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陶流美

2022-03-08

中国宝玉石 2022年1期
关键词:彩陶纹样设计

《漩洑》

宝石部分使用了圆形刻面红宝石及六个蛋面红宝石,金属戒托为金质的黑色陶瓷镀层。

作品采用仰韶文化彩陶纹样中的漩涡纹和鱼纹作为主要的设计灵感,戒指正面为漩涡纹,戒托部分采用两个相对的鱼纹。整体色调以彩陶常见的红黑色为主。

神秘的漩涡纹似乎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同时也见证着过去的文化发展。将过去人们的审美与艺术赋予在了彩陶纹饰之中,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复古的设计元素并不等于旧,复古元素的新应用也能体现新时尚,仿佛摆脱了岁月,突破历史的限制,重现曾经的风姿,源远流长。

《纹源》

追溯纹样的源头,将陶器中的宽带纹、长叉纹、直角三角纹以西方传统珠宝的形式美造型方法进行创新设计。通过配色和造型凸显古陶器气质。

项链采用了可拆配设计形式,可以拆分为手链、耳饰与胸针。

《涟漪》

该作品灵感来源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极为出色的彩陶纹样。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丰富多彩,是我们祖先根据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与物创造出来的。彩陶纹样充满着韵律感和节奏感,这和劳动的节奏感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还采用了多种装饰方法,形成多种多样的装饰面,体现了我们祖先热爱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文明。提取了彩陶纹样中鱼纹、螺旋纹以及多效装饰法的特点进行设计。鱼纹的重复使用,色彩的提取,螺旋纹结构的简化,加上采用多效装饰法的“正视是一种纹样、俯视是一种纹样”的特点,最后组成“水中游鱼”的美景,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年年有鱼”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回望》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说,“地球早期的文明,最先被陶器所散发的质朴光泽照耀”。回望这段丰富多彩的彩陶历史,它跨越了仰韶、马家窑、红山等各种文化,装饰纹样由具体到抽象,动物形象渐渐符号化变成抽象几何纹。

作品以鸟纹、花瓣纹为设计元素,其中鸟纹具备演变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点。用圆环相套来表达历史演变过程,表达出了过去和现在文化的相互联系。以“回望”为主题,有回望这段彩陶历史的含义。外形轮廓为一陶罐形状,整体看又好似“眼”,有“回望历史,一眼千年”的意蕴。

三个作品均可作为胸针或吊坠佩戴,在造型和工艺上略有区别。通过线条的不同变形、扭转来体现彩陶造型,并分别采用“漆绘”“金银错”“木嵌金银”的工艺,尝试通过不同工艺和材料来表达彩陶这一主题。作品的主石为虫珀,虫珀是记录历史的化石,那么当我们回望历史,看见这来自遥远过去的朋友时,更能感受到时间、生命的厚重。

《陶韵》

作品采用碎片状彩陶拼接的形式,将马家窑型彩陶的漩涡纹和弧边三角纹的变形纹样置于其上。整体选用彩陶常见的黄色与黑色,将18K金做旧处理,古朴又有韵味的金色与黑玛瑙搭配,更好地诠释出陶器经过岁月沉淀后体现出的大气、温润气质。

大小不一的碎片状陶片象征着不同时期、不同样貌的彩陶类型,它们链接在一起纹样汇聚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旋涡纹与弧边三角纹,即形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体系和彩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彩陶作为一种融合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艺术,蕴藏着许多能够给予后人启发的早期设计与艺术思想,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绽放》

此套作品为三件套首饰,灵感来源于原始社会彩陶装饰纹样中的花瓣纹。通过对花瓣纹进行组合、变形、填充,形成新的设计元素,既保留了花瓣纹简洁流畅、装饰性强的特点,又使其更为丰富且更具设计感。在材料上运用18K金、珍珠、红玛瑙、锆石,结合漆器工艺,黑、红、黄为主的色调使得作品带有古朴的韵味,花瓣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造型使得作品更具有层次感。作品既展现了原始社会的装饰风貌,又具有一定的现代感,充满趣味性。

《解构》

赭红、黄、黑、白的彩陶色彩让我炫目,漩涡、波浪、折线的纹路让我沉沦,我试图解释、分解它,无从开始便开始迷失。

彩陶整体可分解为实用部分和装饰部分,但实用的造型也逃脱不了优美的器形设计,精细的花纹也充分考虑使用的需求,实用和装饰相互融合、难舍难分。彩陶造型浑圆流畅是现代简约风格的雏形,本作品在延续彩陶造型风格的基础上,采用彩陶配色进行撞色拼接,充分演绎彩陶之美。陶之魅力,不可言说。

