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09聂天旸于会勇陈卫衡张山满天黄振峰王成祥
聂天旸,于会勇,陈卫衡,张山,满天,黄振峰,王成祥
1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2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3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积极防控和救治后,我国境内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大批新冠肺炎患者进入恢复期而出院。据文献资料显示,新冠肺炎患者进入恢复期后,虽然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仍有咳嗽、胸闷、气短、乏力等后遗症状;并且,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偏见,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1]。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没有停止,康复患者在出院半年后是否仍留有身心健康问题,是否需要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干预,其生命质量是否受到疾病的影响,影响其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许多未知的信息需要我们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的随访、调查与干预。2020年9月29日—12月10日,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基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牵头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登记系统(http://2019ncov.keyanyun.com/),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BZYSY-2020KYKTPJ-06),以2020年1月17日—3月17日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117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火神山医院20例,雷神山医院15例,武汉市第一医院13例,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13例,同济医院12例,金银潭医院9例,湖北省人民医院7例,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2例,其他定点医院26例。纳入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3月3日联合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符合新冠肺炎恢复期;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无法配合采集信息;原有严重脑、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不能配合者,恶性肿瘤及有精神、神经障碍不能合作。117例患者中,男34例,女83例,年龄段为青年(18~<45岁)14例、中年(45~<60岁)45例、老年(≥60岁)58例,婚姻状况为已婚110例、未婚3例、离异2例、丧偶2例,工作状态为全职工作27例、无固定工作9例、离退休81例,BMI正常57例、超重49例、肥胖11例,住院时急性期分型为轻型18例、普通型81例、重型16例、危重型2例,合并高血压101例、糖尿病112例,有吸烟史16例、饮酒史5例;后遗症症状表现为气短88例次、乏力83例次、胸闷74例次、躯体疼痛72例次、口渴62例次、失眠58例次、神疲50例次、健忘46例次、咳痰43例次、自汗40例次,后遗症赋分后分级为轻22例(0~10分)、中(11~20分)72例、重(21~30分)23例。情志异常:失眠58例次,健忘46例次,烦躁39例次,易怒27例次,焦虑25例次,易惊13例次。
1.2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调查方法 在2020年9月29—12月10日,以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为研究基地进行随访,面对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26个计分条目,分为三部分内容:①第1个计分条目为生活质量自我评价,根据评分分为很差(1分)、差(2分)、一般(3分)、好(4分)、很好(5分)。②第2个计分条目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根据评分分为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很满意(5分)。③第3~26个计分条目产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四个领域的积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其积分满分分别为35、30、15、40、12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在该领域生命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调查结果 患者WHOQOL-BREF量表生命质量总分(75.79±13.80)分,其中生理领域(21.34±4.31)、心理领域(18.76±3.94)分、社会领域(9.58±1.81)分、环境领域(26.10±6.77)分;生活质量自我评价(3.20±0.78)分,其中很差2例、差17例、一般56例、好39例、很好3例;健康状况自我评价(2.60±0.79)分,其中非常不满意6例、不满意50例、一般46例、满意14例、很满意1例。
2.2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在生理领域中,BMI、后遗症分级高及有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BMI、后遗症分级低于无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在心理领域中,女性、后遗症分级高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男性、后遗症分级低及无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在社会关系领域中,仅后遗症分级高的患者得分低于后遗症分级低的患者(P<0.05);在环境领域中,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重、有吸烟史、后遗症分级高的患者低于急性期分型轻、无吸烟史、后遗症分级低的患者(P均<0.05);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女性、后遗症分级高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男性、后遗症分级低及无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影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因素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r=-2.12,P=0.022)、后遗症分级(r=-4.13,P<0.01)、性别(r=1.83,P=0.048)、吸烟史(r=-0.18,P<0.01)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有关,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态、BMI、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等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无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后遗症分级、性别、吸烟史中,仅后遗症分级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呈线性相关(R2=0.170,P<0.01)。线性相关方程:Y=94.179-9.153X。
3 讨论
