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22-03-08刘风杰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性童趣民间

刘风杰

游戏是幼儿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将游戏作为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而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游戏的一种,现今逐渐为诸多高科技电子产品所取代,被遗忘在角落里。

2018年以来,我园教研组成立了“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小组,发现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娱乐性、童趣性和教育性强,有助于促进幼儿在社会性、体能、语言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园将此课题作为一项重点研究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推广实践、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发现民间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促进作用。

民间游戏能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如果能把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民间游戏放到课堂上,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发展自信,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幼儿快乐情感。如教师把“跳房子”的游戏引入课堂:一方面,该游戏简单、易学、有趣,提高了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该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幼儿在打闹中学习,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挫败感,反而能进一步集中精力投入游戏,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显著提高了幼儿的信心。

民间游戏能建立幼儿正确的认知

民間“跳皮筋”游戏流传已久,易懂易学,取材便捷,有很强的童趣蕴含其中。在“跳皮筋”游戏中,孩子发现,离开了小伙伴的配合,这种游戏就无法开展。从这种意义上,孩子们会逐渐明白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如在家中要好好配合父母,在学校中更应该配合教师,积极参加活动。这为孩子逐步认识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孩子个性发展。

民间游戏能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幼儿园中,教师会不断跟小朋友们强调,吃饭不能挑食,餐前便后要洗手,这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民间游戏也有这种功能,如在丢手绢、绕口令、击鼓传花、拔河等游戏中,幼儿通过参与,可以提升规则意识,进而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好处。

民间游戏能架起幼儿、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

诸多民间游戏是架起幼儿、家长和教师的一座桥梁,有利于家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形成多向、有效的良性交流局面。在家庭,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与孩子进行亲子民间游戏,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在幼儿园,教师把诸多民间游戏引入课堂,在互教互动互乐的游戏中,教师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极大地促进了孩子学习热情的高涨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民间传统游戏活动锻炼了幼儿的体质和心智,培养了幼儿自信、勇敢、合作、交往的品质,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社会意识。同时,游戏过程让幼儿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原因与结果、规则与自由,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格内涵。

(本栏责编 侯心雨)

猜你喜欢

社会性童趣民间
九月·童趣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童趣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童趣游乐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