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有效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2022-03-09李晓芳王芃槐
李晓芳 王芃槐
摘 要:在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检测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方式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性。但是由于在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数据不准确,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研究工作,分析食品检验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为我国食品安全工程稳定、长远发展提供支撑。基于此,本文以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有效性为例,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食品检测方法;有效性;风险分析;對策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test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testing methods will directly affect food safety. However, due to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detection process, resulting in inaccurate data, the staff must do a good job in research, analyze various risk factors in the food inspection process,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detection method standard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tabl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safety engineering. Based on thi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of food detection method standards as an example was taken, and its risks and formulat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analyzed deeply in this paper.
Keywords: food detection method; effectiveness; risk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近几年,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较为迅猛,食品生产行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食品检验工作主要是以监督抽查的方式对食品的质量监管,检测人员需要对各类食品抽样检测,保证食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食品检测方式对于食品安全工作有着极为重要影响作用,只有保证检测标准严谨性和科学性才能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基础。2018年我国发布了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对实验室检验工作各项内容制定了准确标准,如资源、过程、管理等,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风险应对工作,优化、创新管理工作,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全面控制食品安全负面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引起重视,根据食品检测过程中各项内容特性对其风险因素全面分析,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实验室风险应对能力,全面降低食品检测风险,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质量,为政府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
1 影响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有效性的具体风险分析
1.1 人员风险因素分析
检测人员作为食品检测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将会直接决定食品检测工作水平,如果检测人员培训工作(如上岗、法律法规、检测方式解决、方法验证及仪器使用等)不到位,不仅会导致各项检测工序出现混乱,还会影响检测数据。因此检测单位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保证检测人员综合素质能符合食品检测标准,为其标准实施有效性奠定基础。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检测单位都没有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负责人(如主检人员、授权签字人员),对其检测标准都较为模糊,导致无效报告比例较高。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约束检测人员行为,根据检测工作以及样品特性合理选择检测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检测单位管理人员都没有充分将自身监督和评价作用发挥出来,对于检测人员行为并没有全方位管理,导致食品检测随意性较大,且检测结果很容易受到检测人员主观意识影响,从而影响检测质量,这对我国食品检测方法的实施具有一定阻碍作用,且会导致检测结果缺乏科学性和标准性[1]。
1.2 设备风险因素分析
通常情况下,检测人员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检测设备,而设备运行状态将会直接决定食品检测工作质量。检测设备需要满足不同食品检测工作的需求,并且要确保其精度及稳定性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为食品检测工作进行服务,同时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检测单位需要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做好校准、核查工作。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食品检测实验室在正式操作之前都没有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其管理体系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例如检测周期较长、设备出现漏检、内部结构老化等,这不仅会影响设备运行状态,还会导致检测数据出现质量问题,无法将食品检测工作作用发挥出来,从而降低了检测实验室可信度和社会影响力[2]。
1.3 样品风险因素分析
实验样品作为检测工作主体,其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检测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样品操作时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且其规范要求都较高,如抽取、运输、受理、保存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样品质量,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因此其风险因素也较高。①检测人员在样品抽取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检测范围和要求抽取样品,就会导致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无法满足实验标准,抽样人员综合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也会决定样品抽取工作质量,如果抽样人员缺乏廉洁公正性,也会导致样品质量不理想。②在样品运输过程中检测人员也需要做好保障工作,不同样品化学性质有所不同,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问题,影响最终检测数据。例如,需要冷藏食物样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做好冷链运输处理,就会导致样品出现变质或者内部结构失衡。③当样品运输到实验现场以后,检测人员需要及时对其受理,如果受理不及时就会导致样品各属性内容不明确,如批次、类别、状态、属性等,对于检测人员后续检测工作而言具有一定阻碍。④存放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条件储存,可能会导致各样品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样品质量。⑤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应检验方式和规章制度对其样品合理检验,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如果检验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样品制作会很容易出现交叉污染情况,导致最终数据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在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也需要根据不同检验环节中样品的不同需求对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如温度、湿度等,避免指标出现异常[3]。
