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土情结

2022-03-09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土炕柴门汤面

考点解读

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故乡是每一个人的摇篮,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归宿。

在主题为“故土情结”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通过回忆故土的景、人、物、习俗,或讲述自己与故土之间的情缘,从而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这类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有:1.赏析加点词或画线句;2.概括文章中涉及到的具体事件;3.分析作者的情感。

阅读一

故乡滋味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生日,我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我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啊!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我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作者凸凹,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部分中“酸楚”一词所包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重点叙写了“我”回到故乡后做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怎样的深情?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浓情一碗咸汤面

作家贾平凹说:“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秦人严重的乡土观念,不仅是秦腔,连饮食文化亦是如此。

家乡有一种美食叫咸汤面,它“始于清末,流芳华原”,是当地人舌尖上最贪恋的早餐佳肴。这种味美价廉的小面,离了耀州,竟是哪里也寻它不到。在家乡,当晨曦微露,在灯光闪烁热气袅绕中,吃上一碗油香热辣的咸汤面,真是舒心暖胃,一天的心情都是酣畅舒坦的。

记得学生时代,一次有幸在面馆与一位专门研究当地史志的老先生同桌吃面,他向我娓娓讲述:“娃啊,这咸汤面可不容小觑!咱这里是药王孙思邈故里,药王当年尝百草做成料,融入了汤里,一辈辈就这样传下来,这汤咸面筋、爽口暖胃的咸汤面,可是有养生食疗的功效哩。”身旁一位大妈接话道:“我说呢,每次走到面馆门口,不吃上一碗面,浑身都不得劲。我上回感冒浑身发冷,就是吃了碗咸汤面,出了一身汗,感冒就好了一大半呢!”

早年在县城读书,每到寒气袭人的冬日,一放学,我就饥肠辘辘地急奔咸汤面馆,每次捧起那古拙粗笨的青瓷“把把儿老碗”,看着碗内绚烂诱人的斑斓之色,嫩黄的姜丝,翠绿的韭菜花,红得似火的油泼辣子,白如细玉的豆腐块,一丝丝嫩黄的面条浸染在鲜红滚烫的辣汤内,在氤氲的热气中,让人垂涎欲滴,吃着更是香辣解馋,满口盈香,瞬间就逼得额头、后背细汗涔涔了。

那年,在江南偶遇一位老乡,当话题转到我心心念念的咸汤面时,老乡饱蘸乡音地给我讲述了作家老舍与咸汤面之缘。他说当年老舍途经耀州,舟车劳顿腹内饥空,吃了咸汤面,赞叹“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贾平凹先生当年在耀州完成他的小说《废都》,偶然吃了碗咸汤面,就上瘾了。他经常徒步爬山走七八里路,去县城吃面,返回途中,感觉不过瘾,扭转身再去美美吃一碗。更有趣的是,回到西安,每每被咸汤面搅得味蕾难耐时,他还会专程搭车赶去解馋。

“味浓适口,筋韧香辣”的咸汤面,它一次次勾起我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有人说,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眷恋。16年前,我从家乡那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千里迢迢来到这婉约秀丽的江南,跋千山涉万水,可味蕾最贪恋的还是那一碗咸汤面。十年前曾匆匆返回故里,只因所办事务繁琐行程仓促,竟与那魂牵梦萦的咸汤面擦肩而过,至今都遗憾不已。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在用智慧与灵秀回馈着生养自己的圣山秀水,家乡人用才智与浓情烹饪着一方独特的饮食文化。咸汤面,就像一位泼辣率性、倔强秀美的西北女子,她携着千年小城承载的岁月风华,带着质朴与亲切,滋养了小城人民的味蕾,也把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植入其中,那就是厚重与淳朴。

好一碗浓情四溢的咸汤面,你盛入了多少游子缱绻的思念和对故土的依恋啊!

(作者李仙云,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第1期,有删改)

●思考练习

1.选文的写作对象是“咸汤面”,为什么第一段却从“秦腔”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围绕“咸汤面”讲述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見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土炕柴门汤面
浓情一碗咸汤面
腊梅花
人勤柴门
难忘土炕
老家的土炕
浓情咸汤面
浓情一碗咸汤面
柴门的温度
延安土炕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