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见肉鸭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控策略
2022-03-07王彦彩
王彦彩
(河南省遂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100)
鸭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因子感染引起的,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一般多发生于秋冬季,可以通过空气、粪便等媒介传播,传播范围较广。鸭感染后,会导致发育不良以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产蛋率等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对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本文对鸭传染性支气管炎、鸭霍乱、禽痘、鸭窦炎这4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肉鸭疫病防控提供一些思路。
1 肉鸭呼吸道疾病类型
1.1 鸭传染性支气管炎
肉鸭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会引发气喘、咳嗽等临床症状,初期表现饮食减退、缩头闭眼、翅膀下垂等其它症状;后出现呼吸啰音、张口喘气;严重时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无法站立,排出白色稀粪,粪便检查发现其中含有黄白色尿酸盐。病鸭趾甲、冠髯呈紫色,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机体衰竭,死亡率升高。该病主要通过空气、啮齿动物、病死禽等经呼吸道传播给健康禽类,还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饲喂用具等经消化道传染,一切不良的应激因素如密度大、严寒、通风不良及维生素、矿物质供应不足均可诱使本病发生。
1.2 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发的一类接触性传染病,能够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感染毒力强的菌株多为急性发病,表现体温升高,鼻孔流出泡沫状黏液,堵塞鼻孔,导致鸭呼吸困难,临床多见鸭甩头动作,粪便较稀薄,颜色呈绿色或灰白色,剖解可见明显的败血性病变,病死率高。感染毒力较弱的多为慢性发病,表现跛行、咳嗽等,病程较长,死亡率不高,临床上不太常见。饲料突变、天气大幅降温、拥挤、环境卫生不佳等不良应激因素能增加鸭霍乱的发病率,还与工作人员、访客消毒不严携带外来病原感染等有关。
1.3 禽痘
由禽痘病毒引发。黏膜型禽痘可导致呼吸困难,通过黏膜感染传播。病鸭分泌的脓液为主要传染源,感染寄生虫将促进本病传播。临床可见精神萎靡,鸭喙处有结节,眼睛分泌粘性浆液导致上下眼睑粘合,严重可见眼脸肿胀,眼睛四周堆满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剖解可见肉鸭口腔、咽喉黏膜上有灰白色结节,连成一片形成可剥离的纤维素性坏死假膜,后期化脓后形成溃疡性病变;气管黏膜增厚,蔓延支气管发生病变,引发肺炎,最后导致患病鸭上呼吸道系统堵塞,引发呼吸困难。
1.4 鸭窦炎
又被称为鸭慢性呼吸道疾病,由鸭霉形体引发,多发于雏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常被养殖户忽视。带菌鸭为主要传染源,若育雏舍空气混浊、通风不佳、温度过低等不良环境因素均可引起雏鸭发病风险加大。临床上可见初期流清鼻涕,后期鼻涕变黏液性或脓性不能流出,导致鸭一侧或两侧眶下窦部位肿胀隆起,触摸有波动感;随着病情发展,黏液性分泌物变为豆腐渣样或干酪物样,肿胀位置变硬,发痒,常被鸭爪抓破表皮而露出红色肌肉;常因呼吸不畅导致病鸭常甩头。
2 肉鸭呼吸道疾病防控策略
2.1 做到准确诊断,对症治疗
疫病、中毒以及不良的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均可导致肉鸭出现呼吸道症状,因此一旦发现鸭有呼吸道症状,首先将病鸭隔离,先诊断,确诊后再对病鸭科学用药、对症治疗,确保病鸭尽快恢复健康。
鸭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对病鸭颈部皮下注射0.2 mL头孢噻唑钠,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为避免继发感染,可在饮水中以1g/1kg剂量添加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饮水2 h,连饮5 d。大群需以1 kg饲料添加5 g瘟毒杀,连喂5 d。
发生鸭霍乱后,可以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土霉素2 g,并在饮水中添加0.05%恩诺沙星,连续用药3~5 d。
肉鸭感染禽痘后,需要使用消毒镊子将伪膜剥离,然后涂抹碘甘油,此外做好寄生虫灭杀工作,并在饮水中添加禽痘立康,按照100 g药物/5 kg水每日饮水,连续用药5~7 d。
肉鸭感染鸭窦炎(鸭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在饲料中按照1 kg/250 kg剂量添加替米考星预混剂,连续用药3~5 d。病情严重的,可按照每公斤体重口服20~50 mg红霉素,连续用药5 d。
2.2 科学免疫
结合养殖场的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计划有效实施免疫接种。对雏鸭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接种前使用1:2 000百毒杀对地面、笼底等位置进行消毒。可对2月龄以上鸭肌肉注射鸭霍乱氢氧化铝菌苗或蜂胶灭活疫苗。可以在鸭3周龄左右接种禽痘疫苗,在禽痘高发地区可重复接种,且多采用翼翅刺种法。鸭窦炎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较少进行免疫接种,可以在春季高发季节添加泰乐菌素预防,一般1 kg饲料添加2 g。
2.3 强化日常管理
根据肉鸭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为鸭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清洁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提取物等提高鸭群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几率。维持鸭舍稳定的温湿度,确保光照合理和适宜的饲养密度,并进行适度通风,为肉鸭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呼吸道疾病在冬春两季高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做好鸭舍卫生清洁工作,最好每天清理粪便;制定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一般10~15 d进行1次带鸭消毒,5~7 d进行1次环境消毒,发病期间增加消毒频率,每周2次;定期对鸭饮水和饲喂用具等进行消毒,减少细菌、病毒滋生。带鸭消毒应使用对呼吸道刺激性小的药物。此外,鸭场实行全进全出制,成批进雏,成批转群,空舍后要严格消毒。落实各项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在大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间,鸭舍门口设置消毒脚垫,对进出人员、车辆、物品做好登记备案和消毒,各舍之间专人饲养,用具专用,严禁交叉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