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肥胖症合并2 型糖尿病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022-03-10彭方兴宋永树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空肠术式血糖

吴 宸,彭方兴,鲍 峰,宋永树,罗 亮,陈 汇,陈 进

(1.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胃肠外科,四川 绵阳,621000;2.绵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3.盐亭肿瘤防治研究所普通外科)

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肥胖与T2DM 密切相关,中国超重与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8%与18.5%,研究表明,对于病情未得到控制的肥胖合并T2DM患者,强化药物加减重手术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2]。目前,减重手术已成为T2DM 合并肥胖的有效治疗方式。同时,大量观察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手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胃束带手术、胆胰分流术,均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与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LRYGB一直是减重手术的金标准,但随着LSG 的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主流的减重术式[3-4]。目前对于这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纳入80例接受LRYGB 与LSG 治疗的肥胖合并T2DM 患者,并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我院接受LRYGB 与LSG 的8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T2DM[5],病程≤15 年;(2)胰岛B 细胞具分泌功能,且空腹血清C 肽不低于正常值下限的1/2;(3)BMI 不低于27.5 kg/m2;(4)对本治疗方案耐受;(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积极配合;(6)男性腰围不低于90 cm、女性腰围不低于85 cm。排除标准:(1)确诊为T1DM;(2)胰岛B 细胞失去基本分泌功能;(3)BMI 与纳入标准不相符;(4)患者自身情况较差;(5)不愿意配合本研究;(6)合并精神障碍疾病且滥用药物。本研究经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163892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1.2 手术方法 LRYGB 组:分离His 角,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横向切割,形成小胃囊,距屈氏韧带75~120 cm 处将空肠离断,于结肠后提远端空肠,并与空肠胃小囊侧侧吻合。距胃空肠吻合口下75~120 cm 处的小肠行侧侧吻合,见图1。此术式首先将胃分为上下两部分:较小的上部与较大的下部,然后截断小肠,重新排列小肠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LSG 组:完全打开His 角,将袖状胃切除后切断十二指肠球部下段,距Treitz 韧带50~100 cm 处切断空肠作为胆胰臂,保留150~200 cm 空肠与十二指肠近端行端侧吻合,关闭系膜裂孔。LSG+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因保留幽门及Latarjet 支的完整性,保持了胃的运动功能,见图2。

图1 LRYGB

图2 LSG

1.3 观察指标

1.3.1 术中及术后情况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患者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

1.3.2 近、远期疗效 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的变化。根据中国肥胖与T2DM 外科治疗指南进行疗效判定:(1)完全缓解:未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控制血糖HbA1c<6.5%;(2)部分缓解:未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控制血糖,6.5%≤HbA1c<7.0%。

1.3.3 术后减重情况 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变化情况。

1.3.4 营养指标 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个月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如有必要采用Fisher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出血、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LSG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LRYGB 组(P<0.05);两组术 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近远期疗效的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 个月、36 个月两组FBG、空腹胰岛素、空腹C 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HbA1c 均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相关指标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相关指标的比较()

*P<0.05 vs.同组术前

2.3 两组患者术后减重情况的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体重、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均下降(P<0.05),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body weight loss,EWL%)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减重情况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减重情况的比较()

*P<0.05 vs.同组术前

2.4 两组营养指标变化的比较 与术前相比,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TG、TP 均下降(P<0.05),ALB、PA 及GPT 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的比较()

表5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的比较()

*P<0.05 vs.同组术前

2.5 两组患者术后T2DM 改善情况的比较 术后6个月、12 个月、36 个月T2DM 均明显改善,按T2DM的治疗情况分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T2DM 改善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对肥胖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减重手术也逐渐得到认可与接受。肥胖合并T2DM 以往通常采用饮食、行为、药物控制等内科治疗,但随着减重代谢外科的迅速发展,减重手术已纳入肥胖及T2DM治疗指南[6-7]。手术成为肥胖合并T2DM 的有效治疗手段,我国指南指出,BMI≥32.5 kg/m2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LRYGB 与LSG 是目前较常见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两种术式的近远期疗效仍存在争议,目前减重手术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对于减重代谢手术如何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的机制尚不明确[8]。

本研究中,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两组肥胖及T2DM 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LSG 与LRYGB 的疗效相近,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LRYGB 与LSG 治疗肥胖症合并T2DM 近期疗效显著且效果相近,但LSG 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便,可作为临床优先考虑术式。有学者报道[9],LSG 组术后12 个月糖尿病缓解率达80.6%,LRYGB 组为84.6%,两种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尹刚等[10]的研究也表明,与术前相比,术后12 个月LSG 组与LRYGB 组FBG 及HbA1c 均呈下降趋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LSG组术后BMI 显著下降,EWL%明显增加,表明在减重方面,LSG 短期疗效显著,这可能与术后胃饥饿素分泌减少、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水平升高、降低了患者的食欲与进食量有关。既往研究显示[11],营养不良组患者BMI、TP、ALB、PA 低于营养正常组,HbA1c 水平高于营养正常组;本研究中,与术前相比,术后6 个月、12 个月、36 个月,TG、TP 均下降(P<0.05),ALB、PA 及GPT 明显增加,两组间对应时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结果一致;表明TP、ALB、PA 水平能准确反应营养状态指标。

LRYGB 是代谢手术的标准术式,其降糖、调脂、降压等作用已获临床肯定,术后首先出现血糖的降低,而后出现体重的下降,可能由于其改变了原有消化道结构,与十二指肠、空肠旷置,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有关。术后胃肠道反应及营养不良风险稍多,食物尽快到达远端小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分泌增多,进而降低血糖,主要用于肥胖合并T2DM 的治疗。减重代谢手术方式选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既要按照病情需要,又要尊重患者的选择;不但应考虑手术减重降糖效果,还应考虑术式改变胃肠道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兼顾术后外科相关并发症及营养并发症,尽量做到个体化手术,患者利益最大化是减重代谢手术的最终目标。LSG 术后导致体重下降,作为限制性手术方式,使得糖尿病得以缓解[12-14]。由于切除了胃的大部分,尤其胃底,导致胃饥饿素分泌减少,使食欲降低、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达到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的目标。LSG 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减重效果较好,术后如果体重反弹仍可再次施行其他术式。LSG 术中约切除75%的胃,但保持了肠道的完整性。这将限制一次进食的食物总量,但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自然吸收[15-18]。Keidar 博士及其团队考察了LSG 术后443例患者,在为期一年的随访中,大部分患者已减重约77%的多余体重,51%不再患有T2DM。

综上所述,LRYBG 与LSG 术后近、远期疗效相当,而LSG 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为简便,住院时间更短,可作成为治疗肥胖合并T2DM 的主要术式。

猜你喜欢

空肠术式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麋鹿小肠的组织学研究
胃切除手术后患者空肠营养管的护理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
从唇裂继发畸形修复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术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