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 “四大要决”

2022-03-07胡传亮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文题审题

胡传亮

作文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而留给作文的时间,一般在40分钟左右。因此,快速审读作文材料,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恰当选择立意角度,精准提炼作文中心,是写好中考作文的前提。

如何才能快速审题立意呢?同学们不妨熟记并巧用这“四大要决”:抓关键,看三面,扣热点,小处入手合条件。

一、抓关键

刚拿到作文题,有些同学习惯于粗略地浏览一遍,就匆匆下笔写作,这其实是写作的大忌,是考场作文扣题不紧、立意不高甚至离题万里最主要的原因。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需要仔细审读全部作文材料,抓住关键点,即文题的题眼和关键词句,弄清作文的命题意图和命题重点。

如2021年重庆A卷作文题一:“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宛如秋夜的流星,在我的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泰戈尔《流萤集》”“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就这道作文题而言,哪些是关键呢?一是材料中的关键词,二是解说中的提示语。“那一刻的随意馈赠”“秋夜的流星”“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等是关键词句,点明了馈赠的自然、处境的艰难、受赠的深刻。别人看似不经意的“馈赠”,给困境中的“我”带来了希望,注入了前进的精神力量。而解说中“揭示了馈赠的意义”,题目“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也再次强调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题目中“馈赠”和“点燃”这两个词,“馈赠”可以理解为“雪中送炭”式的物质资助,但更应是“迎难而上”的精神支持与鼓舞,要上升到成长的境界、生命的层面,才能提升立意的高度。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以下立意:

1.“你”的雪中送炭,让困境中的“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2.“你”的无私帮助,让挫折中的“我”拥有了前进的力量;

3.“你”的精神支持,让绝望中的“我”重新燃起追逐梦想的希望。

这样,作文的主旨就又回到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那些帮助“我”的人、感恩社会这个传统母题上,与平时的作文训练内容接轨,同学们自然就不会觉得陌生,而是有话可说了。

二、看三面

中考作文题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全面审读文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多角度思考,特别要学会从正面肯定、反面否定、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这三个角度去审读材料,洞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意图,提炼出更加深刻的立意。

如2021年山东青岛卷作文题二:“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根据聂鲁达的《统一》,结合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选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组诗,体现了紧扣教材、紧扣生活、考查考生思辨能力的命题意图。虽然是学过的作品,可要准确把握其内涵,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审题时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所有”“一切”“整片”与“一片”“一朵”“一棵”,它们都服务于题目“统一”。

1.肯定材料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世间万物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要尊重集体,奉献集体,共创美好明天。

2.否定材料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个性和共性不可以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强调统一的共性,而扼杀鲜明的个性。

3.一分为二地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整体离不开个体,个体离不开整体,只有尊重个性,尊重集体,才能和谐共处,共享自由幸福。

学会从肯定、否定、辩证这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善于转化角度,就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立意自然就能丰富深刻起来。这就为我们结合个人实际,比中择优,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擅长的文体去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扣热点

中考作文命题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需要、贴近时代要求,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彰显这些特点。

1.直接选用时鲜材料来引题。

如2020年多地中考作文题涉及“抗击新冠疫情”,2021年多地作文题涉及袁隆平院士、建党百年等内容。

2.旧瓶装新酒,利用其他旧材料,推陈出新,引导考生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主题。

如2021年山东德州卷作文题:“一百年前,十几个年轻人站在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上,向远方眺望;七十年前,一群年轻人站在黄沙弥漫的戈壁滩上,向远方眺望;当年,一个年轻人站在田塍上,透过金色的稻芒向远方眺望;现在,勇敢的你,背起行囊,眺望远方……请以‘眺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爱国主义精神是近年中考命题的热点,但这道命题作文就很有新意,文题中有4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出现了3次“年轻人”,有毛泽东等中共一大代表,有邓稼先等“两弹元勋”,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贴合建党100周年、传承爱国精神的时代主题。我们只有“眺望”到先辈的英雄事迹、奉献精神,才能感受到年轻人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才能“眺望未来”,然后奋力前行、用行动创造美好的明天。这样立意,才能准确、深刻,贴合时代脉搏。

四、小处入手合条件

审题立意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解决好“两个如何”:一是如何从小处入手,合理布局谋篇,更好地凸显中心;二是如何满足题目的显性、隐性要求,让作文贴合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如2021年江苏苏州卷作文题:“‘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道作文题立意很容易,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观点,就是中心思想。可是要想写好,就必须注意关键细节。

1.选择小而贴合题意的切入点。

人要有一点什么精神?是颜回淡泊物质享受,一心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精神,还是范仲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是赵一曼视死如归、忠贞报国的精神,还是叶剑英倡导的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有些同学想“面面俱到”,这也写一点,那也写一点,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使作文空洞无物。其實,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抓住文题范围内自己最有感触、最能发挥优势的一个(或几个)切入点,写深、写透,就能言之有物,让人眼前一亮。

2.注意材料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拟题、文体、字数等,是作文的显性要求,但材料和文题中,常常还有隐性要求。如有些作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可写成‘四不像”,这就提示我们如果写记叙文,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将故事写得曲折动人,将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将景物写得生动有趣,在典型故事、典型人物的描写中凸显主题;如果写议论文,就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有力、逻辑缜密,让作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是写演讲稿,还必须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语言要得体。

猜你喜欢

作文题文题审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三招”学会审题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