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灸法干预效应的观察
2022-03-07赵怀洋付利然谢长才于中玲郝义彬王大忠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450046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00
★ 赵怀洋 付利然 谢长才 于中玲 郝义彬 王大忠(.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 450046;.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 5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超过1亿,而我国确诊病例也达10万余人,给人民生命健康及国家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新型冠状病毒可致全身多脏腑病变,病情可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甚则危及患者生命[1]。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促进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身体全面康复,克服新冠肺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并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和医学课题。
课题组依托郑州人民医院及郑州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治疗单位,联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专家团队,经过深入地探讨及多次的专家论证确立完善了互联网+灸法方案。现将方案及其运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20年2月5日—2020年3月15日郑州人民医院及郑州市定点医院诊治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共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1例患者因随访时失去联系,未统计入组;观察组2例患者依从性差,未按要求完成操作,未统计入组。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8±9)岁;观察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8±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方案通过了郑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批。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有关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经临床治疗,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者;(2)患者意识清醒,无失语、智能障碍,具有读写能力,自愿参与试验,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者;(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如咳嗽、咳痰、胸闷等,以及躯体功能异常,如乏力、易疲劳等,并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负面情绪。
1.3 排除标准
(1)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期病例;(2)不能理解量表内容,无法进行疗效评价者;(3)经医生评价有自杀倾向者;(4)孕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5)不配合治疗方案安排者;(6)研究者认为其他不适宜入组情况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1)受试者未能按研究者要求完成至少80% 的针灸治疗次数;(2)受试者突发其他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病情加重,研究者认为已不再适合继续进行研究的;(3)受试者因个人原因不再配合,研究者认为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合进行研究的;(4)其他由临床研究者判定不适合继续使用灸法治疗者。
1.5 方法
1.5.1 互联网医患互动诊疗平台的搭建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建立2个微信群,每个群设立一位研究助手,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灸法方法视频(观察组)、灸法日记卡(观察组)、注意事项和问卷,发布在微信群里,指导督促受试者正确实施灸法,回收数据,并且答疑解惑。研究助手为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高年级研究生,并经过统一培训。
1.5.2 治疗方法根据分组情况,对照组(常规干预组)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进行治疗:(1)佩戴口罩,进行14 d自我健康状况监测;(2)有条件者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3)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4)避免外出活动。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加互联网模式下灸法治疗。
1.5.3 质量控制基于互联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与医疗人员互动诊疗的模式,成立医务人员工作小组:(1)技术与物资小组:负责录制相关操作视频。选取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双)穴,采用温和灸法,施灸时间每穴 10 min,每天1次,2周共治疗14次。穴位定位和温和灸法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艾条选用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 证书的优品艾条,规格为50 mm×200 mm,并通过快递为入组对象免费配送所需的艾条及相关说明资料。(2)答疑解惑组:按照分组情况,建立2 个微信群,每个群设立一位研究助手,对在施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时答疑,并负责采集、发布相关信息。(3)对参加本研究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或网络培训,对于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跟踪试验进程。
1.6 疗效观察
(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积分、抑郁自评积分的变化情况。(2)疗效评价:参照尼莫地平法进行评估,①痊愈:临床积分值下降≥95%;②显效:临床积分值下降>50%;③有效:临床积分值下降≥20%;无效:未满足以上标准者,积分值下降不足20%。④疗效指数=(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内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改善(P>0.05),而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有所改善(P<0.05);与治疗2周后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病例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回访观察组 27 223.59±67.65 70.04±33.83*△ 69.63±33.26*#△对照组 28 231.10±70.44 230.71±70.36** 227.60±68.8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焦虑自评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焦虑自评积分无明显改善(P>0.05),而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焦虑自评积分有所改善(P<0.05);与治疗2周后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焦虑自评积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焦虑自评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积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积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病例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回访观察组 