1.4 实验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由于食品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样品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实验室环境控制工作,保证其性能符合食品检测工作需求,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管理人员无法对实验室内水、电、噪音等各风险准确识别,会导致检测人员在检測过程中出现线路短路现象,对于检测人员人身安全也具有一定威胁;且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废液、废水处理工作,也会增大实验室安全风险出现的概率,导致其标准有效性大幅度降低。
2 实验、检测方式风险因素分析
实验、检测方式作为食品检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元素,它不仅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约束检测人员行为,有效规避检测风险。如果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无法对检测风险及时排查并做好解决工作,就会导致其数据结果出现质量问题。如检测方式缺乏规范性、验证不及时、随意更换操作方式及超出检测范围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检测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食品检测工作稳定、长远发展而言具有消极的影响。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所出现风险比率也较高,但是检测过程中风险比例与其余环节风险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作业、质量控制不到位、没有进行方式验证及检测过程过于透明化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大幅度降低人们对检测实验室的信任度,对于实验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都极为不利[4]。
3 提高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实施有效性的对策
3.1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提高检测人员业务能力可以保证食品检测方式标准实施的有效性。检测人员必须全方面了解相应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抽样管理办法等,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检测人员工作特性定期举办法律讲座,让检测人员能了解全新法律法规,并通过法律法规约束检测人员行为,提高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由于在检验过程中所涉及岗位较多,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都具有一定差异,加上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培训工作难度,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调研工作,根据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针对化培训,全方位提高检测队伍整体水平,让检测方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仪器设备特性,对检测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培训工作,让其能了解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检测工作标准化水平。管理人员还可以组织检测人员开展经验交流会,让检测人员相互学习和交流,调动检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人员应该发挥榜样作用,且对表现良好的检测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让其他检测人员能在日常工作中向表现优异的员工学习,提高自身检测水平。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做好效果把控工作。例如,在每次培训工作完成以后对检测人员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建立评价体系,这样不仅能保证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根据其结果进一步优化、创新培训活动,形成良性闭环[5]。
3.2 制定并完善质量监督制度
质量监督制度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能提高食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能有效规避检测过程中的各类风险。①相关负责人员需要根据实验室发展现状及检测人员工作内容,合理制订相应管理计划并做好落实工作,使其能全面覆盖检测工作的全部流程。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检测人员行为进行监督,根据各项检测环节建立监督控制体系,如人员操作、环境控制、方法应用、设备维修及样品管理等,保证其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高方法实施的整体效果。③管理人员还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做好各实验室对比工作,充分吸收先进实验室管理方式,对其风险全方位查验并提出解决措施,纠正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提高食品检测工作水平,从而提高实验室综合实力,使人们能对食品检测工作产生信任,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3.3 通过不同渠道对检测方式进行审核
对检测方式审核能提高方法实施的有效性,因此检测机构需要做好审核工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内外审核方式把控检测质量,使其检测环节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检测机构可以根据检测工作内容制订检测计划,通过周期性计划对检测工作进行全方位审视,规避检测工作中的风险,做好处理工作,提高检测工作规范性和合理性。此外,监管机构在外部审核过程中需要邀请不同专家全方位评估实验室检测工作。做好总结工作,将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问题暴露出来,让检测人员能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结语
食品检测方式落实程度会直接决定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效率。由于食品检测工作的特殊性,方法落实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阻碍,导致风险增加,因此检测人员需要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好识别和评估工作,根据其风险等级提出解决措施,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问题,保证各项检测工序有序开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作用及我国食品安全工程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丽秋.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食品,2021(21):72-73.
[2]陈喜凤.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1(7):56-57.
[3]刘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4]聂树强.浅析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界,2021(11):108-109.
[5]周玲.食品检测业务受理的优化与探究[J]食品界,201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