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教学对幼儿协调性的影响研究
2022-03-10方敏罗爱芳
方敏 罗爱芳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 422000)
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人的运动控制、技能学习和行为心理等众多能力发展的基础,对儿童技能的发展和运动训练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啦啦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操等为一体的极具感染力的运动项目,啦啦操的课程学习,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操化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心理健康。对于广大幼儿而言,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协调力,既能够优化他们的身体素养,也能够规避可能存在的运动损伤。实践证明,啦啦操对于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将以此为论点,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并探讨及优化啦啦操运动的重要举措以及科学方法[1]。
1 啦啦操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的调查研究
在幼儿成长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科学且高效化的体智能课程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及优化幼儿的身体素养,也为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切实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应该注重推动体智能课程的有序开展[2]。在体智能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啦啦操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啦啦操对于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将采用实验法来进行调查研究。为保障研究的科学严谨性,特筛选中班幼儿来进行观察比照,其中实验组20名幼儿(男生10人,女生10人),对照组20名幼儿(男生10人,女生10人),展开为期2 周的跟踪实验,并记录幼儿的姿势平衡动作协调、手眼动作协调、左右上肢动作协调、上下肢动作协调、听觉肢体动作协调、操作性动作协调、自主性动作协调和被动性动作协调等8项协调能力方面的指标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5~6岁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协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
通过为期2周的实验,得出以下方面的结论。
(1)实验组男童幼儿4 项指标优于对照组。通过实验可以发现,7 个实验指标的对比差异是较为明显的,其中手眼动作协调、上下肢动作协调、听觉肢体协调、操作性动作协调等4个指标,实验组幼儿的指标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在自主性动作协调和被动性动作协调指标两方面,对照组的成绩要优于实验组,说明依托于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同样能够为男童带来身体协调性的提升以及优化,并不一定要采用啦啦操。对比之下,啦啦操在这两项指标的提升方面较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在实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8 项指标中,左右上肢动作协调这一指标两组结果差异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均衡的。总体而言,虽然8项指标中只有4项指标证明了啦啦操的作用,但同样可以得出结论,一定周期的啦啦操训练能够为幼儿带来身体协调能力的改变和提升。
(2)实验组女童幼儿5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经过为期两周的科学测评,可以发现,实验组女童的手眼动作协调、左右上肢动作协调、听觉肢体协调、操作性动作协调和被动性动作协调等5 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姿势平衡动作协调和上下肢动作协调等两项指标中,实验组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实验组比对照组,还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和差距。总体而言,经过一定周期的啦啦操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女童的身体协调性。
(3)男童、女童之间的指标差异是较为明显的。经过科学的调查可以发现,啦啦操对男童、女童身体协调性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指标差异。比如,通过啦啦操训练能够卓有成效地提升男童的手眼动作协调能力。相反,经过科学的啦啦操练习,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女童的左右上肢动作协调,但对于男童而言,啦啦操的整体效果不如对照组。
2 幼儿体智课开展啦啦操的优化对策
体智课程的科学开展,始终具有突出的现实作用。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幼儿的整体素养,也为了更好地夯实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全方位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应该注重充分全面地把握好幼儿的认知规律以及思维特征,科学精准地推动啦啦操的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啦啦操的开展实践中,要依托于高效且科学化的优化对策,整体保障啦啦操的高效化开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啦啦操的关键效能以及核心作用。
2.1 提升对啦啦操的重视程度
在幼儿体智课程的开展实践中,啦啦操是重要的运动形式,也是颇受幼儿喜欢的一种集体类的体育游戏。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啦啦操对于幼儿身体素养、智力水平、情感发育等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整体素养,也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整体认知水平,应该注重整体强化对啦啦操的重视与认知[3]。可以说,啦啦操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具有突出的现实作用。基于此,幼儿园应该多措并举,全方位推动啦啦操运动形式的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多元化的啦啦操项目,积极创新以及变革啦啦操的开展方式,切实提升幼儿对啦啦操的参与积极性。为确保啦啦操运动能够长期有序地开展,幼儿园应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予以优化[4]。比如,幼儿园可以选择每周二、周四两节上午室外活动课来组织开展啦啦操运动。当然,为积极提升幼儿的整体参与积极性,幼儿园要注重在啦啦操的练习过程中,巧妙创设一些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情境,积极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真正保障啦啦操保质保量地开展。与此同时,在啦啦操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一般中班幼儿的教师为2~3 位,在啦啦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别训练的方式,将男童、女童单独分开,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2 设置专门化的体育课程内容
在幼儿体智课程的高效开展实践中,为切实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整体素养,也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发展质量,应该注重行之有效地设置好专门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说,啦啦操课程的科学开展,离不开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为此,幼儿园教师在利用啦啦操等高效运动形式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好幼儿的认知特征,科学高效地利用好啦啦操这样丰富且多元化的形式,以此来真正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整体素养,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发展成效。在体育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既要有效增加身体方面的训练,也要注重协调把握好情感水平、智力发展方面的训练等,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整体发展质量[5]。比如,在啦啦操的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还可以考虑结合幼儿竞争意识比较强的特征,积极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积极肯定幼儿在参与啦啦操中的优越表现。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幼儿模仿能力较强的特性,积极为幼儿来提供科学的示范,示范过可以是视频播放的方式,也可以是教师亲身进行示范。
2.3 积极寻求高效化的家校合作
在幼儿体智能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除充分、全面地发挥好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外,更要注重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合力,只有真正全面地建构良好、科学的家校合作模式,切实形成高效化的家校合力,才能够真正全面地提升幼儿的发展素养[6]。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引领广大家长参与到啦啦操活动的推广以及执行的过程中,确保家长能够带领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也主动积极地练习啦啦操。
3 结语
在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为卓有成效地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以及全方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该注重依托于科学的啦啦操教学形式,切实全面地提升幼儿的身体素养。在啦啦操的开展过程中,要创设多元化的啦啦操教学情境,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模式来提升啦啦操的运用实效,更进一步地提升及优化幼儿的身体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