有研究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3个月内进行定期随访后发现,恢复期患者由于住院时长期处于隔离环境、出院后被疏远,躲避不公平对待、害怕病毒传播给他人,以及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与他人、社会的偏见等原因,使其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随之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而且,即使患者已进入恢复期,甚至达到了临床痊愈的判断标准,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出院后1~6个月里存在诸多后遗症[2-4],这些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随访,全面分析其生命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临床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身心健康康复提供依据和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价情况中,最多见的评价情况为一般;在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情况中,最多见的为不满意。由此可见,从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主观角度来说,普遍存在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不满意的情况。从客观角度分析,患者出院半年后,有过半的患者仍存在乏力、躯体疼痛、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失眠等诸多后遗症状;并且,随着后遗症症状的严重,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下降,两者之间呈线性相关。部分患者还出现情志异常,如焦虑、抑郁、烦躁、健忘、失眠等情况,这可能与其患病过程中的经历与康复后不被社会广泛接纳有关。身体不适的各种症状,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社会和他人的不接纳与偏见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恢复期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生理领域中,BMI高、有糖尿病病史和吸烟史的患者得分更低;在心理领域中,女性、有糖尿病病史和吸烟史的患者得分更低;在社会关系领域中,仅后遗症分级高的患者得分更低;在环境领域中,有吸烟史、新冠肺炎急性期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得分越低;在生命质量总分中,有吸烟史、后遗症分级高的女性患者得分更低。有文献研究显示,在呼吸系统,肥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吸入性肺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有关[5]。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可能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平衡和代谢功能,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6]。一项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后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中,肥胖和超重人群在1年内的随访中后遗症症状更多,胸部CT影像学表现更差[7]。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肥胖人群多为痰湿体质[8]。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痰湿体质的患者占比最多。对于本次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专家对其病机虽有不同认识,但均认同新冠肺炎为“湿”邪作患。湿邪为阴邪,其性黏腻弥漫,易伤人阳气、正气。中医学认为,湿又有内外之分。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居处潮湿,天雨湿蒸,此为外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叶天士指出:“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脾与湿互感,湿邪侵袭人体,必困于脾,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此为内湿。脾为生痰湿之源,肥胖患者体内痰湿更盛,故可见恢复期后遗症更严重,生理评分领域得分更低,生命质量下降。统计结果显示,有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更低。有研究发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更高,重症比例更高,病情进展更快,预后更差[9-11]。由上可知,新冠肺炎对此类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影响更为深远。
本研究显示,女性较男性在心理领域得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进入恢复期后,身体不适的症状较急性期减轻,但心理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依然存在。目前已有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其中失眠、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45%和9.92%[12-13]。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女性较男性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更高[14]。且有研究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女性较男性在焦虑评分方面更高,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15]。针对不同急性期分型的患者分析可知,随着急性期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的环境领域得分会降低。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在康复后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更为艰难,主要表现为工作环境的不适应,同事朋友的不接纳和患者的自我否定。这可能是由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病情较重,恢复较慢,疾病对其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社会政策和公众群体对疾病的误解所导致的。
此外,吸烟也是使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生命质量降低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有吸烟史的人群患新冠肺炎后重症比例更高,病情进展更快,预后更差[16]。一项调查显示,有吸烟史的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后更易出现后遗症表现,胸部CT更易出现遗留病灶[17]。并且,有吸烟史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对药物的敏感性更低[18]。这可能是因为吸烟会显著提高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表达,并加剧氧化应激、缺氧和炎症等病理变化。从中医证候学角度分析,血瘀与痰湿为吸烟者最常见的证候,也是特异性证候[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专家指导意见》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中指出,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为正虚邪恋。此时,正虚以气阴两虚为主,邪恋可表现为痰、湿、瘀、热等病邪留滞体内,从而导致气血失调,脏腑失和,络脉不畅,肺气不利。因此,吸烟者更易出现痰湿、瘀热等病邪在体内的缠绵不愈,影响疾病痊愈和身体康复。由此可见,吸烟是降低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我们认为,女性、有吸烟史、超重或肥胖、急性期病情严重、有糖尿病病史和后遗症症状严重均可影响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对于这一类的患者群体,应加强后续的随访调查,采用合适的药物和其他康复手段促进其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同时,也应增加对患者的宣教,增加患者宣泄负面情绪的措施;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媒体的宣传等手段,减少社会公众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偏见。以此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更全面的恢复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