《渡她》

这件首饰针对丧子女性设计,是对生者心灵的慰藉。纹样元素选自仰韶文化葬具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鸟羽冠、人面和鱼。少年重生的愿景让人联想到传说中哪吒重生时以莲藕塑身,故外轮廓结合了莲花的造型。

主石是以死者骨灰为碳源的合成钻石,合成钻石能做成多种颜色,其中蓝黑色如深水般静寂肃穆,符合原图案祈求儿童在水中重生的情境。佩戴在母亲胸前,母亲的体温能通过金属传达,保持钻石的温暖;当母亲也去世时,这件首饰既可以做永恒的陪葬品,也可以选择和母亲的尸骨一同焚烧,让孩子重新回归母亲的怀抱。

《南山有鱼》

彩陶艺术是一种古老、神秘而又极具魅力的艺术,因其蕴含的热情与创作美感致使不少设计师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本设计采用了彩陶纹样中的水纹与鱼纹,水纹利用包金工艺与温润的白玉相结合。吊坠、耳饰和手链中鱼纹追逐着水纹包金的白玉珠,呈现出双鱼戏珠的模样,有着富贵吉祥的寓意;玉佩中的双鱼游于水纹包金的白玉平安扣之中,追逐中间空心的“珠”;而戒指中的水纹则在鱼之中,鱼中有水,水中有鱼,交相辉映。

除此以外,本作品还选择了铂金与黑金两种颜色的金属,用其组合成中国式建筑的模样。在吊坠与耳饰中,双鱼戏珠于亭台与楼阁之下,有财源滚滚进家来的美好寓意,玉佩中的鱼与水由白首黑身的龙包裹围住,寓意财富不流外人田。在带着美好寓意的同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东方传统建筑元素横跨数千年相互结合,它们的融汇与交织象征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

《日月盈昃》

6000多年前郑州大河村深邃的星空下,日月星辰映入先民眼中,美丽的景象在先民的手中又被幻化成太阳纹、月亮纹、彗星纹等星象图案,烧制出绚丽的彩陶,大河村也因此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时过境迁,今日的我们和先民们仰望着同一片天空,群星依然在闪耀,而星空下的观星人却早已不再是旧时人。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便如是。

星空给予先民灵感,先民留下的作品也成了我们的灵感来源。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便是郑州大河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其上的日珥、月亮、彗星纹样,皆来自出土的彩陶碎片,橙、黑、白的配色灵感则来源于同时出土的白衣彩陶大盆。

《绽放》

彩陶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本作品采用了典型彩陶碎片元素与黄金进行结合,构成了平安扣的造型。陶片上的花朵图案与上方黄金花卉的造型一实一虚遥相呼应,金与陶两种材质的碰撞,现代设计手法与远古时期彩陶文明的结合,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

该造型创意来自陶罐俯视的视觉效果,中间圆形是陶罐的罐口,四周是盛开的花卉图案。画面中绽放的花朵充满活力,故取名“绽放”,象征华夏文明繁荣与绽放,愿华夏儿女平安幸福,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坠兔收光》

古老的民族对“月”充满了崇拜、依赖和敬畏感,人们热衷于将日月星辰等天象形状收集起来,作为彩陶绘制过程中的重要纹样。

本作品采用了大汶口时期彩陶纹饰中的半月纹,其主要应用于盛食器彩陶钵的腹部,是用线性图案分割而成,形似月食运行的整个推进过程;也似水中映月,将月亮一分为二,勾勒的白边成为月亮倒映出来的波光。“坠兔”意指月亮,“坠兔收光”则意味着月亮收拢光芒,落在了戒指的肩部,形成月亮的倒影。

《幻动》

在陶罐的装饰纹样中感受到了流动变化的美感,虽然质朴但是通达,同时自身还散发着自然原始的神秘力量。

《祈·源》

马家窑彩陶纹饰中,多以同心圆为中心组成图案,图案有旋转、流动、饱满等特点。自然物(水)抽象化,绘制成几何纹的规律排列,这个规律性与劳动的节奏感有着内在的联系,表现了远古先人们的智慧和审美。远古时期,人们依水而居,水,是生命之源。绘制水纹,大概是寄托了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美好祈望。本套首饰,提取马家窑文化的涡纹四系彩陶罐的纹样,如同心螺旋纹、水波纹等作为创作元素,构成了一件具有形式感和韵律感的首饰,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对生活的热爱。

《心涡》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旋纹双耳尖底瓶的彩绘纹样,以及马家窑型彩陶双耳罐的纹样,线条卷曲流畅,优美大方,透露着祖先的智慧。

