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百年历史演变
2022-03-07律智赢马勇军
律智赢 马勇军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国家认同是一种对“自己与国家之间联系的一种意识”,它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文化传统等的主观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1]64。当前,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国家、商业品牌出现了污化中国的言论与行为,如何通过国家认同教育来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护国家利益、祖国统一,显得十分迫切[2]4;另一方面,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核。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让国民认同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3],这就体现了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全面开展,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
物理学科虽是理科教育,但它具有国家认同教育独有的优势。如我国在物理领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科学技术史实及当下我国物理领域热点事件等,都可以对学生国家认同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家认同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探究国家认同教育在百年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融入和历史发展,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不同阶段物理课程中有关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及其演变;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新时代物理课程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落实,将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应然教育变成物理教学中的实然教育。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即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分析量表,对我国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各维度相关的关键词或语句在文本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类别计数,并结合物理课程标准中表述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二)研究对象
选取我国1923年至2020年颁布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物理课标),共涉及21个年份32部课程标准,以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分析量表为基准,对百年物理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有关国家认同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其中2017年、2020年新修订高中物理课标前言部分内容是关于我国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包含大量的国家认同教育中政治认同维度的内容,其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一致,且与物理课程标准对国家认同的课程要求无关,故不作统计。
(三)分析量表设计
根据已有学者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学物理课程学科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表述特点,形成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分析量表,主要包含二个层面和五个一级维度,具体内容见表1。该分析量表经过了评分员信度法的检验与改进。根据分析框架,两名课题组成员对物理课程标准国家认同教育的文本话语分别进行分类编码,其中以二级维度为主进行数量统计,当一句话中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维度时,则分别计入不同维度。最终,对所有编码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其结果符合霍思提公式(R=2M/(N1+N2)=0.98),具有较高一致性。
表1 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分析量表
二、研究结果分析
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
从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图1),自1923年起,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就出现在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从未忽视,其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间阶段:
图1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
1923年至1949年,是国家认同教育的初显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占比7%。国家认同教育在物理课标中初步显现,以认知层面的国情教育、国家建设两个方面为主,如目标强调“国家生存与物理之密切关系”[4]61,但该阶段并未出现国家认同情感层面的表述。可见,1949年之前并未开展实质性的国家认同教育。
1950年至1977年,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探索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占比22.66%。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认同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幅度变动较大,并于1952年达到顶峰。该阶段认知层面的国情教育、国家建设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但其重心发生转变,突出国家建设方面,明确指出了“物理教学法要从物理学在国防、生产与其他建设上的应用来说明各种物理变化及规律”[4]111;历史与文化方面也得到强调,主要体现在总说明中要求“使学生知道我国历史上物理研究和应用的成就”[4]145。除此之外,本阶段首次出现了国家认同教育的情感认同,如1952版课标总说明中强调“教材编制与教学应密切结合爱国主义的教育”[4]112“教学任务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4]144等。
1977年至2000年,是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波动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占比32.81%。“文化大革命”后,国家认同教育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其情感认同出现频次大幅度增加,并成为这时期出现最多的一级维度。认知层面的教育内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再强调国情教育,而历史与文化方面不断发展并得到重视,国家建设则呈现先发展后衰落的态势,政治认同维度首次出现。
2001年至今,是新时代特色的国家认同教育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占比37.5%。新时期国家认同教育呈现新态势。认知层面,物理课程标准大幅度减少了国家建设的内容,国情教育再次得到重视,历史与文化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并成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心,政治认同方面也有所发展。由此可见,物理课标逐渐明确物理学科中国家认同的教育内容。除此之外,国家认同教育中情感认同的发展呈现明显减少的态势,但这不说明物理课标不再重视国家认同教育,而是更多通过具体的认知层面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
(二)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各维度呈现的历史阶段状况
1.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国情教育内容出现频次占比及文本变化
表2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国情教育各维度出现频次占比
物理课标中国情教育重视现状与问题、特产与资源两个方面。地理与环境仅在个别课标中出现,如1950版精简纲要的细则中提出学习“中国大陆各区的气候差别的原因”[4]78“中国地区的磁分布”[4]80;随后,直到2001版课标才提到“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关系”[5]23。
特产与资源的重视度不断下降,1929版教材大纲首次提出学习“吾国主要之谷类、蔬菜、果品”[4]16;此后,此方面在物理课标中强调对中国特色物产的学习,以“中国秤的原理、构造和用法”[4]28的学习为主。
