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的创新研究

2022-03-09胡佳佳李建新戴婧婧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

胡佳佳 李建新 戴婧婧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开展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在严格规范执行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前提下尝试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从组织生活的形式、场地、内容和制度上进行“六创新”,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合理分流,促使党建联盟和组织生活经典案例库的建设,以提升组织生活的丰富度、实用度和参与度。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方式创新;实用度;党员;组织生活

[作者简介]胡佳佳,铜仁学院副教授,贵州铜仁 554300;李建新,铜仁学院教授,贵州铜仁 554300;戴婧婧,铜仁学院讲师,贵州铜仁 554300。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党建项目(DJYB201906)。

[中图分类号] D2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2-0031-03

党的组织生活不仅是党员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载体,而且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重要形式,直接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顺利开展。党在高校的重要战斗堡垒是以高校基层党组织为载体的,如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高校作为博士、教学骨干及科研骨干等高学历知识分子的集中地,汇集了多种思想文化,利于基层党支部生活的开展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增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政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强调要以具体化方式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习近平突出强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基层党支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①对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是适应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更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在严格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开展组织生活,使组织生活内容上、形式上、制度上丰富化,提升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开展现状

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对于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提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主要有组织党员学习、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费收缴、“三会一课”等。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目标是为了培养党员党性,以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归属感为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但是,从诸多研究中得知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虽能够正常开展,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党员对组织生活重要性和目的性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组织生活形式呆板,内容贫乏,多为集中宣读学习上级指定的文件,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互动性和实用性不强;三是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充分利用高校师生的资源优势,特色性不强。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的创新路径

高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拓展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打造高校党建工作“特色品牌”②,本文从组织生活的形式、场地、内容和制度上进行“六创新”,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合理分流,促建党建联盟和组织生活经典案例库,以提升组织生活的丰富度、实用度和参与度。

