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同理心水平及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07吕嘉欣叶君荣肖爱祥黄杏笑吴升伟韦红梅吴晨欣

循证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同理精神疾病条目

吕嘉欣,叶君荣,肖爱祥*,黄杏笑,杨 航,于 林,吴升伟,韦红梅,吴晨欣

1.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51018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障碍在我国过去30年里的患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在我国高达16.6%[1]。可见,精神心理疾病已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精神障碍给病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是威胁人类健康状况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已成为疾病负担的首位[2]。目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精神疾病防治形势,但仍有许多精神障碍病人未接受治疗,其主要原因是精神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病人由于担心受到歧视而拒绝治疗[3]。精神疾病病人产生求医行为和服从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受医护人员对其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护士具有较高的同理心水平,有利于减轻精神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病耻感与自卑感,增强病人主动接受治疗的勇气与决心,提升护理满意度,维持护患关系友好发展。我国精神科护士人才资源与全球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4],护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后备军,是精神卫生人才的强大储备力量,但是有研究表明,由于护生认为精神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风险、心理恐惧等原因,本科护生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业的意向处于较低水平[5],其从事精神科护理服务工作的软技能(如同理心水平、对待疾病的态度),是影响将来从事专科护理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同理心水平及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态度的现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提升本科护生同理心与改善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态度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在精神护理发展和工作上提供可行性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7月—2020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某3所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纳入标准:全日制大学本科;自愿参与本调查,并在线填写知情同意。按照计划调查问卷条目,本研究最多条目为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共26个条目,选取最小倍数5倍,考虑到问卷可能被漏填或乱填,增加10%的样本量,所以计划收取样本量最小值为143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使用自行设计表格收集受访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学历层次、是否学习过与同理心相关的课程、是否曾经阅读精神医学文学作品、是否了解过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既往是否有精神科见习经历等。

1.2.2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hinese Version,IRI-C)

IRI-C是用于评估日常人际互动中同理心的工具,量表共4个维度、22个题目,分为观点采择(5个条目)、想象力(6个条目)、同情关怀(6个条目)、个人痛苦(5个条目)4个维度,条目计分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不恰当计0分、有一点恰当计1分、还算恰当计2分、恰当计3分、很恰当计4分,反向计分条目则计分相反。得分越高,说明个人的同理心水平越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50,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532~0.758,分半信度为0.734[6]。

1.2.3 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

采用由曾庆枝等[7]编制的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来测查受访者对精神病病人的歧视程度。该量表包含26个条目,分为隔离、危险以及能力3个维度。隔离维度包含14个条目,用于调查受访者是否愿意与精神疾病病人交往接触;危险维度包含8个条目,用于调查受访者是否认为病人有暴力倾向,危险与否;能力维度包含4个条目,用于调查受访者是否认同精神病病人的能力。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由“完全不赞同”“有些不赞同”“无所谓”“有点赞同”到“完全赞同”。其中条目1、条目17、条目21、条目23、条目24为反向计分。量表得分越高,反映受访者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歧视程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9和0.84,3个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4~0.94,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0.72[7]。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法,由护理学院各年级的班委协助研究者将问卷链接转发到各班级学生微信群,并邀请群内学生作答。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在填写前解释问卷填写意义及目的。受访者同意参加调查并点击开始后自动跳转至正式作答,作答完毕后提交自动生成答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本科护生IRI-C得分情况

本调查最终回收问卷305份,剔除填写错误2份,实际有效问卷3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3%。本科护生IRI-C得分为(53.65±9.90)分,其中观点采择(11.68±3.62)分、想象力(15.51±3.46)分、同情关怀(16.70±3.54)分、个人痛苦(9.76±4.27)分。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习过与同理心相关的课程和是否了解过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IRI-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曾经阅读医学文学作品、是否学习过精神科护理专业课程和既往是否有精神科见习经历的IRI-C总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征护生IRI-C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生IRI-C得分比较

2.2 本科护生的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得分情况

本科护生的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总得分为(47.08±16.28)分,其中隔离(23.33±9.48)分、危险(17.60±5.90)分、能力(6.15±2.89)分。

2.3 本科护生同理心与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的相关性

护生IRI-C总分、观点采择维度、想象力维度和共情关怀维度得分与对精神病病人歧视态度呈负相关(P均<0.05),护生个人痛苦维度得分与对精神病病人歧视态度呈正相关(P均<0.05)。

表2 护生同理心与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的同理心

在当今社会,护生的共情能力对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十分重要,拥有较高的共情能力利于护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主动向病人表达善意,拉近与病人的距离,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感与减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8]。本组护生的IRI-C总分[(53.65±9.90)分]与李青文[9]调查的沈阳医学院本科及高职护理专业护生的IRI-C总分[(53.46±8.39)分]水平相似。其中是否学习过精神科护理专业课程、是否有精神科见习经历护生的IRI-C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谷利斌等[10]对护生进行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前后的对照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不同学校对精神科护理学理论课程内容和课时设置以及是否将理论教学与见习实践密切结合存在不同态度与处理有关。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护生所接受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或者不同护生学习能力与课程完成度有差别。

