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恩难忘话丽调

2022-03-08顾拟

苏州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苏州艺术老师

顾拟

苏式生活,原来是烙刻在记忆中的一段故事,一种习惯,一份情怀。何谓苏式生活?在苏州人的记忆中,是软糯的白玉方糕咬一口松松软软,甜甜糯糯;是暑假孩子们手里的一根赤豆棒冰,清清凉,透心凉;是夏日午后小弄堂里传来的一声悠长的叫卖声“阿要买栀子花、白兰花……”除此,还有大街小巷收音机里传出的评弹声,一声高,一声低,声声传情,抑扬顿挫。老苏州,温婉平静的日脚仿佛只有听了评弹才会为之精神一振,眉眼里的纹路舒展了,露出对人生的满足惬意……

而我,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囡,彼时在干吗呢?十岁或者七八岁或者更小,苏州小囡从小都听惯了父辈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一句:“下面,请听弹词开篇《黛玉葬花》……”

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评弹的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曲艺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2008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列曲艺类之首,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苏州评弹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流派纷呈,人才辈出。蒋月泉的“蒋调”、薛筱卿的“薛调”和朱慧珍的“俞调”,这三大调大家耳熟能详,传唱久远。除此,徐丽仙的“丽调”,正是在三大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点,形成了唱腔动听、音乐性广的独特魅力,成为评弹流派中别开一枝的艺术奇葩。

☉ 徐丽仙演出照

一代评弹大师徐丽仙已离世三十多年。但是,“丽调”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失,艺术之花必将永远流传。作为“丽调”的嫡传弟子,如今已年近古稀的张碧华老师依旧雄心满满,决心扛起重任,做好“丽调”的传承人和守望者。

1947年,张碧华出生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下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她深得传统文化熏陶,弹得一手好琵琶。八岁那年,县文工团招收学生,她脱颖而出,顺利录取。在文工团,张碧华什么都学,越剧、腰鼓、洋铜鼓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这为她以后的评弹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张碧华考入太仓评弹团。1973年,苏州地区评弹界汇演在上海隆重举行,上海评弹团应邀来到现场。此次盛会,时值青春年华的张碧华登台表演了一个节目《根深叶茂》。演出结束,就有人对徐丽仙说:“台上这位叫张碧华的青年演员真像你,不光唱得像你,人也长得有几分像。要不,你干脆收她为徒吧?”徐丽仙老师一听,微微一笑,正中下怀,本来她也很看好这位年轻演员。第二年,徐丽仙专程派自己的儿子向张碧华表明心意,张碧华听罢又惊又喜,但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她踌躇的是如此一来,树大招风,说不定会引起同行的嫉妒。她并不是一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但是,承蒙徐先生这么看重自己,又怎敢拂了先生的一番好意?况且自己又是如此深爱评弹艺术,极渴望在专业上有更大的突破。思量再三,张碧华还是决定正式拜徐丽仙为师。

从此,张碧华太仓、上海两头跑,在恩师的悉心指教下,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评弹表演讲究的是演员个体的综合素养,作为徐丽仙的得意门生,张碧华在评弹艺术园地中辛勤耕耘,精益求精,不但很好地继承了“丽调”的唱腔精华,同时结合自身条件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张碧华细心揣摩老师所传授的艺术要领。如今,她仍清晰地记得恩师当初用三句话指引她唱法、谱曲和作词,这三句话亦成为她时刻追求的艺术真谛:“其一,发声的鼻音须半开半关,频频共振,达到鼻腔的共鸣,比如代表作《木兰辞》。其二,咬字的细节技巧很重要,比如代表作《罗汉钱》有一句唱词‘今天轮到女儿她’,最后一个‘她’字的吐字口型要先开后关,收放自如,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声音回环往复绕梁三日余音袅袅的效果,才能给观众留下可供回味的艺术美感。其三,在演唱任何一个曲目之前先要运好气,定好腔,稳得住才能放得开,好比一个作品的基调或者一曲旋律的声部必须事先在心里有个定数,心里有了定数就不会走偏跑调。”

这三句话成了徐丽仙留给学生的宝贵财富。除了铭记这些要领,张碧华还结合自己的嗓音优势和特点,不断揣摩,扬长避短。比如,《黛玉葬花》这个曲目是徐丽仙中年的优秀作品,由于受其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影响,此时的“丽调”略带点沙。张碧华在老师的指点下,决心在细节上下功夫,通过运腔的快慢变化来衬托人物的感情,使唱腔的感情处理更加细腻,人物形象更丰满,同时声音更美,更清丽。

张碧华习惯称徐丽仙为“先生”。一声“先生”,道不尽言辞间的浓浓爱戴和感激之情。张碧华回忆,1975年她喉部患病在上海住院,手术期间得到了先生的悉心关怀。一向不擅长做家务的徐丽仙为了给爱徒补充营养,竟然特意去学做煎馄饨,结果把“煎馄饨”变成了“面疙瘩”,此情此景依稀如昨。

而在徐丽仙不幸得病后,张碧华到外地演出也时常带上老师,无锡、杭州更是脚边路,此行一方面是为了让老师督促自己艺术进步,另一方面也便于照顾恩师,让老师外出散散心,减少疾病带来的苦痛。而在徐丽仙病重弥留的那段日子,张碧华一有空就去上海看望先生,眼见着先生越来越憔悴,张碧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生喜欢吃蟹,张碧华舍得用一个月的工资去买,看着先生因吃蟹带来的小小乐趣,张碧华非常高兴和欣慰。先生吃了她买的蟹,似乎病痛的煎熬也减轻了几分,其实是被爱徒的孝心感动了。徐丽仙临终之际住在上海静安中心医院,她对自己的爱徒说:“痛。”张碧华泪眼婆娑,对着恩师说:“先生,为什么不让我来替你受痛呢?”半晌,徐丽仙用手指指枕头下,含混不清地说:“拿走。”原来,她不知何时悄悄为学生谱好了一首曲子,曲名《行路难》。临终之际,她想把这首曲子送给自己的爱徒留作永恒的纪念。

张碧华看到此,百感交集。她明白老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但又不敢接受这份太贵重的礼物,她觉得这个时候拿走老师的作品无异于“乘人之危”。于是,她忍住心中的悲痛对徐丽仙说:“先生,我要等你好了以后再教我,现在我不能拿走。”不久,徐丽仙病逝,这首曲谱也落入他人之手。回首往事,这成了张碧华心头永远的遗憾。

师徒恩情深似海,铭记师恩永不忘。张碧华觉得此生能拜先生为师是自己的幸运,更是无怨无悔的选择。每每谈起这些,张碧华眼里泪光闪动。

斯人已逝,艺术永恒。如今,把“丽调”的艺术光华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成了张碧华最重要的事业。为此,她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首先,努力当好“丽调”传承人,自己必须唱得响,她规定自己凡是“丽调”的每个弹词开篇都必须会唱,且要唱好,要不断超越老师的经典。其次,努力挖掘“丽调”已经遗失的作品,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黛玉悲秋》如今再也找不到原作,她要靠自己编出来。同时,张碧华也深知让艺术真正传承下去的最终目标是要后继有人,于是她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学校、社区,去少年宫和培训基地讲课,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丽调”,让评弹艺术走进大小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且将之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苏州艺术老师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