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医学计算机实践探索

2022-03-10吴泽志谢俊松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竞赛

吴泽志,吴 茜,谢俊松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医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32)

1 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共同推进的国家战略,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在国内高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国内各省市、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模式和实践环节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2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就是高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或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是申报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或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目前,国内高校组织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或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2.1 高校内设专门机构专项指导

在国内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省市,往往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委托教学指导竞赛委员会,指导和管理专项学科竞赛工作[1,2],高校也相应成立了内设机构,负责某专项学科竞赛,划拨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参赛规模,推动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提高了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2 高校教研室自发指导

较晚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省市,或高校内设专门机构专项指导的学科竞赛之外的创新创业活动,则由高校内某些教研室自发组织开展,根据国家或省级学科竞赛的文件要求,通过学校或者学院的社团组织,采用短期突击指导模式。

2.3 高校社团组织联合指导

不属于某一学科的创新创业活动或者竞赛,则由高校社团联合组织学生参赛,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指导老师不隶属于社团组织管理,老师和学生的对接指导缺乏有效的时间保证,很难有稳定的指导效果。

3 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学科竞赛,已经涉及很多学科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学科竞赛的开展模式,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3.1 学校竞赛经费不足,管理难度大

多数高校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上并无专项经费,教师在指导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中,难以体现正常的指导工作量,多半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无偿指导,久而久之,挫伤了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性发展。

3.2 指导老师任务重,时间难以保障

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之间是自由、双向的选择,指导关系多半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推荐而形成的,使得部分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由于课余时间有限,且指导教师还有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所以,指导过程难以系统化,指导效果难以精准化。

3.3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较弱,社团活动频繁

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对于传统的知识学习比较习惯,比较刻苦,但对于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同时,大学的各类社团也比较多,学生参加社团的热情比较高,社团活动也比较频繁,相对而言,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就比较少,具有临时、短期、突击性的创新创业活动或指导的学科竞赛,质量效果就难以保证。

4 “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课程群”教学思维新模式

针对以上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医学专业为主的特点,以安徽医科大学开展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和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等计算机相关大赛为例,介绍适应医学生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新模式,即探索由“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课程群”组成的,全年级、全专业围绕创新创业服务的课程群新思维,实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医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和实践。

4.1 计算机基础教育为先导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国内高校新生入学后,最先接触的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必备基本技能,一般都是采用大学计算机基础通用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习热情不高。教学内容对于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或竞赛针对性不强。

为了满足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实现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使用计算机知识表达医学专业内容,激发医学生在后期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中,自觉学以致用,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我校改革了面向全校医学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两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改革课程的讲授内容方面,以医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参赛作品为计算机教学案例,展示计算机基础技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身边的同学参加相关大学生竞赛的案例,使得同学们更有亲切感、真实感和参赛的迫切感,解决了同学们参加大赛“怎么做”的问题。强调计算机应用的普遍性,引导学生在后期的医学基础课,以及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处处以创新创业的思维,学习各阶段的专业知识。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相关竞赛案例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以及我校出台的有关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相关文件精神,引导同学们意识到,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不仅需要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培养同学们对医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为后期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4.2 计算机选修课为补充

由于计算机基础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医学各专业所有同学开设的,因受到课时数的限制,只能介绍计算机基础的主要内容,难以满足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学有余力并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笔者开设的图像美容和影视动画制作课程。这两门课程也是以我校医学生参加各类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获奖作品作为授课案例,讲授平面图形图像设计与实现,以及影视剪辑和动画制作技术。与计算机基础必修课不同的是,这两门选修课则偏重于创新创业活动中,平面图形图像的展示技能、影视剪辑和动画制作的技巧。此外,选修课是跨年级、跨专业学生的自选课,来自不同专业,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能实现知识互补,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

4.3 医学课程群为核心

医科课程群包括低年级的医学基础课程群和高年级的医学专业课程群。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对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力的检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社会,造福人民。针对医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仅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还是不够的,应该从服务于医学专业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医学生以创新创业政策为导向,通过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的建设,以计算机相关应用为基础,为医学课程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课程群”及其医学生、指导教师和创新创业政策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统一于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整体,如下图1所示:

图1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群及其关联

4.4 团队建设

4.4.1 教师指导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往往实践性非常强,不仅要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查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指导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是创新创业大赛前的具体指导,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通过平时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医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指导教师是联系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课程群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自2018年以来,我校出台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成绩单》政策文件,同时,在教师指导团队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1)教师指导团队的组建方式。每个自然班级配备一位“科研启蒙导师”,培养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指导创新创业活动。(2)教师指导团队的管理运作。各类各级学科、技能竞赛和大创项目申报之前,指导教师根据本班级学生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表达能力等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参赛的类型和方向,指导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优化跨班级跨专业交叉组队,提升作品质量。(3)教师指导团队的考核要求。学年主要考核指标:为学生开展培训和指导次数;至少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学习类或科普类或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1项及以上;指导学生获奖等级和数量排序多者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等。

4.4.2 学生社团宣传 除了通过课程形式强化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外,学校出台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广泛宣传以创新创业导向的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活动,学生社团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新老同学传帮带的作用。大学生社团协会,一般都是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组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或有较强的一技之长,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同时,社团的老生或多或少参加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对学校的激励政策比较了解,在每年新生进校后,利用学校或学院社团招新的形式,宣传学长创新创业意识和业绩,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新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2)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间的桥梁作用。社团比较了解本校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指导老师,同时,也了解社团中具有浓厚兴趣和技能的学生,推荐优秀学生和优秀指导老师建立联系,配合指导老师组织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畅通指导老师和学生团队之间的针对性指导,起到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作用,也提高了指导质量和效率。

自2018年以来,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在校级32个学生社团中,分别配备了与社团业务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全校所有自然班级几乎都有学生参加不同的社团,并且参加社团的学生都是比较积极和优秀的同学,因此,指导教师布置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效果是及时高效的。

5 效果分析

笔者在安徽医科大学工作期间,实践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思维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面向全校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结合医学专业的具体参赛的案例,把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和医学生各门医学课程学习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创新创业中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医学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统一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近五年来我校创新创业情况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近五年来创新创业情况统计分析表

表1中的数据表明,近五年内,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政策的引领下,通过改革高校医学生计算机课程群思维新模式,全体科研启蒙导师努力实践,把计算机实践能力应用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实践新模式之前(2016年、2017年)两年间,具有创新创业意向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为52%~55%;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为15%~17%;院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奖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为9%左右。实践新模式之后(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间,具有创新创业意向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上升为100%;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为90%~97%;院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奖人数占比本科生总人数上升为34%~38%。

6 结语

针对医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实践探索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解决了医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或学科竞赛的知识结构不全、管理难度大等相关问题,潜移默化地积累了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避免了高强度的短期、临时的课外指导带来的弊端。减轻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有效激发了学生参加活动或大赛的积极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课程群、医学基础课程群和医学专业课程群的系统学习中,自觉把在校期间的所有课程,有机统一于创新创业活动全过程,培养了医学生创新创业的强烈意识,并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习惯。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竞赛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