项链的纹样想法来源于旋纹的卷曲度和排列方式,对旋纹进行了长度和卷度的调整,材质为银镀白金和红宝石。

胸针采用了部分漩涡纹的卷曲方式,组合成花朵绽放的形状,材质为银镀白金和红宝石。

耳饰的纹样想法来源于漩涡纹,对原纹样进行了结构和提炼,设计成了可活动组合的一组耳饰,用镶嵌红宝石的耳钉卡扣结构对环形连接处进行连接和形状的组合调整,达到可转动、可组合的目的,形成了一物两饰的作用,材质为银镀白金和红宝石。

Zhang J.等人[23]报道了Nd∶GGAG晶体的生长和激光晶体性能,并获得了最高功率2.44 W、斜效率为28.8%的连续激光输出.Zhi Y.C.等人[24]利用Nd∶GGAG晶体获得了最高功率为5.7 W、斜效率为54.5%的连续激光输出,该晶体被动调Q激光最高功率为1.12 W,单脉冲能量为66.7 μJ,显示了Nd∶GGAG晶体在高效率激光领域的应用前景.Agnesi A.等人[25]研究了Nd∶GGAG晶体的锁模激光,其输出功率为65 mW,脉宽为3.7 ps.Nd∶GGAG 晶体作为一种优异的激光增益介质, 也可以在1.3 μm波段以锁模的方式实现激光输出[26].

《彩陶印象》

马家窑彩陶中的点和螺旋纹带有旋动、流畅的特点,这种花纹引导观看者视线的流动,具有欣赏价值。同时,彩陶整体带有古朴大气的力量感。为传达这些感受,选用项饰作为载体表达。

项饰整体的金属使用9K白金,形态取自旋涡纹及其两条旋臂,旋臂连接处用机械结构相接,使之可以转动并佩戴,同时金属的使用凸显了力量感;用红色凸面珊瑚在连接处装饰,呈现点和螺旋纹相互呼应的效果;项饰正中央两条相反曲率的曲线相交,随着曲线的延伸装饰水滴型钻石。欣赏者的目光从项饰的任意一处开始,都可以流畅地起伏并汇聚在中央主石上。

《彩·陶》

本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彩陶的造型。以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的彩陶盆为主要框架,并选取彩陶盆上常见的纹饰,经过变形之后将其体现在作品上。彩陶一般绘有红色、黑色或白色的装饰花纹,作品便选用黑曜石、红珊瑚和白色珐琅来还原彩陶的颜色,以凸显彩陶的美丽。希望通过本件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彩陶的美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时代符号》

马家窑文化是中华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其彩陶纹饰极富变化,流传至今,仍值得作为远古马家窑文化时代的一个符号。这款项链选用了马家窑彩陶纹饰,将之进行现代化变形设计,在其文化内涵之上赋予简约的现代风格,寓意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在当前未曾为人所遗忘,而更添时代光彩,熠熠生辉。

《彩陶印象》

此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原始社会半山型彩陶的漩涡纹,瓶身采用抽象的纹样,底部的设计代表了原始社会的箭头,象征原始社会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和劳动人民的力量。加之瓶罐造型的设计,使漩涡纹的圆润和箭头的尖锐形成对比,使整个作品更具层次感,更具视觉冲击,生动地体现了原始社会彩陶富丽精巧、饱满凝重的特点。通过此作品可展示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去,再现原始社会彩陶的精美饱满。原始社会中,装饰是适应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此作品也充分运用其设计理念,耳坠部分可拆分当作吊坠佩戴,佩戴方式多样,实现首饰的多样化佩戴功能。

《鱼戏良渚》

在良渚文化的彩陶纹饰中,鱼纹随着历史的推进,由最初的写实风格,演变为以象征的线条与几何图形为特征,这是先民们审美意识及良渚文化发展的见证。本套作品以良渚彩陶纹样中的几何型鱼纹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采用传统金珠焊坠工艺表现出鱼身的鳞片,从而凸显整体造型的鲜活感与生命力。项饰的主体部分选用了江南地区常见的珍珠,以“鱼戏良渚”为主题,表现了在远古的良渚土地上人们伴水而生、以水而乐的繁盛美景。

《野趣》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到鱼儿在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作品以中国传统彩陶纹样中的鱼纹为灵感,组成鱼儿在林间小潭中闲游的唯美画面。

猜你喜欢

彩陶纹样设计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拯救“濒危”花纹
BUBA台灯设计
彩陶·远古
有种设计叫而专
留白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