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监管贵于新,实现突破践于行

2022-03-09苏文达朱旭海崔爱霞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扬中市家宴食安

苏文达 朱旭海 崔爱霞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守底线、防风险,拉高线、创亮点”的目标,深化党政同责,强化监管执法,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长效管理。

2017年,扬中市创成江苏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也是镇江辖市区内首个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县级市;2019年,顺利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核评价;2020年,获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食品安全水平连续15年在镇江地区位列第一方阵。在转变监管模式勇于创新、紧盯细节、真抓实干方面,扬中市有不少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和亮点。

农村家宴监管,开创“扬中模式”

农村家宴,源于农村红白喜事集体聚餐的习俗,多由鄉间的“办酒公司”承办而游离于法律的边缘。农村家宴的操作场所多为村民的房前屋后,且多在露天操作,缺乏基本的防蝇、防尘、防鼠及消毒等设施,操作过程往往不能满足生熟分开、卫生用水等要求,因而给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同时,部分农村家宴因为不属于营利性项目,所以不要求取得相关证照,且加工过程无固定场所,在政策法规上也不符合领证要求,故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约束……无论在消费领域还是监管领域,这几乎就是一块顽疾,扬中市却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

2007年,扬中市率先在江苏省实施了《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并取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其核心是建立健全家宴申报备案、分类指导、厨师培训与体检等制度。家宴监管制度实施15年来,累计申报指导农村家宴4.5万余桌次,取得了农村地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的佳绩,也因此得到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广,并称为“扬中模式”。

扬中市的做法有哪些?简单地说就是找准症结、使对法子、用心坚持。

第一,“搭脉问诊”。摸清基本情况,即扬中市辖4镇1街1区,77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有2家“办酒公司”,年承担酒席约4 000场次,年总服务人次超过50万。“办酒公司”根据服务量一般由3~5人组成,主厨相对固定,帮厨经常变动;人员年龄多在30~60岁

间,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第二,设立一棵“消息树”。村级食品安全工作站设立信息员,加强与村民小组长的联系,加强日常宣传,督促村民(居民)进行5桌以上自办宴席的事前申报,并收集所在村(社区)家庭自办宴席的举办信息,及时将备案情况通报给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要求提前3 d将集体聚餐情况向村(社区)信息员报告;如遇特殊情况,也应至少提前2 h报告。同时,村(社区)级食品安全工作站上报所属镇(街、区)食安办,镇(街、区)食安办上报扬中市食安办,实现层层把控。

第三,开展分类指导。镇(街、区)食安办接到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站的备案情况通报后,及时按扬中市农村家宴相关规定和程序上报。同时,对申报、报告的农村家庭自办宴席按不同规模实施分类指导制度,安排专人上门对场地、卫生条件、菜肴、厨师健康状况、原料等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并给予指导。

第四,建立原料检查制度。对于申报筹办家宴的群众,各镇(街、区)组织人员加强检查指导,严禁其采购过期、变质或“三无”食品,选派专人负责督促事主搞好家宴场所卫生清洁工作,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等。近年来,更是多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演练。

第五,为办酒厨师建立档案。建立农村厨师持证上岗、公示及“黑名单”制度,采取扶优淘劣的办法,将取得合格证的“办酒公司”进行公示。为此,扬中市食安办不定期发布120多名合格厨师的公示公告,通过镇(街、区)、村工作人员张贴到各农贸市场、各镇(街、区)、公示栏、各行政村、村民小组,并通过食品简报进行宣传。

如今,市民家办酒大多会主动电话咨询“办酒公司”的持证情况,厨师主动参加体检和培训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充分发挥了自律作用。

紧抓快检追溯,打造食安升级版

扬中市始终把创新、创优、引领示范作为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提升的内生动力,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检验检测等技术手段,持续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扬中市不断探索“人防+技防”的监管新模式,首创“11610”食品快检体系,不仅是江苏省首批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车的县级市之一,还是镇江市率先实现基层快检室全域覆盖的地区,农贸市场快检室覆盖率达100%。目前,全市建成1家市级快检中心、1辆流动检测车、6个基层分局快检室、26家各类市场与商超和学校自检点,形成以市级快检中心牵头、各类主体齐抓共管的城乡一体化快检体系。5年来,扬中市累计开展快检10万余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9.3%。