现状与问题方面,虽在1978年后出现断层,但其发展呈现跨越式增长。1923版高中课程纲要的课程目的部分最早提出“注重科学精神及方法,以矫正吾国自来为学弊病”[4]6;1952版课标总说明中要求“特别注意我国伟大的建设中物理研究和应用的飞跃发展”[4]145,如课程内容部分强调“我国电力化问题”[4]154及“我国金属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1956)”[4]172;直到新课改后,物理课标开始注重“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面貌”[6]46,且在2017版课标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8]4,如“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价值”[8]32,与此同时,随着第八次课改的深化,物理课标更倾向关注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如2020版要求“了解我国风能、太阳能等的利用状况”[9]30等。由此可见,2001年新课改后,更重视科学、技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联系,并逐渐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接轨,以此来使学生了解我国物理领域中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2.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出现频次占比及文本
交通肇事罪在行为方式上有作为与不作为,作为的方式如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不作为的方式如过道口不鸣笛、转向不示意等。作为方式通常视作心态的外在表现,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表3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历史与文化各维度出现频次占比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最为重视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祖国历史和祖国成就两个方面,占比分别为41.33%、37.33%。
祖国历史呈不断发展的态势,但其文本多与祖国成就方面的学习要求相联系,如1952版课标总说明中提出“使学生知道我国历史上物理研究和应用的成就”[4]145,1986版要求“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贡献”[4]172,2017版注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8]316。除此之外,2017版课程内容部分特别强调祖国历史的学习,如“了解古希腊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认识和应用”“收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8]16,并强调要“阅读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的著作”[8]29。
中学物理课标对祖国文化关注度不高,仅在新课改后个别课标有所强调,如2001版物理课标明确提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形象的多少及在书中的角色也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5]26;随后,2017版、2020版新修订物理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8]55[9]68。
祖国成就方面,自1949年以后呈不断发展的态势,文本变化除伴随祖国历史的学习之外,1956年后物理课标多强调学习“祖国生产建设中的有关成就”[4]173;2001年新课改后,多注重“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4]434,主要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7]11等航天建设成就的学习为主。
中学物理课标中有关劳动人民经验、科学家方面出现频次较少,前期多注重劳动人民的贡献,如1952版课标提到“表扬我国人民在弦乐、管乐上的贡献”[4]133-134、1956版要求“感受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中的忘我劳动”[4]174;1988年后课标多注重“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4]347;2001年新课改后,要求多“了解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中的杰出贡献”[5]26。
3.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政治认同内容出现频次占比及文本变化
表4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政治认同各维度出现频次占比
百年物理课程标准的国家认同中政治认同出现频次最少,仅在个别课标的说明或前言部分有所提及,占总比4.65%。政治认同教育内容仅在1978年后的中学物理课标中有所显现。
政策规范方面,2001年新课改后才开始重视,主要出现在2001版、2003版物理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如2001版学习“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服装和鞋子尺码的国家标准”[5]15,2003版学习“与物理材料放射性相关的国家标准、国产汽车内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汽车尾气排放标准”[6]23等。由此可见,政策规范的学习成为新世纪以来物理课标中国家认同教育认知层面的学习内容之一,但其关注度仍有待提高。
4.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国家建设内容出现频次占比及文本变化
表5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国家建设各维度出现频次占比
国家建设方面,主要是注意物理与国家各方面建设的联系,其各维度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祖国建设、人才培养的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阶段,由1949年后的快速发展,到新课改后的迅速衰落,其文本表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祖国建设中,1948版课程目标部分首次提出“了解国家生存与物理之密切关系”[4]61;1952版课标的实施方法中强调“教材内容应适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4]123,大纲部分突出学习“物理学与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关系”[4]124,如“我国的航空建设”[4]157;1956版课标说明部分强调“要充分应用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关的实际材料”[4]193;1978版课标教学内容部分表述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努力学好物理学”[4]244,此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关键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面多在总说明中有所提及,如1956版指出“中学物理教学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这一中学教育的总任务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4]171、1986版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4]315、2017版则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1。由此可见,祖国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体现了物理课程要符合国家当下实际发展的需要,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中学物理课标对国防的重视度不断下降。1941版课标实施方法概要中最早指出“将教材具体化,与国防生产有关连”[4]48,1941版高中课标目标要求“使学生略知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及国防生产之关系”[4]49,1952版课标的实施方法中强调“物理学的应用,使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配合”[4]111,如教材内容部分指出“电力化对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4]132。
中学物理课标对国计民生关注度不高。如1950版高中课标细则中首次“强调电动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动力机”[4]100;1952版课标的教材内容部分指出“物理学的意义与其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的关系”“将给我国人民带来不可限量的利益和幸福”[4]124;此后,物理课标课程内容的学习多与我国经济建设相联系,如1963版指出“热机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4]223、1986版指出“电能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意义”[4]328。