27 39.93±9.94 34.81±8.12*△ 33.89±8.10*#△对照组 28 40.03±9.96 39.79±9.77** 39.21±9.44*#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自评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抑郁自评积分均无明显改善(P>0.05),而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抑郁自评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治疗2周后组内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抑郁自评积分仍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抑郁自评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抑郁自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结束2周后回访时的抑郁自评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积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积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病例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回访观察组 27 37.67±9.72 36.22±9.52**△△ 33.44±9.74*#△对照组 28 37.79±9.67 37.46±9.52** 37.32±9.51*##
3 讨论
本次疫情期间,本课题组基于互联网诊疗模式,共搜集58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干预+灸法方式,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时统计患者的中医症状、焦虑、抑郁积分,判定疗效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后遗乏力、气短、咳嗽、纳差等症状,运用灸法后,疗效较为显著。(2)对照组在常规干预下,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在治疗2周后均无明显改善(P>0.05),但于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时,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有所好转(P<0.05);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佐以灸法,仅在治疗2周后,患者焦虑症状就较治疗前有所缓解,而抑郁症状仍无改观,在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时,患者抑郁症状减轻。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基于互联模式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进行灸法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后遗症状,有助其身心全面康复。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仝小林等[3]认为,此次疫病以“寒湿毒”为特点,在病程恢复期,可针对患者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兼有余毒未清的特点,给予补益脾肺、益气扶正之法;何威华等[4]认为新冠肺炎当属“湿疫”,感受湿毒邪气而发病,确立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姚梅龄亦认为此病主因在“疫毒”,以“湿”为共性特点,其发病、转归及预后与患者素体强弱、饮食、情绪等密切相关;王怡菲等[5]认为,本病的核心证素为“湿、热、毒、闭、虚”,恢复期为“湿、热、虚”。由此,本课题组可以肯定新冠肺炎患者后期及恢复期主要以虚为主,并兼有湿、热、寒等余毒未清的特点,故该阶段治疗也应以补虚为原则,使正气充实于内,邪气自不可留。因此,充分发挥中医在医疗康复方面的优势,对于促进新冠肺炎患者后期机体机能的恢复及改善患者因病致郁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6]。
传统中医在防治瘟疫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而灸法就是中医治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涵盖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保健等众多领域,效果显著,广受欢迎[7]。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又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即是艾灸之意。这说明灸法起初主要是治疗寒性病症以祛风散寒、温通血脉,而以后逐渐发展成了预防疾病,乃至治疗不同性质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8]。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云:“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9]揭示了艾灸在环境消毒、预防瘟疫中的重要作用[10]。《医学入门》云:“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这道明了艾灸可增强人体正气,用于养生保健[11]。《千金要方》云:“凡入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疫毒气不能着人”,以上论述均表明艾灸能够祛除邪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瘟疫的目的[12]。现代研究表明,艾灸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综合效应调节机体,并对人体其他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也具有调控功能[13]。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表明增强自身正气,可提高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而当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时,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14]。本次研究针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施行的灸法干预,正是切合并验证了此经典论述。研究中艾灸所选取的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皆属于任脉之穴,任脉与足三阴相交,且任督二脉皆起于少腹,因而施以灸法,可起到培补元气、补益助阳、康健益寿之功,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久病则虚”之体,大有裨益[15];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其属胃络脾,五行属土,为强壮保健要穴,艾灸此穴可健运后天之本,起到培土生金之效,有助于改善患者乏力、气短、纳差等症状,此可见选穴之精当[13]。
疫情期间,本研究团队在国家新冠肺炎指南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对新冠肺炎出院居家康复的患者实施线上健康指导,创新性地加入灸法治疗,初步探索出了疫情形势下新冠肺炎居家康复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后续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具体症状、辨证施灸、延长治疗时间使诊疗更加个体化、客观化。本次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平台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实施灸法干预切实可行,灸法对新冠肺炎居家康复患者健益身心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