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片里的故事

2022-03-09佟昕瑶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道别蛋糕毕业

。。时光之海里,唯一能够定格往事的只有照片,一张张照片夹在相册里,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还有无数人之间的羁绊。(开篇点题,引出下文:怎样的照片里有怎样的故事。)。。。。。。。。。。。。。。。

。。假期我闲来无事,便打算收拾一下书柜,书柜底层有一个纸盒,纸盒最下面压着一本相册,我顺手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一张尺寸略大的照片。这张照片拍于两年前那个炙热的夏天,在那洒满落日余晖的操场上,我们留下了这张毕业合影。(交代照片拍摄的背景,为后文讲述自己的回忆作铺垫。)。。。。。。。

。。我的目光扫过照片上那一张张熟悉的脸:班长,同桌,好友,老师……大家整齐地站成五排,每个人都那么精神,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灿烂,差点让我以为我们迎接的是重逢,而不是离别。那些尘封了许久的记忆,突然全部涌回了我的脑海。我想起来了,那天是我们毕业的日子,拍完毕业照后我们回到教室,讲桌上摆着班长用剩余班费买的蛋糕,上面写着“六一班毕业快乐”,以庆祝我们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我们笑着、闹着,欢呼雀跃,彼此拥抱,用手蘸了蛋糕上的奶油,抹在离自己最近的那个人的脸上。(前半部分对照片进行了描述,体现了毕业当天大家很不错的精神面貌;后半部分讲述毕业当天分蛋糕时发生的趣事,展现出小孩子的天真顽皮。)。。。。。。。

。。我曾迫不及待地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可当它真的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发现这一天除了气氛格外活跃些,其他都和平常一样普通。没有人流泪,没有人黯然神伤,分完蛋糕后,老师像之前的每一次一样做了期末总结,只不过在话尾多加了一句:前程似锦。(交代毕业当天大家很平常的状态,简洁的语言中暗含离别的愁绪。)。。。。。。。。。。。。。。

。。那一天,我们最后一次以六一班学生的身份待在这间教室。离开时,我回头看了一眼那面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墙,看了一眼窗台上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的盆栽,看了一眼后黑板上没来得及擦的“小升初加油”主题板报,看了一眼我最爱的“图书角”,然后默默说了声:再见”。那一天,同学们开心地走出了校门,三三两两,像往常一样逛了文具店,像往常一样一路聊天,像往常一样互相道别。那一天,我还没有意识到,那些人、那些话、那些经历都将慢慢淡出我们的记忆,那个充满活力的夏天将被封存在这张照片里,被名为期待与不舍的两条锁链紧紧缠绕,沉入时光之海……(三个“那一天”分别写明了与教室道别,与同学道别,与小学时代道别,表达出自己的不舍与怀念,也表达出對往事终将被淡忘的惋惜之情。)。。。。。。。。。。。。。。。。

。。我把照片夹回相册,这张照片将带着属于我们的故事继续被封存。我不知道下一次翻开它会是何时,但我会一直记得,那个夏天,我们毕业了。(回归现实,再次点题。)。。。

。。(广东广州市华商外语实验学校,指导老师:杨安宜)。。。。。。。。。。。。。。

点评

作者自评:自从开始了紧张繁忙的初中生活,我便很少有空回顾自己的小学时代了,直到翻出那张毕业照,那些美好的曾经才重新被唤醒。透过那张照片,我似乎看到了一年级时懵懂的自己,三年级时顽皮的自己,五年级时懂事的自己,六年级时惆怅茫然的自己……原来这么多的我都在不知不觉中藏进了照片里。我迫切地想要讲述那张照片里的故事,于是写下了这篇作文。

张宸朗同学评:佟昕瑶同学讲述了自己小学毕业当天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自然,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刻意的煽情,却让我读出了她对过去无限的怀念,也瞬间让我产生了共鸣。

徐笑唯同学评:这篇作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让我不由得开始在记忆里搜索自己毕业的那一天。作文中对于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室的布置等细节的刻画也非常到位,小作者毕业当天的情境被真实地呈现了出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杨老师评:小作者以一张小学毕业照为载体,引出了自己毕业当天的故事:拍毕业照,分毕业蛋糕,老师作期末总结,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班级,离校,与同学们道别……每一件事都仿佛已经隔了很久,可每一件又都历历在目,小作者将自己的回忆像拉片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谓诚意十足。

作文在行文逻辑和结构安排上也是独出心裁。作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引出回忆,结尾再次回到现实,同时与开头呼应,首尾圆合,使作文层次更加丰富。第五段用到了三个“那一天”句式,由叙述走向抒情,逐层递进,使作文情绪到达高潮。

本文语言真挚,情感细腻,说的是过去,展望的是未来,令人喜爱,也令人赞赏。

猜你喜欢

道别蛋糕毕业
毕业道别
毕业季
道别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金玉良言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