中学物理课标对祖国远景的重视有所加强,最早在1952版课标指出“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物理研究和应用有无限光明的远景”[4]145,如大纲说明中“指出原子能在和平用途上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美丽远景”[4]150;随后,1986版课标注重“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发展远景”[4]358;2001年以后,祖国前景多结合国情教育一同进行表述,如2003版“收集资料研究世界和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和前景”[6]25、2017版“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8]12。
5.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情感认同内容出现频次占比及文本变化
表6 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的情感认同各维度出现频次占比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国家认同教育中情感认同的培养,以爱国思想为主。其情感认同的培养各维度出现频次的差异,与课程标准制定者对培养国家认同教育的表述不一定有关。其发展状况可以表明各阶段国家对物理课程中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视程度:建国前,国家认同并未得到重视;建国后至1956年,以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及其它情感认同为主,其他方面表述为“培养学生准备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志愿”[4]172;1978年至2000年,国家认同教育中情感认同呈发展的态势,可见这时期国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首次提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提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培养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4]347等其他方面的情感培养;2001年新课改后,情感认同发展趋势有所减弱,但出现了“责任感”新一维度的表述,如2001版“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5]5、2003版“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6]7。
三、落实百年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展望
(一)高度重视物理课标中国家认同教育,吸收百年历史经验、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
百年来,国家认同教育一直出现在物理课程标准中,且“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情感认同逐渐成为物理课程目标的必备情感态度之一。所以,物理教育虽以学习科学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为主,但仍要高度重视物理课标中国家认同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发展出发理解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明确不同阶段国家认同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吸收百年国家认同教育优秀经验,如恢复高考前强调物理与国防建设的联系,但随着国家的稳定发展,国防方面的强调有所弱化,而通过物理课程中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开展适当的国防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科技知识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如新世纪以来2001、2003版物理课标重视政策规范的学习,政策规范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在物理领域中制定的各项标准、要求,懂得科学知识并非是价值中立的;再如,早前物理课标注重对科学家的介绍等。因此,新时代应总结百年物理课标国家认同教育的优秀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国家认同教育题材,合理选择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制定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认同感教育。
(二)充分展现百年物理中国家认同教育学科特色,并加强课程标准之间的横向学科交流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具有明显的学科特性,主要表现在物理课标不重视对祖国文化、政治认同的学习,却在课程内容部分强调对国情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历史与文化中祖国历史和祖国成就三个方面的学习。百年来我国人民在物理领域创造了许多辉煌成就,如《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以及对杠杆的论述和应用、我国古代对度量衡、电磁学的研究、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我国的高铁技术、核电技术等等[10]28。这些都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辉煌成就,也是物理学科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所特有的题材,我们应牢牢把握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充分结合我国物理学科独有的科学技术题材进行国家认同教育,凸显国家认同教育物理学科特色。而对于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薄弱项,可以加强课程标准之间的横向学科交流,借鉴其他学科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百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其中蕴含着传统历史与文化教育、国情教育、政治认同教育等非常多的优秀经验,尤其是历史课、思政课等人文学科对国家认同培养经验丰富。我们应取长补短,借鉴各科课程改革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经验,强化文理学科渗透,实现物理课程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三)落实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
教材编写方面,首先,教材编制者需明确物理课程标准中国家认同教育的课程要求,有意识地将国家认同教育题材融入到物理教材中,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国家认同的培养双向结合。其次,要拓展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编制者应结合物理学科特色合理选择国家认同内容,充分的融入我国百年物理发展中所特有的科技史实与成就,注重对我国物理学家热爱祖国的真实事例的介绍,如钱学森突破重重阻挠回国、95后天才少年曹原七度登上《自然》杂志依旧弃外籍回国的故事。与此同时,要结合当下科技发展与国家建设中的热点话题,开发新时代物理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题材,不断丰富物理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
教师方面,首先,对物理课标进行精细研读,明确国家认同是物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之一。其次,教师要研读物理教材,结合物理教材、课程内容中国家认同的教育题材,明确制定国家认同感的价值观目标,从而有意识地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最后,教师是物理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知识传播者,是影响受教育者国家认同最为关键的要素,教师的国家认同意识关系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所以,教师应主动学习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积极了解国家在物理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成就,从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国家认同。
教学方面,国家认同教育要真正的从理想的课程变成为经验的课程,不仅仅要开展认知层面的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在物理实践、行动中的教学。一方面,可以走进国家博物馆、科技馆,亲身去了解祖国物理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脉络、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还可以参观当地的科技成就,如宜昌地区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三峡大坝;酒泉和西昌等地,可以去当地航天发射基地,亲临实境地感知祖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物理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服务学习”方式,如学习电路知识时对身边小功率电器进行义务维修等,在服务社区的行动过程中建构对家乡、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与热爱[11]89。除此之外,要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积极利用互联网课程资源,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从而提高国家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