占比达70%以上)共有5个TC,其中有3个在粤中登陆。

图4 各类型强降水站点与TC路径垂直距离的分布箱线图及其样本数

表2 TC不同强降水类型中左侧、右侧和中间型强降水站点与TC中心平均距离和站点占比1)

对比可见,右侧型强降水分布范围最广,样本分布也最分散,25%至75%的站点位于TC中心至右侧约260 km内(图4右侧型箱体所示范围,下同),最远可达660 km,其中位于路径右侧的站点占64%,平均位置可达右侧249 km,位于路径左侧的站点仅占18%,平均位置位于左侧198 km处(表2,下同),相比其他强降水类型均最远;降水分布范围次广的是均匀型降水,25%至75%的站点覆盖了TC路径左侧约100 km至右侧130 km,最远可达460 km,其中位于路径右侧和左侧的站点比中间的站点均多约10%,左右样本分布较对称;左侧型降水样本量较少,样本分布比右侧型和均匀型都更集中,25%至75%的站点位于TC左侧约50 km至180 km,最远可达390 km,其中位于路径左侧的降水站点达70%,位于路径右侧的站点仅有7%,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中间型降水样本数量最少分布也最集中,主要在TC路径周围约50 km以内,最远达到100 km,路径左右两侧的站点平均分布距离最小,不足100 km。

3 结论

1)北上TC陆地强降水主要集中在登陆时到登陆后48 h内,其中登陆时24 h是大暴雨最集中的时段。

2)一般持续时间越长,移动速度越慢越有利于北上TC降水的累积,强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3)北上TC容易产生右侧型降水,可达51%,且右侧型强降水影响范围最广,其次是均匀型降水,左侧型和中间型降水出现相对较少,影响范围也较小。

猜你喜欢

粤西粤东强降水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2020年8月中旬成都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刚虾!恒兴欲在粤西对虾养殖赛道中掀起新浪潮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20年黑龙江省夏季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检验
临汾市多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珠江口以西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粤东暴雨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分析
粤西年俗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