(一)创新组织生活参与形式,促进教师合理“分流”,提升参与度和丰富度。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提出要以党员群众满意为导向,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党员民族团结先锋行动等活动。③在支部中重视党组织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引领学习,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抱团取暖”,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结合高校党支部“双带头人”工程,鼓励这些高层次知识分子利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传播先进思想的作用,激励他们作为中坚力量自觉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以高校“三大职能”为抓手,定期“抱团”带头参与,创新理论学习开展模式,更切近教师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凝聚党员,即将党支部中的教师党员根据个人所长进行“分流”,设置教师教学团队、科学研究团队、社会服务团队,促进党建与业务的互相促进,也可带动学生,实现支部文化传承,促进学生思想和学习进步,最终形成教师党员自我管理、开展组织活动的特有模式,逐渐促进骨干队伍的形成。这种形式上的创新能注重发挥每位党员的作用,提高党员在基层组织生活的参与度,提升党员的归属感,进一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教学型分流,即将教育教学技能强的教师党员进行分流和组合,充分利用组织生活平台,探讨新时代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发挥教师党员的教学引领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最核心的工作,教学作为高校最核心的职能,教学和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新时代打造高校“金课”已成为本科教育热点之一,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心脏和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2018年教育部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提出“‘金课”建设“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階性、创新性和挑战度。④现在很多高校也在进行“金课”的初探,侯长林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课”的打造要体现“七性”⑤,即教育性、实用性、丰富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和艺术性,其对课程设计指导意义强。“金课”的打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如何利用好各种素材和载体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并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挑战。所以创新组织生活参与形式,教师在这样的分流下,发挥所长,努力提高教学能力,提升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科研型分流,即将科研能力强的党员教师进行分流和组合,充分利用组织生活平台,探讨科研意识(科研探究欲)、科研方法(如国家、省级项目的申报,高质量文章的发表,科研奖项的申报等总结的方式方法)、科研精神(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等),发挥教师党员的科研引领作用,以期更多科研成果的产出。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作为高校“三大职能”之一,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能促进高等学校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大部分党员教师在这样的分流下,可以充分发挥所长,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社会服务型分流,即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党员教师进行分流和组合,充分利用组织生活平台,探讨校企合作经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等,发挥教师党员的社会服务引领作用,更好服务社会。社会服务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提高学校声誉和水平,将社会实践真正用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可间接促进教学和科研,组建教师社会服务团队和学生社会实践支队,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向人民群众学习实践知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服务意识,体现先进性。教师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针对性地参与分流,提升师生实践能力。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二)创新组织生活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使得组织生活场地灵活化,促进党建联盟和合作。很多党支部的组织生活都选择在会议室召开,要想提高组织生活的效果,可根据不同教师的分流,适时灵活选择组织生活的场地,如教学型教师可选择教室、其他学校;科研型的教师可选择实验室、实验基地等;社会服务型的教师可选择实地调研等。增加实践机会,实现各种类型的调研和学习。也可将不同岗位上优秀的专家邀请到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如邀请市委党校优秀教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扩展组织生活空间,还可以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创新组织生活内容,以“专题+”的方式灵活创新开展,推进组织生活内容适时、实用和引领,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丰富性。这里的专题具体指党组织硬性要求完成的学习专题,在组织生活内容方面可多样化融入党章、院重点工作和时代性话题,如“专题+院重点工作”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几个方面开展相应的研讨和学习活动,针对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适时开放党组织生活,针对不同主题的组织生活,党员师生自愿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参与讨论,使得组织生活生活化;因党章对党员具有指导性,以“专题+党章”的形式在组织生活内容中用不同的方式情境学习党章,增强党章学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同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专题+时代性话题”,以防疫、抗洪、脱贫攻坚、立德树人等为时代性主题来开展组织生活,选择脱贫攻坚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党员、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师楷模、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骨干力量、社会服务的引领者等话题,促进党员教师关心时事政治,从自身做起。“专题+”这种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实现组织生活的创新,在不同专题和特定研讨主题中党员教师对标争先,实现组织生活党建与业务的高度融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开辟网上组织生活阵地,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将“微媒体”嵌入教师党员政治学习中,促进党员交流、考核和评价,促进交互性。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应用到党的建设中,推进互联网+党建的深度融合,将微媒体应用到基层党组织生活中,通过微媒体内容的设计将政治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文件资料、经典史料、媒体资料、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等,实现党员教师线上的实时互动,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质量,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微信等微媒体打破了传统党组织生活的“时空限制”,交互性和便捷性非常强,已成为中青年群体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微媒体”承载着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具有即时性,可即时传播党的理论、文化和价值信息,在组织生活方面,可以借鉴清华大学党建在线学习平台方面经验,给每位师生党员分配有对应的工作账号登陆系统,通过在线选修课程等形式进行学习和考核,既方便师生党员的学习,也丰富党支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五)创新组织生活案例,以赛促建,以动制静,建立基层组织生活的精品案例库。在开展传统组织生活形式(如参观红色故居等)的基础上,各支部开展“一院一品”组织生活创新比赛,激发各支部教师党员的创新意识,参与组织生活的设计,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提高组织生活的特色,及时总结推广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的有效做法,既重创新又抓落实,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和水平。如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政治理论以知识竞赛、微信知识抢答、经典名篇朗读大赛等方式促使师生党员进行自主学、深入学和灵活学;也可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开展的“党课开讲啦”确定不同主题,在不同师生中进行党课开讲、读书比赛、征文比赛、研讨会等,丰富党课学习内容和形式,最终挖掘出一批优秀师资,打造出师生精品党课,形成一系列学习成果,以提高党员教师参与的活力和潜力。

(六)创新组织生活开展的制度保障,制度上奖励先行,抓好制度建设,落实组织保障。党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组织保障,创新党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来提供保障,逐步构建制度体系,确保制度创新。定期组织各党组织书记、一线党员参加更高一级的党务工作者培训,以提高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建立奖惩制度,充分利用表彰会议合理将民主评议党员优秀党员进行运用,渗透和挖掘身边事迹,及时宣传;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惩戒;建立灵活谈心谈话制度,开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谈话平台,即党员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学院领导进行谈心谈话实现自下而上,也可学院领导自主选择谈话对象,实现自上而下,可确保准确及时了解党员教师的思想动态;建立资金财务报销制度,确保党建经费的合理运用,满足创新比赛等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

创新有效的组织生活方式,更贴近师生的思想和生活,豐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师党员的参与度,利于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更利于高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注释]

①张志明.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创新与意义[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7-0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702/c40531-30100128.html.

②③曾万明.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6-05.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0605/c40531-30037125.html.

④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⑤侯长林.应用型高校打造“金课”要体现“七性”[J].职教论坛,2019(03):58-61.

3909500316518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浅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如何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探究基层廉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方式创新思考
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