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晓棠米寿感言:我要终身修炼

2022-03-08张琳

新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脸谱化总政阿兰

张琳

1月8日,老演员王晓棠迎来88岁米寿。一位铁杆粉丝赶在当天早上8点18分发来贺词。贺词中写道:“开封古城绽腊梅,西南跃跳大龙门。英姿飒爽登银幕,叱咤影坛尊女神……慨然倾情唱大风,铿锵玫瑰铸军魂。”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光影长廊里,王晓棠塑造了众多经典银幕形象,最为几代观众难以忘怀的首推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银环,一个刚烈炽热,一个温婉柔情。

1958年3月,八一厂厂长陈播来到总政话剧团,言明奉总政领导之命调王晓棠到八一厂演员剧团。彼时,王晓棠因在电影《神秘的旅伴》中飾演小黎英,在《边寨烽火》中饰演玛诺而声名鹊起,特别是《边寨烽火》还参加了第十一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王晓棠凭借玛诺一角获得“青年演员奖”,以王晓棠头像绘制的超大海报就张贴在电影节举办场所的整整一面墙上。

调入八一厂后,王晓棠接连饰演了《英雄虎胆》中的女特务阿兰,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海鹰》中的女民兵连长玉芬,轻喜剧片《一日千里》中的文娱干事小夏,《县委书记》中农村公社女社长铁妞,《鄂尔多斯风暴》中从14岁到成年的蒙古族姑娘乌云花……一直到她的代表作《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孪生姐妹金环、银环。

王晓棠在影片《英雄虎胆》中塑造的阿兰,被称为“银幕第一女特务”,在影片中跳着“伦巴”风情万种的样子,当年可是堪称银幕“绝响”。王晓棠说,当年有不少人劝她不要演“阿兰”。她人还没到八一厂,总政文工团的一位同事就跟她说:“晓棠,我告诉你个事,你要调八一厂了,还给你安排片子了,让你演《英雄虎胆》里的女特务,你一定不要演。你看你之前演的都是善良漂亮的姑娘,或者少数民族的小媳妇。这个特务怎么能演呢?一下就把你的形象破坏了,千万不要演。”

3月底,王晓棠来八一厂报到,看完《英雄虎胆》剧本,她觉得这个人物也不是完全反面的,阿兰更像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她对角色的理解也符合严寄洲导演的想法。

严导问她演不演阿兰,王晓棠果断地说:“演!”多年后,王晓棠说:“演员就应该演各式各样的人物,要一人千面。”

当年担心的还有时任八一厂厂长陈播。陈厂长跟严导说:“王晓棠这么年轻,她能把这个复杂的人物演出来吗?她是学生出身,又没有这个经历。”严寄洲说:“没问题!”

如今回首当年这段创作幕后,不由得为严导的慧眼识珠而叫好,更为王晓棠精彩传神的人物塑造而叫绝!

《英雄虎胆》上映后,有些观众看到最后一枪把阿兰打死了,很惋惜。把一个反面人物演得这么复杂,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大事。阿兰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王晓棠将阿兰的风情万种、醉生梦死和性格扭曲、自甘堕落却又向往自由和爱情的复杂多面性展示得立体而生动,去除了以往同类角色的脸谱化、类型化,即使今天看来也依然堪称表演典范。

争论是必然的,但王晓棠认为,“这就是阿兰,这才是阿兰,她没有脸谱化。”

还记得这段伦巴舞吗——不要说国内,在苏联放映时同样引起轰动,电影院里还有吹口哨的,跺脚鼓掌的。

然而,这可不是跳个舞那么简单,而是内涵丰富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典型情节,电影使用了特写、对比、叠加、蒙太奇、推拉摇移等镜头语言,使国民党残匪的嚣张气焰和荒淫丑恶,与被残害的无辜群众形成了鲜明对照,侦察科长曾泰目睹这一切,内心更激起将这股残匪一网打尽的决心和斗志。

一个没有脸谱化的阿兰让观众痴迷了这么久,这大概也是中外影史罕见的一例。

近日,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王晓棠在央视《中国电影报道》中深情讲述了自己与金鸡奖的不解之缘,她说:我要终身修炼,终身为人民奉献。王晓棠说:“我始终认为,演员必须要努力做到德艺双馨,要诚实,对党和人民忠诚。如果能做到这些,在任何时候都没问题。”

猜你喜欢

脸谱化总政阿兰
原始的塑造——多米尼克·阿兰作品欣赏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围绕中心工作面对面问政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市委书记市长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总政交流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Sixteen Years’Promise
唯美歌姬阿兰全新单曲《兰之乐光Lan of music light》正式首发
总政歌舞团的往事和细节
论十七年小说脸谱化叙事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总政干部部老干部局与本刊联合举办“全军离退休干部忆征途征文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