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爹的“之乎者也”

2022-03-09焦波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孔融让梨土话美者

【适用话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美德 文化魅力

爹小时候上过四年学,读完了《论语》,《孟子》刚读了个头,便辍学跟着爷爷学木匠了。

爹的记性好,学过的知识记得牢,平时说话,凡扯上点古文词句的,都搬出来和土话结合一下。土话里掺古文,白话之中加诗词,听起来十分有意思。

小时候,爹常提几个问题,考我和二姐,我总是抢先回答,也往往答错。但等二姐回答正确时,我又会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时,爹便会教训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哪里能懂!爹再给我解释一遍,还是记不住。爹便大声训我,我哭了。娘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冲着爹说:“啥事‘吱吱吱吱’的?是知了还是蛐蛐?你好好说嘛!”

娘的话,把我逗乐了,爹也乐了。娘是不识字的。爹认识的字可就多啦,唐诗他能背一百多首。我喜欢听爹讲故事,但他净讲他小时候读的书上的故事:“孔融让梨”啦,“司马光砸缸”啦,这些故事用白话讲好懂,但爹在里面夹杂几句文言文,就有些费解了。

“让,美德也;让之于兄弟,美之美者也!”“集丰之产,集丰之财,一举而让之可也。”记得那次爹背《孔融让梨》中的这些语句时,家里正买了些桃子。他一手拿一个大的,一手拿一个小的,也算是“形象教学”吧,我这才懂了一些。虽说有些囫囵吞枣,但“让”是“美德”,还是懂了。

几年后的一天,我放学回家,见爹正跟邻居四叔在争执什么。娘告诉我,是为自留地的分界问题。我一下想起了爹教的《孔融让梨》中的话,便把爹拉到屋里,给他背了起来:“让,美德也;让之于兄弟,美之美者也。”还没背完,爹便乐了,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我的儿子上大学了,爷孙无话不说,滔滔不绝。记得他们谈到《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爹对“逝者”的解释是死去的人。儿子说不太确切,应该是过去的时光。爹便诙谐地说了一句歇后语:“梁惠王不骑马——‘寡人愿安承教’(乘轿)。”

儿子问:“爷爷,这些你是怎么记住的?”

爹说:“‘学而时习之’嘛!”又说,他上学时,先生还用易懂易记的俗话解释古文。比如《论语》中的“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几句,就分别有这样几句顺口溜:“踩着楼台磴磴窄,披着蓑衣去会客,拄着哀杖哈哈笑,急瞪两眼治不得。”

这有趣的解释儿子听着十分新鲜,爹看他高兴,又得意地出了一组字谜,爹背字谜却像诵诗吟词,语气抑扬顿挫:

与子别了,天涯人难到,恨春天日暮人又少,欲罢不能了。吾有口,难分晓,既皂难为白,分地不用刀,从今不把仇人靠,千里行不如撇去了好。

当然,谜底很简单,是从一到十这样简单的几个汉字。但,爹不简单。

(平林月摘自《俺爹俺娘》人民文学出版社)

【素材分析】焦波作为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他的《俺爹俺娘》摄影展让人感受到无尽温情,乃至泪流满面。“爹”开口就是“之乎者也”,文白夾杂既是古文水平不高的体现,更是孔孟思想浸入血肉后趣味盎然的呈现。日后漫长的岁月,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道德始终指引着他行事,展现着中国百姓独有的智慧,也流淌着传统文化悠长生动的韵味。

(特约教师 黄文坚)

3353500559542

猜你喜欢

孔融让梨土话美者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
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及轮廓重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湘南濒危土话的程度分级及其性质
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