严把源头治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扬中市所有镇(街、区)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地产农产品检验,5年来开展农残速测蔬菜样品近3万个。同时,产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3.08%,且全市没有涉镉高污染土壤的企业。

此外,扬中市还不断升级“食品安全提标工程”。例如,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沿江生态休闲农业,集中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先进示范村,激活休闲农业发展新引擎;积极推行食品摊贩集中区、放心小作坊、示范食堂等样板示范活动,深入推动明厨亮灶、责任保险、自查管理、“五常法”管理等创新举措,实现全市学校食堂优秀以上等级评定率100%,重点经营者自查执行率超过95%,餐饮业“透明厨房”覆盖率超过40%。

给小作坊定标,实施监管有新招

扬中市先行探索食品小作坊综合监管措施,为《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实践依据: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1+3+6”小作坊监管模式,“1”即明确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小作坊建设标准;“3”即完善原料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管理、人员健康体检这3项制度,以制度管理促进规范生产;“6”即规范生产场所、设施设备、过程控制、人员健康、包装储运和食品标识这6项重点内容。

同时,突出精准监管,有效防范重大风险。全面实施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实现风险评价和重点检查全覆盖,小作坊建档公示率、网络外卖平台备案率均为100%;以食安利剑攻坚行动和十大放心工程为抓手,每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至少18个;每年组织抽检至少2 100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6%,问题产品核查处置率100%,有效防范了行业性、区域性重大风险。

食堂推“五常法”,“互联网+明厨亮灶”

“互联网+食品”新型监管模式不断拓展,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2016年,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建成了视频监控中心和分局监控室,并配备了移动终端,让隐蔽的后厨更开放、透明。学校、养老院食堂全面接入视频监控平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5年来,通过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隐患150余处。

此外,扬中市还在全市学校食堂推进“五常法”管理、学校快检室等创新举措,持续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017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断探索深化食责险试点示范工作。目前,扬中市学校食堂良好以上等级评定率、自查制度执行率、“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及责任保险签订率均为100%。

网格管理常态,下沉末端见真功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全市一城五镇分为8大监管网格,全面实施市场监管服务ABCD网格管理。主城区划分为3大网格,其他5个镇(区)各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担任网格长,由部门、科室负责人担任副网格长,将機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到基层网格,做到定岗、定人、定责。网格人员每周至少开展日常巡查2次,重点检查食品药品安全、创文创卫、长江禁捕、消费维权和证照管理等内容,及时排查隐患、解决问题,对于疑难杂症要及时上报、联合执法。通过常态化网格管理,基本解决了食品行业“散、乱、差”等突出问题。

在此过程中,积极组建党员经营户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经营户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消费者有效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创文等工作,凝聚“党群齐心”的监管合力。

推进社会共治,奏响食安合奏曲

扬中市始终把共治、共管、共享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的社会共治格局。

首先,在镇江市率先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自2017年在学校食堂试点责任保险以来,扬中市大力推进重点食品行业领域的责任保险。目前,大型生产企业、肉制品生产企业、农批市场、中央厨房等重点单位保险投保率实现100%,学校食堂和农村办酒厨师均超过95%,有效分散了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大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将生产企业、大型商超、市场和学校等6类单位列入重点培育对象,每年开展业务培训14期,组织抽考累计1 500余人次;深入开展放心超市、放心餐厅等主题活动,推动近50家龙头企业代表向社会作出放心承诺,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守法自律意识。

最后,创新宣传食安理念。成立6支食品安全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队伍,基层于近年自创的快板《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情景剧,小品《孝心惹的祸》等,让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在开怀大笑中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明白了理性消费保健食品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扬中市家宴食安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食安封签”来了
上海市投放7540万张“食安封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端午粽飘香等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江苏环太集团高照新能源项目开工
白鹿态度
“美”丽家宴
镇江首家县级华商会在扬中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