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特色探究

2022-03-09章小建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2期
关键词:梦游景象梦境

章小建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游仙诗。诗人以记梦为由,抒发了对自由的强烈渴盼,展现了其洒脱不羁的性格。作品构思新奇,内容丰富,情感诚挚,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接下来,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新奇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所写的内容皆为梦中所见。在梦境中,他脚穿谢公屐,沿着青云铺就的大道直上九霄,见到了诸多奇异的景象。诗人以“寻梦”“入梦”“梦醒”为线索进行铺展和安排。先从“海客”着手,记述入梦的原因。诗人听到海外归来的人说起天姥山,心生向往,因而夜有所梦。进入梦境后,他随风飞翔,直入仙界,与众仙一起,呼风唤雨,联袂欢聚。就在他倍感快慰之时,梦中的一切如烟云般消散。李白自青年起便立志,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二十四岁时,他离开蜀地,前往长安,希望能够一展抱负。但是腐朽堕落的统治阶级和诡谲难测的人心,让他心中的激情渐渐冷却,梦想也随之破灭。最终,李白被“赐金放还”。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挫折,他心中充满了痛苦,却又无处可诉,只能借这首诗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梦游天姥吟留别》虽然以虚幻的梦境为题材,却真实地反映了李白当时的处境和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人从“出世”到“入世”,再到“隐世”的人生经历,就如同诗中从“寻梦”到“入梦”,再到“梦醒”的过程。他的“长安之行”又何尝不是一场美梦呢?诗人满腹才学,豪情盖世,本以为可以在长安有一番作为,可惜事与愿违,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最终化作了天边的流云,留给诗人的只有满怀的悲怆与辛酸。诗人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全部熔铸进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中的“梦”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投射,也是诗人为自己构筑出来的一方灵魂栖息地。

二、内容丰富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诗歌中,李白描写了大量的景物,如“天姥山”“大海”“云”“雾”等。这些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恢宏壮丽,颇具气势。“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海上的太阳”是诗人在梦中见到的,“天鸡报晓”是诗人在梦中听到的,两者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图画。又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烟与云都是缥缈不定之物,两者叠加,使得梦境中的一切更加虚幻,给人一种若即若离之感。再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诗人又写到了广阔无垠的蓝天和日月朗照的宫殿,使画面的色调更加明朗,景象更加壮观。细读《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从天上写到地下,从大海写到日月,凡是诗人目光所及之处,凡是世间绝美之物,皆入《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

三、句式多变

李白才华横溢,常出惊人之语。他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在章法上别具一格,基本不受体制的限制。全诗长短句相互交错,整散句相互结合,句式灵活多变。“海客谈瀛洲,烟涛渺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既相互映衬,又相互包容;诗人借此诉说情由,为之后的“入梦”作好了铺垫。接下来,从“天姥连天向天横”到“一夜飞度镜湖月”,连续六句诗都是由七个字组成,气势磅礴,韵律感强。诗人通过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描写了自己在梦境中见到的奇异景象。从“千岩万转路不定”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景象不断变幻,句式也变得更加灵活。诗人在描绘这一幅幅壮丽的图景的同时,抒发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以及在缥缈仙境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个短句以急促的节奏、极强的气势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在最惊心动魄之时,诗人又蓦地收住笔锋,以一组六言句结束梦境,重返现实,最后以长句直抒胸臆,慨然长叹。全诗气若长虹,势若奔雷,令人惊叹不已。纵观全诗,无论是入梦之前的无限向往、入梦后的情怀激荡,还是梦醒后的清冷孤寂,都是通过不同的句式表達出来的。有的紧凑工整,有的飘逸洒脱,有的低回婉转,带给人以丰富的阅读体验。

总之,盛唐气象成就了李白,名山大川包容了李白。李白就如同一位坠落凡尘的仙人,在世间游历一番后再次回到了九天之上,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华词锦章。通过阅读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能够打破时空的桎梏,见到种种奇异瑰丽的景象,穿越到千百年前与诗人一起遨游。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梦游景象梦境
在梦游的象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杯中异景
梦境
冬天的景象
黑白键
梦游
梦游东方
苦难中的梦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