本研究显示,来自农村的护生同理心水平稍高于来自城市的护生,但是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与邢慧敏等[11]的“不同生源地是影响同理心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不一致,而与刘璇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不同地域的农村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横向对比并不对等有关。属于独生子女的护生比非独生子女护生同理心水平稍低,与田刻平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相比部分独生子女而言,没有经历来自家庭的过分宠爱,具有较高的自立性与自主性,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相处时能够更多的察觉他人情绪变化,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温暖与关心有关。而学习过与同理心相关课程的护生的同理心水平比未学习过相关课程的护生同理心水平要稍高,与左宁宁[14]对武汉某医院实习护生的调查结果一致,因此,学习同理心培训课程和精神疾病知识是提升个体同理心水平的十分重要因素,个体同理心水平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学习后得到提升的,通过专业人员对同理心的内涵与意义等相关知识讲授,以及护生通过课堂讲授、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见习或实习以及互联网等渠道了解或接触精神病病人及其家属,具象化护生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直观感受与体会,可能有利于护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增强自身心理建设,在代入病人处境体验其心理与想法时能够保持客观与理智,而不被病人影响心理健康和工作质量,并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5]。

值得注意的是,在IRI-C的4个维度中,个人痛苦维度得分最低[(9.76±4.27)分],这与赵梦遐等[16]对湖北省某高校的本科护生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护生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心情与情绪,当他人情绪变化时,护生不能相应地察觉及回应表达。总体来看,研究探讨提升本科护生同理心水平方面仍有很大的可塑性,护理教育者可以引入共情课堂,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或者开展相关共情主题讲座等措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自身代入病人处境,体会其情感与行为,提高护生同理心水平,使护生们顺利向护士角色过渡。

3.2 本科护生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

安排护生适度参与精神疾病病人的康复治疗过程,比如协助病人服药、护理个案管理等。在参与的过程中,护生可以与精神疾病病人直接交流互动,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精神病病人的真实想法和生活状态,更加理性与客观地对待精神病病人,降低对精神疾病病人的恐惧与歧视[17]。既往有研究示护生同精神疾病病人的密切程度与对其歧视程度呈负相关[18],考虑护生与病人接触或交流越多,越能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与真实处境,体会与理解病人的痛苦,尊重与关心病人。本调查中,受访者对精神疾病病人的歧视态度并不强烈,可能与其在学校接受过精神疾病专业知识的讲授,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见习或实习中目睹或参与过精神疾病病人的治疗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精神疾病病人有关。其中,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中的隔离维度得分为(23.33±9.48)分,具体条目得分反映尽管受访者不抗拒与精神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接触与交流,但在趋向深入交往时则往往采取回避的行为,此结果与陈瑜等[19]对广州市某医科院校护理学院的护生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在高校精神科护理学以及护理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中,可以客观引导护生让其了解精神病病人在病情稳定时能够进行正常社会交往与生活,消除护生对精神病病人的恐惧心理,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给予精神病病人平等的治疗与关心,同时相关部门可为精神病病人创造机会或平台使其被社会包容与接纳。

3.3 同理心水平与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的相关性

病耻感是精神疾病病人对自身疾病所体会到的一种羞耻情绪,其产生可能与病人所遭受外界的孤立以及刻板印象等有关,病耻感会对病人的正常生活和疾病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是我国精神卫生行业蓬勃发展道路上一颗不容忽视的绊脚石[20],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污名可能会导致其机会受限、社会排斥和权利剥夺[21]。医护人员拥有较高的同理心,利于促进其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病人的思想或行为,主动询问病人需求,对减轻病人病耻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同理心水平与接受过精神疾病护理教育培训背景的病人才需求势必会相应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拥有较高同理心水平的护生,对精神疾病病人的态度越积极,两者存在相关关系(r=-0.152,P=0.008)。其中想象力、同情关怀和观点采择与对精神疾病病人态度呈负相关,想象力是指运用臆想去体会虚构性故事中角色的情绪与动作,同情关怀是测量受访者的内在情感部分,测量其对他人所遭遇的负面事件表达怜悯和安慰的能力,这2个维度与态度相关性最高可能与高校为护生开展护理心理、护理礼仪、护理伦理等护理人文素养教育,引导护生理解与体会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能够进行角色代入与换位思考,对他人合理的行为与想法表示理解有关;观点采择维度与对精神疾病病人态度的相关性较低,观点采择维度主要测量受访者理解且同时拥有他人现实生活中的感想或态度的倾向性,而对于在现实中很少与精神疾病病人或其家属接触的本科护生而言,体会精神病人在真实生活中的心理或观点着实存在局限性。

黄丽等[22]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培训同理心相关文献提出,对于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专业技术训练模式、传统课程指导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培训来提高个体的同理心水平。因此,对于在校护生而言,学院应将同理心的培养与提升列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必修课中,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微表情训练、模拟游戏等方式提高课程趣味性与学生积极性,最后课程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填写共情评估量表、角色代入分析等,进而提升护生共情转化能力,引导护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精神疾病病人。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科护生同理心水平的高低与其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有相关性,大致表现为同理心水平越高,歧视程度越小,两者呈负相关。在探讨可能对同理心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习过同理心课程和精神疾病知识均对个体同理心水平的高低有影响。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教育者应重视护生同理心的发展与提升,在学校相关教育课程上,增强精神疾病知识讲解的专业性与趣味性,落实护生在精神专科医院的实习与见习经历,从而为护生与精神疾病病人接触多创造机遇,使护生能够眼见为实,在临床实际中更好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深刻认识到精神疾病病人在病情稳定时是与常人一样能够进行社会交往与正常生活的,提高护生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就业意愿。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抽样法,抽取的样本可能并不具有随机性,样本量仍不足,研究结论对于总体的推断可能有所影响;因为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而本科护生的同理心水平以及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态度可能会随着不断学习或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与变化,在本研究中并不能动态反映出来,仍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同理精神疾病条目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滑落还是攀爬
一亿中国人有精神疾病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